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

2021-02-01 16:49魏佩佳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经济学案例思政

魏佩佳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动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课程思政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深入挖掘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经邦济世、强国富民” 的经济学专业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相结合的思想情怀。

一、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特点

经济学基础是教育部所列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的微观理论部分包括需求与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理论部分包括国民经济核算、国民收入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等。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旨在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引导他们运用经济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就业导向也普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追求[2]。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教学具有实用性,易于接受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学好本门课程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而学生认为经济学的知识点抽象,难以理解,而且经济数学中的公式和图形学习难度较高(比如弹性分析中的大量公式推导)。有的学校课程设置较密集,经济数学和经济学基础两门课甚至安排在同时期,这有可能导致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认为需求与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这两部分相对容易一些,后几部分内容,尤其是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有一些困难。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定位

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内容所反映的经济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内在规律,对于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涉及到学生在观察社会政治经济现象时的立场和思维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人的政治认同和道德选择[3]。

新时代高校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优先。高职院校育人要讲政治与信仰,还要讲智慧和思维方式,要培养具有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创新能力的人才[4]。经济学基础的课程教学要使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掌握经济学原理的同时,学习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并学以致用。具有客观和科学性的经济学专业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是根基,在此根基之上要传达经济发展中的中国经验与智慧,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学基础课程要教授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将国家意识、政治和文化认同、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等融入课程教学中,使经济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思想政治课教育共同成为“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同向同行、协调而作,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融合,强化课程的育人效果,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知识、有素质、有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1.教学方法上以案例法为融合点

经济学基础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微观和宏观部分都具有政策性和实践性。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初次接触经济学的高职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特别强调实践教学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近年来,经济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中,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被广泛使用,案例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选取要注重案例的本土化、生活化,高质量的本土化案例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十分有利;也要注重时代性和开放性,运用时代性案例分析热点问题,强化课程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开放性案例分析同一问题的不同应对策略,并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探究开放性案例的丰富内涵。

教学中选用“春运现象”案例。春节前后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具有典型的中国本土特征,可以体现“资源稀缺性”“需求与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失灵”等多个模块的经济学原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杜威的“思维五步法”,课前在线上教学平台提供相关数据和视频,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春运车票是否是一种商品? 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如何? 春运一票难求,你身处其中时会如何取舍? 这种供需矛盾和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关吗? 从供给角度来看,提高春运动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 你怎么看待抢票软件和“黄牛党”? 火车票价是否应该完全由市场决定? 火车票该不该涨价?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方案。学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案例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设置多种角色,例如学生、农民工、政府部门、“黄牛党”等,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分析感受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以深入分析案例教学的经济学原理(即角色在经济生活中的决策)所蕴含的知识点。

在向学生介绍“春运现象”时,可以使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春运相关数据、图像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春运是我国经济社会巨变的时代缩影,我国能够从容应对40天左右的时间内约30 亿人次的人口流动,从绿皮火车到高铁、民航、自驾,从排队现金购票到手机APP购票,从人工核验身份证到“刷脸”进站,无不体现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也能在案例中感受到中国人传统的归乡观念和故土情结。在分析火车票是否应该完全由市场定价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认识政府干预(价格管制)是市场中“看得见的手”,我国政府对于重要民生商品,比如春运时的火车票价,实行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政策,以公益性的定价保障人民的生活[5]。同时,针对“黄牛党”的存在,但社会主义法治将愈加完善,不断消除其对春运的不良影响。

案例法的教学效果和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案例的选取、情境的设置、讨论全过程中的把控引导、对学生表现的鼓励、课后的分析总结等,每一环节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组织协调能力、课堂反应和驾驭能力、实践教学经验等职业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此外,以专业群为建设团队,把生活中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各方面体现经济学思维方式的知识点,尤其是对国家的方针政策、经济事件、热点问题等进行整理,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并融入课堂教学,经验证反馈后调整、补充入案例库。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材料累积也会提升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

2.教学内容上进行思政因素融入设计

经济学基础十个部分的理论内容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以讲授法为线进行串联,各部分内容用案例法进行教学,在案例的选取和课程的设计上要注意思政元素的融入。

在消费者行为理论部分,边际效用是序数效用论的核心概念,以“扶贫资金的使用”为例进行分析讨论。政府拨付的扶贫资金对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持续不断地提供扶助是否能够带来持续的扶贫效用呢? 如何避免帮扶效用递减呢? 在利用效用理论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经济学规律。我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是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是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也正是基于此,我国才在消除贫困的世界性难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的知识点中,“购票后电影看了一半发现看不下去,是否要离开电影院”的案例教学课后反馈良好,因为事例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代入感强,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成本概念的区别,同时也可以在生活中运用这个经济学原理,不因为付出的沉没成本而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学习、工作和生活变得更有效率。

市场理论中,以国有企业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讲解,讲授四种市场类型的知识,竞争与垄断的概念,同时以民族企业家为国家强大、社会进步、人民富足所作的贡献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励学生创新创业。外部性理论中,可以引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政策理念等。公共资源方面以学生所熟悉的图书馆占座现象进行举例分析,引导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总供给和总需求(AD-AS)理论可以结合我国的供给侧改革,选取学生熟悉的奶茶为例,通过奶茶供应由过去单一选择到如今的种类繁多的饮品:不同系列、不同茶底、不同辅料等的变化,将专业知识和国家政策讲解有机融合。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部分,指导学生搜集宏观经济数据,并引导学生进行权威数据搜集;观看《大国崛起》《厉害了,我的国》这样的优秀纪录片,让学生从宏观经济角度认识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质量提升,充分了解大国经济地位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奋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勤于学习专业知识,勤于思考和创新,心怀天下,将个人理想和抱负的实现融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3.教学评价上体现课程思政考核指标

教学考核评价有助于促进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实效性的提升。在这一环节中,要突出思政要素占比,将知识、能力及价值塑造考核三方面并重[6]。应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并重,进行全过程动态评价。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记录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状态、学习成果展示等的课堂情况,课堂以外的资料搜集、调研报告等的完成情况,根据表现作为分阶段成绩评定的依据。

期终考核除了专业知识维度的评价——检查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其应用经济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分析评估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否有提升,责任担当意识是否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等是否更坚定等。可以设置注重主观表达,需要学生有一定思考和分析的综合性题目来体现上述考核目标。

总之,要将课程思政效果纳入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中,“评过程、评思路、评方法,重点评感受、评态度、评行为的变化;关注自信心、闪光点、进取精神,重视激励性、鼓励性和反思性评价”[5]。这样的教学考核评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专业技术技能、职业素养和信念、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提升。

结语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念一脉相承,是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它与思政课程形成一体两翼、互相支持和补充[7]。高职院校要着力进行经济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在经济学基础课程自上而下的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即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搭建、教材的选编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融入思政元素,将更加有利于课程思政改革的持续推进。

猜你喜欢
经济学案例思政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简明经济学
思政课“需求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