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禾,徐立波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2020年5月30日,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上进行视频学术研讨,这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与治理效能学术研讨会”是由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来自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议题基础:夯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促进中国之治的意识形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建设要牢牢把握变与不变的原则,在稳中求发展,在坚守传承的基础彰显时代特色,积极回应时代之问,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治理效能作出重要贡献。
对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原则性、权威性、创新性,夯实意识形态建设在中国之治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这个议题,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贵教授认为,十九届四中全会首先确定制度的定型,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定型。在制度定型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彰显制度优势、制度张力和科学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前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的方向问题,十九届四中全会则强调的是通过制度将其指导地位确立和巩固下来。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制度角度对其指导地位进行阐述,是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研究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王永贵教授认为,十九届四中全会虽进行制度相关问题的系列阐述,但在中国之治的制度执行和创新问题上还需进一步夯实。比如制度的建构、制度的执行、制度的革新。第一,制度建构必须要强调两个原则:强化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原则和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原则。如此,主体角度立场更加坚定,奋斗目标更加明确。第二,制度的执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优势已经存在,但是如何激活制度优势,才能让中国发展更加行稳致远。王教授同时认为,应该抓住工作责任制,尤其是党的领导责任制,以维护制度权威、彰显制度优势、贯彻制度要求,“确保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主导权等方面”[1]。另外是主体责任(党委的主体责任是主要的)、载体责任(包括纸质载体和网络载体)。第三,制度创新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革新要与中国特色文化相结合,制度理念先行,从推行革新理念的阐释到革新实践的践行,都要打破条条框框的旧制度管理。(2)制度革新要以内容创新为本,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如何做到内容管理、内容指向、内容规范、内容评价这四方面的集成创新。(3)协调好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协调问题。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的持续推进,必定不断夯实中国之治的发展道路,引领时代发展的航向行稳致远。
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和发展坚持在稳中求进,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增添时代特色,增进时代表达”这个议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燕连福教授认为,新中国七十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历史演进、主要经验及发展指向,应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变和不变。回顾70年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6年,以“思想重塑”为目的的改造式传播;1957—1977年,以“建设探索”为主线的动员式传播;1978—2012年,以“改革发展”为导向的开放式传播;2012年至今,以“思想引领”为指向的交互式传播[2]。不变的是意识形态传播的经验:坚持党在意识形态传播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为基本遵循;坚持以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坚持正面宣传和侧面交锋相结合。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发展指向包括传播主体需要着力强化扩展、传播内容坚持与时俱进、传播方式不断融合创新、传播话语需要增进时代表达等。
议题结论: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制度角度所进行的阐述,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研究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制度建构必须强调合理性和科学性原则、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同时,制度的执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另外,要协调好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丰富意识形态的传播创新路径。
议题基础:面对制度优势的时代之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将以何种立场、何种原则、何种方式来生动诠释。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要立足整体范畴、全面把握的战略思维”这一议题,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欧阳恩良教授认为,坚持以真实思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推进要运用整体系统的分析方法,树立结构、层次、过程和开放四种思维意识。
对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发挥市场特色与我国制度优势相结合”这一议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凤义教授认为,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将其拓展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如何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当中关于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第二,三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三个基本经济制度,“还是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里面存在的三个内容,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内在统一关系”[3]。按照中央的权威理解,刘鹤在《人民日报》发文,并提道:“基本经济制度现在是一个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里面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经济制度。”显然,刘鹤给出的答案倾向于后者。第三,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它强调的究竟是社会主义还是市场经济。一种观点是私有化就等于市场化。另一观点是市场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的市场机制的完善。
刘凤义教授认为,市场经济不是我国的制度优势,显然是我国把市场经济作为一个手段,而不是一个目的,更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才形成的制度优势。我国在经济方面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的关键是,既利用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济制度突出的是两者的融合,而不是市场经济本身,更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自发的市场经济。
对于“理论离开实践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制度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得到积极体现和有力发挥,在问题解决中进一步彰显我国制度优势”这一议题,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存福教授认为,五大制度体系在疫情防控中起到关键作用。第一,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组织保障。第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依法开展疫情防控提供了法治保障。第三,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有序推进一级防控提供制度保障。第四,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体系为巩固疫情防控提供思想保障。第五,党对军队领导制度体系为疫情防控行动必胜提供动力保障。
对于“提高制度意识、坚定意识自信是不断夯实制度基础,回击制度时代之问的有力武器”这一议题,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利生教授认为,制度意识指的是人们对于制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第一,制度意识主体,不同主体对于制度意义的理解是有差别的。第二,制度意识和制度自信。制度自信在某方面体现着我国的制度优势。第三,制度意识与制度创新。一方面创新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不能照搬照抄,不能照搬西方的议会民主多党制,等等,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议题结论:简言之,运用结构、层次、过程和开放四种整体系统思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并认识到当前我国的经济制度是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发挥制度优势、提高制度意识,进一步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
议题基础:从一条“红船”出发逐渐成为引领中国航行的扬帆巨轮,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带领中国之治行稳致远,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理性和政党制度优势密切相关。
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恰切性问题”,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岭峻教授提出几点思考。第一,历史选择论,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作出的正确选择,所以我们现在要坚持党的领导。第二,事实存在论,当下的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力量能够和中国共产党相匹配。第三,将来必要论,就是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政治中心。他认为,我们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小问题,然后围绕这些小问题展开更深入探讨,我们才能够把这个问题说得更透,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够从内心真正接受这个正确的结论。
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势密切相关”这一议题,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振岗教授阐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比较优势,包括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点:共识性、代表性、合法性。其中,中国特色执政党制度的比较优势分为五个方面。第一,执政理念、执政目标的连续性。第二,政党关系的融洽性。第三,政党运行的民主性。第四,政党意志的高效性。第五,政党个性的借鉴性。
议题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历史选择论、事实存在论、将来必要论的合理性,具有连续性、融洽性、民主性、高效性、借鉴性的合理优势,推动中国之治更加行稳致远。
议题基础: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现代化问题成为政治热议的焦点。因此,推进中国之治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中国如何紧紧围绕全球发展轨道,跟随时代发展步伐,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密不可分。
对于“新时代环境下,学者多次提到现代化治理,那么究竟何谓现代化?何谓国家现代化?”这一议题,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有奎教授所作出的解答,其中包括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落实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推进人的现代化等问题。他认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民主化和法治化是关键。其中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是民主自由意识的启蒙,自由理性精神的主体性觉醒。人的启蒙还需要很长的路去走,包括公共理性的确立等。如何推进人的现代化,包括破除官本位意识、强化服务的公权力意识;完善民主法治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民众的规则意识、加强文明教育;提高公民的素养和公德水平、健全监督机制、避免权力的滥用;规范选人用人,落实奖惩评价机制等方面,以此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的自身建设问题。
对于“唯物史观强调人民主体立场,如何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民主体立场相结合”这一议题,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秦法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双重深化。理论上彰显人民的主体性,实践上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使命、责任高度自觉和实践的结合。第一,以人民为中心,是国家治理的指针和优势。人民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实践原则。国家治理的成败人人有责,治理中的问题人人有责。国家治理要营造人人尽责的治理氛围,人民是共建的决定力量。第二,新时代完善社区管理的权力配置,人民社会团体参与到共建中去,才能不断发挥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政府坚持采用民主科学决策的方法,有利于调节社会程序,广泛听取群众的声音,及时事后向公众反馈等。在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权利方面,完善社区管理的权力配置。有利于优化社会主义格局,营造社会共治的社会环境,从而形成治理合力。第三,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是检验发展成败的价值尺度。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这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应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最关键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主张和价值原则。”[4]人心向背与否是检验共产党执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标志,人民为中心是决定党长期执政的生命根基,始终是一切社会制度和国家治理的维系者和推进者。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
议题结论:一言以蔽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人民为中心是决定党长期执政的生命根基,人民始终是一切社会制度和国家治理的维系者和推进者。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两者相辅相成,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议题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的提升和发展,与我国当前重大问题的解决密不可分,在问题解决中寻求整体发展,有力回击时代之问。打赢脱贫攻坚战、权力腐败和权力监督、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大国形象等问题,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预防和治理等方面,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对于“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两大重点战略任务”这一议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仙娥教授认为,应建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制度基础。从脱贫攻坚的制度体系来看,我国采取了有效的制度体系,如帮扶体系、考核体系等。他认为,脱贫攻坚包括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理念问题。第二,如何规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合力作用。力求实事求是、遵循乡村建设规律,把科学规划与乡村的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以乡村自治促进政策衔接,及时总结吸纳脱贫攻坚的经验和成果,将其融入乡村振兴的具体政策谋划之中。“减贫和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有效衔接,在发挥原有制度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有效治理和制度创新。”[5]
对于“我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家地位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在此国际背景下,中国如何彰显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这一议题,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德君教授强调:第一,“要注重国家形象的政治营销”[6]如何在中国的制度具有竞争力的前提下将中国制度故事讲完整、讲出水平。第二,按照国际社会更容易接受理解的方式来传播。第三,不以偏见和情绪来引导,不为外部环境所左右,立足当下的实际,充分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满意教授认为,“容错纠错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实践底色”,构建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这个问题是党中央重大的战略决策性的思维体现,同时也是实现存在的客观需求问题。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是局部性、浅层次的局部问题,而是全局性的、深层次的系统工程”中的中国之治的系统工程问题,东北大学马克思学院田鹏颖教授做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方法论转向——从社会工程视角”的主题发言。他认为,解决“如何在一个方法论的制高点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可借鉴以下三个启示:第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方法论启示。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从社会到文化领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调动一切资源、技术、资金的工程,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可以将改革开放归结为理论性、设计性、试错性、整体性、人民性、协调性、创新性等特征。第二,全民深化改革的社会工程属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两个会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次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次是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者是开启改革开放,后者是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经验,能自觉规避很多矛盾和风险,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第三,社会工程运用的着眼点应把握四点: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首创精神的统一、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的统一。
对于“解决中国之治的又一关键问题是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一议题,西安理工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鲁宽民教授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权力制约监督体制与西方三权分立是不同的,我国有自身特色实践运营模式,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文化思想渊源。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的发展。存在监督的权威性较差、自身能力建设监督实施要求较低等问题。第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运行的路径选择。
议题结论:简言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效能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优势和实践特点,在建设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展现负责任大国国际形象、完善治理机制、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等方面不断丰富发展,深入回答并解决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本次学术论坛精彩纷呈、百花齐放,聚焦中国之治与意识形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理性及比较优势、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以及发展中的其他重大现实问题,深入阐述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的相关议题,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我国制度建设定型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