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学界关于中国精神主题研究综述

2021-02-01 15:20荆保华郭程程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荆保华,郭程程

(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进入21世纪,学界对中国精神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中国精神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自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出“中国精神”重要概念以来,无论从发表论文和著作的数量来看,还是从研究角度和视域来讲,学界对中国精神的研究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学界关于中国精神的研究的已有学术成果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主题为核心对其进行总结,一方面可以理清研究思路,为开辟中国精神研究新方向作出有益探索;另一方面为改革背景下中国精神的创新、培育和弘扬做必要准备。

一、中国精神的生成与内涵研究

(一)关于中国精神生成研究

学界对中国精神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以求读懂和弄通中国精神的发展渊源,旨在对中国精神的本质属性形成更准确的认识。对于中国精神生成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他还指出:“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2]国内学者也一致认为,中国精神脱胎于中华文明,形成于中华民族伟大实践。如吴潜涛在《中国精神教育读本》一书中提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骨子里就蕴含着爱国主义基因,这也是中国精神不断传承和发展的钥匙。中华文明是中国精神形成的肥沃土壤,传统社会的建构模式孕育了“忠君爱国”的精神追求,大一统思想奠定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价值观念。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朝阳博士在《论中国精神的生成逻辑及其价值彰显》一文中从历史维度阐释了中国精神起源,他认为,中国精神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底蕴。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永奇博士认为,中国精神生成得益于两点:一是中华文化的实践性;二是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突出优势。浙江大学徐岱教授也指出,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之道、五仪之说和志士仁人本质上可称为一种侠义精神,而这种精神孕育了中国精神。

在长期实践,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践中,我们对中华文化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总结出新时代文化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才能获得“未来”的真理;而中国精神也在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文化滋养下获得了新发展。

(二)关于中国精神内涵研究

学者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角度、中国道路角度以及全球化背景视域下对中国精神内涵进行阐释。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精神”重要概念之前,学者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就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且研究成果颇丰。学者都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中国精神内涵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谢地坤[3]指出,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学说,其中关于天人合一、名实之辩、知行关系、形神关系、古今变通等问题的探讨及成果,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在于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伟凯[4]从“忠”这个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和道德评价标准出发诠释中国精神,并认为,“忠”是中国精神的内核。李明泉等人[5]则从历史维度考察中国精神,他们认为,中国精神内涵是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仁者爱人的道德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和开拓博纳的创新精神;它的现代性特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赋予的更加科学理性的时代内涵。邹诗鹏[6]认为,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和谐与中道的核心价值,持续不断地生成、创新和转化精神以及共同的中华认同和包容性。

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代代中国人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走出的正确道路。部分学者便是从中国道路出发来理解中国精神内涵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谋求解放和独立的过程中塑造了革命精神,这些精神拓展了中国精神的外延。如杨峻岭[7]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精神内涵不断被丰富,展现出鲜明的特征: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二是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三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四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有学者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中国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发展。邹诗鹏[6]认为,现代中国精神生成具有三重内涵:第一重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以其内在的历史逻辑向现代中国国家精神的转化;第二重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重内涵是在开放的当代世界中构建当代中国精神。杨可心等人[8]则认为,中国精神是在追逐中国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超越的价值追求精神、自主自为的自律规范精神、奋发图强的自强不息精神、崇尚美德的厚德载物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战斗精神和为国为民的社会公仆精神。张渝[9]则从社会意识形态层面指出,中国精神是一个具有当代语境的概念,它的本质是国家整体意志的思想体系和价值理念。佘双好[10]则认为,应从中国精神的核心内涵和延展内涵两个层面来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采取“守一望多”的策略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精神的重要论述,并指出,“中国精神”并不是一种静态,而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上,不断切合时代要求,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所进行的积淀与升华。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发展大势,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精神与世界各国精神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而个性也赋予了中华民族独特性。如宗寒[11]从中国精神与世界各国精神比较中,梳理出中国精神包含的十种精神:勤劳精神、智慧精神、大局精神、人民为本精神、和谐精神、改革精神、开放精神、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和制度自信精神。通过对中国精神的梳理,学者将中国精神的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相统一、人民性与国家性相统一[12]。

如果中国精神的生成、内涵和内容不清,中国精神的构建路径就不会明朗。中国精神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因此,中国精神的内涵也会随着中华民族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中国精神与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次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命题。在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并且,他还系统阐释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和方法,即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走中国道路,必须要弘扬中国精神,必须要凝聚中国力量。

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梦彰显着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教授贾英健等学者认为,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国梦始终,中国梦展现着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鸦片战争翻开了近代中国的扉页,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致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灾难,国土沦丧,家破人亡,近代中国面临着亡国的巨大威胁。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开始艰难求索,为实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着。中国人民历经了奋斗、失败再奋斗的艰苦历程,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找到了能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虽然历经曲折,但风雨无阻,义无反顾。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在总结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时刻,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国梦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苦难的历史记忆,传承着中国人民反抗压迫、谋求解放、顽强拼搏的精神基因。因此,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追逐中国梦的过程也是中国精神不断凝聚、弘扬和迸发出无限活力的过程。中国精神一以贯之于中国梦之中。

中国梦不仅是昨日之梦,更是当下之梦和未来之梦;不仅是中国人民对当下生活的赞美,还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理想期待,更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因此,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定会充满荆棘坎坷,而非一帆风顺。清华大学教授肖贵清、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左鹏和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袁胜利等学者认为,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精神纽带。“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3]民族精神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淬炼形成,其不仅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还是中华民族有信心和决心走向未来的力量源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时代精神是适应时代特点、社会发展和实践要求的变化而形成的独特精神特质。每一个时代都具有符合这一时代的精神。改革开放40多年来,形成了“深圳精神”“上海精神”“浙江精神”等富有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干事创业,勇于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精神支撑。正如清华大学肖贵清教授所说:“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光大,二者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其不仅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动力,还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只有始终坚持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4]

中国梦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奋斗目标,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圆梦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只有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才能激励中华儿女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三、中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人民的核心力量,必须深刻且全面地了解中国精神,传承中国精神,并不断推动中国精神与时俱进。

近年来,学者们在以中国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为主题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者们认为,中国共产党使中国精神得以重塑、勃兴和发展,并且使中国精神具有了灵魂。学者们集中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为何说中国共产党化解了中国精神困境,成为中国精神的主心骨?从中国内部来看,20世纪20年代之前,中国在学习西方过程中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思想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严复、梁启超和孙中山等都不断反思中国精神和寻求重构它的路径。但他们对中国精神的反思出现了“钟摆现象”,即从固守中国文化根脉一极转到片面推崇西方思想一极,从而导致这些重构的路径都以失败告终。先进知识分子不得不反思如何学习西方这一问题。从外部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虚伪。强权战胜公理的野蛮行径让知识分子不得不重新思考西方思想,重新思考中国出路。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传播,而且越发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含的鲜明立场、革命观点和科学方法帮助先进知识分子走出了精神困境,并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改造中国的重要思想武器。面对风云变幻的时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方针,不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科学与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理论来坚定人民理想信念。正如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潘莉所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为中国社会指明了方向,化解了精神困惑。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精神的发展便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紧密相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形象。

从理论上来讲,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激发中国精神的理论支撑。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原组长李洪峰、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潘莉认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理论精华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体现的中国精神。首先,之所以这种思想、理论或者说精神能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因为它是从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高度概括而来的,具有人民认同的特质。其次,这种思想、理论或者说精神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与传统文化形成了良性互动,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张剑伟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赵凯荣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中国化》一文中指出:“任何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那样一个民族,必有其使之成为自身的强大的意识形态传统。……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具有某种内在的契合。事实正是如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最后也是力求达到通过人、为了人、作为人而向人本身的复归。”[15]因此,中国人民愿意遵守。最后,这种思想、理论或者说精神创造性地为中国人民解答了我们要去哪里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从共产主义的理论理想到中国梦的伟大梦想,其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目标,指导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中国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逐渐提升,激励着中华民族迈向未来。

从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锻造中国精神,创造了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的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塑造了“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革命精神;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塑造了“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实践和时代变化又产生了“载人航天精神”“深圳精神”“上海精神”“浙江精神”等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所塑造的精神深深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在实践和时代中焕发生机,并激励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换言之,中国共产党塑造的精神发轫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的实践和时代中的升华,是激励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中国共产党如何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学者们在研究该问题时,部分学者选择研究党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中国精神的关系,总结出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意义或路径。例如,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刘景泉教授和张健副教授、中共喀什地委宣传部部长暨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王立胜、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聂家华教授、湖北大学王义芳以及北京大学宇文利分别选择以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重要领导人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阐发我们党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途径。刘景泉、王立胜、聂家华教授和张健副教授从对毛泽东与中国精神研究中总结了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路径。借用王立胜和聂家华教授的话来讲,首先,要大力弘扬以“共产主义信仰”为核心的信仰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其次,要大力弘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精神,真正确立人民本位的价值观。最后,大力弘扬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核心的道德精神,重构中国的道德精神[16]。王义芳与宇文利在对邓小平与中国精神研究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王义芳认为,社会主义精神动力思想是邓小平思想的重要内容。发挥社会主义精神动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祖国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精神教育,即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精神教育、科学求实精神和文化精神教育。宇文利认为,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培育与弘扬中国精神的方法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对优秀精神文化要开放和包容,实事求是,大胆解放思想。

也有部分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著作进行了文本分析,以此对中国共产党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路径进行总结和优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晖便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分析入手来探索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路径优化的。他认为,加强对中国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首先,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清晰的理解和定位。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无产阶级精神先进性以及民族精神的广延性来定位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并且警惕腐朽思想和价值观的侵蚀。闽南师范大学韩凤霞则是从党的重要著作出发概括和提炼中国共产党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方法的。她认为,我们党在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中,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制度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价值体系;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强化人与自然共生理念;加强中国梦教育,凝聚全社会磅礴奋斗力量。

中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命题是一个重要主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中国共产党必定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推动中国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四、中国精神与教育

国内学者对于中国精神与教育主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精神教育的必要性;二是中国精神教育的内容;三是中国精神教育对象与路径研究。

(一)中国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学者对于中国精神教育的必要性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

一是当下中国处在快速转型环境下,在社会文化领域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精华与糟粕相互交织,造成了人民精神困顿的问题。为此,学者认为,中国精神对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滋润人民心田具有重大意义。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袁祖社教授在《“中国精神”的文化——实践自觉》一文中指出,置身于“后文化时代”,由于知识界多元话语创制能力的缺失,当我们想传播或传承精神文化时,才意识到已经忘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叙述。长期借用西方叙事方式讲述我们的故事,渐渐使我们母体文化发生了变异,从而导致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面临着普遍的心灵失序和诸多生存困顿的现实。为此,我们要在“新历史理性生成”中找回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经验、叙事逻辑、价值谱系和生活风格,推动中国精神的现代性转化。这对提升民众人格关怀和境界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朱勋春教授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部分青年对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大肆追捧和膜拜,实用主义思潮对青年影响巨大,因此,在精神层面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三元教授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与中国精神的弘扬》一文中指出,要警惕市场经济所滋生的享乐主义。当前所存在的物质享乐主义、泛娱乐化主义和文化享乐主义等正在腐蚀着人民精神,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构筑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精神世界。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徐蓉讲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物质财富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发展方式正在新旧更替。此时,中华民族更需要全面认识自身文化,激发内生动力和提升自信。这就需要充分挖掘中国精神,即从传统、现代、国家、民族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寻求精神基因。

二是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旧格局递变时期,中华民族开启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向强起来迈进的新征程。面对变局,广大人民要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四个意识”和树立“四个自信”。广大人民在中国精神教育中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定力,凝聚磅礴力量。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教授陈少英、方世南在《全球化态势下的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一文中指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自身在全球化中的强势地位,极力向世界倾销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以求实现新阶段的和平演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强化中国精神教育,巩固意识形态安全。赵存生和宇文利在《中国精神: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和实践》一书中明确指出,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能够凝聚民族力量,展现社会主义文化风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竞争力。他们在民族、国家和世界视域中阐述了中国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此外,也有学者指出,中国精神教育是一种民族身份教育,它能够达成民族共识,构筑民族信仰和凝聚民族力量。

(二)中国精神教育的内容

有学者指出,中国精神是一个特定概念,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艰苦卓绝斗争中所塑造的精神。因此,中国精神的教育要突出革命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内容。也有学者指出,要重视时代精神的研究和宣传,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和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度,重视对时代精神的研究与宣传,尤其是对自由精神的研究与宣传[17]。换言之,当下,我们要重视党情教育、民情教育、国情教育和世情教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民主和人权等讲好,讲全面,讲生动。

(三)中国精神教育对象与路径研究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精神的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首先,针对普遍意义上的全体人民,学界提出了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路径或方法。吴潜涛教授指出,要通过宣传教育推动中国精神入脑入心,利用社会实践推动中国精神的践行,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的作用,同时,构建弘扬中国精神的长效机制,以此营造弘扬践行中国精神的社会氛围[18]215-218。张渝在《中国精神的本质及其培育研究》一文中从实践、文化和宣传三个层面阐述了培育中国精神的路径,提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升华中国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凝练中国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中涵育中国精神、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生成中国精神、在宣传教育中实现中国精神的培育路径[9]。有学者认为,在宣传和普及中国精神时,应该从国家、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考量中国精神的宣传路径,要兼顾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愿景[19]。也有研究提出,主体性建构是实践和传承中国精神的必由之路,而中国精神的主体性建构,依赖于精神自觉、精神自信和精神自省三者的辩证统一[5]。其次,针对青少年的中国精神教育问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朱勋春教授指出,在青年价值认知上,一些青年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和实践底气[20]。在作者看来,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有两个:一是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武器进行着思想上的侵略;二是这些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消费品和现代高新技术向青年传播价值观念。部分青年在接触西方技术、文化后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质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吴潜涛在《中国精神教育读本》一书中也认为,中国精神对青年成人、成功和成才具有重大意义。有学者提出,要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筑牢信念;引导大学生求知进取、开拓创新;引导大学生艰苦奋斗、知行合一,将实现中国梦的自觉行动作为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的落脚点[21]。也有学者指出,在高校中弘扬中国精神,要在理论学习中宣传中国精神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宣传中国精神的实用性,在教育改革中提高弘扬中国精神的实效性,在联系中增强弘扬中国精神与实现中国梦的互动性[22]。也有学者指出,中国精神孕育并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将弘扬中国精神落实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18]202-206。也有学者从具体课程入手研究中国精神的教育问题。如李薇薇在《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一文中指出,将中国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融入的内容要点可以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两个层面来考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中国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路径与方法。在融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中国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挖掘与丰富,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式发展,以及将中国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的评估等问题[23]。张亮从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主旨和内容关联两个层面探讨了中国精神与课程教学的密切关系。在教学路径上,通过专题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式将中国精神融入教学体系中,专题教学中注重脉络、框架和体系的梳理,实践教学中注重乡土材料的运用[24]。还有学者从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精神出发,站在意识形态斗争的高度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如朱效梅在《弘扬中国精神以构筑当代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力量》一文中指出,在弘扬中国精神的过程中必须对以下两个现实问题作出回应:一是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纠正其造成的严重瓦解民族精神的问题;二是要在重视提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同时,不能忽视为谁创新的问题[25]。

五、中国精神与文艺事业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引领社会前进方向,启迪与鼓舞人民,凝聚人民奋斗力量的重要作用。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文艺工作。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面对多元文化思潮挑战,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不断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知,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作为支撑,实现伟大事业离不开文艺和千千万万的文艺工作者。

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国精神与文艺事业重要命题时集中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哪些要求?对于该问题的回答,学者们普遍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基础,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解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泓峻教授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其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期许进行了高度概括,首先,他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认为用文艺工作弘扬中国精神,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首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其次,用文艺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美学精神,积极参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26]。而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孙成武教授则从文化自觉视角寻求该问题的答案。他认为,包括文艺工作者在内的所有文化建设者在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时都应该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正确认识中国精神的历史渊源及其本质内涵,才能深刻认识中国精神的价值和意义[27]。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虽然学者们选择从不同视角来回答该问题,但最终都不约而同地承认,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认识这片土地,真正走进并爱上这片土地,才能够写出讴歌新时代中国,赞美新时代人民,展现新时代精神的不朽篇章,才能承担起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重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二是弘扬中国精神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还是要看文艺作品。文艺作品的创作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和能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作品提出了几点要求:首先,优秀文艺作品要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要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神,反映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其次,文艺作品要融入人民生活,启迪人民智慧,提升人民精神境界。最后,文艺作品要追求精品,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我国学者依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作品提出的要求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泓峻教授、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站在宏观高度,即国家或国际视角论述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作品。而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玉福和闫艳、中国计量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崔莉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艾胜英等学者从微观层面,即电影、广告、动画等自己从事的文艺实践,去探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来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

学者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站位高,眼光远,思想精。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事业,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精华,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逐步推动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学者们的不断努力和潜心研究,为我国文艺作品实现高质量、出精品的目标提供了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