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浴,赵容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继“蒸汽革命”“电气革命”“计算机革命”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由技术革命拉动的,而每一轮技术革命都会拉动出一个核心产业。1760—1840 年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普遍运用,推动了工业部门的机械化,人类的生产从运用手工工具的时代步入了机器生产的时代;1840—1950 年间,世界范围内实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其核心产业是重化工业,它的基础设施是在这一轮革命中同步发展起来的采矿业和冶金业,新的工业革命使得整个世界的工业生产增长得比过去更为迅速。20 世纪50 年代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信息时代”,带动了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是上一轮发展起来的重化工业,高分子合成、半导体、计算机、激光等新兴工业部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变得更为迅速,这次科技革命后自动化设备在生产部门得到广泛应用,无人工厂也应运而生。无人工厂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从何而来,成了学者们讨论的焦点,学界不乏质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否还具有科学解释现实的能力的声音。21 世纪之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什么是人工智能?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一样的定义。其中,复旦大学教授徐英瑾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命意,乃是通过对于计算机的恰当编程,以使得相关设备能够在行为层面上表现出与人类类似的“智能性”[1]。人工智能所引领的新一轮创新热潮是“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产业格局,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同时也引发了一场人工智能时代下价值创造、剩余价值等问题的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合理性遭到了质疑。
1.生产力的变革。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的质变。新大陆的发现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开展,使西欧封建国家日渐解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6 世纪末到18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进入了工厂手工业生产时期,这一时期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人力使用手工工具。新的地理大发现空前扩大了世界市场,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足以满足扩大市场的需要,要求在技术上革新,建立机器大工业。自18 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的技术革命,从由人手操作的工具生产,转向机器的生产。机器和手工工具的区别在于把若干工具安装到一个机构上,不再由人直接操控工具,使人从简单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机器的“看管者”和“调控者”,人的部分简单体力劳动被机器取代。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在生产领域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又一次变革,区别于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无人工厂,人工智能时代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18 年,第208 页、210 页。
首先,人工智能时代使用的是智能化的、具有一定自主性的劳动资料。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18 年,第208 页、210 页。与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劳动资料相比,智能化的劳动资料具有的特点是:能够替代人脑的部分功能,替代劳动者的部分脑力劳动,具有自动识别、计算、数据加工、处理等功能,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力的负担。自动驾驶汽车、语音机器人、人脸识别技术的发明,在过去大机器生产时代的基础上翻开了新的篇章,实现从机器生产自动化向智能自动化生产的转变。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也会使得劳动对象极大扩展,更具可开发性。例如,农作物播种上,通过人工智能探测器设备收集土壤数据,与系统中的大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优播种方案,可以有效避免植株播种过密或过疏,尽量保证每棵植株都能吸取到足够的养分,能够使同样的种子、肥料、土壤收获更多的果实。一些之前无法进行开采或者开采难度很大的原料,也可以在人工智能的技术下进行开采并且充分利用。
最后,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者也将区别于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劳动者。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再到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一直在变化:工厂手工业时期,劳动者使用工具直接进行生产,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机器大工业时代,工具大多被安装在工具机上,劳动者对机器进行操控,但是不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成为机器的看管者和操控者,人的很多体力劳动被替代;在人工智能时代,所能替代的人类劳动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社会的劳动力结构也随之会发生变化:创新型脑力劳动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与此相反,部分体力劳动和简单的脑力劳动会逐渐被智能化的机器、设备所取代,由此会导致劳动者内部的分化。
2.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工智能通过革新劳动资料、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生产关系也必然发生变化。智能化的机器、设备对部分体力劳动的替代,使得单纯依靠体力劳动生存的劳动者失业的风险增大,对资本的依附关系加强;而对于智能劳动者来说,由于他们掌握的先进的知识、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属于“稀缺资源”,使得他们对资本的隶属关系减弱,技术入股和分配股权等方式也可以使得这一部分脑力劳动者参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的分配。体力劳动者与智能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对资本的依附程度以及分配到的价值渐渐拉开差距,这样的分化只会使得体力劳动者的境况更糟,受到的剥削更重。
随着机器自动化乃至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人均劳动时间越来越短,但是人均创造的财富却越来越多,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先生指出,美国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劳动者一生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大约一半,而实际工资却上升约8 倍[2]。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来解释这一现象,是学者们面临的难题。此外,关于机器自动化乃至人工智能时代商品价值的来源,学界存在着多种观点,其中,广义活劳动价值论、物化劳动价值论和多元劳动价值论迷惑性较强[3]。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指出,商品的价值由其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是,诸如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发明等能够改变部分或者整个社会生产体系的创新活动,因为不具有重复进行的可能性而不能用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来衡量。我国经济学家鲁品越将这一类劳动称为创新型劳动:“所谓创新型劳动,泛指一切创造和建立新的劳动生产方式,以建立起新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的劳动。”①鲁品越:《鲜活的资本论——从〈资本论〉到中国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年,第204 页。根据鲁品越的论述,这一类劳动的特点是:其一,创造的价值可能数量巨大,但是和对应的劳动时间基本没有关系;其二,不能简单地运用复杂劳动来对其进行定义,因为它无法运用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来衡量;其三,创新型劳动与常规的劳动相比,其有不同的价值实现方式:常规型劳动的价值生产过程与价值实现过程是分开的,其价值生产过程是物质生产过程,价值实现过程是商品的售卖过程,而创新型劳动的产品是新的劳动方式,对创新的劳动方式的使用过程是其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过程;其四,常规型劳动创造的价值具有可加性,比如一件商品经过多次劳动加工,最后其成品的价值量可以通过这个过程中转移的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之和进行计算,但是创新型劳动不具备这一特点。因为创新型劳动的产品比如新的劳动方式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可以深入广泛地被运用,并且在该过程中,不存在对创新型劳动的物质性消耗,这与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存在根本的区别。鲁品越先生总结的创新型劳动的特点,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常规型劳动区分开来,是对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人工智能时代不适用的有力回击。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其中,商品中的价值来源于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取决于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与劳动的质无关,即价值与具体的劳动形式、种类无关,其涉及的只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18 年,第60 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虽然人类在同一时间的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即在同一时间内,人类生产的使用价值的量增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同一时间内劳动者生产的价值的量增大。以秦其文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因其时代所限,在论述劳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包含知识劳动、管理劳动等,过去马克思不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现在正在创造价值。这种说法其实混同了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别,价值的来源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与这种劳动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还是为其他人提供服务无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形式被创造出来,但是这些劳动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只是被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除此之外,并无区别。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认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过时”,也就相当于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的指导地位。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人类的体力劳动,近年来,无人工厂更是层出不穷,机器等科技设备是否能创造价值,成为人们的争论点。以钱伯海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按照传统的观点,认为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这是一种严重的理论扭曲[4]。持这样观点的学者,往往认为人工智能与人类一同创造价值——科技成果凝聚在物化劳动上,体现为先进的材料、设备等,能够减少某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物化劳动是凝结在商品里的、过去的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如果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也就相当于价值创造价值。此外,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出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如果承认物化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就等于承认没有生命的物质同样可以创造新的社会关系,那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也将发生动摇。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作为物化劳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是被活劳动转移到商品中去的,如果认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不光混淆了价值构成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区别,而且相当于承认了资本家的资本也参与价值的创造,那么,资本家的剥削也就是合理的了。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但是当今的一些学者将使用价值即财富的源泉等同于价值的源泉,认为资本、技术等也能创造价值。晏智杰认为,价值是财富(或商品)与人的需求的关系,在需求既定条件下,财富(或商品)的源泉与其价值的源泉必然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和自然资源等多种要素共同创造的[5]。这种观点本质上还是混淆了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混淆了价值的源泉与使用价值的源泉,资本、技术等要素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不是价值的源泉,价值的源泉只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除上述一些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外,现代社会人均劳动时间减少却伴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这一现象也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合理性带来了质疑。王永章也提出了智能革命引发财富系统膨胀与价值系统萎缩失衡的矛盾[6]。我国经济学家鲁品越将这一现象称之为“产值悖论”①鲁品越:《鲜活的资本论——从〈资本论〉到中国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年,第187、189、190 页。,如何解决这一悖论,有一种思路是切断人均劳动价值与人均GDP 之间的联系。我国经济学家钱伯海提出,理论价值是为制造各种耗费所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际价值是指以劳动成果计算的人均GDP,如果切断二者的联系,那么,如果只有理论价值,没有实际价值即实物价值,那么价值范畴就永远脱离现实而没有实际意义。如果取用理论价值,在同等的劳动时间内,产量愈高,价值总量不变,单位产品价值愈少,那企业的产值就永远不会增长[7]。鲁品越认为,这样的捍卫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方式,本质上是摧毁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存在的现实意义。他认为:“劳动价值并不仅仅理解为人类生命的消耗,更要理解这种被物化的生命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通过支配生产要素和商品的社会流动而表现为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力量,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是劳动价值实现其社会关系力量的唯一手段。”②鲁品越:《鲜活的资本论——从〈资本论〉到中国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年,第187、189、190 页。在其著作《鲜活的资本论——从资本论到中国道路》一书中,鲁品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产生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定义劳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是一种社会概念,是针对所考察的特定的社会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与社会无关的自然时间。”③鲁品越:《鲜活的资本论——从〈资本论〉到中国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年,第187、189、190 页。也正是因为生产价值的时间不是自然时间,才能解释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同一时间的不同国家,同样的自然时间生产出的价值量不一样。一言蔽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旨是揭示物的关系背后人与人的关系。
当下的社会生产条件与马克思所处的社会条件已经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只有结合时代条件科学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才是对其的继承,否则则是变相地否定了其继续存在的合理性,为资本主义的剥削做辩护。
在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条件下,智能自动化工厂里需要的工人越来越少,其高额利润的来源倍有争议,很多人因此提出了技术创造价值的错误观点。虽然这是在新的时代下产生的新现象,但是却是一个老问题:虽然是智能化的机器设备,但其本质上还是属于把活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起来的生产资料,本身不能创造价值。那么,人工智能化生产方式下商品的利润来源是什么呢?
智能自动化工厂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其利润的来源之一。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工厂内部拥有自己的科研队伍,大批的科研人员为机器、设备的研发提供自己的劳动,并且这种劳动是较为复杂的劳动,与其他简单劳动相比,在相同时间内可以生产更多的价值;另一种情况是工厂内部没有科研团队,机器设备是来自于其他厂商的生产,此时,由于智能自动化设备的先进性,便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技能的管理团队。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或者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这两类劳动者都能为工厂提供高质量的复杂劳动,生产较多的剩余价值,因此,企业内部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是智能自动化工厂利润的来源之一。
在剩余价值率和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具有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利润率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由于其预付总资本中可变资本部分占比较小,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对较少,因而利润率越低,相反,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因其可变资本部分占比较大,本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对较多,因而利润率越高。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必然会使资本流向利润率高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最终必然使社会各个部门的利润率相等,也就是等于平均利润率。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剩余价值多的部门必然会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其他部门,这也就是马克思的平均利润规律。随着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加剧,价格不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因此,智能自动化生产部门虽然工人不多,但是却可以凭借大量的资本获得较多的平均利润,这些利润来自于社会其他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能获得较高利润的高度自动化企业,一般都属于垄断企业,他们可以通过其垄断地位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获得垄断利润。蒋学模认为,“资本主义垄断的实质是要取得垄断利润,即凭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8]。并指出,资本主义垄断企业的垄断利润的来源有几个方面:一是从工人那里扣除的劳动力的价值,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存在的大量产业后备军,使得企业家们可以低价购买劳动力高价向他们出售生活资料;二是占有本该属于非垄断企业的部分剩余价值,垄断企业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的方式向非垄断企业高价售出自己的产品并低价购入产品,从而占有本不属于自己的剩余价值。除此之外,垄断企业一般都具有较大的规模,具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机器等,这就使得垄断企业在生产商品的时候能够以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时间生产出商品,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我国学者将人工智能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弱人工智能阶段、强人工智能阶段、超人工智能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人类的大多数自然劳动包括体力劳动甚至脑力劳动,终将会被替代。这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进一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威胁。
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新技术的水平、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一定的要求,因而智能化生产体系在短期内只会存在于部分国家,不会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这就使得没能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家将处于弱势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将会不遗余力地通过劳动外包和技术输出,不断抽取广大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的剩余劳动。例如,中国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做的是国际上顶尖高科技电子产品,但是富士康的产品全部是按照品牌要求加工生产的,做好后再交给相应的品牌,而相应品牌的国家只需要提供核心部件,但是最终这些国家会从中获取很大一部分利润。此外,人工智能催生了形形色色的数字劳动,将资本的剥削从工作场所扩展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工智能时代,不光劳动者的部分体力劳动被替代,甚至脑力劳动也在加速被取代,劳动者对于资本的附属程度不是减轻反而加重了。劳动者的失业率激增,工作机会的减少,意味着劳动者连充当“机器”的资格都失去了。马尔库塞在其著作《单向度的人》中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极权社会,这样的社会由于一部分无产者由生产者向管理层过渡,不直接从事繁重物质生产活动的无产者增加,并且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同样的生活方式,导致无产阶级逐步丧失了其革命性,不能成为推翻资产阶级的中坚力量。马尔库塞最终指出,社会最终的希望并不在无产阶级身上,而是在那些“没有希望”的人身上。但是,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下,由于无产阶级的生存将再次受到威胁,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可能重新被激化,加速资本主义社会的崩溃。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力替代危机”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有利条件。首先,人工智能将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人工智能应用于生产领域,将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大数据带来的优势节约物质成本,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其次,提高生产计划的合理性,优化资源配置。人工智能时代可以通过收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的数据,进而扩宽可计划的范围,提高计划的准确性,避免资源浪费。最后,可以将劳动者从繁重的、强制性的生产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减少异化劳动现象,使劳动成为人们自由自觉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