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旧音》成书年代及价值考略

2021-02-01 10:10
关键词:注音国语

赵 暾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国语旧音》(下称《旧音》)是一部《国语》注音释义专书,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国语》韦昭注本音义,该书不传已久,仅见于北宋宋庠(996—1066)所撰《国语补音》(下称《补音》)之中。宋庠立足经典音注与时音,在《旧音》基础上增益补充,同时完整保留了《旧音》原貌,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语音材料。宋庠《〈国语补音〉叙录》有言:“先儒未有为《国语》音者,盖外、内《传》文多相涉,字音亦通故邪?然近世传《旧音》一篇,不著撰人名氏,寻其说,乃唐人也。”[1]32-33(1)该本据国家图书馆藏(吴)韦昭注宋刻宋元递修本《国语》影印,半页十行,行二十字,注文双行小字同。左右双栏,外粗内细,版心单黑鱼尾,下端著录刻工姓名。书版文字较清晰,且避宋讳缺笔字较多。原书板框高21.8厘米,宽15.4厘米。按,《补音》附《国语》卷末,凡三卷,卷首为宋庠《叙录》,本文《旧音》条目概依该本。

《旧音》撰者已无考,关于其生活年代,宋庠以为出自唐人之手:“然近世传《旧音》一篇,不著撰人名氏,寻其说,乃唐人也。何以证之?据解‘犬戎树惇’,引‘鄯善州羌’说。夫改鄯善国州,自唐始耳。”[1]32-33

关于鄯善的沿革,唐李吉甫(758—814)《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九“鄯州”条云:“后魏以西平郡为鄯善镇。孝昌二年,改镇立鄯州。隋大业三年,罢州,复为西平郡。隋乱,陷贼。武德二年,讨平薛举,关陇平定,改置鄯州。”[2]991

据《元和郡县志》可知,鄯善置州始于北魏,隋大业间置郡西平,至唐武德间复立为州。清人王太岳等《四库全书考证》亦有类似之语:“《魏书·地形志》有鄯州,列于凉州、瓜州之间,是始于元魏也,庠盖未深考。”[3]41

鄯善在唐代置州,确有明证,然鄯善置州一事非始于唐,亦为事实。鄯善置州期间,虽有以郡代州之事,然据地名使用惯性,该部族沿袭“鄯州羌”之称,亦无不可。宋庠仅据《旧音》“鄯善”不称“国”而称“州”一事,便言《旧音》成书于唐,不免武断。

《旧音》“跘蹇”条云:“《说文》《字林》《玉篇》《珠丛》并无‘跘’字,义与‘胖’同,音盘。”[1]96

《说文》《字林》《玉篇》三书,多见于小学家著述,且传世已久,声名日盛,毋庸赘言。然《珠丛》一书,较之三者实为稀见。梁沈约(441—513)曾撰《珠丛》一卷,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子部杂家类下,而《旧音》所引《珠丛》显为小学书,当别有所据。又有隋曹宪、诸葛颖等撰《桂苑珠丛》一百卷,著录于《旧唐书·经籍志》经部小学类之下。《旧唐书·曹宪传》亦载:“宪又精诸家文字之书。自汉代杜林、卫宏之后,古文泯绝,由宪,此学复兴。大业中,炀帝令与诸学者撰《桂苑珠丛》一百卷,时人称其该博。”[4]5(2)查《旧唐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本,此处皆作“该”,不误。《北史》卷36称薛置、薛憕“并学称该博,文称雕龙”;《南史》卷63称僧辩“学涉该博,尤明《左氏春秋》”,《隋书》卷76有“谬承恩奖,敢叙该博之致云”,《梁书》卷26称范岫“好事该博”,《陈书》卷28亦有“悉穷该博”之语。史书中“该博”一词触目即是,大率古时“该”“赅”通用,故云。

根据《桂苑珠丛》成书时代和四部分类,可知曹宪等人所撰《桂苑珠丛》盖即《旧音》所引《珠丛》。据此可知,《旧音》成书时间当在隋大业(605—618)之后,晚于刘芳《国语音》。考《旧音》注音体例,发现该书多用反切注音,反切又有“反”“切”“翻”“反语”等别称。与宋庠《补音》基本同时的《广韵》,体例颇异《旧音》,切语用“某某切”而不用“某某反”。清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云:“反切之名,自南北朝以上皆谓之‘反’,孙愐《唐韵》谓之‘切’,盖当时讳‘反’字,……唐玄度《九经字样·序》云:‘避以反言,但纽四声,定其音旨。’其卷内之字,‘盖’字下云公害翻,代‘反’以‘翻’,……是则‘反’也,‘翻’也,‘纽’也,一也。”[5]73

顾炎武指出,反切切语以“切”代“反”自孙愐《唐韵》始。唐释玄度《九经字样序》切语亦以“翻”代“反”,颇合顾氏之说。孙愐籍贯与生卒年月于史无载,然其《唐韵》纂于天宝十年(751),确有明证[6]47-54。按照顾氏和玄度之说,孙愐《唐韵》之前出现的韵书皆当沿袭反切问世之初的“某某反”型切语,考《旧音》切语体例,确实如此。

作为《国语》音义之作的《旧音》,其切语体例须与同时代韵书切语的普遍特征相符。查《旧音》切语,通篇用“反”而不用“切”,查宋庠《补音》切语,通篇仅有一处用到“切”,《补音》“注顿瞀”条:“茂、务二音。《补音》:‘上徒困反,下莫豆反。若从务,即无付反,二切并通。’”[1]172-173

结合文义可知,该处“切”用以统称前述两种音切,并非实际注音,是为假性音切[7]45-50。《旧音》切语通篇用“反”,宋庠《补音》仍其体例、广其音义,仅于指称之时有一例用“切”,故未与“反”形成对立互补[7]45-50。据此可知,《旧音》成书时间当在孙愐《唐韵》之前,即早于唐天宝十年(751)。综上亦知,唐前韵书切语体例的确多为“某某反”型,然唐后韵书切语体例未必一概改用“某某切”型,从这一点来看,顾氏所言未免绝对。

《旧音》“耹隧”条,注曰:“(耹)音琴。《礼传疏》引此文作‘黔’。”[1]52

后世所言“礼”即六经中的“礼经”,汉代称《士礼》,也就是《仪礼》。《仪礼注》为东汉郑玄所撰,成书时间较早,而《仪礼义疏》为唐代贾公彦所撰。贾疏体例基本是仿照孔颖达《五经正义》,故其成书时间应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颁行的时间(653)之后。《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周语》云:‘夏之亡也,回禄信于黔隧。’”[8]8

按,“黔隧”一句不见于《仪礼注疏》,结合《仪礼注疏》的成书时间,可知《旧音》此处所引《礼传疏》当别有所据。另,汉代荀爽有《礼传》一卷,此书早佚,不见于《隋志》和《唐书》《新唐书》,从时间上看,《旧音》所引《礼传疏》盖即此。

《旧音》中的反切注音,颇异当时的中古音系,主要是声母混切现象较多。《旧音》中“端”“知”混切之迹已见,如“既镇”条:“镇,《旧音》作‘音田’。”[1]121

按,“镇”属知母,“田”属定母,镇以田为音,此为知、定混切。又如“注姪娣”条:“姪,上大咽、直乙二反。”[1]43

按,“姪”属端母,“直”属澄母,“姪”以“直”为切上字,此为定、澄相混。《旧音》章组内部也有混切迹象。如“以招”条:“招,《旧音》作‘音翘’。”[1]69

按,“耼”属透母,“乃”属疑母,耼以乃为切上字,这是章、群混切。宋庠《补音》认为“它书未获为翘之意,作音者当有所据”。由此可见,《旧音》的注音依据异于《补音》。

《旧音》存在“庄”“章”二组字混切的现象,其中一例是章、崇相混,两例是书、生相混。又“注鉏属”条:“属,《旧音》作‘仕鱼反’,《广韵》:‘属,之欲切’。”[1]48

按,“之”在章组,“仕”在崇组,此例是章、崇相混。又“既杀”条:“杀,《旧音》作‘式志反’。”[1]148

按,“杀”“所”在生组,“式”在书组,上述两例是书、生相混。又“惇笃”条:“惇,丁昆反。”[1]41

按,“惇”属端母,“丁”属章母,“惇”以“丁”为切上字,这是端、章相混。另外,“精”组内部也存在相混。又“荐饥”条:“荐,《旧音》作‘在见反’‘才见反’。”[1]182

按,“荐”属精母,“在”“才”属从母,“荐”以“在”“才”为切上字,这是精、从混切。可见,《旧音》音切中已分化出轻唇音,不过,彼时帮、端二组尚未分化,如《周语上》:“豳,府巾反。”[1]41《广韵·平声真》:“豳,府巾切。”[9]106

又如《周语下》“彪傒”条:“彪,甫留反。”[8]81《广韵·平声幽》:“彪,甫烋切。”[9]216

再如《周语上》“注姪娣”条:“姪,大咽、直乙二反。”[1]43《广韵·入声质》:“姪,直一切,又音迭。”[9]468

考察《旧音》引书的形成与流传时代,时代最晚的当属《桂苑珠丛》,撰于隋大业间,《旧音》成书亦晚于韦昭所注、刘芳所编的《国语音》。综上,可确定《旧音》成书的时间当晚于北魏后期,且早于唐中期。

《旧音》引用书名,格式前后不一,有同书异名的情况。如“蕃殖”:“音植。注‘殖,长也。蕃,息也’,按《广雅》云:‘殖,积也。’”[1]45

又如“枷芟”条:“上音加,下音衫。《广疋》曰:‘拂,谓之枷。’”[1]104再如“既镇”条:“音田。或为‘填’,《广雅》云:‘填,塞也。’”[1]121疋,古同“雅”,《尔雅》亦作《尔疋》,所引《广雅》即《广疋》,二者实为一书,书名作两写而已。又如“荀襘”条:“古外反。《内传》作‘會’,本亦无此‘禬’字,但从《传》,未知孰是。”[1]149

《旧音》引书或只著录书名,或具体到篇名。如“蕃殖”条:“音植。孔注《尚书》‘弗殖货利’,乃以‘殖’为‘植’,训之为生,特不然矣。”[1]45

“弗殖货利”出自《尚书·仲虺之诰》,《旧音》引用原文时只著录《尚书》,不著录篇名。再如“其鎛”:“音博。田器也。《诗》云:‘庤乃钱鎛。’又曰:‘其鎛斯赵。’音掉。痔音峙,钱音剪。”[1]48

按,“庤乃钱鎛”一句出《诗·周颂·臣工》,原句作“命我众人,庤乃钱鎛”;“其鎛斯赵”一句出《诗·周颂·良耜》,原句作“其笠伊纠,其鎛斯赵。”又如“注公倭”条:“一禾反。东国名。又一皮反,《诗》曰:‘周道倭迟。’”[1]87

按,“周道倭迟”一句出《诗·小雅·四牡》,原句作“四牡騑騑,周道倭迟。”

以上两条,《旧音》在引用《诗经》原句时省略了篇名,只著录书名《诗》。《旧音》著录亦有简省情况。如“跘蹇”条:“《说文》《字林》《玉篇》《珠丛》并无‘跘’字,义与‘胖’同,音盘。”[1]96

此处引《珠丛》即隋大业年间曹宪奉敕编撰的《桂苑珠丛》,《旧音》在引用书名时辄省作《珠丛》,故此《珠丛》非沈约所著,二者易混。

《旧音》所引文献虽然现存不多,然因其所征皆唐及以前文献,即便吉光片羽,亦弥足珍贵。除却明《国语》音义得失之外,至少还有如下两方面的价值:

(一)辑佚后世散佚之部分文献

《旧音》所引经部书目颇多,其中尤以小学类规模最盛。例如,《尔雅》(《释器》)、《方言》《释名》《说文》《字林》《玉篇》《纂文》《广雅》(《广疋》)、《珠丛》(《桂苑珠丛》)等,皆属小学类。《旧音》所引《纂文》,两《唐志》并著录何承天所撰,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皆未载,知其亡佚久矣。清人及近人均有辑本。清任大椿所辑《纂文》一卷,有《小学钩沉》诸本;马国翰所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黄奭辑有《黄氏逸书考》本;顾震福辑有《小学钩沉续编》本;王仁俊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近人龙璋辑有《小学搜佚上编》本;诸家辑本亦皆一卷。《旧音》所引《桂苑珠丛》,撰于隋大业年间,清人马国瀚《玉函山房辑佚书》有《桂苑珠丛》辑本一卷,清代黄奭《黄氏逸书考》亦辑此书。《桂苑珠丛》仿顾野王《玉篇》体例,其文字往往与《说文》《广雅》《国语》韦昭注等书相同,或为传抄所致。此外亦不乏详细解说,如“圻者,天子千里封域也”,应是编者所加。《旧音》所引《字统》,清任大椿辑、王念孙校,马氏《玉函山房辑佚书》、黄氏《黄氏逸书考》皆有辑本。关于《字统》的作者,马国翰在书中言:“《字统》一卷,杨承庆撰。承庆不详何人。《隋志》《字统》二十一卷,止题杨承庆,叙次在宋吴恭《字林音义》、陈顾野王《玉篇》之间。顾氏《玉篇》亦引之,当是齐梁时人。”[10]66

汉代荀爽有《礼传》一卷,此书早佚,不见于《隋志》和两《唐》志,其散佚时间当早于上举三书。荀爽(128—190),一名谞,字慈明,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其人博通群经,一生对经学多有著述,堪称东汉著名古文经学大家。他尊崇儒学,重视礼制,《礼传》只是其礼学著述之一。结合《旧音》的形成、刊布时间,其所引《礼传疏》之“礼传”,盖即荀爽所撰《礼传》,其书早佚,赖后人作疏以存世,故曰《礼传疏》非唐贾公彦所撰《仪礼注疏》。

《旧音》所引《纂文》《桂苑珠丛》《字统》《礼传疏》等书不传已久,四者皆是唐前佚书,有零星原文散存于他书,多不见于后世。《旧音》引用其原文,可资参考查验,藉此可资补遗。年代越早的典籍,越可能保留文献原貌并被后人发现、引用。《旧音》保留了这四种书的原文,具有重要的辑佚价值。

(二)校勘异文以明版本得失

《旧音》对《国语》本文的疑难字词进行注音和释义,此外亦不乏校勘、考证之功。尽管《国语》在四部中的史部之下,但我们不能就此将《旧音》仅仅看作专为解读《国语》的工具,而应当揭示其独特的价值。《旧音》本身不是韵书,其被切字皆本《国语》原文,数量相对有限,且较为随机,被切字在《旧音》中出现的具体频次完全取决于《国语》原文的编排次序。《旧音》注音释义的条目多数较为零散,而被切字出现频率不定,也为其校勘提供了便利。多数情况下,直接通过本校便可以对《旧音》进行订误。

《旧音》引书中偶有误字,例如“耨”条:“乃豆反。”《纂文》曰:“耨如铲,柄长三尺,刃广二寸,以刺地隂草。”[1]105

按,《广韵·侯韵》“槈”字下引作“除”,考《旧音》各版本及其他韵书,可知弘治十五年刊本《旧音》此处引用《纂文》原文出现讹误,“隂”乃“除”之误字。又递修本《旧音》“耨”条“《世本》云”一句,弘治本、正德本、正学书院本《旧音》皆作“《世本》文”,四库本《旧音》作“《世本》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不误,各本当据改。递修本《旧音》引文致误,可见其未引善本,亦未得精校。

递修本《旧音》“耨”条:“《释器》曰:‘拘欘谓之定。’”[1]48

南监本《旧音》此处文字漫漶不清。查《尔雅·释器》,此处作“斪斸”,《经典释文》:“斪,郭巨俱反,谢古侯、鸠于二反,本或作‘拘’,非也。”四库本《旧音》从《尔雅》改之,似无必要。

递修本《旧音》同上条:《吕氏春秋》曰:“耨六寸,所以间稼。”[1]48

又“匍匐”条:《汉书·扬雄传》正作扶服“杨雄”[1]182,按,杨雄,微波榭本、四库本《旧音》作“扬雄”,盖古时俗书“扌”“木”常常混而为一,故“杨”“扬”无别。又“注伊扈”条:“《史记》共王名繄扈。”[1]42-43

共,弘治本《旧音》作“此”,因左边短竖模糊而类“比”。由此可知,《旧音》引书条目版本众多,其中出现的异文和讹文,可与原书相互核验,有重要的校勘价值。

《旧音》在对《国语》注音释义之余,突破了音义之作的局限,为后世校勘、辑佚提供了便利。系统分析《旧音》的注音特征和校勘、辑佚价值,梳理《国语》音注、义注的发展演变脉络和与韦昭注的关系,对揭示唐宋之际语音变迁的规律与特征、匡正后世文献在流传中出现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注音国语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国语》故训与古文字
《说文解字》注音释义识略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容祖儿《一百个我 国语新曲+精选》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妈,你好
东巴文从音补到注音式形声字的演变
“擅”、“唯”、“喁喁”释义注音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