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诗歌研究综述

2021-02-01 04:23魏源语言研究课题组
关键词:魏源山水诗山水

魏源语言研究课题组

(邵阳学院 魏源及湘西南文史研究基地, 湖南 邵阳 422000)

魏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目前,关于其启蒙思想与政治方面的研究成果蔚为壮观,但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还不充分,主流的文学史对魏源诗歌的阐述十分有限。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魏源的诗比较集中于揭露批判具体政事弊端和阻挠弊政改革的保守思想,对魏源山水诗的清奇及缺乏诗意的弊端也有所指涉[1]382-383。罗宗强、陈洪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认为“山水诗是他致力最多的作品”[2]353,《寰海》《寰海后》《秋兴》《秋兴后》等作品“一事一诗”,堪称“诗史”[2]355-356。学术论著主要涉及魏源诗歌的文学性、思想性等。不过,魏源诗歌的语言价值、校注笺释等尚未充分研究。

一、魏源诗歌的文学性研究

魏源诗歌的文学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咏史诗、异域题材诗、公益事业诗、赠答诗和山水诗等。

魏源咏史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李景华的《魏源的文学思想和文学成就》认为魏源咏史诗一般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在总结历史教训,探索改革弊政的借鉴”,“曲折地抒发诗人对现实的看法”[3]。陈其泰、刘兰肖的《魏源评传》指出魏源的咏史诗“常常以诗述史,以史入诗,用散文的笔法深刻揭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4]593。易孟醇的《魏源传》评价魏源的咏史诗“欲观古以鉴今”[5]344。另外还有蒋海英的《魏源咏史诗中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6]等。异域题材诗研究有姚武的《魏源的异域题材诗歌及其近代化特征探析》[7]。公益事业诗研究有于光荣的《论魏源有关公益事业的诗歌》[8]。赠答诗研究有李姣玲的《论魏源的赠答诗》[9]。山水诗研究成果较多,如孙静的《宇宙灵秘、山水真面——谈魏源的山水诗》[10]、陈抱成的《试论魏源的山水诗》[11]、李汉武的《论魏源的诗和诗论》[12]和《魏源传》[13]、李景华的《魏源的文学思想和文学成就》[3]、易重廉的《佛老与魏源山水诗》[14]480-486、陈其泰和刘兰肖的《魏源评传》[4]583-592、林彬晖的《魏源山水组诗探微》[15]、詹志和的《魏源山水诗与佛教美学》[16]、黎巧的《魏源经世思想与山水诗》[17]、蒋永星的《论魏源的山水诗》[18]487-493与《魏源山水诗诠释》[19]。其中,孙静、陈抱成、李汉武、林彬晖、詹志和对魏源山水诗的研究格外令人关注。

孙静认为魏源的“富有奇境异彩的山水诗”是“最严格的山水诗”,“是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礼赞”。魏源的山水诗充分体现其“貌真写实的创作主张”,而且发扬了宋诗笔路的长处,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独特风格,奇峭雄拔,气势磅礴,形象生动”[10]。

陈抱成认为,魏源的山水诗题材极为广泛,作者指出魏源试图通过游历山水实现经世致用的目的。山水诗也体现了魏源忧时爱国的内心世界。作者又提出了魏源的山水诗与他的哲学、美学思想紧密相连的观点。魏源的美学思想与六朝山水诗人的“摄生”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区别明显:首先,魏源无意通过山水谈玄论道,个别诗中虽然也阐明道理,但都比较浅近日常;其次,在魏源这里,山水诗不是厌世、遁世、玩世的产物,而是以积极的入世、治世精神,来赞美“造物”“造化”的神奇,宣泄宇宙的灵秘,发掘山川的奇丽之美。魏源将山水与“治身”“养心”的功能相联系。魏源的审美志趣主要在于领略自然造化的元气淋漓之美,这也决定了他的山水诗重在描写一些自然的奇迹,而又由于其深入山水,诗歌体现出观察细致、描写切实的特点,具有整体性、全景性。作者最后讨论了魏源山水诗的风格,认为其风格主要为清晰明畅,但也有体裁的差别:五古偏向于幽深奇俏,而七古则清奇浩荡[11]。

李汉武注重探讨魏源山水诗歌的风格特征,认为其山水诗“没有避世退隐的消极思想”,“充满了积极入世的热情”,“他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思考一时触发的问题”,“入于山水而又有意境,与社会现实生活有着血肉不可分的联系”,魏源的山水古诗“把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韩愈的奇崛和苏轼的隽逸加以融合”,但是魏源山水诗歌“侧重言意而忽视炼字炼句”[12][13]242-244。

林彬晖注意到了魏源山水诗的形式特点,即组诗的形式。作者统计,魏源所写的古、近体诗歌中以组诗出现的有638首,其中,山水组诗有相当的分量。然后,作者讨论了魏源山水组诗的特色:首先,写作范围有相当的广泛性,触及各种山水现象;其次,结构形式是灵活的;第三,内容上具有连续性与整体性。最后,作者讨论了魏源山水组诗的创作动因:祖国山河的壮美、情感推进下进行的连续创作与欲补前人之不足[15]。

詹志和注意到了魏源的山水诗与佛教的关系,在这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作者认为魏源的山水诗与佛教美学有关,佛教美学在魏源山水诗中显露出三方面的征象:错彩镂金、穷妍极丽的视象,富于理趣、寓“理”于景的智思和摇曳多“变”、似真似幻的情境[16]。作者于次年进一步将第三种征象总结为“变幻美”。作者认为,魏源的山水诗比例超越古德先贤,现存约600余首,占其全诗的十分之六七,且受到了佛门思维与佛教美学的影响,表现出“绚丽美”“智思美”“变幻美”的特色,对传统的山水审美有所突破。作者对魏源山水诗“变幻美”的成因做了探讨,认为佛门的“变幻”观与时代使然的“求变”意识的影响是重要原因[20]。

二、魏源诗歌的思想性研究

魏源诗歌思想性研究主要反映在“政治抒情诗”[13]235-240“政治诗”[4]593-612之中。“魏源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真实情感,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风格”[13]246-247。魏源诗歌思想性研究涉及近代意识、爱国思想、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和经世思想等。

(一)近代意识

魏源处于时代的巨变之中,时代变化也反映在他的诗歌中。李金涛的《巨变中的觉醒——论魏源政治诗的近代意识》认为,魏源的诗歌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理想的“新世界”做了热情的描绘,其爱国情怀带有深深的自责自省精神和较为强烈的启蒙新民色彩,因而具备浓厚的近代意识[21]。

(二)爱国思想

爱国思想是魏源诗歌思想的主旋律,是“魏源诗歌的精华”[13]240。刘泱泱与廖运兰的《试论魏源诗文中的爱国思想》对魏源诗歌爱国思想的政治体现做了较细致的分析,且将“读史筹边”纳入讨论范围之内,视角得以扩大。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从爱国思想角度分析了记录港澳之行的诗歌[22]。

1.忧民思想

陈其泰、刘兰肖的《魏源评传》指出魏源创作了许多“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忧时之作”,“反复表达自己对人民的同情和为民减轻疾苦的愿望”[4]594-595。马晖晖的《浅谈魏源诗歌的博爱思想(上)》指出,魏源诗歌中的爱国思想主要表现为“忧”,即忧军事的日渐衰弱,忧吏治的日趋腐败,忧人才的日益虚患[23]。杨积庆的《包孕时感,挥洒万有——写在〈魏源诗文选〉前面》以诗歌类型为纲,从政治诗与山水诗两个角度切入,把爱民思想、热爱自然与政治批判视为魏源爱国思想的一部分[24]。

2.爱民思想

马晖晖在《浅谈魏源诗歌的博爱思想(二)》中指出,魏源诗歌的爱民思想主要表现为强调农耕,关心农民[25]。杨积庆认为,魏源的政治诗在揭示列强的觊觎和清廷的昏聩的同时,也关注农耕,反映人民的苦难[24]。

3.爱乡思想

马晖晖的《浅谈魏源诗歌的博爱思想(三)》认为魏源的诗有关心农事、热爱农民、和热爱家乡美好河山的倾向[26]。吴怀东、马玉的《魏源诗学思想与湖湘地域文化——以〈诗古微〉〈诗比兴笺〉为论述中心》也看到,湖湘地域的经世士风,如屈原的作品及其人格精神、周敦颐的理学文化和经世精神等,对魏源的诗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7]。

(三)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透过魏源的诗可以发现,他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复杂的,既有批判的一面,也有包容的心态,这取决于外来文化的性质。魏源对待外来文化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思想家的方式辩证地思考。

1.批判

李金涛认为魏源的《寰海》其八、《寰海》其十与《寰海后》揭露了外国殖民者的野蛮侵略[21]。刘泱泱与廖运兰认为魏源的《自定海归扬州舟中四首》《题林少穆制府饲鹤图》《寰海十一首》之十与《秦淮灯船引》表达了魏源对侵略者的痛恨[22]。杨积庆认为魏源的诗体现了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其《都中吟》《寰海》《寰海后》《秋兴》《秦淮灯船引》《金焦行》等诗不仅抨击了清廷的昏聩,同时也揭示了列强的觊觎[24]。姚武和向芷君的《“夷”的套话与魏源的文化担当意识》则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分析魏源对其诗歌中作为文化糟粕的“他者”形象加以排斥和批判的态度,饶有新意[28]。龚德宽在《简论魏源诗文里的海洋意识》中通过分析《秦淮灯船引》得出魏源主张开设海夷驿馆,以防海患的结论[29]。黎巧的《魏源经世思想与山水诗》指出,魏源的《金山偶题》指出要警惕帝国主义“海艘来”的叵测野心,希望借此警醒世人,而《楚粤归舟纪游》则赞扬民众反抗海夷[17]。

2.包容

萧致治认为,魏源是近代最早用诗歌对西方文化表示赞赏的人,《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是其体现[30]。杨积庆认为魏源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也证明其对外国技术的肯定[24]。

(四)经世思想

杨积庆指出,魏源的山水诗也有提倡经世致用,呼唤积极进取的时代生机与活力的一面,如《洞庭吟》和组诗《三湘棹歌》[24]。龚德宽认为,魏源诗歌里的海洋意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海防意识。如《秦淮灯船引》主张开设海夷驿馆,以防海患;《君不见》重在阐发海运与海防的关系。其二,对《海国图志》的影响[29]。

魏源山水诗中经世思想的研究以黎巧的《魏源经世思想与山水诗》为最,作者认为魏源的山水诗也体现了他的经世思想:其一,魏源借山水诗警醒民众,如《金山偶题》《楚粤归舟纪游》。其二,魏源的山水诗提出了经世之策。作者认为,魏源的山水诗提倡农商并重思想,主张提高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大江阻风》表明魏源农商并重的思想已经开始萌发,《香港岛观海市歌》和《澳门花园听夷女弹洋琴歌》表现了魏源对商业繁荣的向往,《楚粤归舟纪游》则反映其主张发展工商业与富国强兵的思想。另外,其山水诗也表现了他广求山河边防与水利漕运策略的思想。其三,作者认为,魏源山水诗的艺术观也体现了他的经世思想。《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体现其写实手法,而《南山龙湫第三》《黄山诗六首》《戏自题诗集》和《楚粤归舟纪游》则是其实践意识的反映[17]。

三、魏源诗歌的其他研究

魏源诗歌研究还涉及其诗歌用韵、校注笺释等。

(一)诗歌用韵

钱毅的《魏源诗歌用韵研究》考察了魏源诗歌的韵部系统与用韵特点[31],唐莉、钱寒鑫的《魏源诗歌阳声韵用韵考》以平水韵为准,对魏源诗歌阳声韵的用韵情况进行了分析[32]。二文对魏源诗歌声韵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晚清湖南方音的特点,从而推动湖南方音史乃至汉语方音史的研究。

(二)诗歌校注笺释

对魏源诗歌编辑整理并加以校注笺释的主要专著如下:

中华书局《魏源集》。此书诗作部分所据《古微堂诗集》以1870年(同治九年)十卷刻本为底本,与《古微堂诗稿》《古微堂诗稿钞》《清夜斋诗稿》以及林昌彝的《射鹰楼诗话》对校,出校勘记。繁体竖排本有1976年版[33]与1983年版[34],2018年推出简体横排增订本[35]。

岳麓书社《魏源全集》之《古微堂诗集》第十二册,依次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乐府、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之顺序排列。此书以1870年(同治九年)长沙宝庆郡馆刊印之《古微堂诗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1976年中华书局《魏源集》[36]。

湖南人民出版社《魏源诗文选注》共选魏源诗歌40首,所据《古微堂诗集》为1870年(同治九年)版,个别句子参照中华书局《魏源集》和林昌彝的《射鹰楼诗话》做出订正[37]。

王俊义、曲弘梅的《龚自珍魏源诗文选译》共选魏源诗歌十六首,集中于鸦片战争时期的诗歌,“吟”体诗为主要题材[38]。

另外,戴逸的《龚自珍魏源诗文选》多收录其时事诗[39]。杨积庆的《魏源诗文选》对魏源诗歌的内容、得失、年代等逐篇说明,并加以注释[40]。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选录《寰海十章》的三首加以注释[41]415-417、林庚、冯沅君的《中国历代诗歌选》选录二首[42]915-957。蒋永星的《魏源山水诗诠释》是诠释魏源山水诗的专著,共选录480余首,所选诗歌按照体裁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格律诗,包括符合律诗规则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下编为古风吟,系诗句长短不一、吟咏混合的古体诗。上、下两编所选诗歌均以魏源所游历目的地的地理区域排序,每首(组)诗包括写作背景、诗歌正文和注释三部分[18]487-493。

魏源诗歌的文学、思想研究较为充分,成果较多,但其音韵等语言研究、文本校注笺释、用典的系统研究较为欠缺,尤其是魏源诗歌的文本校注笺释亟待加强。古代诗歌的文本校注笺释是古代诗歌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有助于读者进一步读懂诗歌文本,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文本的解读,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魏源诗歌“泽古功深”,用典甚多,不易阅读,因此为其校注显得尤为必要,另外与魏源关系甚密的龚自珍等人的诗文校注早已引起学界关注,如《龚自珍己亥杂诗注》[43]《龚自珍诗集编年校注》[44]等先后出版。相比之下,魏源诗歌的校注笺释很是单薄,相对滞后,亟需补上。

猜你喜欢
魏源山水诗山水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瞻谢公亭
论中国山水诗的成因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山水》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再高几厘米就会倒塌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