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平
(山东交通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357)
翻译学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环境下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特别是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之后,我国对高质量翻译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院校因其对区域人才培育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生态翻译学的提出又为地方院校翻译教学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因此,本文基于生态翻译视角对地方院校翻译教学模式构建进行了探讨。
从生态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是本世纪才提出的新的翻译研究理念,旨在从生态视角来看待翻译教学,强调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的平衡性与和谐性。而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地方院校翻译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不仅能促进地方院校翻译教学的改革,对提升地方院校的翻译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现实意义,也是高校教育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地方院校翻译课程的开设一部分原因在于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翻译人才的期待。立足生态翻译学视角进行地方院校翻译教学模式构建对于我国翻译人才培育从“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型意义重大,而且能够以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为导向,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也有利于转变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状况。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环境引入到翻译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在校生了解企业岗位工作的具体情况,了解到市场对翻译人才的最新要求,也能够为校本翻译教学生态环境的塑造提供更加真实的参考,让主客体和外部生态环境产生有益的互动作用,促进翻译生态的平衡,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生态翻译学理念的引领下,院校须全面调动翻译相关的教育教学要素构建良性互动的语言生态环境,在尊重语言发展规律与学生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下,设计教学环节,让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学生日常生活,让教学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让教学活动在充分展现学生翻译水平的同时也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翻译素养。翻译生态学倡导对人才的培育不仅要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和实际需要,也要关注个体在翻译领域方面的优势和短板,在学生教育教学评价的设计上不仅要突出个性化的过程性评价,也更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学生自评纳入其中,总体上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翻译人才的培育质量。
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淘汰,而生态翻译学教学理念提出“译者中心”理论,要求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成为知识的自我构建者,也要让学生成为教学实施过程的中心,让他们在生态环境中通过感官刺激来理解语言的意义,教师只作为翻译生态环境的建设者和引导者而存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为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对翻译人才的实战能力和翻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探讨地方院校翻译教学模式能够将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起来,构建更加宏观和完整的翻译生态环境,为翻译学的改革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注入新鲜血液,顺应当前翻译教育的发展需求。
翻译是一个系统庞杂的学科,且具有生态系统所具备的显著特征,比如整体性、关联性、实际性,因此对生态翻译学进行研究成为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而在地方院校的实际翻译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比如翻译内容缺乏特色,且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节;教师教育教学思想传统守旧,与时代发展不同步;学生实践锻炼机会少,不具备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翻译教学的生态大环境不佳等。
首先,翻译教材的内容设置以往多以文化作品为主,重在讲解语言转化的技巧,翻译教程内部生态环境不佳。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当前翻译教材在内容的编写方面前后缺乏联系,在语境的设置方面以及文章背景的铺垫方面存在缺陷,致使内部生态环境失衡,学生失去完整的语义环境,在翻译过程中自然会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其次,当前的翻译教材早已跟不上教学体系发展的步伐,侧重对翻译理论的解读和翻译技巧的教授,同时平时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料以及课后的翻译练习都与时代需求脱节,不能与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相对接,牺牲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最后,当前地方院校翻译教材多参照独立的外语学院设置本校课程,因此翻译课程没有任何特色,对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加上翻译课程离不开对两种语言文化环境的了解,而目前地方院校翻译课程中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零零散散,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育不到位。
首先,翻译人才如何培养,为谁培养与国家对外政策有密切联系,而地方院校开设翻译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地方院校翻译教学定位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忽视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对市场需求的调研不足,这也是导致地方院校翻译教学改革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也因此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其次,传统翻译教学多采用单项教学的方式,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融入和应用方面存在短板,信息化课程搭建不完善,信息科技丰富的画面和多维动画模式与翻译课程的结合不佳,课程模式较为落后,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翻译课程却是一门实践性非常突出的课程,不论学生今后具体从事哪些翻译岗位,必须要面对主体意识和客体环境的相互作用。最后,制约传统翻译教学的最大瓶颈在于仅将翻译教学对象指向于外语专业的学生,同时在对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中往往只涉及文学翻译或者是经济贸易方面的浅显层面,地方翻译院校也是如此。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所学和所用不能对接市场,特别是在区域经济走向世界的背景下更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且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的翻译能力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素养,翻译课堂的生态环境缺失市场的指向性,教学效果差。
首先,当前地方翻译院校在教学中依然将重点放在翻译理论的讲解和翻译技能的传授上,对于学生翻译实践的开展方面缺乏创新思维,也走不出固有的模式,于是培养出的翻译人才很多都是“哑巴”,只能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而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就会出现思维不顺畅、表达不清晰,甚至错误百出的状态,同时由于没有感受过真实的工作场景,在某些正式场合中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不知所云。其次,翻译对于译者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译者的翻译技巧和翻译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而所有这些素养只有经过实践锻炼才能真正获取,但是目前地方翻译院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于职业生态环境不够了解,知识、技能与实践相脱节,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弱,不能胜任职场工作。最后,在搭建翻译实践平台的过程中,地方翻译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思维受限,同时学校在体制机制方面缺乏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持续性支持,更缺乏开阔的视野,忽略了校本育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缺乏与政府层面的沟通,更缺乏与各大用人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未发挥培育翻译人才良好生态环境的优势,育人效果不佳。
首先,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说,翻译教学生态体系庞大,想要提升教学效果必须要坚持生态群聚性原则,因此对于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地方院校从事翻译专业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尤其在市场对专业翻译人才需求高的环境下,地方院校队翻译专业进行扩招,师生比例严重失衡,且翻译教师缺乏生态翻译学思维,翻译教学效果不良。其次,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盲目性,缺乏清晰的定位,同时由于新翻译教学理念内容较多、体系繁杂,生态翻译学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被高校全面认识,于是在顶层设计中欠缺应有的指导性,比如在师资力量的选聘和系统培训、考核方面,在教学模式的开拓上,在教学实践锻炼的支撑上等方面都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阻碍了地方翻译教学的顺利改革。最后,生态翻译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的塑造,要求通过完整的生态体系与学生形成互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以期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然而,目前在生态系统构建上,区域性社会资源对地方翻译院校的支持力度不大,导致翻译教学依然走不出校内微观环境,校外社会资源包括网络资源、社区资源、企业资源等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翻译教学生态环境差。
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大量从事翻译工作的专业人才,于是今年地方院校翻译专业持续扩招,翻译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实况却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高校培育的专业人才不能胜任企业翻译工作,很多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而企业的翻译人才缺口依旧得不到解决,因此从生态翻译学的广阔视角研究我国地方院校翻译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翻译教学的开展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而翻译教材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所以在教材编写方面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宗旨。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生态教学理念,须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作为出发点,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将翻译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等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翻译素养的提升。其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教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不仅要保障教材的动态性,还要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生态系统。翻译学教材必须突出启发性,转变过去教材内容单一,仅与部分学科有联系的不良局面,在素材资源的整合方面必须从宏观层面进行考量,将理论知识、翻译技巧与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同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从生态学视域引导学生,让学生留有层层深入的思考空间。最后,地方院校建设的目标在于利用人才培育优势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那么在校本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充分考虑当地产业发展对翻译人才提出的现实要求,将更多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融入教材中,让译者的主体环境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密切融合,从而让译者在和谐的环境中掌握翻译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能获取更多职业信息,这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有重要作用。
首先,成功的教学在于对学生学习的激发和促进,生态翻译学要求重视学生的翻译动机,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动机的引导,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学生学习翻译专业的目标在于寻求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种动机化为提升自我能力的持续性动力。其次,从一定层面上看,翻译过程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对译者的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下功夫,选择对翻译活动整体性发展有利的素材,当然也要重视教材的阐释性工作,加入角色扮演等能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教学情境的多样化教学活动,通过生态情境的构建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提升翻译水平。最后,“互联网+”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联系日益密切,并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思维。翻译教学涉及两个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需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内容的授课,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对生态情境的营造效果有限,互联网强大的功能正好弥补这一缺陷,帮助教师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从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首先,翻译起源于跨语言、跨文化活动的需要,而在翻译教学中引入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目的在于打破微观教学设置,形成综合性的宏观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物质层面的构建,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引导和建设。翻译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让翻译信息能够在平台中自由流动,让学生能够得到教师及时的答疑解惑,也能帮助他们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同时还可以获知企业翻译岗位需求等,充实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翻译素养。其次,翻译实践对翻译素养的提升极其重要,地方院校翻译教学在实践平台的打造上要注重有效性,基于市场需求和生态翻译学视角拓展思维,积极与相关企业进行人才联合培育,构建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加深对工作的理解,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同时给予学生真实的企业翻译工作需求,为企业培育合格人才,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后,作为大学生自我组织活动的主要形式,社团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地方院校翻译教学应该对学生社团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感受翻译实践的魅力。当然开展校园社团活动不应该局限在校园内,要主动寻求社会的帮助,比如到企业试岗学习、到社区举办翻译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创设和谐的翻译生态环境。
首先,顶层设计是有效推进教学创新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地方院校在制度建设中应该树立生态翻译理念意识,建立“译者中心”概念,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不同诉求,进行分层教学,比如外语专业的学生有的希望从事外贸行业,有的希望从事教师行业等,翻译教育内容丰富、广泛,不可能将所有内容都教授给学生,因此在做顶层设计时一定要注重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学生态环境,满足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其次,教学模式推行得是否成功需要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为其保驾护航,翻译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也要树立生态翻译学理念,将教育教学过程全部考虑进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考核,在教师考核方面和学生考核方面都要有所转变,对教师考核注重教学情境的营造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而对学生的考核要突出差异性和全面性,从而逐渐完善地方院校翻译教学模式,突出校本特色和区域发展特色。最后,不论是地方院校的校本顶层设计,还是翻译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看,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翻译教学的发展性、开放性,同时也不能忽视各教育主体、客体的变化,及时纠正不足之处,以生态环境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地方院校的翻译教学,打破了翻译教学长期以来的局限性,既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翻译人才需求的选择,也是地方高校翻译教学转型升级实现自我变革的现实需求,同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要从教材内容的特色化建设到教学思想的最大化拓展、翻译环境的积极营造,加之翻译教学评价体系的有序构建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满足时代发展对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升翻译人员的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