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琼琼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
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特意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并提出了将思政教育引入高校专业教学领域的相关要求。新时期“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是广义的,它包含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人文素养、法治意识等等,这些都深埋于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当中[1]。中国近现代艺术教学体系的创立可以追溯到一百余年以前的“学堂乐歌”时期,从早期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到后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为“四化”建设奋斗。各个时期的教育工作均在明确的目标中向前大步迈进,并始终把思想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中心位置。在新时期的社会文化大潮中,艺术教育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动力,而在专业建设中更需明确思政教育的先导性和领衔地位。就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课程思政工作开展而言,需通过深入思考论证和实践尝试,在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中提炼思政教育元素。作为当代舞蹈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元素挖掘出来,更好的提炼转化,然后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到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当中,以春风化雨的效果去教育、启迪和滋养学生。
古语有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文化教育所积淀的结晶告诉世人,立德是一种漫长的修养过程,是培养后辈坚定信念和塑造崇高思想品格的过程,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立德的基础上,才有了树人的过程,形成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文化产业拓展的风生水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日新月异,音乐与舞蹈学科所承担的育人功能愈发重要,“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也需要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和创新性的包裹。其与舞蹈专业教学领域,尤其是民族民间舞课程体系的结合,绝非是形式主义的空洞口号,也不是徒有其表的华丽包装,而是具有多重现实意义的教学融合,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首先,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到自由多元的发展格局中,国际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商品经济发展也日渐成熟。从社会文艺发展程度和影响力来看,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文艺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批艺术家在工作岗位上勤勉劳动,获得了社会大众的喜爱与良好的口碑,他们将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也将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底蕴和独有色彩向国际社会介绍,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东方音乐文化神采;另一方面,随着文艺发展的商业化演变,一些不良的社会效应在潜移默化中滋生。比如:过度包装、恶意炒作、偶像崇拜、哗众取宠、唯利是图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造成了文化艺术泛娱乐化的倾向,也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背道而驰。归根结底,这些负面现象的滋生源自于教育阶段思政理念贯彻的缺失或不足,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业和从业者自律。为此,国家教育部门与文化部门已认识到思政元素向高等教育深入贯彻的必要性。作为教育主体,也需要本着对学生和社会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工作,不辱使命,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建设作出贡献。
其次,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是教育开展与纵深推进的需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纳入到高等教育,是从20 世纪后半叶开始的。民族民间舞的课程内容包含了各个民族舞蹈的精华,提炼了在历史沿革过程中各民族人民特有的舞蹈文化及动作语态。通过观察与感悟,可以准确体会到民族民间舞蹈曼妙的身姿及其背后浓郁的人文气息。在传统文化环境中,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与演绎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各种民俗节庆仪式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革命战争时期,民族民间舞蹈与革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许多革命题材的舞蹈作品,起到了鼓舞士气和动员群众的功能。时移世易,在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中,民族民间舞在剧场舞台的表演频率逐渐降低,社会影响力也日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外来舞蹈种类的登堂入室。中国民间民间舞蹈的发展颓势虽是一种文化发展的变化,但从侧面也显现出舞蹈教育、创作、表演及理论探讨等方面的后继乏力。思政元素与民族民间舞蹈的结合,可以通过教师讲解、资料查阅和欣赏体会等各种形式,将民族民间舞蹈技术技巧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拓展,并借此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创新和复合型价值,也是衔接二者关系的一种有益方式[2]。
最后,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后备人才,指引学生为舞蹈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技术技巧的教学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并非是教育内容的全部。历经积淀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举手投足都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也有着特定的美学品质与社会功能。思政教育与舞蹈教学的融合,便是提出一种理论与技巧平衡互补的教学策略,也为民族在民间舞注入显性的知识讲解系统,直观传递给学生。具备了舞蹈技巧和理论学识的学生,显然更具文化修养,更为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与意义,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才会力争上游,以民族民间舞蹈的传习者身份,使其更好的传承与弘扬。而在此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达到了个人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受益终生。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最具中国民族特性、文化标志和历史代表的舞蹈种类之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时代沿革和各代劳动人民的积淀,最终形成了当代纷繁的艺术状态,其背后所潜藏的人文精神、民族气质、意志品质正是思政教育最好的启发点,也是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有力方向。这样的艺术语言和表演形式不仅仅是视觉观察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形态美或表演者直观传递的行为美,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一种由内而外的艺术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今天的高校艺术教育中,无论是音乐与舞蹈学科的教学环节或其它与舞蹈艺术相关的课程体系,均应当将有关民族民间舞的史学研究课程体系纳入到先导位置,并由理论课程带动技术技巧课程的学习巩固。当然,这一点的提出本身也是基于当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在此问题上的失衡所产生的。许多高校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开始过程中,将技术技巧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实现以理论课程带动技术教学的分步方案,更无法形成理论与技术技巧并重的平衡教学模式[3]。虽然造成这一结果的客观因素有许多,但显然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史学的知识内容并不能通过舞蹈教师在课堂上的只言片语完成。借此思政教育契机,特提出民族民间舞蹈史学课程的有机结合方案,其意义及思政功能主要源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古代民族民间舞蹈历史的萌发、成长与定性,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与血脉问题,是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文化信念的重要基石。舞蹈艺术本身并不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观赏文化,它是人类用肢体语言形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古语有云:“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舞蹈是区别于语言与歌唱的一种表达方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民族民间舞的产生,源自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与智慧,并强烈体现着时代发展演变过程中岁月所留下的痕迹。民族民间舞的初始状态与劳动形态紧密结合,正如民歌艺术中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分类方式一般,民族民间舞蹈的类型划分种类更为多元,这与各个地域劳动生产方式和民俗习惯息息相关。随着古代人口的多次大迁徙以及随朝代更迭而产生的民族裂变,在语言、地理、民俗等条件产生差异的过程中,民族民间舞蹈也形成了鲜明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征。比如:东北舞蹈的豪爽幽默,西北舞蹈的苍劲有力,江南舞蹈的温婉轻柔,等等。以民族为代表的民族民间舞同样异彩流光。各少数民族人民将劳动与生活场景融入舞蹈,打造出纷繁的舞蹈色彩。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古代历史文化的教育,是中国舞蹈教育的根基所在。在学生感悟舞蹈艺术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过程中,自然会提高思想觉悟,产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其二,革命舞蹈文化及其发展历史,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转型与应激反应,这段特殊的舞蹈史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带领下绝处逢生,推翻“三座大山”,迎来新中国的成立与幸福生活的启航。由于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的需要,舞蹈艺术家们从民族民间舞中选取最简单明确且军民喜闻乐见的元素,通过精心创作编排,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精神鼓舞功能的舞蹈作品。虽然许多作品由于客观条件,在艺术性方面略有粗粝之处,但其所发挥的文化宣传功能及产生的社会影响效力是有目共睹的。在此类舞蹈历史的教育讲解与梳理过程中,可以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与舞剧作品共同向学生推介,并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地体现出民族民间舞在这一题材领域所施展的能量。比如:华北大学在1949 年创作的作品《人民胜利万岁》,就是革命舞蹈进校园的典型代表,1964 年上演的歌舞史诗《东方红》便是以这部作品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这样的优秀作品中将各民族舞蹈融会贯通,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在体现中国民间舞蹈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承载了厚重的革命历史,见证着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
其三,具有当代文化气息和新一代青年人精神面貌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恢弘历史,具有典型的现实性,是反应新中国团结奋进和勃勃生机的一面镜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包括: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蒙古族、京族、壮族等在内的各少数民族舞蹈艺术,通过与现当代社会文化题材的结合,产生了崭新的面貌。一方面,中国民族民间舞保持了传统文化风貌,这无论从舞蹈动作或服饰装扮方面均清晰可辨;另一方面,民族民间舞也与社会建设及都市文化生活紧密相连,体现出全新的审美情愫。作为对当代青年学子的理论教育,也许“从今向古”的反向引导方式更为容易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并以此为媒,开展更具理论深度的课程讲解。与此同时,当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成果理论,可以与思政教育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观察身边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最新发展动向,从中感受与时俱进的文化活力及其涵盖的人文精神。比如,2019年10月由中国文联和舞协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额尔古纳河》《战马》《永远的诺苏》《弦音鼓舞》等几部作品,便呈现出曼妙的时代感,并与红色文化及时代精神息息相关,是优质的理论教育素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以繁荣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事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宗旨,探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大文化、大思政观念引领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现状及未来的认知、实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育人理念。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新的授课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从民间舞蹈文化入手,给学生一个立体的知识结构。使舞蹈教学的传承,不只是停留在身体训练、模仿和肢体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而要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层面上,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爱好和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文化自信[4]。弘扬民族文化,教育学生做有理想、有担当的大学生。
根据上文中的分析和论述,传统民族民间舞的构成主要体现出地域和民族特色。通过理论层面为学生带来的教育启示,可以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认知。当然,作为舞蹈教育的另一组成部分,基于技术技巧层面的训练和熏陶,显然能够起到更为直观的感受效果。传统民族民间舞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舞蹈姿态和身体律动朴实自然,源自于劳动过程中的启示。在舞蹈动作的模仿过程中形成了艺术化的加工,但是其核心舞蹈语言,仍体现出明确的劳动和生活气息。其次,作为一种表现人文情感的艺术方式,民族民间舞所寄托和承载的是劳动人民内心的期许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因此,在艺术表达方式上,应注重手、眼、身、法、步等各种艺术细节的表现力,显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此外,舞蹈技术技巧教育的提供,是为了学生能够塑造良好的个人艺术气质,并将所学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因此,舞蹈技术技巧教育并非是单纯的动作规范,而是由内向外的激发情感、思想和审美的升华。只有学生心中拥有充实的思想灵魂,才会表现出最美的舞蹈活力。
基于此,特列举课堂实践中的一个教学案例进行阐释。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虽然从属于民族民间舞的“小众”系统范畴,但是众多民族舞蹈元素的交相辉映,同样凝结出璀璨的光芒。少数民族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既能够体现出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面貌,同时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对于民族团结的认识。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石榴红了》是研究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民族民间舞技术教学方面的一个优质案例。从教学布局和设计方案上,以文化渊源与思政素材结合,作为理论研讨部分。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于技术技巧方面的教学要求,以达到理论与技术兼备的教育功效,并将思政精神有机融入。
作为教学先导,对于维吾尔族舞蹈的理论认知,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维吾尔族舞蹈的课堂上,结合新疆地区地容地貌、新疆文化以及维吾尔族舞蹈的相关视频,把学生带入新疆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使学生了解到新疆地区以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为世人所向往。古老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在这里共生。丰富资源蕴藏其中,多元文化交融于此。新疆是中国西北边陲的热土,是欧亚大陆腹地的枢纽,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门户,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其中歌舞艺术更是绚丽多姿。因此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新疆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地方,是各个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地方,更是热情好客的地方。作品以《石榴红了》命名并以石榴作为象征,就寓意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互助,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演绎作品时,不能只跳动作,既然是在演绎民族舞,那么就要把民族文化、民族情怀、民族精神融进舞蹈作品之中。新疆人民具有“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精神。“爱国爱疆”首先是热爱国家,然后是热爱新疆。千百年来,新疆各族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英雄壮举层出不穷,维护祖国统一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在一代又一代新疆人的血脉中流淌,“一心装满国,携手撑起家”。新疆各族人民正如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大漠胡杨,扎根新疆大地,用“团结奉献”的风骨撑起一片蓝天,用心心相依之力共同建设大美新疆。作为舞蹈人,就要用舞蹈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跳好中国舞,做好中国人。在维吾尔族舞蹈的课堂上,要弘扬民族文化、学习新疆人民“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精神,做有理想有担当的大学生。
在技术技巧教育层面,对于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应体现出对技术细节把控的严谨和对表情、精神风貌等层面的重视。维吾尔族舞蹈对身体的表现力要求非常细致,如脚、膝、腿、躯干、腰、胸、臂、腕、手、颈、头、眼等诸多方面。在这个作品片段的表演中不仅要突出维吾尔族舞蹈“挺而不僵、颤而不窜、脚下不离散、上身洒得开”等风格特点,更要做到“心随意动、身随心舞”,表现出维族姑娘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时愉悦、激动的内心。一些教师在技术技巧教学方面单纯注重身体姿态的准确性,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尤其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领域,这一舞蹈艺术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内涵,需要舞者由内而外的诠释表达。从舞蹈美学“三要素”的要求来看,技术技巧的训练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在行为层面,教育者需要指导规范的动作,并重点讲解每一个舞蹈动作的来源,动作姿态所表现的艺术特质和与音乐结合的关键节点,使学生不仅能够准确模仿,同时还能够理解其中的奥义;其次,在形态方面,维吾尔族舞蹈是热情欢乐、活力四射的,为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在表演形态方面必须做到“声情并茂”。在日常课堂中,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学生面部表情和眼神的细节问题,还需在着装方面提出要求,使学生置身于文化氛围之中;此外,从意识层面来看,应注重在技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精神感受力的实施把控,并将民族文化精神结合“石榴红了”的民族团结寓意完整表达,形成与观众之间无障碍的情感交流,这才是兼有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完美形态。
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新的授课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从民间舞蹈文化入手,比如:在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中,以“新疆精神”为突破口;在蒙古族舞蹈的课堂上,就从“蒙古马精神”出发等等,给学生一个立体的知识结构。使舞蹈教学的传承,不只是停留在身体训练、模仿和肢体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而要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层面上。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爱好和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教育学生做有理想、有担当的大学生[5]。
当代高校的舞蹈教育方式与以往相比,坐拥丰富的社会资源。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多种媒体传播渠道辅助下,使教育素材丰富多元。从另一方面而言,正是由于媒体技术的发达和社会舞蹈艺术创作与演绎的日趋兴旺,促使高校艺术教育本身必须与时俱进,主动观察社会新貌,主动引导学生了解舞蹈艺术的最新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拥有创新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观念,未来更好地在职业领域与社会需求衔接。当代民族民间舞的创作除了短舞蹈作品之外,还时常融入到民族舞剧当中,不仅舞蹈形态气象万千,还因与戏剧素材的结合,为舞蹈注入深刻的象征精神。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对民族民间舞新作的赏析和学习模仿,不仅可以获得舞蹈知识,还能够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6]。
有关“丝路”主题的舞剧新作就是优秀的教育素材。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旨在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贯通东西商道,为贸易往来和国际交流开辟了一条和平之路。近年来,有关“丝路”主题的舞剧新作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回溯历史故事传说,重温“丝绸之路”上可歌可泣的瞬间。舞剧作品中体现出“合”的精神,具有明确的时代色彩。在《丝路长城》《文成公主》《丝绸之路》等诸多舞剧作品中,涉及到许多民族特色与团结精神的舞段。比如:《文成公主》中的“藏族宫女舞”和“奴隶舞”;《丝绸之路》中的“胡旋舞”和“罐舞”;《丝路花雨》中的“琵琶舞”和“盘上舞”。这些舞蹈中拥有浓郁的少数民族舞蹈风情,更在传递着悠远古朴的“丝路文化”,是舞蹈艺术与思政元素结合的绝佳载体。
有关“革命”主题的舞剧新作,同样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946年,戴爱莲在重庆举办的“边疆舞蹈大会”上,就将汉、藏、维、彝、瑶等六个民族的舞蹈推向舞台,并于革命文化题材紧密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后所创作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包括“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等在内的多个篇章,以历史进程为主线层层递进。歌伴舞的艺术形态融合了各地民歌和民族民间舞,激荡着雄浑的革命精神。当代舞剧创作继承了早期舞蹈作品和《五朵红云》《英雄儿女》《天山深处》等经典舞剧的衣钵,以具有民族性的舞蹈艺术形态重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英雄壮举。由广州歌舞剧院创作的民族舞剧《醒狮》,以三元里人民反侵略的历史背景为素材,通过“探青”“醉狮”“入阵”“发威”等四幕主题,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往事。在舞剧创作中,岭南舞蹈艺术的曼妙与南狮舞蹈元素有机融合,将民族民间舞的美感熔炼于戏剧情境之中。无独有偶,在民族舞剧《乳娘》的创作中,同样汇集了胶东秧歌和汉族花灯舞蹈元素,以舞演剧,表现抗战时期生死相托的军民鱼水情。
优秀的当代舞剧作品将抽象的舞蹈艺术语态通过戏剧形式生动表达,作为舞蹈教育不可多得的优秀素材,应当获得教育主体的关注与重视。其丰富的内容和文化信息中,蕴藏着深刻的思政元素,可以通过欣赏和学习,声情并茂地传递给当代学子,唤醒他们心中潜藏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课堂中,需做到舞蹈元素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舞蹈技能与思想教育的对接,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做好社会公益活动,影响学生要做有灵魂的人,有家国情怀的人,充分体现舞蹈教学改革的价值所归。彰显出了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当代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信息传播速度和社会覆盖率方面体现出强大的媒体优势。作为学校舞蹈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封闭环境中,应当使教育者和学生共同拓展视野,关注社会发展形势和舞蹈艺术的新动态,利用互联网平台吸收知识,尝试新的实践方式,并使课程教学与社会公益服务相结合,从家国情怀、职业理想方面入手,创新课程思政新途径。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我院师生以舞抗疫,用爱的名义共同创作了《武汉——我们相守相依》等原创舞蹈作品,指导学生主要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中的动作组合为例,进行大胆的创新,利用专业优势,组织指导学生编排制作了抗击疫情的公益原创舞蹈视频,传递陕师院舞蹈人的爱和力量。“以舞抗疫”得到社会各界的回应与赞赏,先后被“学习强国”“凤凰新闻网”“今日头条”“西安网”“看西部”“陕西舞蹈”等多家媒体转载及收录。扩大了爱的力量,彰显了陕师院社会影响力。
教师利用合理有效的网络平台,结合新的授课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实现了教与学在“资源”“交互”和“心理”上的零距离。通过师生们共同集中研讨,聚焦少儿舞蹈心理辅导,整理出系列少儿舞蹈的训练目的、动作提示、情感表达,并通过指导学生示范完成视频录播。学生课上课下参与度高,学习状态积极认真,截止目前已经发布了《原创少儿中国民族民间舞》等五个系列,共35个原创少儿舞蹈作品已在线上广为推广。通过这个线上的公益舞蹈活动既锻炼了学生们的编创能力、表演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教学能力,还帮助和指导了少儿、家长们和舞蹈爱好者用舞蹈来强身健体。
在当前教育实践中,运用混合型教学模式进行了维吾尔族舞蹈的学习。关注社区,服务基层,搭建心桥,传递温暖,在疫情期间特推出的线上公益舞蹈小课堂活动的基础上,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开展了线下公益活动。利用社会实践时间,带领同学们深入到社区为基层群众普及舞蹈知识,进行公益舞蹈表演、教学等活动。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带动了更多的社区居民热爱舞蹈,以舞蹈的方式强身健体。不仅帮助社区丰富了文艺活动,更提升了居民文化素养和幸福指数。
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语言,从中可以提炼出丰富的课程思政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熏陶。作为教育者,应当以主人翁的态度努力挖掘素材、组织课程、思考教学法的创新,以使新的课程体系能够将课程思政内容与舞蹈教学之间融会贯通,培养道德高尚且意志坚定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