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凤 雷晓兵
(1.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思政部 江苏·连云港 222000;2.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团委 安徽·合肥 2306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 是最美的劳动者。 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1]。 劳动模范是时代的楷模、 劳动者的优秀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榜样,他们的品格是伟大的,精神是永恒的。 劳模精神是一面旗帜、时代的导向、历史的丰碑,把它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劳模精神的内涵与劳动教育育人目标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对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高校应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 努力探究劳动教育的多维属性和实践要义,发挥劳模精神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 深入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创设劳动教育课程,打造劳动教育金课。
劳模精神是不同历史时期广大的劳动模范在探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道路上,在物质匮乏和艰苦的环境考验中形成的,劳动模范的优良品格体现了艰苦奋斗、拼搏进取、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 劳模精神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吸收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重义轻利的道德准则、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凝练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 劳模精神中艰苦奋斗、拼搏进取、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的劳动因子,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纠偏不端正的劳动行为,克服大学生浪费挥霍、不劳而获、生活懒散的恶习,改善校园中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风气,培养大学生笃实力行、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激发爱国爱家情怀和勇于担当意识。
劳模精神生成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劳模精神的文化根基,它生成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内在于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劳模精神蕴含的“履职尽责,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奋勇争先,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2],为建功新时代提供了崇尚劳动的价值引领, 为丰富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生机与活力。 以劳模精神引领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正确看待社会责任、树立人生目标、展现主人翁意识,厚植大学生劳动情怀,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在化和劳动能力的增强,培育大学生自觉将劳模精神内化为人格品质。
劳动教育是高校实施“五育”并举和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 目前,高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但因劳动教育缺乏科学系统地管理, 导致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不规范,教学形式简单,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设备、劳动场地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劳模的典型事迹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劳模所在单位和劳动的场所是学生劳动体验的重要场地,组织学生参观劳模劳动场地并进行情景模拟,学生产生感同身受的深刻震撼,从而引发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和劳动价值的深入思考。
在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困乏,没有结合在校师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把劳动教育的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程结合、 与劳模精神的价值引领和实践要义结合起来、与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结合起来,没有将劳动精神的培育与职业道德要求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结合起来, 缺乏教学的针对性,直接影响劳模精神融入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 准确理解劳模精神的真正内涵,选树现实的、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劳模典型,加大劳模精神宣传教育,劳动教育才能取得更好实效。 然而广大师生对劳模和劳模精神认知不足,重视劳模群体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和精神境界的宣传,致使劳动教育所展现出来的劳模精神是舍本逐末。
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实现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道德培育,是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一种重要方式,进而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然而,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中劳模精神教学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没有深入探究当代中国劳模精神主要特征和功能。 其二,没有建立健全把劳模精神融入劳动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和完善的教学内容机制。 其三,部分高校将劳模精神教育引入劳动教育的内容中, 但这种教育方式的社会效应不够广泛,导致劳模精神的激励引领价值、感召凝聚功能都无法在高校劳动教育中得到充分展现。
目前以劳模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评价机制不健全。 其一,评价机制死板僵硬,评价方法缺少灵活性和人文关怀。 劳动教育是人的教育,对其评价不同于其他物的评价,对人的思想品德等因素很难做出精确的量化,并且有时行为并非思想的真实体现,单纯的量化评价很难满足教学要求。 其二,评价程序不规范。 标准不统一,劳动课成绩的判定比较随意,评价结果不合理不公正,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 其三,评价的信息反馈系统不健全。 部分高校劳动教育注重单方面的劳动教育输出模式,严重忽视受教育者的反馈这一环节, 有的甚至对学生提出的反对意见重视度不够,导致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劳动教育目标是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勤奋、敬业、奉献、创新的劳动精神,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热爱尊重劳动的优良品质,其与劳模精神的重要内涵具有内在统一性。 “他们有科技工作者、农民、教师等一大批懂技术、敢创新、能吃苦、勇奋斗的社会建设者,始终秉承舍小家为大家、我不奉献谁奉献的无私牺牲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向人们展示出一幅幅不平凡的生活画卷。 ”[3]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核和育人目标相统一。 劳模精神厚植伟大爱国情怀, 引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 因此,教师要在劳动教育课堂上融入劳模事例,构建学校与劳模长期联系机制, 实现劳模进校园制度化、常态化,打造以劳模代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专题。 将劳模事例编入教材、引进课堂,创新教学方式。
劳模精神教育基地是大学生劳动实践的主阵地,建设和利用好这个基地,大学生既获得了直接体验,又磨炼了意志增强了品德修养。 一方面,搭建多功能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打造大学生课内外学习实践平台。 基地可集时代楷模展览、志愿服务、劳动体验等为一体,实现劳动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手脑并用,强调身心参与,学生既达到强身健体的实效,心灵又获得洗涤,保障劳动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同时,高校可安排学生参观劳模所在单位,体验劳模的成长环境,聆听劳模的成长故事,激发大学生奉献社会的热情。 另一方面,让大学生到劳动教育基地开展行之有效的劳动实践活动。 要顶层设计实践活动时间、内容、形式等,不走过场流形式。 依托基地设置专业实习实训,为学生搭建参与实践锻炼的平台,让学生在专业建设和劳动实践中成长成才,既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又培育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等劳动精神。
首先,在教室、图书馆、餐厅、宿舍等学生出入频繁的地方,建设不同的含有劳模文化符号的文化景观、宣传橱窗、文化长廊、劳模展馆、劳模工作室等,以图片、实物、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更加全面、深入、细致、准确地展示劳动模范的精彩故事及优秀品质的形成历程。 使劳模精神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而产生崇敬劳模、崇尚劳动、尊崇创造的情怀。其次,完善劳模精神教育机制。实现劳模精神教育与规章制度相结合,为实现劳模精神融入劳动教育正常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最后,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实施劳模精神教育。 运用网络实施劳模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网民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手机APP、校园论坛、广播、贴吧、微博、QQ 群、飞信、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等广泛传播劳模故事。 开展征文、书法、演讲、微视频大赛等各类校园活动,广泛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弘扬劳模精神,使线上线下、校园内外合力形成尊敬劳动热爱劳动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