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伟,胡光武,孙小强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近年来,围绕着信息获取、利用和控制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形势也日益严峻,特别是棱镜门、勒索病毒等安全事件的频发,已经严重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威胁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由此网络空间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要。2014年2月27日,中央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习总书记在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强调网络安全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的极端重要性。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国家对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早在2005年教育部下达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意见》(教高〔2005〕7号),200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开始着手成立信息安全类相关专业,积极扩大培养网络安全技术人才队伍。目前世界各国都急需大批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人才,美国信息安全人才供需比为1:4。在我国,宣称从事信息安全的公司已有1000余家,但人才奇缺,并且水平参差不齐,高素质的战略人才和技术人员尤其匮乏,远远无法满足国家需要。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预测,2023年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将会超过200万。[1]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专业)成立于2006年,至今已培养两千余名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珠三角地区信息安全人才匮乏的问题。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也遇到了毕业生专业匹配度低、职位起薪低的“两低”问题。为解决“两低”问题,专业以与信息安全头部企业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信服)成立产业学院为契机,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岗位需求调研,实施课证赛岗融通机制,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特色班”和“平行班”两套培养模式,完善贴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办法,力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标准和经验做法,为发达地区院校提供国际标准示范、为中西部地区院校提供中国特色示范。
近年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效果显著。根据麦肯斯报告显示,专业近四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9.26%,远高于本省域内平均水平(94.07%)。但该报告也表明,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工作属性与专业的相关度仅为40%,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专业毕业生平均月薪为5657元,与地区生活水平及行业平均薪酬不匹配,即专业存在明显的“两低问题”。
本文分析认为,信息安全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太快,学生对市场岗位技能积累不足、对岗位迁移的适应性较差,以及缺少高端证书等,是造成“两低”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技能不足的根源在于技术飞速发展,导致企业岗位所需技能知识点与专业课程设计及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差,毕业生无法直接胜任企业岗位,因此学生签约的工作性质与专业相关度不高;而薪酬不高的根源在于学生高端证书缺失,由多种原因造成:1)由于招生口径的不同,以及本地生源的照顾政策,使学生的能力和层次相差较大,统一的培养方案无法满足全体学生;2)相较于数通、云计算等方向高端证书,华为、思科公司安全方向的高端认证所要求的知识点较多,实验动手技能点也较多,且某些认证实验项目不支持虚拟化模拟环境,造成学生的认证通过率不高;3)此外,除华为、思科、红帽等三家厂商的高端证书外,其他厂商认证证书没有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学生无法获得能力相称的技能证书作为应聘的砝码。
上述分析表明,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行业的发展,急需市场认可、又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解决“两低”问题。但是,信息安全专业是高度情境相关和资源依赖的,仅靠本专业自身的教师和教学资源无法提供企业化的岗位环境和知识技能分析,也无法提供市场认可的证书和对应的培训资源。经过考察和调研,专业确定与深信服共同成立产业学院,开展包括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对外服务、认证培训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产业学院作为校企紧密对接、相互嵌入的利益共同体,正成为产教融合的新形态和新载体。[2]作为解决“两低”问题和人才培养变革的抓手,专业与深信服于2021年4月共同成立“安服产业学院”,共同致力于信息安全服务人才的培养。但是,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较为普遍,校企双方无法互补,利益无法较好地分配,因此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尽管有文献[3-5]提出过混合所有制的产业学院研究方案,但如何结合地方产业经济和双方实际情况,在信息安全方向的产业学院建设方案和模式鲜有学者研究。专业和深信服所建的产业学院现状分析和建设思路如下。
专业是国家高职类“双高”专业群专业、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和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拥有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省级实训基地,开展了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项目,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共同培养“4+0”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具有一流的专业教师队伍,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50%;副高职称教师占比达58.3%,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100%;专业还打造了全国一流的实践教学条件,建立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国内专业一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而深信服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安全、云计算及基础架构的产品和信息安全服务供应商,是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以及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目前公司员工超过8700人,全球具有55个直属分支机构。
可以看出,学校的优势在于师资和人才培养市场,而劣势在于无法及时了解市场岗位需求动态、无法及时培训市场所认可的教学内容。而企业的优势在于产品占有市场及就业市场、相应的岗位技能证书、竞赛以及人力资金等资源。因此双方可以取长补短:一方面,企业可以帮助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证书人才培养,安排就业岗位,补足自身产品工程师的不足;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帮助企业增加产品及认证证书的推广率,并可在对外合作服务方面获得收益,回报企业前期在人力成本、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针对信息安全专业与主流技术接轨问题,产业学院重点开展共建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和共同开展行业认证培训工作。在课程建设方面,专业根据深信服等头部企业一线岗位真实需求,推导出高职本专科学生所需技能知识点,并结合我校现有的专业培养目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并融入贴近岗位需求的课程及技能,使学生毕业即就业。此外,深信服将支持专业在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实习实践、认证考试等多方面的合作;在行业培训认证方面,专业将深信服的认证体系以及1+X证书体系[6]全面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训中,使大部分学生通过1+X高级认证,毕业后即可安排至深信服上下游企业相关工作岗位。
针对人才分层培养问题,产业学院重点开展选拔信息安全竞赛人才和共同产学研工作。具体的,在选拔信息安全竞赛人才方面,深信服支持专业各类型信息安全竞赛,并通过竞赛选拔和培养人才;此外,双方还拟定共同成立技能认证培养基地,学生派驻至深信服相关工作岗位,并利用联合导师制对学生技能进行培养;在产学研活动方面,深信服拟与我校联合申报各级项目、联合发表论文、专利申请以及成果转化等。
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依托产业学院的建设,专业分析了毕业生市场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场景和任务,推导这些岗位任务所需要的技能点,从而进一步分析出所修课程及所必须讲授的知识点。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专业构建了“能力进阶”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解决专业对口率低的问题。
同时,为强化学生掌握高端证书技能、信息安全竞赛技能,专业将行业顶级证书的考点内容(HCIE-Security,CCIE-Security)有机融入各项课程教学和实践中,通过知识点的分解让学生在平时课程学习中积累证书的知识体系;成立信息安全攻防兴趣小组,将学生组织起来,统一进行竞赛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竞赛参与比例。专业还以赛促建,校企共建突出技能竞赛特色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并与深信服、神州数码、天融信、易霖博等企业合作,每年组织师生参加国家和省级的各类高职信息安全技能竞赛。
为区分学生能力,提高专业平均薪酬,专业对2021级新生实施“特色班”和“平行班”两套培养方案。特色班拟突出学生获得行业顶级证书以及专业技能竞赛两大能力,平行班以实施深信服1+X证书及职业岗位轮训为抓手,突出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和高比例就业率。
特色班的具体实施措施可概括为“掐尖成班、宽进严出、赛证融通、学分置换”,即在整个学院范围内,根据学生意愿和学生第一学期的成绩,择优吸收优秀学生小规模成班;并保持一定淘汰率,分别在第二、第四学期根据学生意愿、课程是否及格、平行班中愿意进入特色班的学生比例等条件进行特色班学生的淘汰;同时,特色班以专业比赛和行业大证所需的技能点进行课程培养,从而突出大证和竞赛成绩特色;此外,为了保持激励效果,对能力突出、获得行业大证、获得行业竞赛优异成绩的学生,有规则地进行学分置换。
在具体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技能合格人才,特色班和平行班在第1—2学期保持一致,仍以军训、体育、思政以及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为主;第3—4学期,特色班以学习华为认证课程(HCIP安全、HCIE安全)、特色基础课程(信息安全竞赛所需的基础课程)为主,平行班则以学习华为HCIA安全证书、深信服1+X中级所需课程为主;在第5学期,特色班重点学习竞赛所需技能,如网络高级攻防渗透、Web渗透测试、CTF竞赛等。而平行班则以学习深信服1+X高级证书所需技能为主;第6学期平行班依托产业学院及双导师制,在多岗位进行轮训,进行岗位能力锻炼,而特色班以赛事实践代替传统顶岗实习,并保证每位学生至少参与3—4次以上赛事作为顶岗实习成绩。
专业对平行班全面推行深信服1+X“网络安全运营平台管理”证书,助力大部分学生100%就业。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1+X证书所需要的岗位技能培训,双方共同建设了“等级保护2.0”实训室,促进1+X证书落地;同时,为进一步落实“一流职业院校”的建设目标,双方共同实施“深信创新港——网络空间安全培训认证平台”项目,共同建设培训认证中心、教师实践流动站等子项目,对外展开服务,促进深信服1+X及技能证书的实施,促进专业教师立足行业前沿,提升专业知识面与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深信服与学校将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合作方式、推进合作深度,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的合作需求。具体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借助我校在技术、人才和装备上的优势,“短平快”地研发新产品;第二种是联合技术攻关。深信服针对某项技术难题与我校进行合作研发,联合申报横纵向科技项目;第三种是深信服与我校共建研发中心,建立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最后一种是深信服与我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在成果转让、技术攻关、人才培训和实验设备共享等方面实现全面合作。为建立一个融“教、学、练、考、评、聘”于一体的数字化职业闭合生态圈,加强培训及行业认证基地的建设,进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搭建一个与企业互通的高效平台,同时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此外,双方致力共建国际化课程资源,设计类型多样、差异时长的培训内容,并依托深信服的国际化服务网点,对国(境)外人员展开培训,不断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
通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建设产业学院以及推进产学研合作,专业在解决“两低” 问题上预计可以取得的一些标志性成果。
1)学生证赛比例显著提高,能力匹配岗位需求。进行课证赛岗改革以及华为高端证书、专业1+X证书考培,同时和企业一起,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政府、行业组织的信息安全竞赛,使学生获得认证证书、竞赛证书的比例不断增加,学生的能力也逐渐匹配岗位的需求。
2)分层教学使部分学生从事核心岗位工作。通过实施特色班、平行班两套培养方案,依托华为国际ICT学院、与相关培训机构展开合作,投入培养经费,使学生获得高端证书人数大幅增长,预计专业获得高端证书学生人数达到学院人数的10%以上,与获得学科竞赛成绩的学生一起,这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将从事核心岗位任务,实现高薪就业。
3)输出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及经验。通过岗位需求调研、课证赛岗融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业资源库以及专业实训室,完善贴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办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标准和经验做法,形成高职本专科信息安全及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标准,为发达地区院校提供国际标准示范、为中西部地区院校提供中国特色示范。
4)培训服务工作逐步展开。依托“深信创新港——网络空间安全培训认证平台”项目,开展专业1+X证书、技术认证、政企培训、行业竞赛等多种活动,对外培训服务工作逐步打开,横向到帐经费不断增长。
5)专业逐步走向国际化。通过校企合作及企业的海外服务网点,建设国际化课程资源,开发中文+技能对外教材,开展线上线下国际化培训。同时结合学校的对外合作项目,以及国(境)外本科院校开展2+2、3+1等交换生项目,专业国际化对外合作局面逐步打开。
为提高我国职业院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为例,针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专业对口度低以及毕业生起薪低的“两低”问题,详细介绍了专业与深信服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设产业学院,实施课证赛岗融通机制、创新特色班和平行班等措施,解决“两低”问题的实践和可能取得的成效,希望可以为国内外职业院校一流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作出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