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理路

2021-01-31 05:52李燕燕刘志山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明特色

李燕燕,刘志山

(深圳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文化建设是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重要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使其“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1]。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如何持续有效地为这一伟大事业提供更多、更强大的正能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建设规律,从坚持文化发展道路、担负文化新使命、释放文化生产力等层面来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理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世界文明新秩序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自觉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2]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1.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遵循

道路的走向取决于思想的指导。自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逐渐成长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3],指引中国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4]唯有如此,才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否则就会迷失在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等交织的文化泥沼中,给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带来沉重灾难。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一方面,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5],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方向;另一方面,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6]。

1.2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保持“中国特色”,具有深厚“民族特点”,彰显鲜明“独立特性”的原因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7]。由于“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8]因此,要坚守好中华文化立场,需要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是回归传统文化,而是重在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基因的基础上实现发展与升华,无缝衔接现代文化,以延续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脉,彰显其时代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9]二是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是文化保守主义,并不倡导封闭或排外,它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恪守民族性的基础上,要置身于宏大的世界背景下,从不同的文明中撷取优秀的文化成果,开拓眼界、读懂世界,并与世界接轨,同时也积极走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宣扬中国价值,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1.3 立足当代中国现实,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

一种文化只有立足当代本国现实,才能洞察本国人民的文化需要,解决本国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否则,再优秀的文化也只是供人观赏的文化“切花”而已,即使美丽,也难获生机。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立足当代中国现实。首先,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方向,响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文化发展的呼唤,形成引领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文化力量。其次,要立足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准确掌握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创造更多的高质量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引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第三,要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坚持从实际出发,总结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的规律,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全面制定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

2 担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使命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赋予新使命。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0]的文化纲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赋予了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11]

2.1 担负文化新使命,就是要推进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发时代之先声,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也是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一部人类繁荣兴盛史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倘若没有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不会进步,更不可能在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时代担负文化新使命,最重要的就是引导中华民族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育文化创新的意识,提高文化创新的能力,进而以昂扬的斗争精神,冲破一切妨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观念,改变一切束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全面推进文化理念、文化形式、文化技术和文化机制的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将那些潜在的能量释放出来,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2.2 担负文化新使命,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的文化自信,可以充分发掘中华文化的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提供最深厚的文化力量;也可以增添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国家归属感等,并以此凝聚人心、引领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还可以增强文化鉴别力,有效抵御文化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的渗透,坚定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倘若“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定文化自信,要扎根中华文化,获取滋养文化自信的丰厚底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加提升文化自信的深层底气;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凝聚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

2.3 担负文化新使命,就是要坚持文化互鉴,构建世界文明新秩序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历史表明,闭门造车或一味照搬并不可取,唯有坚持文化互鉴,文化才会兴盛繁荣,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尽管文化差异可能会造成文化隔阂,导致文化冲突,创造出竞争优势,但“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1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发展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充分尊重文明的多元性,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秉持“形于中而发于外”的立场,建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4]的世界文明新秩序,以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3 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活跃的文化生产力。所谓文化生产力,“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社会能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引擎,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极大地释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撑。

3.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下,提出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系列体制的改革。这些改革正切中新时代文化发展的脉搏,直击困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如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政府“办”文化的弊病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新时代,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要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持续推动文化体制深化改革,直至将其落到扎实处、细微处,达到更深刻、更长远的改革效果。如此,才能更好地完善文化制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长效的保障机制。

3.2 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是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方式

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离不开文化生产力的支撑,而文化生产力需要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为依托和载体。在新时代,要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释放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良性的文化发展格局。一方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的联动机制,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扩大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消除文化荒漠,减少文化“贫困”人口,满足人民的基础性需求;另一方面,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文化、经济与科技等的深度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建构支柱性的文化产业,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的差异性需求。

3.3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是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16]新时代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切实地将人民作为社会主义文艺表现的主体,将满足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文艺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实现文艺源于人民,享于人民。这样,才可以创作出更多有品位、有格调、有责任并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社会主义文艺作品,也才可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借助社会主义文艺形式潜入人民心中,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民、影响着人民、塑造着人民,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实的拥护者、建设者和奋斗者。为保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切实遵循,保证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质量,还需要从社会主义文艺创造主体的层面把好关,努力“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师大家,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17]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文明特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文明歌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