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2021-01-31 04:57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弹力摩擦力高中物理

陈 艳

(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 226500)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少学生不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他们仍然停留在浅层学习状态,究其原因有多个,像知识难度提升,教学方式不当,学习行为低效等.基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摆脱以往浅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与束缚,以深度学习为导向,帮助学生转变学习形式,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优化设计新课导入,做好深度学习准备

在一节高中物理课中,新课导入不仅是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还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关系到后续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影响到学生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学习状态.在深度学习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需优化设计新课导入环节,利用有趣或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引出新课主题,吸引他们不自觉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为深度学习的实施做好充足准备.

在开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一边鼓掌、一边开始讲述新课,使其交流各自手的感觉,思考与说出自己的感受,让他们进入到主动积极的思考状态,初步引发学习激情.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演示拔河比赛现象,引出新课课题,使其列举一些生活中的类似实例,如:两人互推,用手拍篮球手感到疼,用脚踢足球脚感到疼,两个鸡蛋互相碰撞,游泳时候人与水的相互作用等,让他们观看实验、结合实例展开讨论,感知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互的.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结合实例寻找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思考:性质相同吗?特点分别是什么?两者有关系?让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学生趣味活动逐步引出新课主题,有效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热情与动力,为接下来深度学习的推进提供更多助力与支持,使其不自觉的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

二、注重新旧知识联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虽然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同初中物理知识相比衔接的不够紧密,跨度也比较大,但是均属于物理教育的范畴,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前者通常是后者的铺垫,后者则是前者的持续或延伸.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深度学习,教师需高度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由旧及新的方式设计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物理知识,改善他们的学习质量.

在实施“摩擦力”教学时,教师先提问:什么是力?力有哪些效果?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如何?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引领学生回顾有关力的知识,然后讲述:力的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大家用比较小的力推桌子,桌子并没有运动,为什么?他们知道是桌子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作用效果跟推力相抵消,用比较大的力推桌子,桌子开始运动,这时推力大小超过摩擦力,而桌子运动起来后,必须继续施加推力才能使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假如不用力桌子就停下来,这时推力用来平摩擦力.随后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什么情况下产生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让他们深度分析摩擦力.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组织新旧物理知识之间的联想,引导学生由旧及新的学习摩擦力,使其加深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为接下来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做好准备工作.

三、发挥问题导向功能,学生自觉深度学习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觉性往往不够高,还容易遇到一些疑难之处,这为深度学习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不过教师可以在恰当时机设置问题,极力发挥问题的导向功能,让他们在问题引领下自觉进行深度学习.同时,高中物理教师应紧扣主题设计一个具有层次性的问题链,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从而推动他们深度学习.

例如,在进行“位移”教学时,教师利用中国交通图设问题,一个人准备从上海去武汉,可以选择多种交通方式,分别为乘飞机、坐火车、沿长江乘坐轮船,无论通过什么路线位置变化均一样,在这几种情况下运动轨迹不同,根据图例如何估算他走过的路程?在路上他运动的方向不断改变,路程长短与运动方向有关吗?带领学生回顾路程的概念,是一个标量单位,由此引出位移,使其了解到位移既有方向又有长度,是一个矢量单位.随后教师设问: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要准确描述它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和一段时间的位移,除要选取参考系外,还要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步骤?带领他们探究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根据所授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导向下展开思考、交流与探讨,激活他们的物理思维,使其明白路程与位置的不同与关系,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四、善于借助实验优势,助推学生深度探究

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主要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两大部分,两者相互补充与促进,要想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自然离不开两者的有机整合与相互配合.具体来说,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善于借助实验教学的优势推动课堂教学的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使其在动手操作中动脑思考与动口交流,助推他们深度探究物理.

以“弹力”教学为例,教师谈话导入: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杆,都是利用弹性形变时的弹力,大家还可以举出哪些利用弹力的例子?学生可能说到拉弓射箭、蹦蹦床、拍篮球等,使其产生疑问:那么弹力是如何产生的?揭示新课主题.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实验:用手按压弹簧、海绵,弯曲竹片,说出自己看到的现象,即为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使其了解形变的概念.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继续操作实验:在被压缩的弹簧上放一个黑板擦,松手后黑板擦被弹起;在被弯曲的竹片上放一粉笔头,松手后粉笔头被弹起,使其思考原因,引领他们总结出弹力的概念以及产生的条件.

如此,教师赋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使其切实体会到物体会发生形变,感知到弹力的存在,让他们深度理解弹力,以及弹力的产生需两个条件: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五、理论紧密结合实践,促使学生深度认知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想进一步实现深度学习,教师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内资源与课堂时间,还要适当拓展教学范围,不仅可以引入一些与知识主题相关的生活化资源,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需要教导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视角来分析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其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促使他们深度认知.

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中,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包括:火车拐弯,F1赛车比赛、汽车过拱桥、过山车等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现象,学生观察、比较后思考: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异同点?他们讨论后发现均在做曲线运动,其中火车和F1赛车是水平的曲线运动,汽车过拱桥、过山车是竖直的曲线运动.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火车的轨道设计成外高内低?火车转弯时的临界速度是多大?课件中同步出示铁轨、火车车轮的特殊结构等图片,引领学生观察、讨论与回答问题,使其以物理眼光研究火车的车轮与轨道结构,分析火车转弯时所受的重力、外力、合力与向心力,让他们学会解释实际问题.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讲授知识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使其能够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促使他们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

总之,在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与模式,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物理知识的特征与规律制定教学规划,全力培养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使其深度理解所学内容,改善物理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弹力摩擦力高中物理
『摩擦力』知识巩固
理顺摩擦力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透析摩擦力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神奇的摩擦力
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