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欲不胜簪”之“浑”字解诂

2021-01-31 02:39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义项语料词义

陈 雨

(新疆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抒发其家国情怀的一首典范之作,该诗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以说是诗人自身形象与情怀的展露,该句“浑”字训作“简直”,历代无疑义,常译为“白发越挠越短,简直都插不了发簪”。《汉语大词典》“浑”下有副词“简直”义,但例证不足,有且仅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例,因而笔者对“浑”字的副词义存疑,认为疑点有三:一,“浑”译作“简直”暂未发现相关文献支撑。笔者分析西周至清代4 939条含“浑”字语料,发现除“浑欲”一词中的“浑”外,再也不能检索到能够直译为“简直”的“浑”。二,即便默认“浑欲”一词当中的“浑”为“简直”义,但考察其他诗文用例,会发现“浑”作“简直”讲,对诗文的解读仍达不到文通意顺的语言效果,如宋·吴则礼“从来老子兴不浅,未怕双鬓浑欲斑”,再如元·元好问“川下杏花浑欲雪,山中杨柳不成烟”,将“浑”训作“简直”语义不通。三,《春望》中“浑”译作“简直”不合逻辑。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古人用簪男女有别。古代女子插簪,除了迎合审美,更重要的作用是固定头发,女子先盘发后插簪,取掉发簪,头发会自然散落,发簪的工具性与实用性可见一斑。但男子不同,古代男子虽然一贯蓄发,但束发实际上并不依赖发簪,发簪于男子,是搭配“冠”来使用的。古代男子成年需“加冠”,《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百年曰期颐。”男子成年戴“冠”饰,“冠”两侧留有簪孔,用以插簪,也即男子用来固定头发的是冠而不是簪。《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指头发短,而男子头发长度与用簪两者间无法建立直接联系,逻辑不通。

如此看来,以“简直”训“浑”有空穴来风之嫌,那么前人时贤何以对“简直”一义不置可否呢?笔者认为,这应当与诗词中惯用的“直欲”一词有关。杜诗有“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元好问也有“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直”字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简直”义,如“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庄子·秋水》),而“直欲”与“浑欲”在诗词中都有固化倾向,“浑”训作“简直”,极大可能是受“直欲”中“直”的影响,不是其本义。因此笔者认为,“浑欲不胜簪”中“浑”字意义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一、“浑”字词义演变

探求杜诗中“浑”字意义,不妨对“浑”字词义发展作一个历时梳理。

“浑”,《说文·水部》:“混流声也。从水军声。一曰洿下貌。”[1]2197《玉篇》:“浑,水喷涌之声也。”[2]意即“浑”本义为大水涌流的声音。西汉扬雄《法言·问神》作“浑浑若川”[3],南朝梁萧统《文选·张协〈七命〉》有“溟海浑濩涌其后”[4],皆取“浑”字本义。段注:“郦善长谓二水合流为浑涛,今人谓水浊为浑。”[1]2197“大水涌流声”与“水浊”古今两义项间固然存在引申关系,但不容忽视的是,“浑”字意义在汉语史中,除“水浊”外还存在其他义项。现根据当前主流词典对“浑”字的释义,整理出“浑”以下五个义项[5](不包含浑作姓氏使用的情况):

1)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

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 ~蛋。~~噩噩。

3)全,满:~身。~然。

4)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

5)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笔者综合考察文献语料后认为,前四个义项能够共同构成“浑”的多义范畴系统①认知语言学术语,认为多义词的不同意义是多义范畴的成员,而这些成员又能够通过认知手段互相联系,共同构成原型范畴。。在多义词“浑”的意义范畴中,其本义“大水涌流声”为核心原型性义项,其他四个义项能够通过认知机制与核心义项或相邻节点义项产生联系。下面将对“浑”的词义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该部分语料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一)先秦两汉时期

“浑”在传世典籍中出现时间较早,从所掌握语料情况来看,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山海经·西山经》载:“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此处“浑”当为本义“大水涌流声”,是指向河水声貌的用词。人五官原本各有所司,但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古人积累了大量特殊的感应经验,这种经验令人的某一感官接受刺激后,会产生不同层面感觉体验的交织,也就是发生感官的联动,即通感[6]。这就使得指向听觉的“浑”字,自然而然产生由视觉带来的情貌状态义:汹涌、混杂不分。此时“浑”与表“丰流”的“混”相混,王力《同源字典》也指出“浑”“混”同源[7]。“浑”字这种视觉意义业已在先秦文献中出现。如:

(1)财货浑浑如泉涌。(《荀子·富国》)

(2)塞而不开,则民浑;浑而不用,则力多;力多而不攻,则有奸虱。(《商君书》)

(3)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列子·天瑞》)

(4)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

(5)浑沌错纷,其状若一,交解形状,孰知其则。(《鹖冠子·泰鸿》)

(6)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兵法》)

例(1)中“浑浑”以水流汹涌态喻财货“汹涌”,是对财货之盛的描写。“浑”有“盛”义。例(2)民“浑”指“百姓混杂”,显然与“浑”本义引申出的“水流汇聚相混合”义相关。例(3)对“浑沦”的认识则直言“万物浑沦不相离”,与例(4)-(6)中“浑沌”略同,先秦文献中“浑”与“沌”常连言,且组词形式多样,包括“浑沌、浑沌氏、浑浑沌沌”,此时期对“浑沌”的释义,写意玩味性颇强。例(4)中“浑沌”出自《庄子》,宋·林希逸解作“元气也”,清·王先谦引崔譔:“浑沌,无孔窍也。”对中央之帝“浑沌”的释义众说纷纭,这也是“浑沌”成为庄子哲学重要意象的原因[8],例(5)、(6)中“浑沌”“浑浑沌沌”显然与“错纷”“纷纷纭纭”同义,连绵字义不分训,“浑沦”与“浑沌”是否为连绵字当前暂无学者进行考证,但笔者认为,即便明确“浑沦”“浑沌”为连绵字,其中“浑”字“繁多、混合、不相分离”的视觉效果义仍然确定无疑。

也正是“浑”字这些视觉义项的频繁、大规模应用,“浑”字意义进而再度分化。分化路径可归纳为两条:其一当为“浑”字发展出“浑浊”义,如段氏引郦道元之说:“二水合流为浑涛。”其二则是直接触发“浑”字动词化机制:令原本表示混合、混杂状态的形容词“浑”,产生了造成这种状态的动作过程义——“混合”,也就是古汉语语法研究当中的体用同辞说。这种表示动词义的“浑”,除了表示具体实物的混合,还发展出了表示抽象事物的混合[9]。如:

(7)阴阳相浑,旱湛相报,天道然也,何乃修雩设龙乎?(《论衡》)

(8)道、德、仁、义、礼,譬诸身乎?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四体者,其身全乎!(《法言·问道》)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五代是汉语系统大发展大变动时期,语音简化、词汇双音化以及吸收大量外来词都是此时期语言系统变动的突出表现。事实上,汉语中的许多实词虚化,即实词失去词汇意义仅存语法意义,大都于该时期完成。笔者在分析这一时期含“浑”字文献语料时发现,受语言内外部各种因素影响,原本意义实在的“浑”字,在保留了“混合”义与“水浊”义外,额外发展出了虚词义“完全、全然”。

“浑”字意义的虚化得益于其形容词义“混杂”。“混杂”中的“合为一体、不相分明”义在语言使用中日渐凸显,故引申出了“整体”义,“整体”又与“全”同义,因而“浑”有了“全”义。如:

(9)甲杖全身尽是金,刀箭浑论纯用铁。(《敦煌变文》)

(10)青云满眼应骄我,白发浑头少恨渠。(《全唐诗》)

(11)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苧麻。(《全唐诗》)

例(9)-(10)中“浑”字分别与“全”“满”对文,足以证明二者同义。此外,例(11)中的“浑身”以及未见诸本文的“浑家、浑舍、浑全”等中古词语也是“浑”字“全”义的例证。需要指出的是,“浑”字“全、满”义的出现,是实词“浑”得以虚化,产生副词意义的重要分水岭。当“全、满”义的“浑”字不再限于只修饰限定名词性成分,而是可以与谓词性成分搭配组合,构成“浑+VP”结构时,“浑”的语法意义开始明朗。故笔者对此时期现存文献中的“浑+VP”结构展开具体分析:

(12)六亲号叫,九族哀啼,散发披头,浑堆(捶)自扑。(《敦煌变文》)

(13)凯(铠)四(甲)弓兵浑用尽,情愿长居玉塞垣。(《敦煌变文》)

(14)将士夜深浑睡着,不知汉将入偷营。(《敦煌变文》)

(15)折得莲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广异记》)

例(12)中“浑捶自扑”意为“捶击全身,自投于地”,此时“浑”后虽接动词,但实词意义依旧显著;例(13)“浑”也作“全”,但语义重心指向“浑”前的“铠甲弓兵”,依然不能妄加判断此时的“浑”为副词;而例(14)“浑睡着”中,“浑”的语义重心既可以指向名词,又可以指向“浑”后的动词“睡着”,意为“全都睡着”或“完全/全然睡着”,可以推断,“浑”的实在意义开始发生动摇,当“浑”语义指向其后VP时,如例(15)“浑忘却”,“全然忘掉所采得的莲花”,“浑”的副词性质才最终得以判定。

以上为“浑”字虚化为“全然、完全”的简单描写,实际上隋唐时期,“浑”字的“全、满”义除了向副词发展外,还引申出了“纯天然、无杂质”之义。如:

(16)公难兄重词赋,文行与公齐名。所谓朴玉浑金,双鸾二骥者也。(《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17)恢恢荡荡,与浑成等其自然;浩浩茫茫,与造化均其符契。(《抱朴子·内篇·畅玄》)

另外,“浑”字此时期除了具有上述诸义项外,其“糊涂、不明事理”义也出现萌芽。唐《野朝佥载》中有“京中谣曰:‘岑羲獠子后,崔湜令公孙。三人相比接,莫贺咄最浑。’”因文献语料实在有限,笔者对“浑”字此义项的检索只搜集到这一例,也因此“浑”的“糊涂、不明事理”义在隋唐时期应用的真实面貌不得而知。但从词义发展演变的角度上来看,可以推测,此义项应该来源于两汉时期“浑”的“水浊”义,溪流之“浑”与人“浑”之间存在认知域上的映射:水浑即“不清”,水“不清”与人“不清醒,不清楚”间有体感上的相似性,具备源域“水”向目标域“人思想、行为”投射的条件,因而令“浑”字有了“糊涂、不明事理”义。

(三)宋元明清时期

“浑”字词义发展至隋唐,其多重义项基本定型。本义“大水涌流声”首先发展出视觉形貌“混杂”义,“混杂”义在不同机制作用下,又于不同时期分别派生出“水浊”义、动词“混合”义以及“全、满”等意义。唐代“浑”的“水浊”义引申出“糊涂、不明事理”义;而“全、满”义不但派生出了“纯、无杂质”,还虚化为副词义“全然、完全”;动词义“混合”则与“混”字相混,以至于“浑”的“混合”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至宋元明清时期,“浑”字各义项不但得到完整保留,还成为大量复合词的构词语素参与构词,如:

(18)原来王保就是王秀,浑名“病猫儿”,他走得楼阁没赛。(《宋话本》)

(19)打的来皮开肉绽损肌肤,鲜血模糊,恰浑似活地狱。(《蝴蝶梦·第二折》)

(20)这李四本是个浑虫,听了这话,先走到石头边说:“这得先问他问。”(《儿女英雄传》)

(21)河北气俗浑厚,果于战耕,加以土息健马,便于驰敌。(《资治通鉴》)

(22)脰,颈也。齐人语,此当曰项,而曰颈者,浑言则不别。(《说文解字注》)

二、“浑欲不胜簪”之“浑”字新解

梳理“浑”字词义演变过程,笔者认为,“浑欲不胜簪”中“浑”当解作副词“完全”。

仇兆鳌注杜诗“浑欲不胜簪”引自鲍照《行路难》“白发零落不胜簪”,有版本“簪”字为“冠”。文章第一部分探讨古代男子插簪与头发长短无关,鲍诗“白发零落不胜簪”则直接点明“不胜簪”的原因在于头发零落,发量稀疏。这种语义上的前后逻辑关系,利于对“浑”字的解读,与其将“浑”释作副词“简直”,不如释义为由“全,满”引申出的副词义“完全”,《春望》尾联可以译为“白发不但越挠越短,(就是把头发全部束起)完全都不够插簪”。这样解读使得诗人对头发的描写更合事理逻辑,前句言短,后句言稀,也更能展现诗人杜甫在家国破败之时的真实面貌。

另外,从词义的历时演变来看,“简直”一义无法从“浑”字词义引申的链条中梳理出来,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末,而隋唐时期,“浑”的“完全”义已经发展成熟,且常常见诸文章,因而有理由认为唐代诗人杜甫“浑欲不胜簪”一句中的“浑”为“完全”义。最后,将“浑欲不胜簪”中“浑”训作“完全”,对解读其他含“浑欲”诗文有益。如“未怕双鬓浑欲斑”“川下杏花浑欲雪”,与其释为“双鬓简直要斑白”“杏花简直像雪花”不如释作“双鬓全然要斑白”“杏花全然似雪花”。

三、小结

《春望》是杜甫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各版本中学教材都有收录,各教材均将诗中“浑欲不胜簪”的“浑”字译为“简直”,本文梳理“浑”字上古至近代词义发展历史,得出“浑欲不胜簪”之“浑”当训作“全然、完全”。

猜你喜欢
义项语料词义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可比语料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把”字句的句法语义标注及应用研究为例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Enhanced Precision
异种语料融合方法: 基于统计的中文词法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