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焰安
(韶关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韶关 512005)
面对韶关文化,人们提炼出了众多的文化概念,有的文本甚至罗列出了20多种文化概念,这些文化概念中,过去一般以“粤北文化”为主文化概念,基本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近二十年来,试图以“韶文化”为主文化概念,由于讨论得不够深入,人们还不清楚韶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因而韶文化的概念还未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甚为遗憾。
韶关具有众多的文化概念,丰富的文化类型,如何将这些文化内容、文化类型统属于“韶文化”之下,这是确立韶文化主概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寻找不同文化内容与类型之间具有相同的文化基因与因子,尤其是与韶文化基因相同的序列因子,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内容。构成韶文化的文化类型主要有:名人文化、禅宗文化、瑶族文化、珠玑文化、古道文化、红色文化。为此,本文拟对关涉韶文化的这几个重要文化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以寻找相同的文化基因,建立韶文化概念体系。
所谓名人文化,是指名人所展现出的文化和因名人而衍生的文化。韶关历史名人众多,就其来源,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本土产生的历史名人,大略而论有:为官为臣的麦铁杖、张九龄等;为官为将的张发奎、薛岳等;为诗为文的邵谒、廖燕等;为师为学的孔润、谭昉等;为医为药的刘从周、陈一刀等;为祖为僧的慧寂、法海等;为生为死的麦彝宪、李祖恩等;为奸为滑的涂鸡养、杨师石等;为聪为智的民女李凤等;为党为民的英烈欧日章、叶修林等。二是外地来韶的历史名人,大略而论有:为官为臣的梅、周憬等,为官为将的文天祥、袁崇焕等;为诗为文的韩愈、苏轼等;为师为学的陈白沙、利马窦等;为僧为祖的惠能、憨山等;为党为民的英烈全赓靖、黄宝珍等。这些成长或宦旅韶关的名人,其展现与衍生的文化,撮其要者,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这些物质层面的文化多以遗址遗存于后世,主要有三种情形:
其一,名人改造过的自然遗存。如周憬疏浚河道而留下的乐昌泷,《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功勋之纪铭》碑载:周憬“乃命良吏、(将帅、壮)夫,排颓磐石,投之(穷壑),(夷)高填下,凿截回曲,(弼)水之邪性,顺导其经脉,断硍(溢)之(电)波,弱阳侯之汹涌。由是小溪乃平直,大道允通。利抱布贸丝,交易而至。”[1]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而留下的梅关古道,《开凿大庾岭路序》载:“岁已农隙,人斯子来,役匪逾时,成者不日,则已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转输以之化劳,高深为之失险。于是乎耳贯胸之类,殊琛绝尽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宁与夫越裳白雉之时,尉佗翠鸟之献,语重九译,数上千双,若斯而已哉。”[2]521
其二,名人游历过的自然遗址。如张九龄的读书处“书堂岩”,《广东通志·山川》载:“书堂岩,在城东南十五里,高十余丈,广三十丈,岩洞豁然,清泉石洁,为张九龄读书处。”如邵谒的读书处“书堂石”,《大清一统志》载:“邵谒书堂在县东四十里,江水中有屿,高九十丈,周五里,谒建堂于上,为读书之所,今遗址尚存。”王安石读书处“清淑堂”,《韶州府志》载:“清淑堂在旧九成台下(原闻韶台),宋王安石侍其父王益守韶,日读书于此。”六祖惠能“掷钵石”,《六祖坛经》载:六祖黄梅得法,持衣钵南下,“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乃隐草丛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坐磐石上。”
其三,为纪念名人而兴建的纪念物。如纪念张九龄的风度楼、余靖的风采楼、麦铁杖的风烈楼;纪念韩愈的“韩泷祠”,纪念周敦颐、陈献章、王守仁、湛若水的“四贤祠”等。
这些精神层面的文化层次众多,一般而言,主要有四种情形:
其一,名人在改造自然与社会中所展现的思想,如余靖的思想,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其具有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吏治思想、伦理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科学思想、外交思想、人生思想等;张九龄的思想、惠能的思想等,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总结、提炼。
其二,名人共同的思想行为所形成的文化特质。如麦铁杖的风烈、张九龄的风度、余靖的风采,共同凝结成了韶关的“风文化”。如张九龄一生洒脱豁达、秉公守则,选贤任能,刚直不阿、敢言直谏却淡泊谦让,时称“九龄风度”。以致后来宰相每次推荐公卿时,唐玄宗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余靖入仕四十载,一生立朝清正,有“四谏四贤”之称。庆历中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辅佐宋仁宗提纲振纪,终成庆历之治。杨万里曾评价道:张九龄、余靖“二公之立朝,忠言大节多矣。而谏用牛仙客,安太子瑛,诛安禄山;留范希文,排张尧佐,此尤治乱之所先者。三言不用,而二者用,天宝之败,庆历之隆,岂适然哉!”[3]
其三,名人在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学作品有两种类型:一是名人的自我创作,如张九龄的诗文、邵谒的诗、韩愈的诗、苏轼的词、余靖的诗文、汤显祖的词、廖燕的诗与戏剧等,其中张九龄的《感遇》,位列《唐诗三百首》之首。《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曾对张九龄的诗文有过这样的评价:“张九龄文章,自唐名公皆弗如也。朕终身师之,不得其一二,此人真文场元帅也。”[4]153二是民间艺人为表达对名人的缅怀而创作的民间传说与歌谣。如惠能“避难石”的传说,张九龄对对联的传说等。
其四,名人的后裔在族谱中将名人的行为精神凝炼成为家规、家训。如《余氏族谱》中的“余襄公训规十四条”[5],皆源于余靖《从政六箴》中的“清、公、勤、明、和、慎”。
这些制度层面的文化有两种情形:
其一,名人在为人、为官、为文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准则。为官准则,如余靖的《从政六箴》。《重刻余襄公文集序》载:“夫君子之道,所以久而不废者,以其得人心之同然,而后世必有为之续也。余公经济之文,其所措画,千载下犹可见之施行。”[6]为文准则,即名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章法。如张九龄的诗,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其列为“张曲江体”[7];余靖的诗,《宋诗钞》称其“坚炼有法”[8]。
其二,民众为纪念名人的事迹而形成的习俗惯制。如为纪念六祖,南华寺的僧人、居士、信众及民间艺人等逐渐在南华寺形成了六祖诞。六祖诞日期固定,分生诞和忌诞,生诞为四月初八,忌诞为八月初三,时间两天,仪式基本相同,一般是“祝圣拜祖”“晨拜”“礼佛祭祖”“信众午斋”“放生”“传灯”等。如为纪念卢光稠而形成的“太傅庙庙会”,每年四次:一月初八拜太岁;一月十五拜城隍、天官;七月十五放河灯;十月十二太傅老爷生日。
所谓禅宗文化,是由禅宗信仰而累积的文化和因禅宗信仰而衍生的文化。韶关佛教历史久远,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南华寺是禅宗祖庭,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凡言禅,皆本曹溪。”[9]禅宗文化内涵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这些物质层面的文化,具有五种情形:
其一,寺院庙宇的建筑。寺庙建筑包括相择地形、庙宇布局、庙宇设计、营造法式、颜色运用等,其中蕴含有一定的禅宗理念,体现着禅宗文化。韶关禅宗寺庙早且多,如灵鹫山寺是有记载的粤北最早和岭南最大最著名的佛寺之一。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载:“灵鹫山(寺),台殿壮丽,面象巧妙。岭南佛寺此为最也。”[10]又如南华禅寺,据明万历《曹溪通志》记,其建筑布局“分为二区,其正区则大雄宝殿为刹主,其左臂则祖师殿以当正脉……,其祖师殿之右为御经阁,阁前左右列御碑亭,亭前为大雄宝殿,其基即古龙潭也……,殿之左尚有铁塔……,又前为罗汉楼……,盖即古制山门也。大雄殿之左为普庵殿,为鼓楼东向翼,法堂前折而西为南廊,尽于应真桥,又前折而左为蒙堂、为延寿堂,余皆僧寮。大雄殿之右为西廊,亦僧寮,前折而左为南廊,尽于罗汉桥,此正区也。祖师殿之前阶即亚仙祖墓,墓前为拜殿,殿前为宝塔,塔前为诸天殿。祖师殿之左为方丈(室),前为本来堂、说法堂,又前为禅堂,又前为五祖影堂。说法堂之东为护法堂,为韦驮殿,殿之侧为观音殿、为选僧堂,皆西向。护法堂之前即东廊,为香积厨、为钟楼,亦皆西向,此左区也。祖师殿之后为二贤阁,阁之左掖后为灵源门,右掖为古斋厨,又左后为飞锡桥、为伏虎亭、卓锡泉………,亭后为龙王亭,亭后即主山……。其正区罗汉楼之前为宝林门,又前为曹溪门、为挹翠亭,最前为曹溪古渡亭,亭前即曹溪。挹翠亭之东为观音桥,又东为东来桥……,挹翠亭之西为西来桥,又西为饮香亭……”[11]。又如某一殿堂的建筑,弘治三年重建的信具楼,李嗣记其“为高者三十有六尺,为楹者若干,工精材美,规制面势咸宜于时,悦可人意,雄昔伟观矣”[11]。嘉庆年间重修的祖殿,邓泮记其“崇四十有八尺,广倍之,拜殿则少劣于祖殿。其取材必良,伐石必坚,施工必缓,而永久是望。及其成也,规制宏广,轮焉奂焉,视昔有加”[11]。韶关不同时期的寺庙建筑,不仅从中反映出了建筑历史的发展变化,也从中反映出了禅宗文化的发展变化。
其二,寺院塔院及附属建筑,这些建筑均包含有一定的禅宗理念。韶关各寺院除主庙宇之外,还有塔院、纪念塔、纪念堂、佛学院等建筑。如南华寺有憨山塔院、虚云和尚舍利塔、惟因老和尚纪念堂、曹溪佛学院等。云门寺有佛源和尚纪念堂、云门佛学院等。
其三,寺院里的历代碑文。韶关寺院碑文甚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两百通,可分为营建记事类、事件记述类、买赐封禁记事类、人物碑传类、其他记述类等。这些碑记反映了中国佛教史上部分重大事件对韶关寺院的影响及韶关寺院与当地历代官府的依存关系。
其四,寺院里的历代法器。寺院法器或由民众供奉或由官府赐予或由海外捐赠,如南华寺文物众多,著名的有五百罗汉像、千佛袈裟、武则天圣旨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有325件。
其五,寺院里的祖师真身。如月华寺原有智药三藏真身,后遗失;南华寺原有无尽藏尼、惠能、憨山、丹田四具真身,无尽藏尼真身后遗失,现尚留存有惠能、憨山、丹田三具真身。一座寺庙,三具真身,且六祖真身超过千年以上,在世界佛寺中非常之少见,因而具有禅宗文化的象征意义。
这些精神层面的禅宗文化,具有六种情形:
其一,具有“经”地位的《六祖坛经》。《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禅宗的经典著作,是中华佛教史上惟一的一部被公认为在佛教著作中位于最高地位的“经”。它将儒家思想、律宗、净土宗、密宗的思想、民间信仰融入禅宗,并将禅的思想与仪式通俗化,从而形成了南禅宗的思想体系与修行方式,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佛教思想模式,赋予了中国佛教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彻底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一千多年来,备受海内外禅门学人的尊崇及哲学、心理学学者的关注。
其二,具有系统的禅宗思想。韶关名僧辈出,一些高僧大德形成了自己的禅宗思想。如惠能的禅宗思想为:(1)“自性是佛”。第一,人人皆有佛性,强调人人具有的佛性是人们觉悟解脱的内在根据。第二,佛性本来清净,指出烦恼妄念是妨碍人们觉悟解脱的心理因素,烦恼妄念改变不了智慧觉悟的本性,是完全可以被克服的。第三,心为万法之根本,认为人的善恶行为及其相应的后果,取决于人们如何运用自心。(2)心法与无法。第一,自悟自修,强调修行全在自己,修行实践要依靠主体自身。第二,无法之法,对传统的规范化禅法进行灵活的变通。(3)顿悟与无心无得。第一,顿悟。认为从众生到成佛只在一念之间,转化的方式在于“悟”。第二,无心。强调人的内心应没有分别的意识、没有自觉控制和人为控制的因素。第三,无所得。强调真正的解脱。惠能的这些禅宗思想,经信徒不断传播和丰富,由岭南逐渐扩展到长江和黄河流域,经过宋、元、明、清的丰富和发展,惠能的禅宗思想逐渐演化为中国禅宗的代表,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体,对中国社会、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云门文偃的思想为:(1)“云门三句”。据《五灯会元》曰:“我有三句话,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12]悟此三句便可入道。函盖乾坤: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真如”的显现,显现之物虽各有特性而互不相碍。截断众流:不管任何疑问,都应立即“截断”,以免误入“文字禅”。随波逐浪:辩才应根据对象不同而对症施用。(2)一字关。面对僧众的提问,均用一字回答。即当下截断学人转机,使其无可用心,从而悟得世中一法不立。(3)顾、鉴、咦,后称鉴、咦。接引学人的方法。
其三,寺院的书刊。寺院书刊,即指寺院刻印出版的书刊,书既有古代刻本,也有当代印刷本。它们记载了丰富的禅宗思想。如南华寺仅志就有万历本《曹溪通志》、天启本《曹溪通志》、顺治本《曹溪通志》、康熙本《曹溪通志》和《新编曹溪通志》。禅师语录,如云门寺文偃禅师的《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等。刊物,如南华寺的《曹溪水》等。
其四,历代寺院诗文。寺院诗文,既有本寺高僧的偈语、颂和诗文,如憨山的《过曹溪谒六祖大师》等,观本的《南华枯木吟并序》;也有游历僧人的诗文,如紫柏真可的《渡曹溪一绝》;还有文人、官员的诗文,如宋之问的《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苏轼的《南华寺》、汤显祖的《曹溪水》、周汝登的《赠憨山禅师》、龚鼎孳的《春日雨中至南华,瞻礼六祖,因拜憨大师塔院赋纪八章》等。
其五,历代寺院的楹联、字画与梵呗。韶关寺院楹联、字画、梵呗丰富。楹联,如南华寺的“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字画,如南华寺的法脉传承图等。
其六,禅宗宗旨的相续沿传。韶关禅宗文化代代相传,如惠能的著名嗣法弟子有四十三人,其中最有名的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五人。他们各成一家,分布演化,分别发展为曹洞、云门、法眼、临济、沩仰五宗;临济宗又衍化为黄龙、杨岐二派,合称为“五家七宗”。而后,各宗各派代代传承、繁衍教化,法脉遍布中华大地,并且还远传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发扬光大了韶关的禅宗文化。
这些制度层面的禅宗文化,具有三种情形:
其一,寺僧生活方式的制度。韶关寺僧生活方式,基本沿袭佛教戒律而来,但也有所革新。如南华寺憨山德清订立的《曹溪宝林禅堂十方常住清规》;虚云老和尚重订的《教习学生规约》《客堂规约》《云水堂规约》《禅堂规约》《戒堂规约》《爱道堂共住规约》《衣钵寮规约》《库房规约》《大寮规约》《浴室规约》《学戒堂规约》等。
其二,寺僧修行行为的制度。韶关寺僧的修行方式,基本沿袭佛教修行方式而来,但也有所革新。
其三,纪念僧祖而形成的节日。如南华寺的“六祖诞”,时间、仪式均具有一定的习俗惯制。
所谓瑶族文化,即瑶族人民在历代生产生活中累积而成的文化。韶关瑶族主要是过山瑶,乳源被称为“世界过山瑶之乡”。乳源过山瑶历史悠久,据《宋史·蛮夷列传》记载:“庆历三年(1043),桂阳监蛮瑶内寇,诏发兵捕击之。蛮瑶者,居山谷间。其山自衡州常宁县,属于桂阳之郴、连、贺、韶四州,环纡千余里,蛮居其中,不事徭役,谓之瑶人。”[13]说明至迟宋代已有瑶族人民在粤北土地上劳动生息,自此创造并积累着瑶族文化。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这些物质层面的瑶族文化,具有五种情形:
其一,瑶族的人种特征。人种是一种文化区别于他种文化的显著物质特征,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物竞天择的结果。关于瑶族人种特征,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杨成志教授带领的北江瑶人考察团曾进行了调查,其《广东北江瑶人的文化现象与体质型》中有瑶族人体质型的详细数据记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体现了瑶人的体质特征。
其二,瑶族人的村寨和房屋建筑。乳源瑶族虽是过山瑶,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村寨和房屋,其村寨选址和房屋建筑,体现了一定的物质文化。
其三,瑶族人的生产工具。乳源过山瑶,虽采用的是“以火耕山”的生产方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其耕种工具主要有:犁、秧梳、小铁扎、镰刀、大谷桶、木粮仓、水碓等;其狩猎工具主要有:腰刀弩、搏虎狼、火药枪、狩猎铗。这些工具体现了瑶族的物质文化。
其四,瑶族的“过山榜”。“过山榜”是过山瑶特有的“宗谱”和“身份保证书”。如乳源瑶族自治县侯公渡乡坳头邓石养珍藏的《龙凤批》,乐昌市竹林坪盘法俊保存的《祖先根牒》,乐昌市城南五里坑发现的《评皇劵牒》,其中《评皇劵牒》是明建文元年誊抄的古本,内容完整,是一份价值较高的劵牒。
其五,瑶人的墓地。如必背桂坑村大坪山上的盘安山墓,是乳源盘姓瑶民的祖墓,也是海外瑶胞寻根之地,其建制、朝向等也显现了一定的物质文化内涵。
这些精神层面的瑶族文化,具有两种情形:
其一,瑶族的信仰习俗。粤北瑶族实行多神崇拜,既崇拜盘王,也崇拜自然现象,还崇拜道教诸神。乳源瑶族的“瑶书”记载:他们信奉道教的“玉皇大帝”“元始天尊”“道德真君”“北极世尊”“张道教”“召二郎”“召三郎”“召九郎”等。
其二,瑶族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歌谣。粤北瑶族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歌谣,最有名的传说,如《盘瓠传说》;最有名的歌谣,如《盘王歌》《拜王歌堂》等。
这些制度层面的瑶族文化,具有五种情形:
其一,瑶族的乡规民约。瑶族以乡规民约维护其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这些乡规民约有两类:一类是不成文的“规约”,众人必须遵守。另一类是明文禁止的“规约”,一般由本村和众姓共同立禁,“若有犯禁一例照薄公罚”[14]。如乳源瑶区东坪长溪立于乾隆二十一年的《禁山源碑》。
其二,瑶族的信仰仪式。信仰活动一般有固定的仪式,如粤北瑶族“拜盘王”中的“拜王”和“度身”。“拜王”,是一种叩神还愿的仪式,多以一家为主,约请亲房联办。三年举办一次,多为农历九十月间,时间一般为三天三夜。事前请师爷占卦选日,后遍请亲友参加。届时,师爷念经,歌姆唱歌。“度身”是一种成年仪式。由一家或同宗亲房数户联合举办,时间一般为七天七夜,被邀请的客人需带酒肉,多少不拘。度身者须斋戒四天四夜。度身之人有“上刀山”“开天门”等仪式,并对其传授戒律,告诫孝顺行善。
其三,瑶族的生产惯制。粤北瑶族土地有私有和公有之分,大部分瑶民耕种自有的土地,小部分没有土地的瑶民耕种公有土地。粤北瑶民的狩猎方式为枪打和捕猎,有个人射杀和集体射杀之分。耕种方式为种山和耕亩,种山,即刀耕火种,实行“散播”和“点播”,是一种粗放的旱粮生产方式,主要盛行于西边瑶;耕亩,即耕作水田、种植水稻,是一种深耕制的生产方式,主要盛行于东边瑶。
其四,瑶族的婚姻习俗。粤北瑶族实行族内婚和族外婚制。族内婚,即具有血族关系人之间的通婚;族外婚,即具有非血统关系人之间的通婚。东边瑶除兄弟姐妹等至亲之外,同姓可以结婚,但不得与汉族通婚。西边瑶同姓不许结婚,不可与东边瑶通婚,但允许和汉族通婚,不过一般只限于“招郎入赘”,瑶族女性却很少嫁入汉族。粤北瑶族的婚姻仪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订婚。男女双方交换信物一月后,男方即禀告父母请媒人向女家求婚。第二,过聘。男方请媒人送聘礼,请巫师选择吉日,通知女方完婚日期。第三,迎娶。男方派一名吹鼓手,沿途吹唢呐到女家迎亲;送亲者除一家老少外,少则10人、8人,多则24人。送亲队伍到达男家时,师爷站在新娘和送亲者面前喃唱。新娘入屋后,双方父母坐在新婚夫妇面前,各自教训自己的儿女。然后,新郎新娘饮交杯酒,礼拜亲戚长辈。东边瑶迎娶日,路远的在路途增设“半路餐”,在门口设“拦门餐”,准备酒菜给送亲者食用。宴罢,即“斩煞入门”,再吃“入门餐”,酒菜比较随便,不拘多少。迎娶时间一共两天,第一天接待宾客,第二天拜堂成亲。婚礼结束后,女方亲戚每人要给新郎2、3角钱,男方则回赠每人2、3斤猪肉。婚后7天,新娘回娘家,可以住3天、5天或10天、8天。
其五,瑶族的服饰习俗。粤北瑶族因支系不同而服饰有所区别。东边瑶男子蓄发于头顶,梳扎单辫,穿耳洞,戴三角双耳环。喜用绣有花纹的蓝色或白色布巾包头。衣服多为黑色、青蓝色的短大襟衫,胸前及背后均嵌有一彩色方形花纹图案(俗称盘王印),背后图案比胸前图案大2至3倍。下穿宽大的裤子,不用裤带,大多以交叉扭曲往小腹下塞稳即可。裤长及于小腿,扎绑带(脚绑)。女子服饰有深山瑶、浅山瑶及婚前、婚后之分。深山瑶未婚女子佩戴平角帽,婚后改戴帆船形四角高帽,而浅山瑶未婚女子佩戴双板双羽角帽,婚后改戴三尖三角双羽高帽。深山、浅山两瑶,女子早晨都用猪油和蜜蜡将头发与高帽支架粘结起来,之后用布包扎实,再在上面覆盖一条黑色或青蓝色的绣花巾。妇女上衣有黑、蓝青两种颜色,多为旗袍领或无领,大襟衫,长及于膝,纽扣在右,下围百褶裙,穿于衣襟内,比外衣长出一寸左右。前胸与背后均各镶有一方形图案花纹。胸前挂一条长围裙或短围裙,围裙后面腰间扎上一条两端各有彩色丝线垂下的编织彩带和两条白色绣花巾,挂上数串铜钱。西边瑶服饰,未婚女子头饰为绣有花纹的蓝布包头,已婚妇女则用折叠成很多层的布包头,折叠的层数因人年岁而异,一般一岁一层。衣服的领边、袖口与衫角等处,均有白、蓝、黑三色镶边。
所谓珠玑文化,是指珠玑巷地域所展现的文化和因珠玑巷而衍生的文化。珠玑巷位于南雄市的沙水镇,是中原人移居岭南的重要聚居地,也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和海外无数华侨的祖居地。珠玑巷经过历代发展,逐渐以此地域为载体,累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这些物质层面的珠玑文化,具有五种情形:
其一,珠玑巷的街巷建筑。珠玑巷分为北门、中街和南门,有三座城门式门楼,总长一公里多,均为明末建筑物。街巷用鹅卵石铺砌而成,两旁民宅、祠堂、店铺栉毗相联,曲直有致,弯凸自然。
其二,珠玑巷的祠堂建筑。珠玑巷古巷,原有张氏祠堂,当代则在新巷建起了众多祠堂,形成了一个祠堂群。
其三,珠玑巷的驿站建筑。主要为驿站或巡司的建筑。《广东通志》卷一百二十二载:“沙水镇在保昌县东北三十里,宋嘉定中尝置沙水驿,后又置沙角巡司于此。”
其四,珠玑巷的寺院建筑。据《南雄市志》记载,宋代珠玑巷的沙水寺,是南雄当时最为著名的寺院。寺院建筑呈附梯式中轴平面布局,有四殿、二楼、禅房、戏台等。
其五,珠玑巷的胡妃塔建筑。“珠玑古巷”牌楼西北,有一座七层八角形的元代实心石塔,这是广东省现存的惟一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元代石塔。
这些建筑设计、建筑方法、建筑设置,均蕴含了一定的建筑文化内涵。
这些精神层面的珠玑文化,具有五种情形:
其一,珠玑巷的和谐文化。珠玑巷本名敬宗巷,《广东新语·地语》载:“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兴珠玑绦环以旌之。”[15]后来为避皇帝庙号之讳,改巷名为珠玑巷了。朝廷嘉奖赐物,张扬的是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精神的肯定。现珠玑古巷张氏宗祠门前的对联为:“愿天下翁姑舍三分爱女之情而爱媳,望世间子女以七分顺妻之意而顺亲。”既是对张昌建设和谐家庭经验的总结与肯定,更是冀劝世人要上孝下悌,以建设和睦家庭、和谐社会。
其二,珠玑巷的包容文化。大庾岭新路开通后,随着交通的便利,不断有北方及其他各地来的移民迁入珠玑巷一带留居。移民入迁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个是唐末五代。《新唐书·徐申传》载:其刚任韶州刺史时,只有7 000户,但六年之后,户口则增加了一倍半,人口如此增速,当是移民所致[16]50。现珠玑巷和珠江三角洲人的族谱,也明确记载他们的祖先是唐宋之际从内地迁往珠玑巷的,如1947年所编的《高要县志初编》载:“唐散骑常侍孔昌弼,避朱温篡乱,南迁南雄府保昌,平林为孔氏入粤之祖。”[16]52二是南北宋之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6载:“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16]55《鸡肋篇》载:“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16]55珠江三角洲人的族谱中也有记载,如南海《傅氏族谱》载:“至宋来南雄之祖,讳举良,字镇南,系南雄保昌县沙水村珠玑里,实为我祖之旧居。”[16]57宋代,并且还有从南向北迁移的,韶州、广州等地曾有人沿北江逆流而上迁往珠玑巷。如佛山《梁氏族谱序》载:“余宗系出闽之泉州。宋南渡时中原多故,有祖讳熙学者,为赐太师越国公。讳格次子,流寓韶州南华寺,继迁南雄保昌沙水里珠玑巷。”[16]56这些不同时期迁入珠玑巷的移民能够在此生产生息,表明珠玑巷已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包容文化。
其三,珠玑巷的开拓文化。珠玑巷和广府人中一直流传着珠玑南迁的故事,故事将珠玑巷人置于特殊的情境之中,演绎出珠玑巷人被迫迁徙的动人情节。其实,透过故事的表面,却可以发现,珠玑巷人南迁是要到珠江三角洲去开疆拓土,这在罗贵提交的迁徙申请书“赴始兴县告案迁徙词”“赴南雄府告案给引词”中有明确的记载,是珠玑巷人勇于开拓精神的表现。
其四,珠玑巷的进取文化。珠玑巷人南迁后,对珠江三角洲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或者开荒辟地,如罗贵到达冈州入籍之后不久,即“新收山塘田地共二十一亩二分二厘一毫”。或是修筑堤围,其中的开口围是珠玑移民的创造性贡献,据统计,宋代建成的堤围共有28条,堤围总长66 024丈,护田面积24 322顷。或改变耕种方式,如桑基鱼塘,是农业生产史上的一大创举,当地谚语云:“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随着农田面积的增加,水害次数的减少,耕种方式的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稻谷产量大幅提高,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果业、缫丝业长足发展,如1918年,珠江三角洲已有新式缫丝厂147个,从而将“烟瘴地面,田多人少”的珠江三角洲改造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
其五,珠玑巷的艺术文化。以珠玑巷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既有诗文作品,如明人黄公辅的《过沙水珠玑村》诗;也有民间传说《珠玑南迁》、民间歌谣《龙船歌》等,体现了一定的文学艺术性。
这些制度层面的珠玑文化,具体有三种情形:
其一,珠玑巷的寻根问祖习俗。随着珠玑巷人不断南迁珠江三角洲,人口不断繁衍,这些保存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风民俗的移民后裔,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系,即广府人,因此,广府人将珠玑巷认同为自己的故乡,《广东通志》载:“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17]珠江三角洲绝大部分人家的家谱、族谱开篇都记载自己的祖先来自珠玑巷,明以后的地方志也援引这些家谱、族谱中的说法。为此,广府人逐渐形成了到珠玑巷寻根问祖的习俗。
其二,珠玑巷的节日习俗。珠玑巷元宵节有“双龙舞双狮”习俗,其制作狮龙有一套程式,舞龙舞狮也有一套程式;端午节有“打龙船”或“游茅船”习俗,从制作龙船到启动龙船,从“打龙船”到收龙船,都有规定的禁忌和程式。
其三,珠玑巷的商业贸易习俗。历史上,梅关古道沿线村镇,商铺林立,有记载:“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士。”[4]189珠玑巷,更是热闹异常,交易、食宿等商业活动异常活跃。其交易、食宿均具有一定的习俗惯制。
所谓古道文化,是指古道所展现的文化和因古道而衍生的文化。韶关历史上形成了多条连接岭南与中原的古道,古道种类和数量较多,从汉代到清代各年代都有,且保存较好。著名的有西京古道和乌迳古道。如西京古道开凿于东汉,自英德浛洸经曲江、乳源、乐昌至湖南宜章,约500余里。乌迳古道,由乌迳的新田码头,经乌迳圩、杜屋村、永锦街、锦龙圩、田心、鹤子坑、鸭子口、石迳圩、老背塘、犁水坵、焦坑俚到江西信丰九渡水圩码头。古道主线中又有支线,如西京古道北行到大桥镇后,主要有两条支线:一条经乌鹑岭、新谷、西山岭头、茶园、沙坪到湖南宜章;一条从猴子岭分岔左行经云山脚、三元、核桃山、沙坪到宜章。这些古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与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古时候,为了便利人、马或马车交通,人们往往利用自然地理形势,通过开凿山路和建造桥梁连接彼此。这些通道,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古道。物质层面的古道文化,主要体现于其建筑,具有三种情形:
其一,古道的建筑。古道通常或穿山越岭、或经过悬崖峭壁、或通过原始森林,因此,修建古道过程中表现出的智慧和积累的经验,即是古道所生成的建筑文化。一是建造古道的方法。如西京古道梯云岭段,保存有东汉时期从原山体开凿的路面。《后汉书》载:“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18]虽未说具体如何开凿,但明确使用的方式是凿。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虽也用的是“开凿”,但这个“开凿”是笼统的说法,既有凿的方法,也有其他的方法,有人认为,其还运用了“以火烧石”的方法。如西京古道上大桥镇的通济桥,桥墩采用的是“睡木沉基”法,即先在河床上按水流垂直线重叠埋下水桶般粗的松木,然后在松木上筑墩脚,这样建筑的桥墩,不易垮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二是建造古道的方式。如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载:“饮冰载怀,执艺是度,缘磴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阪险之故。”[2]521其中的“执艺是度”,“相其山谷之宜”即是勘测地形和测量地势的高度。三是古道和古桥的建造规制。如梅关古道石阶间距为1米多,正好符合一匹马的步伐长度;而陡峭的山岭上,每两块石阶间距为0.7米,与成人大跨步的步伐相符。大富桥,单跨“坦拱”,拱跨10.5米,拱矢5米。四是路面的铺设和路沿的修饰。如西京古道现路面多为明清时期的青石板铺筑,“爰命工鞭石,平其陡突崎岖,易其龟背仰瓦”[19]。如梅关古道修建好后,历代不断在其路旁种植松树、梅树,明正德十三年,广东布政使吴廷举令南雄府在岭路两旁种植松、梅树5 000余株,使其成为古南雄“官道虬松”[20]之美景。
其二,古道或古道旁附设的凉亭和邮铺公馆。为供来往行人歇息、纳凉、避暑,人们在古道上或古道旁,建有凉亭。如西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凉亭,乳源段有梯云岭亭、象兑亭、官止亭、续成亭、心韩亭、乐善亭等,乐昌段有开封亭、步坳头亭、梅花普济亭、楚越停骏亭等。这些凉亭,建筑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长方形石块垒墙,梁架双坡屋顶,两侧山墙筑成高出瓦面的风火墙,门置两山墙之中的房屋式造型;另一种是适用拱圈石纵联砌置法筑成拱劵,两侧筑墙设门,顶上覆盖厚土的石拱桥式造型。为方便来往过客的歇宿,人们在古道相关镇街建有邮铺公馆,如乐昌的梅花公馆、武阳公馆等。
其三,古道新建的纪念人与事的建筑物。如梅关古道上的夫人庙、六祖寺;西京古道上的韩文公祠等。
这些精神层面的古道文化主要指因古道而创作的文学艺术。古道上的文学艺术,种类众多,赋予了古道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四种情形:
其一,有关古道建筑和维修的碑刻,如梅关古道上张九龄的《开凿大庾岭路序》,丘浚的《唐文献公开大庾岭路碑阴记》等;西京古道上吴邦俊的《石高溪通济桥记》,郭弘赞的《韩昌黎先生祠记》及《梯云岭记》,林从清的《修造云梯祠碑》,陈廷俊的《建造永兴桥碑》,段廷机的《猴子岭石亭叙》等。
其二,有关古道的诗文。南来北往的官员或文士,或是对古道风景、人情的描写,或是因古道而生发人生感慨,这类诗文众多,仅以西京古道的蓝关为例,即可见一斑。蓝关,有唐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明乳源知县赵佑卿的《过蓝关》,清韶州太守赵霖吉的《蓝关》,清乳源知县裘秉钫的《蓝关怀古》,清乳源县教谕庞玮的《蓝关怀古》,清秀才俞正声的《过蓝关步庞瑰廋韵》,清秀才欧文澜的《策马蓝关道》,清秀才范骏的《过蓝关》等。
其三,有关古道和来往古道人物的传说等。如,西京古道上有《神仙坪的传说》《翁笃河传说》《万担盐箩过古道》的传说等;梅关古道上有《夫人庙的传说》等。
其四,有关古道上的书法艺术和楹联。古道的书法,主要是关口和凉亭上的题刻。如梅关古道关口上南雄知县蒋杰的“南粤雄关”和“岭南第一关”;西京古道上仰止亭的题额“仰止亭”,开封亭的东门额刻“宾至如归”,西门额刻“少安勿躁”等。古道上的楹联,主要指关口和凉亭的对联,或写景,或警言,或祝福,如仰止亭联:“挑负宜息肩,何妨濡滞停步脚;来往当思路,切莫蹉跎误前程”等。
这些制度层面的古道文化,主要指古道在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民俗文化,具有四种情形:
其一,因维护古道而形成的习俗。如西京古道旁的人们,为了保护古道,自觉形成了“西京古道石阶除道”习俗,即每年的九月,在“缘首”的组织下,村民对未铺石的泥路或已损坏的路段用青石铺垫成“石阶路”。
其二,因古道而形成的交易等商贸习俗。这种习俗主要体现在邮铺公馆与驿站、圩场集市活动中。如明清时期,西京古道乳源段沿途分别设有龙溪公馆、均丰公馆、白牛坪公馆、梅花公馆、武阳公馆;清代梅关古道上设有红梅铺、大庾岭铺、小岭铺、火迳铺、里东铺、石塘铺、沙水铺、长迳铺、长宁铺、州门铺、东浆铺、修仁铺、古禄铺、都塘铺、璎珞铺、黄天铺。各公馆、各铺的营业与接待来往客人、官员的食宿都有一定的习俗惯制。如西京古道上形成了打鼓坠圩、坝子圩、石角塘圩等;梅关古道上形成了梅岭圩、里东圩,圩场的日期和交易活动,也有一套规制。
其三,因古道而形成的会社习俗。如西京古道猴子岭段,地方乡民自发设立施茶会,捐款建立茶亭,购置或由行善者捐出部分田地,作为施茶会的固定资产,安排专人管理,以保证茶亭的长期正常运作和开销。
其四,因古道而形成的信仰习俗。一是对名人的祭祀,如西京古道梯云岭建有“梯云祠”,祠里先供奉的是卫飒、韩愈,明朝后当地的朱郎中也被民众奉为神明,进行祭祀。“有如七郎尊神,凡官宦旅商贾皆受庇也。”一是对孤魂野鬼的祭祀,如西京古道梯云岭段,地方善信为过往行人遭遇不测而死亡者立有祭祀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当地人就会到碑前焚香烧纸施茶,进行祭祀。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军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过程中,因革命活动而展现的文化和因革命活动而衍生的文化。韶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重要地区,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韶关这片热土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洒下了他们的热血,他们的奋斗故事、活动遗迹、斗争智慧凝结成了韶关的红色文化。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主要体现于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2020年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大普查中发现韶关革命遗址1 245处,其中广东省认定的重要红色革命遗址502处,位居全省第三位。其有五种情形:
其一,领导中国革命的指挥机关。如始兴红围、粤北省委旧址、八路军驻韶关办事处。始兴红围位于始兴县城西5公里的沈所郭屋村,是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运用电台与中国共产党中央进行联系的重要指挥机关,为传达党中央指示和指挥广东抗日战争作出过重大贡献。粤北省委旧址位于韶关北郊五里亭良村的牛头村,中国共产党粤北省委在韶关期间,制定了重大方针、政策,领导和推动了广东省抗日救亡斗争,为将华南地区开辟为全国抗日敌后战场之一奠定了重要基础。八路军驻韶关办事处位于西河“安园”,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的领导下,正确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统战方针、政策,做了大量的积极争取国民党上层和社会民主进步人士的工作,营救了被捕的革命人士,为推动广东抗日做出了贡献。
其二,进行革命斗争的战争遗址。如双峰寨遗址、水口战役旧址、铜鼓岭战役遗址等。双峰寨遗址位于仁化城西19公里的石塘镇石塘村。1928年1月6日,朱德率领部队离开石塘村,向乐昌进军,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向农会进行报复,在中国共产党仁化县委的领导下,石塘农会将几十万斤粮食、煤炭运进双峰寨,准备与反动武装开展持久的斗争。在坚持了8个多月后,黄梅林等400多人壮烈牺牲,表现了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气概。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在《纪念死难诸先烈》一文中赞誉:“这亦是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21]水口战役旧址,位于南雄市水口镇水口墟附近一带,1932年7月10日,因红一军团、闽西红十二军增援,红五军团向粤军发起总攻,共击溃粤军10个团,攻占水口,歼灭国民党军2 000余人,给予粤军以重大打击,稳定了中央苏区南翼,为红军以后在北线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铜鼓岭战役遗址,位于仁化县长江镇,1934年10月末,红军进入仁化县的长江、城口、红山进行休整,筹集军饷,集结部队。11月4日,敌军开始向红军进攻,红军奋起阻击,以牺牲140多人的代价,将敌军牢牢地控制在铜鼓岭南麓一带,粉碎了国民党军队企图在城口消灭驻镇红军的阴谋,突破了敌人精心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为红军继续西进创造了有利条件,表现了红军战士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必胜的革命信心。
其三,宣传革命的标语。红军经过南雄、仁化时,为宣传革命,鼓舞斗志,曾在各种建筑物上写下了众多的宣传标语,一直留存至今。如南雄的标语有:“红军是工农的军队”等;仁化的标语有:“纪念红色工农武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拥护世界和平”“纪念红色工农武装 拥护无产阶级的祖国”等。
其四,革命志士的遗物。韶关各县市区博物馆都保存有不同时期革命志士的遗物,目前搜集到的红军历史文物就有1 200多件。
其五,宣传革命的报刊。如期刊《新华南》是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于1939年初在韶关创办的省委机关刊物,由民主党派各界人士联合以统一战线的名义发行。《新华南》坚持以抗日、团结、进步为编辑出版方针,成为了“相当能在粤思想界起权威作用”[22]的刊物。
这些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具有多层次内涵,可分四种情形:
其一,革命领导人的革命思想。如朱德的游击战思想,1927年12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400多人准备参加广州起义,途经韶关时,因广州起义已经失败,遂带兵转移到犁市,以国民党范石生16军140团名义驻扎在犁市当铺休整。在此期间,朱德总结了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对游击战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升华,提出了28字的游击方针:“强敌进攻莫硬打,抓敌弱点我猛攻,孤敌疲敌我围歼,常遣精兵骚扰敌。”这28字标志着朱德游击战思想的形成。有人据此,将犁铺头称为“朱德游击战思想形成地”[23]。如阮啸仙暴动的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讨论暴动方针时,阮啸仙“在广东扩大会议提出,海陆丰是东江的中心,仁化是北江的中心等”[24]。
其二,革命领导人的战术思想。如朱德的战术训练,在犁铺头休整期间,朱德亲自编写了《步兵操典》和《阵中勤务》两部军事教材,指导士兵开展战术训练,即把旧式的疏开队形改为梯次配备,把旧式的一字散兵线改为弧形和纵深配备的散兵群等。
其三,革命志士的不怕牺牲精神。如南雄早期红军游击队领导人叶修林,1928年叶修林被反动当局通缉,1929年叶修林被抄家,母亲和妻子受株连入狱,反动派企图以此胁迫叶修林背叛革命,“改过自新”。不久,叶修林之弟叶修才在为油山游击队送给养途中被俘,反动派逼迫叶修才劝说哥哥“自新”,遭到叶修才的断然拒绝,于是叶修才被残忍地杀害了;不久,叶修林的好友张长仁游说其“自新”,叶修林与他划地绝交。叶修林兄弟将个人祸福和家庭的灾难置之度外,开展革命,始终没有屈服于敌人的淫威,表现了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其四,歌颂革命和革命志士的文艺作品。一是革命志士自己创作的作品,如陈毅在梅岭开展游击战争时,创作的《梅岭三章》,表达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二是他人创作的歌颂革命和革命志士的作品,如小说《风度大队》、电影《粤北省委》。三是民众创作的歌颂革命和革命志士的传说和歌谣,如传说《孩子们骑上了朱军长的大白马》;如歌谣《农民暴动共产歌》《红军纪律歌》《当红军歌》等。
这些制度层面的红色文化,有两种情形:
其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发布的相关章程。如1944年冬,中国共产党北江特委为发展党的外围组织,制定了《抗日青年同盟章程》;1945年1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宜乐县工委召开党员会议,通过了《宜乐县抗日游击自卫队章程草案》。
其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发布的相关命令、制度。1930年4月,红四军占领南雄县城后,毛泽东和朱德在县城关帝庙对俘虏举行训话会,宣布红军“不枪毙逃兵的制度及可以准假回家的办法”。1932年7月,朱德在水口战役后,发布《水口战役后部队分散整顿筹款令》。
名人文化、禅宗文化、瑶族文化、珠玑文化、古道文化、红色文化是关涉韶文化的重要文化概念,分析其各自在物质、精神、制度层面上的文化内涵,可从中抽绎出与韶文化相契合的文化因子,利于韶文化概念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