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干部动能提升研究

2021-01-30 10:36刘学民孙永哲
生产力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动能村干部干部

刘学民,孙永哲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初次提到了总要求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个融合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必须推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培养乡土人才,抓牢抓稳乡村治理。基层村干部作为带领“三农”工作队伍及农村群众的领头雁尤其要起到带头作用。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基层的工作任务就越充满着各种艰难险阻,越需要基层干部进一步激发、提升自身动能。

动能的概念源自物理学,是指物体处在运动状态时所蕴含的机械能,将其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可以形象地表述个人所具备的能量。干部动能,学界定义大同小异。倪德(1998)[2]认为干部动能是指领导干部自身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自我能量,如人格、品德、意志、学识、水平、能力、特长、气质、形象等。它是领导干部能量的软件组合,具有主观性和活跃性,凡是动能较大的领导干部,他们有着勃发的创新精神、较高的领导艺术和廉洁的思想品质,其独特的领导风格能影响一个地区的局势和风气。蔡恩泽(2005)[3]提出一个颇具动能的领导干部一旦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形象,就能形成行为威信,产生崇高的威望,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此处将干部动能定义为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是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追求的指导下主动为民做事的一种责任和担当,是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种能力。如果把领导的职位权力比作“硬件”,那干部动能就是领导干部自身能量的“软件”。一位干部有了好的动能从而能拥有良好的获得感及荣誉感,使个人干事创业动能进一步提升并形成良好循环。农村工作内容相对繁杂,工作条件艰苦,干部想要真正干出一番事业,需要有很大的责任心去激发出自身动能。为官不分大小,一位领导者其职位只有与其自身动能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时才能相辅相成,对领导者自身来说也才能在各个方面适应职务的需求。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村干部必须提升自身动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敢于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并与自身职位职级及所处工作状态和工作要求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才能在领导乡村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取信于民、树立权威。

一、任重事杂:村干部动能提升的重要意义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是我国其它产业的“地基”,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村干部作为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领头雁”、群众的“领路人”,提升自身动能对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村干部在基层治理中扮演多重角色

农村基层是将一切工作理念付诸于实践的热火疆场,与此同时也是遍布各种问题与争端的“矛盾窝”。因此,村干部作为国家和乡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在进行乡村治理环节和带领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乡村振兴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4]。第一,村干部是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当今信息时代,村干部这一作用看似得到了削弱,然而现在我国村民普遍文化程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一些支农惠农政策以及新颁布的各项条例,都需要村干部通过村民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第二,村干部是国家的调研员。当前,中央一号文件中把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想要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现状有所了解,必须依靠村干部接近群众,问农事、查民情,找准限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为上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三,村干部是农民的服务员。干部们既要为农民干实事,又不能违背办事原则;既要务实政府各项职责,又要满足农民群众的各项需求;既要满足个别群众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

(二)提升村干部动能是振兴乡村的“关键一招”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村干部队伍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执行者和落实者,他们担负着与农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宣传和组织农民等责任。另外,村干部作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应把当好群众的服务员作为最坚实的底色,努力创造新业绩、展示自身新形象。基层村干部的综合治理能力是保障基层活力及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其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是治理乡村过程中的重要软动力。村干部只有提升自身干事创业动能,才能在实现“治理有效”的过程中给群众起到示范作用,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主席的这个著名论断把培养干部的问题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下乡调研时说到:“一个地方要发展,没有一个战斗堡垒是不行的,干部不为民办事是不行的。因此,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做生产发展的带头人,要做新风尚的示范人,要做和谐的引领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5]因此,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动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振兴美丽乡村的核心要义与“关键一招”。

(三)提升村干部动能能够拉近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距离

一位干部只有提升了自身动能,才能在干事创业过程中给群众留下良好的印象,有了好形象才能对群众形成一定的威信力、吸引力。在千难万难中实事求是谋求发展的农村干部吴仁宝,扎根农村40年,带领群众共同努力将曾在历史上有名的一贫如洗的华西村打造成村民们安居乐业的幸福村。一位干部如果没有提升自身动能,既不为群众干实事,还摆官架子搞一言堂,缺失了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仆形象,不仅使群众对其嗤之以鼻,也会给其后继干部留下负面的示范形象。一些干部受封建官僚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只顾着搞形式主义应付检查,脱离了群众和实际,缺失了责任心,为了自身的利益以政府的名义去做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情。另外,农村本是熟人社会,如果领导干部不顾自身形象而骄横跋扈,群众有苦有冤不敢伸、无处申,久而久之,群众与政府的距离越来越远,渐渐地对政府失去了信任。农村干部身处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线,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干事创业动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为人民谋福利,使人民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才能让群众真正心向着党和政府。

二、五重制约:影响村干部动能提升的困境因素

现今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乡村社会变革也在进一步加速。然而存在一些因素使得村干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提升动能的信心受到了阻碍,对眼前的各种矛盾事务避而远之,对手头的工作挑三拣四,对自身肩负的任务避重就轻,不愿意对工作倾力而为,极大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

(一)干部结构:有待优化

首先来说,村干部队伍应该是层级制的,第一级包括村支书和村主任,第二级有两名副书记或副主任,最后一级是若干名两委委员,总人数应该在8人左右,且各个干部应该有明确的权责分工。然而在现实中有些村庄实际只有村支书和村主任两名干部握有实权,其他两委委员权责不甚明晰,集体中有关妇女工作、社会保险、村集体资金等工作都没有明确分工,权责交叉化现象频出。其次近年来我国村镇进行了大规模合并,大量自然村被合并为行政村,这使得村委会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而原有的村委会人员数量则被进一步缩减;又随着现代农村向“后乡土时代”的转型以及当前大量国家资源向农村倾斜,村干部需要管理的事务更加复杂,造成了人少事多的局面。根据黄颖和余秀江(2019)[6]在2018 年所做的随机分层调研,410 名村干部调研对象中男性占比97%,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90%以上,40 岁及以下人数占比不到33%,这说明村干部队伍存在性别比例失衡、学历水平整体偏低、老龄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不合理的干部结构会使一些干部不得不负责多项工作,人少事多权杂的情况并不少见,许多时候并非村干部动能不够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干部素质:有待提升

现代村干部在工作中扮演着双重角色。第一是国家政权的基层代理人,自上而下地协助推进相关政策在本地区的落实;第二是村民诉求的代言人,自下而上的代表村民合理向上级表达诉求,并协调沟通好村内事务等。这双重角色对村干部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了乡村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但一些村干部的素质并不足以应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所带来的考验。首先,相当一部分干部在上任之前有过经商经历,是种养大户、村级企业经营者等,这就造成“富人村官”的现象愈发普遍,原来的“经济精英”转化为“政治精英”,这部分村干部在思想素质方面有待考量。其次,村干部作为实现“治理有效”这一环节的核心,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公众意识和较为扎实的专业素质,在处理乡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较好的执行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使得大部分包括村干部在内的农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有些村干部在乡村治理事务的处理过程中仍遵循着上世纪的方式,善于和稀泥应付检查;有的依然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基础办公设备,办事效率低,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村干部自身动能的提升。

(三)薪酬保障:缺乏激励

“上面足有千把锤,下面仅有一根针”,实现“治理有效”着实不易,需要村干部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由于我国对于村干部的各项薪酬和条件的激励制度不健全,无法完全调动其干事创业动能。首先从福利待遇上来说,村干部工作内容要远复杂于乡镇工作人员,但其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等却不如乡镇工作人员,并且缺乏相应的配套激励措施。另外当村干部退休后,后期基本无任何的保障与补助,有些退休干部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后,还要通过社会保障救济才能维持生活。其次从职位晋升角度来说,村干部在其岗位上基本没有晋升可能,村干部是由村民自己选举,不属于政府工作人员,从上任到退休基本都会留在村里。再者从职位管理权限来说,村干部权力十分有限,村干部当然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可是其在农业经营管理、精准扶贫、乡村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权力有限,心想干事而力不足,久而久之干部动能会被削弱,更不用说提升。最后从工作条件来说,我国农村干部办公环境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大部分村庄由国家拨款建起了新的村委会办公点和党群活动中心,但即便是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里面一般也是“家徒四壁”。良好的办公环境能提升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其对于工作的认可度及工作责任感。

(四)社会生态:复杂失调

俞可平(2014)[7]指出,我国传统农村村落被“肢解”了。他认为农村社会正处在转型之中,传统农业化与现代工业化的相互穿插导致了农村社会生态的解构,现代观念与传统意识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农村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错综而又复杂的社会场景,从而使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也给我国的村干部带来了诸多治理的困扰和麻烦。首先是组织断裂。在传统农村,宗族是与村委相对立的“田野权力中心”,宗族观念能促使宗族中的乡民恪守乡规民约,有利于农村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但随着社会变迁,大多数宗族在维系村庄秩序方面出现了合法性不足的问题,实质性作用日渐式微,渐渐只保留了形式化的外壳,同时村委会作为正式组织也暴露出成员素养不足、权力运行受人情主导等问题。其次是风俗没落。农村传统风俗能够调节和约束村民行为,稳定和延续社会秩序,有利于村民融入公共生活,构建和谐乡村社会。但是随着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民俗文化日渐没落,理性自利观念逐步占据上风,大操大办及攀比之风逐渐出现,农村传统的风俗伦理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而言显得滞后。最后是精英流失。传统农村以乡绅为代表的精英群体在乡村维稳和社会整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乡村治理的制度化,乡绅群体逐步丧失了合法性空间,那些年轻的、富有能动性的新精英群体们也在市场化的浪潮下涌入城市,精英群体流失严重。梁漱溟先生(2006)[8]曾说过:“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乡村社会变迁所造成的乡村文化失调,继而引发的社会秩序的紊乱是目前农村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想要一步一步解决农村文化失调问题,实现“乡风文明”,尚需村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去重振。但仅凭村干部去调动整个村的积极性仍是杯水车薪,久而久之,村干部的积极性与热情被消磨殆尽。

(五)用权无序:小贪小腐

中华民族历经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官场上出现了林林总总的亚文化,掌权者时间久了往往会生出一些不好的意念,开始“腐朽沉沦”。近年来,国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投入大量资源,此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运行,一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势头也较为良好,这使得村干部可支配的资金越来越多。在经济利益诱惑面前,一些村干部经不起考验,利用财政监管机制的漏洞不断截留、骗套、造假,从上级财政补贴、土地资源流转征收、入党资格获取、村集体企业管理等方面不断攫取资金,充实自己的腰包。另外,乡村又是熟人社会,办事轻重缓急需拿捏得当。某些村干部已经从自身心态上打散了为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动能,主动接受某些村民给予的“好处费”,对待一些纠纷事情也仅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渐渐地既不向上级反映村里情况,也不主动为群众谋福利。这些村干部依靠权力小贪小腐严重侵害了村民利益与村集体利益,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公信力和形象。如果不加以监管和制止,群众便有苦有冤不敢伸、无处申,久而久之群众与政府的距离越来越远,也会对其他村干部的动能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出现合谋腐败的局面。

三、五措并举:促进村干部动能提升的路径探析

2020 年2 月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领域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和国家空前关注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既赢得了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中让村干部有担当,敢担当,激发出村干部干事创业动能,切实增强农村干部的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是我们亟需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一)优化干部结构:扩充来源、改善结构与合理分配职责

第一,扩充干部来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要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鼓励支持当地企业家、复员军人及当地大学生返乡竞选村干部[9]。当前应打破职业和年龄限制,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村干部队伍。第二,改善队伍结构。首先优化年龄结构,在干部队伍建设时,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年轻人加入,缓解村干部队伍老龄化的问题;其次改善性别结构,针对当下干部队伍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引进优秀女性加入干部队伍,改善性别结构,杜绝性别歧视。第三,合理分配职责。针对人少事多和交叉任职导致权责混乱的现象,应该本着因事设岗的原则,重新梳理各岗位干部的职责,专人专责,避免职责交叉而引起的权力混乱和多头领导。同时上级党委和政府应注重放权,给予村干部更多的权力开展事务管理、精准扶贫等工作。通过干部结构的优化,村干部班子运转会更为灵活,各项事务解决的效率也得以提高,村干部的动能也会越来越高。

(二)加强培训学习:提升政治思想、基本知识与业务能力

第一,加强对广大农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正面宣传党的先进思想,适时举办一些政治性活动,使村干部树立良好的权力观、荣誉观,在思想上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的一致。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培训村干部的乡村治理及服务群众的能力,协助加强干群联系,强化村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第二,加强村干部基本知识与业务能力的学习。注重村干部队伍文化技术水平的教育和提高,培训出一支懂农业、懂经营、懂管理的全能型干部队伍。基层政府可适时组织所管辖村的干部们到外地进行学习访问,学习优秀的乡村治理模式比如华西村、苏南模式等,拓宽治理思路。乡镇政府应建立系统化的农村干部培训机制,定期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开设日常治理、招商引资、环境保护等培训专题,满足“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的要求。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办公技能的培训,提升日常办公事务处理效率。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学习,使他们具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性能力,也有助于提升村干部们的工作动能。

(三)完善保障机制:优化薪酬福利、工作环境与退休保障

对于村干部来说,提高薪酬保障水平、优化激励机制是提升其干事创业能动性的重要因素。第一,应提高村干部的待遇条件。改善工资结构,形成工资增长机制,实行“基础工资+绩效工资+补贴工资”的做法,并且在村干部完成一定的阶段性任务后,乡镇政府可对其先进事迹给予适当的宣传,提升其荣誉感与积极性,同时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比如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的力度等,使村干部晋升有空间、职业有盼头。第二,应改善村委会的办公环境,改变“干部走到哪,哪就是办公室”的局面。为村干部提供固定的工作场所,并优化村干部的办公环境,配齐办公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设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村干部归属感,增加其责任感。第三,应切实关心退休村干部的生活困难,福利待遇上村干部和国家行政公务员有差距,但是在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上国家应该对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照顾,同时在退休后还应根据其在职时所做出的贡献和实际生活情况,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和再就业帮助。

(四)重构社会生态:强化党建、乡风重振与精英再造

在失调的乡村社会中,以党建为切入点能明显改善乡村社会治理状况。以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建设,继而引领乡风重振与精英再造,解决村干部在乡村治理中面临的诸多麻烦。第一要抓基层党建。强化上级党组织领导,以技术治理、目标治理等手段提升基层组织化水平和凝聚力,主动将那些拥护党、与党目标一致的中坚力量吸纳进党组织,主动树立服务意识,获取村民群众的认同。同时探索激活传统民间组织的途径,鼓励宗族、理事会等组织成为村民自治的基本单元。第二要重振文明乡风,村干部应在上级的协助下挖掘传承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农民传承文化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广场等设施进行文化活动。再者还要推进移风易俗,重拾传统的风俗伦理中的精华,遏制大操大办及攀比之风,同时开展最美家庭和文明村民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建立文明乡风。第三是进行精英再造,促进内生精英转化为新一代乡贤。村干部必须树立共治意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格局,开辟非体制内精英参与村庄治理的渠道,搭建表达民意的平台,将精英意见纳入决策过程,提升精英的主体性,促进其向新乡贤转化。同时要善于挖掘具有良好道德的村庄精英,并对其事迹进行宣传,形成示范效应,营造良好社会风气。通过对乡村社会的重构与整合,可以明显改善乡村风貌,有效减轻村干部的治理负担,促进干部动能提升。

(五)强化监督机制:实施权力清单、政务公开与审计考核

提升干部动能不能一味地激励,应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强化监督机制,对干部违纪腐败情况进行打击,进而对其他干部起到警示作用,提升干事动能效果。第一,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进行“自我监督”。将村级事务中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且容易寻租的事项,比如集体项目承包、低保户评定、党员对象发展、宅基地审批等项目进行梳理,建立权力清单,对清单的操作流程和监管流程做出明确规定并稳妥落实[10]。第二,完善政务公开机制,进行“基层监督”。首先实施村务公开,将村民关心的事项列入公开范围,并通过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群众公开事务处理的原则及结果,让民众心中自有一本账。其次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中引入民主协商机制,重大事项进行民主投票,防止村干部以权谋私,实现决策民主化。第三,加强审计考核,进行“上级监督”。首先由上级政府牵头,按照季度或年度对村财务和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审查,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追查,责令整改。其次,上级政府应按照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对村干部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并将考核分数进行量化排序,并作为晋升与奖惩的依据;同时对考核不合格、责任意识薄弱的干部给予调整,使村干部珍惜自己的职务与工作,自觉提升动能,做到廉洁守法,为民办事。

猜你喜欢
动能村干部干部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