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责任与使命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2021-01-30 03:50
生产力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七一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马 艳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太原 03003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指出,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1]。其中,作为学术期刊重要组成部分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发表与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讲述中国学术故事的重要载体,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量非常可观。2014 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了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5 756 种,其中社科类学术期刊2 043种。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形象,展示了“理论的中国”“学术的中国”,彰显了我国日益增强的文化软实力。新的时代条件下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如何更好地发展,2021 年5 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中指明了方向:“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2]2021 年7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研究阐释讲话的核心要义,展示高质量研究成果,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面临的重大课题。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工作要明确方向牢记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学术引领的价值取向,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3]。

方向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工作的根本问题。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4]。作为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担负着弘扬中华文化、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术研究方向的重要职责。因此,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守学术期刊的政治使命和社会担当。坚持政治家办刊原则,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

当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要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就是要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讲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讲述“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3]。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首次高度概括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精神,建党精神是这些精神生成的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力量之源。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4]。

当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5]。“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4]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学术研究的材料、理论与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实际,宣传阐释党的理论,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呈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壮举。

二、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3]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阵地意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理想和信念,以学术方式展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学术期刊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地喊口号、贴标签,而是要润物细无声,用学术的方式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研究工作、期刊工作中,推出富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成果,从而担负起引领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神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党建等方方面面,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围绕真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回应时代的呼声和人民的关切,积极建言献策,服务党和政府决策。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导向,要真正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落脚点。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初心和使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的具体体现。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是要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大众生产生活,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推出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研究成果,做到以高质量的成果立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关注现实问题,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学术问题与现实关照相结合,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充分反映现实情况,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例如,《生产力研究》作为经济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立足中国现实,面向经济理论研究前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策划、组织、实施、创新主题出版,打造了“宏观经济、财政金融、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生态经济、农业经济”等栏目,力求着眼民生领域、解决人民关切问题、寻求社会共识,体现出当代中国学人应有的学术关怀和学术努力。

四、坚持学术引领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中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2]。坚守初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初心;引领创新,是学术的活力所在,是学术期刊的价值所在。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传播优秀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承载的是学术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充当学术引领的重要角色。因而,学术引领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独特优势,坚持学术引领的价值取向是其职责所在,具体体现在:第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连续性出版物,其特点之一就是连续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通过连续性地长期刊发各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积淀学术文化知识,从而见证和记录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脉络,不断推动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第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通过加强自身学术规范的建设,不断引领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从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第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平台,彰显学术特色,不断推动学术思想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从而发挥学术期刊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步。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如何作为,怎样作为,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关键在于准确定位,着力打造期刊特色。在学术期刊工作中,要摒弃各种“等、要、靠”的思想,积极主动寻求突破点。结合学术传统、学科优势和地方特色,策划和设置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视角的栏目,以特色的研究和特色的理论建构,以“有所作为”“锐意进取”为主要思路,扎实落实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各项政策、举措,创造性地发挥学术引领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目标下,学术期刊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4],这“四者”是学术期刊工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学术期刊坚守的社会担当。学术期刊只有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方能不负使命,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七一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