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金良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对生态资源不断开发的同时也对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自然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有责任更有义务保护它。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人类做到在利用生态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生活更健康,毕竟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处理的办法是多植树多造林、制定防火的计划措施。
关键词:植树造林;火灾防治;生态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全方面,多方位的措施,目前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森林火灾和树木的破坏,可以在恢复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的保护,虽然说环境开采遭到的破坏并不可能完全恢复,但也是需要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争取建造美好生态环境。
一、植树造林,让绿色重新覆盖森林
随着全球变暖逐渐引起人类重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我国作为东方大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做到身先士卒。尤其是近两年,火灾频发,对环境的破坏严重,我国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植树造林,预防火灾,为此也推出各种措施与技术,那么,国家为什么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呢?对生态保护有什么好处?首先,植树造林可以保护森林的水土不流失,防止土壤沙化,为森林注入新鲜“血液”,延续其的后代,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种植大量树木还可以抵御风沙,在森林,开采可能就伴随着水土的流失,流水导致沙化,沙化则会引起沙尘暴,在此因果下,森林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但如果放任不管的话,沙尘暴就会侵蚀更多土地,对生态造成更大的破坏,植树造林之后树木则可以抵御风沙,减少沙尘暴的侵蚀,保持土壤不被沙化。
二、火灾防治,减少森林不必要的损失
在森林发生火灾是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人为火灾,一种是天然火灾,人为火灾指的是人在森林野外这种场所用火而导致森林不慎起火,所谓人为的火灾还分为两种生产性火源与非生产性火源,生产性火源主要指烧荒、机车喷火、燃烧木炭,非生产性火源发生则比较普遍日常,譬如在野外生火、抽烟等等,它们发生频繁,大都是人们的疏忽大意所造成的。天然的火灾是自然环境下爆发的火灾,如夏天时气温过高引起的火灾,下雨时的天雷火,还有火山喷发时所引起的种种,都属于天然的火源。
对于火灾我们可以怎么防治呢?针对森林的防治方针可以有:从源头上掐灭火源,严禁将一切容易引起火灾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如:禁止吸烟、禁止在山上玩火、禁止在山上烧烤食物等,还有“森林防火期野外火源管理‘十不准”,明文法规后还需要人们自己有防火的概念,从我做起,自觉远离火源。还可以设立防火巡查小队,严密排查森林中任何会发生火灾的原因,做到防患于未然,密切关注森林事实情况,将发生火灾的因素从源头上“扑灭”!
三、森林的生态保护
对于森林的生态保护,除了植树造林、防止火灾这些必要的措施,我们还可以做到不乱扔垃圾,不伤害野生动植物,不滥用一次性筷子,每个人自身做到不乱砍滥伐,要树立保护森林的自我意识,以身作则,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保护森林的使者,看到破坏森林环境的人我们可以加以制止,将爱护森林这一意识传播给每一个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为森林的生态环境保护所做的贡献。我们要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不仅仅是在森林,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地方。
我国目前森林的环境状态还是有一些脆弱,需要加大力度去恢复、新建,近年来,不单单是人为的破坏森林,还有一些自然灾害如火灾、虫灾,也对森林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部分地区的绿林覆盖不够全面,针对这一措施,我们可以采用平均绿林,加大覆盖面积的做法。不少人肆意的乱砍滥伐可能是由于自身意识不够全面以及国家的森林法规制度没有完善,导致其无所畏惧,大量砍伐,浪费资源。需要让其改变自身的观念,很多久居山林的人会认为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东西,他们认为“靠山吃山”,所以对于大山的一切、森林的一切他們都会认为是理所应当,想用就用的,所以要从源头上消灭他们这种封建迂腐的想法,才可能使乱砍滥伐现象之一得到改善。还要尽量做到少用化学产品,因为滥用化学产品会对森林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如酸雨、全球变暖,这些因素导致的灾害非常严重,可能几年都难以恢复。减少了资源利用不说,最主要的是对环境的破坏。
四、结语
从小我们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种字眼就不陌生,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的,地球就是我们的母亲。所以我们要做到尊敬与爱护它。近几年来,环境污染愈发严重,加之我们对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所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听从国家对环境保护、卫生治理的安排,我认为我们就可以生活在更蓝的天空、更绿的青山下!
参考文献:
[1] 廖显峰.谈3S技术在森林防护管理中的应用[J].花卉,2021(8):210-211.
[2] 李永.森林防护技术在森林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3):150.
[3] 方启云.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森林资源防护途经研究——以冕宁县为例[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4):197.
[4] 董海燕,金敏丽,王剑艳.杭千高速入城口防护林设计中森林意境的体现[J].福建林业科技,2011,38(2):144-14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