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鸿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已有41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其中上海共开通15条线路,北京共开通20条线路,广州共开通14条线路。随着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大量的外国友人到我国旅游、学习、工作和生活,城市轨道交通是迎接世界各地来宾的重要场所,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站务人员的英语交流水平,对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意义重大。
新时代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15〕6 号) 要求: 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1]。关于高职基础英语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的有效衔接方面的路径研究有很多。张媛飞指出:在基础英语课堂渗透专业英语,叙事教学法融入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开设统筹考虑[2]。葛婷婷指出:从课程设置角度做出高职基础英语与城市轨道交通英语的调整;将城市轨道交通英语融入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之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3]。而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落实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在实地考察调研轨道交通就业岗位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尝试提出在教学前、中、后各个阶段应当遵循的人才培养目标原则、教学内容选用原则、教学设计实施原则、教学质量考核原则,以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到精准育人,为高校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笔者通过自身的经验、同行间的交流以及调查问卷分析同类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发现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因此将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与专业岗位群紧密联系起来,即充分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岗位需求相结合,课程内容的选择立足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目的是为了真正实现专业英语的学习为专业知识的提升和专业岗位的技术发展服务,奠定扎实的英语基础。
笔者通过咨询、实地考察、学习交流、查看人才培养方案、就业报告等方式对城轨交通专业和就业岗位进行了调研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对接轨道交通行业,属于新兴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分为普速、高速和城轨三个方向,毕业生可在城市轨道行业中的地铁、轻轨、铁路、客运站等企业从事运营管理工作,初步就业岗位有站务员、车站客运(票务)值班员、车站行车值班员、OCC调度员等。因此将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英语课程岗位任务归纳为:问询、票务、站内、车厢、出站作业五种[4]。如票务作业职业能力有:能熟练运用电话或面对面解答外国旅客关于购票、订票、退票等各种询问。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相比专业课,学习英语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略显不足,课上学习依然是学生提升专业英语能力的主要渠道,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兼顾学生的基础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在选用教材时,围绕行业真实需求,未来岗位所需的社会能力、专业通用能力、专业专项能力、方法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学生特点为中心原则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了以下四点。一是从真实工作场景中提取素材,语言地道、规范,如每课中都有真实场景的对话,并配有音频和角色扮演练习。二是内容丰富、全面、实用性强。如关于票务的问题讲的全面透彻,对职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三是图、文、声并茂。如对一些专业词汇的导入中,通过图文等方式使表达更直观易记。四是练习富于实践性、开放性和趣味性。如有一些课后的练习是角色扮演的拓展练习,这对学生虽是挑战,但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之,好的教学内容能使师生围绕综合职业能力这条主线,通过真实职业情景特点的教学活动与未来的工作过程贯通衔接。
热点(hot spot)指的是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者信息,或指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外网资源、系部专业教师、学生三个渠道了解轨道交通行业资讯。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资讯网、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博览会、高铁经济论坛,以及本市的地铁资讯,确保每一堂课做到知识点新、知识点准、知识点强。在每堂课的前十分钟要求同学们分享他们网上搜索的行业资讯等。如太原地铁于2020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结合课程内容,邀请学生分享其乘坐太原2号地铁线的感受,并对线路详情、学生卡的办理等内容进行介绍,还在课后布置了关于地铁站名、运营线路、运营时间等内容的笔译练习和口语练习。由此学生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而且回答有关线路和时间的咨询时会更加自信。
对话选篇[5]:
A passenger with a pet is refused entry into the subway.
Metro Employee:Madam,I′m afraid you can′t take the subway with your pet.
Passenger: Why?
Metro Employee:pets are not permitted on the subway. It′s a regulation of Shanghai Metro.
Passenger: But I can take my dog anywhere on the London Underground .
Metro Employee: Madam, different cities have different rules. The subway in Shanghai is often crowded and noisy. We don′t think it is a suitable environment for pets. Moreover, pets may disturb other passengers and cause inconvenience.
Passenger: But I already bought a ticket.
Metro Employee: No problem.We′ll give you a refund.
Passenger: OK, then.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拓展教学资源、加强重点训练、贯穿思政教育四个核心要素,确保输入切合学生水平、资源符合学习需要、重点内容训练扎实、学生书面口头输出高质量。
一是通过创新引入方式,即根据对话音频的内容,反问式地提出问题。如针对上面的对话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宠物可以带进地铁吗?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有些地方的地铁允许人们带入宠物,而有的地方不允许?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城市回答此问题。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同学们遇到了困难,笔者鼓励他们通过各市地铁官网搜寻地铁规定的相关信息,最终找到了最佳的答案。通过对问题的梳理、讨论、分析、解决,使同学们提高了查找资料、整合信息、梳理表达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将被动接受变主动参与,逐步走向深度参与。
二是通过拓展教学资源,引导同学们挖掘更广更深更宽的内容,除了宠物不可以带进地铁,还有哪些物品是禁止携带的?这个环节借助一些图片和同学进行互动,引入哪些物品是可以携带的,哪些物品是禁止携带的。同时作为未来的工作人员,必须清楚“为什么这些物品是违禁的?”由此全方位地拓展了话题内容,同时将词汇及句型、情景对话根据拓展的内容进行了模仿练习,着实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三是通过加强重点训练的方式使学生将对话中涵盖的知识点真正学懂弄通会用。在每次的精讲对话完成后,要求同学们两两结对子,互换角色模拟完成新场景任务,经过讨论、思考、打磨、训练等方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岗位业务适应能力、合作完成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日渐提高。
四是坚持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贯穿到城规交通专业英语的教学全过程。在这个对话中,从话语分析的礼貌原则角度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若工作人员对乘客提出禁止携带什么时,有可能会因个别乘客不知道、不理解、不愿服从规定等情况,与地铁工作人员产生冲突,这时如何礼貌地化解矛盾并制止乘客的行为,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扎实的英语沟通能力,而且还须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深度挖掘此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元素,从管好自己的小情绪、做好自己的小事情、管住自己的小毛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出发,通过小事情折射大道理,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专业英语之所以区别于基础英语,专业词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一些词的意思在专业英语中发生了“变化”。如fault本义是缺点、错误、毛病,专业英语中是故障,electrical faults是电力故障;再比如failure本义是失败,专业英语中也是故障,failure of the brake system是刹车故障,failure of the automatic train control system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故障。二是一些专业新词的出现,如一些专业设备的说法,自动售票机(ticket vending machine),闸机(turnstiles),磁条(magnetic stripes),无障碍电梯(accessible elevator)。对于大量的专业英语词汇,课堂上灵活采用比较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语境记忆法、图像记忆法等对专业词汇的学习难点进行破解[6]。如:关于地铁中用到的一些关于Emergencies的设备运用了联想记忆法:emergency brake(紧急刹车),emergency door handle(紧急门手柄),fire alarm(火警报警器),fire extinguisher(灭火器),passenger intercom(对讲机),safety hammer(安全锤)。再比如关于灭火器的构造运用了联想记忆法和图表记忆法,nozzle(喷嘴),pin(栓),lever(压杆),handle(把手)。
专业英语的翻译,尤其是汉译英,也是难点之一,而且专业英语与日常英语、文学英语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除了由其技术内容所决定的包含一些数据、公式、符号、图表和程序外,在语法、修辞、词汇和文献体裁等方面都有其特点。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简练,结构严谨,表达明确,不重虚文润饰。二是复杂长句多。三是逻辑推理性强,原理概念清楚,段落章节分明。所以在突破学生翻译难点方面,首先引导学生遵循正确的步骤,即理解原文、攻克难词、酝酿表达、整理输出、检查校对五个阶段;其次鼓励他们加强讨论合作,逐步地化解翻译的畏难情绪和开阔翻译的思维;最后,通过翻译对照练习,深入拓展一些翻译的方法、技巧和策略。比如专业英语的被动语态很多,有时候为了使译文更顺畅,可将英语的被动语态汉译为主动语态;原文:You are entitled to a benefit of 1 yuan if you transfer onto a bus within 2 hours after you exit a subway station. 参考译文:您在出地铁站两小时内换乘环城公交车,可以优惠一块钱。再如缩写词和符号的翻译,缩写词大多是首字母,可按意义直译,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 Train Control),FAS 防灾报警系统(Fire Alarm System),而对于大家都很熟悉的公司、机构或专业术语的缩写词也可不译,照抄原文等,IBM 照抄或译成: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另外,听力和口语一直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笔者除了在授课中加强课程内容的听说练习外,还引入了App的使用,比如扇贝口语、英语趣配音等。这些App里不仅有很多听与配音的练习,还有很多场景实时模拟,极大地丰富了听说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提供了更多途径。
考核既是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外在压力,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内动力的有效方式。在上课伊始,明确考核内容、制定评分标准,将考核评价贯穿到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上课表现将学生分为四大类:基础扎实且表现积极、基础薄弱但表现积极、基础不错表现不积极、基础薄弱且表现也不积极。对每一个学生从不同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进步情况等方面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课程考核项目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评。平时成绩测评内容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违规违纪情况、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情景任务角色扮演完成情况。评价指标主要涉及词汇句型测试、课堂表现、作业、情景对话任务等。期末测评内容主要包括客观成绩和主观成绩,客观成绩评价指标是测试卷的分数,成绩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进步状况等。每一项任务结束之后学生都能得到及时评价,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反思、调整、输出、再评价的正向循环,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把握岗位群、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四个阶段的原则,使课程改革思路中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设计以及考核形成了闭环,有效地破解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单一的困境。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交叉专业,该领域的研究涉及交通运输、管理、法律、社会学等专业学科,除了让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从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师资配置、教学技巧等方面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合理地安排好课时,从听、说、读、译、写五个方面,准备丰富多彩的视听资料、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行业精准地输送高质量人才。
笔者自教授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以来,持续不断地对课程在教学设计、授课方式、考核依据等方面进行钻研和探索,课程已分别在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城轨运营21、22班作为试点进行了实施,已取得良好的效果,深受师生的喜欢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