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靖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
声乐元音训练是声乐课程中长期使用的手段,其目的是建立歌唱者在演唱中自身生理机能与发声部位的协调合作[1]。喉头为发声部位的核心部位,它的稳定性决定了歌唱时的音色、音质、音准以及气息的运用状态。声乐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元音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手法,大多传承了自己声乐教师对其训练的手法,对训练的目的和原理并不明确。特别是一些刚步入声乐教学岗位的青年声乐教师,在声乐课上元音训练环节套用传统训练手法,课堂练声环节流于形式化,对练声中元音训练项目的目的,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深入的认识,导致在教学训练对出现的一些生理发声问题,无法从根本源头上进行追溯,使其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作为一名高校声乐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元音训练,通过训练过程观察并归纳学生发声时的生理运作状态,通过生理层面,对元音训练和喉头稳定关系进行分解、剖析并从根本源头追溯问题症结。望对声乐教师或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声乐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声乐训练中,声乐教师常常使用元音来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是借鉴和沿袭意大利美声唱法的训练模式总结而来的。因为从音乐上来讲有乐音和噪音的区别,乐音是由有规则的音波构成的声音;噪音是由许多不规则的音波合成的声音。从语言学上来讲,将之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元音发声时需要靠声带震动,形成有规律的声音,辅音发声时声带不振动,由气流呼出时受到发音器官的某种阻碍发出声音,这样形成的声音为噪音。元音和辅音同时发出形成有规律和有阻碍的声音,这就是混合音[2]5-9。
从声乐训练的目的来看,希望演唱者达到歌唱时发出的声音全为有规律的音波,所以对于元音的训练非常重视。国际通用的音标体系中元音有a、e、i、o、u等五个,汉语中的元音有a、o、e、ê(鹅)、i、u、ü等七个。在大多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常拿来训练声乐的元音是a、e、i、o、u等五个[2]5-9。这五个元音共同的特点是在发声体上都为声带震动发声,气流通过声带后不受任何阻碍。而通过口腔共鸣器以及发声器官的不同形状,则可以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效果。
歌唱发声时,喉头的稳定直接决定着歌唱声音的统一性,喉头应当在自然的状况下下降稳定,如果歌唱时喉头位忽上忽下将难以发出圆润饱满的歌声。因此,早在意大利的“真正美声时代”,唱高音是用喉结向上的办法,这种声音尽管唱得很干净,但音唱的越高声音越细、越窄。直到150年前,法国的歌唱家杜普勒发现,如果将喉头稳定下来,打开喉咙,则高音会变得宽阔洪亮,而且上下声区统一。此后便肯定了稳定喉头的歌唱方法[3]。
在声乐歌唱时要求喉头稳定,从而达到音色统一,气息流畅的发声方法。但是不同的元音口腔的开合度是不同的,不同的开合度形成了不同舌位的高低,舌尖在口腔中摆放的位置前后不同,嘴唇的形状也会根据元音的情况发生变化,可以是展开的、浑圆的;这些情况都是由语言来决定,但是未经过声乐训练时,要求元音发声时达到标准,有时会拉扯到喉头,影响其稳定性。这样的运作情况如果运用到歌唱中,会使演唱者发出的音色不统一、音域狭窄、气息不顺畅,漏气、歌唱状态不佳。
五个元音在发出时都需要嘴唇的配合,嘴唇在声乐训练中为负责咬字吐字,将歌曲中的语言清楚准确的表达出来,在未经过声乐训练者发e音时嘴角往耳朵方向延伸,成舒展状;o音发声时嘴角往中间聚拢,嘴皮往外延伸,形成一个往外的圆筒状;u音发声时嘴角也往中间聚拢,上嘴皮往口腔内部做出细微的内收,下嘴皮两角往上延伸和面部肌肉配合形成一个向下的吹动状的圆筒形。发i音时口腔内部上下牙咬住,嘴唇微微打开,形成一个和嘴唇放松口腔吸气状态接近的形状,嘴唇的变化从横向和纵向来看和不发声时的状态区别不大;a音在发声时上嘴唇往上露出上牙,下嘴唇往下露出下牙,口型开到最大形成喇叭的状态。
颞下颌关节为医学上的称呼,又可以称为“颞颌关节”或“下颌关节”。它是由下颌头与颞骨下颌窝和关节结节组成,左右合成一联合关节,主要负责人体张口闭口以及咀嚼运动。颞下颌关节位于外耳门前方,并与枕骨基底部和岩锥重叠,有人容易看出,有的人显影不清,声乐教师常在教学中通过手指触摸的方式来肯定这个关节的打开与否。下颌关节允许下颌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及侧方运动。在开口、闭口活动中,下颌头在下颌关节腔内沿通过下颌头的额状轴转动,下颌体表现为下降和上提。作前、后运动时,关节盘连同下颌头一起在上关节腔内围绕位于关节结节内的额状轴,作弧形滑动。侧方运动则为由一侧下颌头在下关节腔内原位作垂直轴上旋转,而对侧下颌头连同关节盘在上关节腔内向前移动。张口时上、下切牙缘距离最高可达50-60mm,向前和侧方运动时移动为10mm左右。在发出五个基础元音的时候下颌关节也有着不同的形态,发e、o、u三个音时下颌关节成半开状态,下颌体往下降10-20mm左右,上下牙距离10mm左右;发i音时下颌关节成关闭状态,下颌体保持不动,上下牙紧贴;发a音时下颌关节成几乎完全打开的状态,下颌体关节往下降50-60mm,上下牙距离也在50mm左右。
软腭,即腭(口腔的上膛)的后部,由结缔组织和肌肉构成。指口腔上壁的后1/3,主要由肌、肌腱和黏膜构成。附着于硬腭后缘,向后下方延伸,为腭的能活动部分,软腭向后下方悬垂呈帆状,故称腭帆,其向前下面凹陷,后上面略凸隆主要由黏膜、黏膜下层组织、腭腱膜及腭肌所组成,厚约1cm。黏膜与硬腭黏膜相延续,但质地柔而平滑,在前端中线两侧黏膜上左右各有一对称的腭小凹,相当于软硬腭交界处。软腭黏膜下含有较多的黏液腺,深面为腭腱膜及腭肌,腭腱膜位于软腭前1/3处附着于硬腭后缘,构成软腭的支架,腭黏膜近硬腭部厚,向后则变薄,腭肌均位于软腭后2/3处,前续腭黏膜。腭肌与咽肌协调运动能控制腭咽闭合,对言语、吞咽、呼吸等功能起着重大作用。软腭后缘游离而下垂,中央有一个乳头样的突起,叫腭垂也就是俗称的小舌头,其形状大小均有个体差异。
当发e音时由舌骨向下略微发力,软腭在颞下颌微打开的情况下略微拱起;发o音时舌根放松,颞下颌半开,软腭不抬起,由嘴唇往中间聚拢配合发出;发u音时舌头也是放松的,舌骨不发力,颞下颌半开,软腭不抬起,由嘴唇往中间聚拢上嘴皮稍微内收配合发出。
i音发出时,舌骨微微向下用力,嘴唇和颞下颌不开启,软腭不抬配合上下牙轻咬发出;a音发出时软腭随着颞下颌开启时往上抬起,舌头会根据个人发音的习惯往后退或者是向上顶起形成一个较大的口腔空间发出a音。
根据以上未经过声乐训练发声状态的总结,可以得出判断,颞下颌开合的大小在一定程度确定了口型的大小、也确定了舌头的状态以及舌头的高低位置、软腭的抬高程度,所以也可以将这五个在声乐训练中常用的元音a、e、i、o、u,根据以上的判断分为开音、闭口音、半开口音三个类别。其中牵扯少的口腔运动为闭口音i,比较少的为半开口音e、o、u,牵扯较多的为开口音a音,这也印证了卡鲁索对于元音训练的体会“a音是声乐训练中最难发的元音”。因为a音在发声时牵扯到太多辅助器官颞下颌、舌头、软腭、牙齿、嘴唇等,而且这些器官的运动幅度都是五个元音中运动幅度最大的,当发a时喉头的位置也容易被这些肌肉群、软组织大幅度的运动所影响,导致发出的音色不理想,歌唱状态不佳。
在声乐教学元音的训练环节中,根据前文中分析的元音发声特点将其归纳为“半开口元音”“闭口音”“开口音”三个类型。并将三个类型的特点和发声时容易出现的状况对学生进行了细致分析和讲解。学生在完全理解后,喉头的稳定性得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意大利语音中的半开口元音为e、o、u等,汉语的元音ü和ê(鹅)在发声时不管从口型、颞下颌、舌头、软腭的状态也都可以归入半开口音的范围[4]。根据发声时气流的多少可以概括为“少气半开口音”和“多气半开口音”“少气半开口音”为e和ê,其音色比较干净,清脆,听不见气流的声响。在发这两个音时颞下颌微微打开,嘴角上扬,嘴唇往两边舒展,从外在来看都相同,能区别发出两个元音在于e音发声时舌头中部会下压,ê音发声时舌头中部拱起,形成一个相对于e音来看较窄的口腔空间,舌根和下颚咬肌因为舌头中部需要的拱起而发力。稳定的喉头因为舌头的下压或拱起,以及发ê音时下颚咬肌的用力而往上抬。
“多气半开口音”的概念也主要是建立在相对于e、ê这两个听不见气声的半开口基础上确定的,发o、u、ü三个音时都需要嘴唇往中间聚拢形成一个吹通装,便于呼出气声。在发声这o、u音时舌头的状态都比较放松,颞下颌关节打开程度和e、ê相似,口型大致相同只有嘴皮的形状有略微的差别,发ü音时舌骨会往下发力,口轮匝肌相对o、u音更加紧张,舌骨的发力也会牵动下颌骨舌肌用力,周边的二腹肌、胸骨舌骨肌以及甲状软骨都会跟着发力,在这么多肌肉用力的前提下喉头也很难做到自然放低的状态。
i音是中外元音中唯一的一个闭口音,根据前面分析发出时的口型以及颞下颌关节的状态,其特点总结起来是带动的面部肌肉较少,嘴唇和不发声呼吸时状态几乎一致,所以口轮匝肌属于放松的状态,口轮匝肌不运作或是比较放松的状态下颧小肌、颧大肌也不会有任何的运动;舌骨几乎不发力,因为舌骨不发力所以下颌骨舌肌也比较放松。气流经过喉头震动声带由喉内肌固定好喉头,喉外肌则由于发音是各个部位的不运作状态,而使其对其他肌肉群不发起运作的信号,要求喉头的放低的前提下,相对其他元音来讲就比较容易做到。有的人喜欢发i音时习惯挤卡嗓子的个别现象除外。
文章第二部分对a这个元音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这里具体剖析一下为什么a音难发。要发出标准的a音首先要求口型在瞬间全部放大,颞下颌关节几乎全部打开,要做到这一要求辅助的肌肉群为: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口轮匝肌、颧小肌、颧大肌、为使演唱表情丰富还会涉及眼轮匝肌、左右两侧额肌;当声带接受肺部气流发出震动,同时间有要运作这么多的肌肉群,就会迫使喉外肌发力,使喉软骨即喉部的支架构成的甲状软骨、环装软骨、会厌软骨、小角软骨、楔状软骨处于一个高度发力的状态,在这样多肌肉群发力的情况下,再来要求喉头的自然放低落下是比较难的。这样一个紧张的发声状态如果运用到歌唱中发出的声响也不会悦耳,如果没有良好气息的配合还会产生漏气,如果强迫其发声,所发出声音也必然尖锐、刺耳不能用于演唱,如果没有训练好放在歌唱中会失去气息的支撑,在歌唱中频繁换气影响歌曲的表达,或者是发出不太理想的音色干扰歌曲的风格表现,长期演唱会带来一些声带上的疾病,让声乐学习者苦不堪言。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喉头的稳定程度和不同元音的发声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发声的过程中根据元音的状态容易稳定喉头的元音为闭口音i,因为i音所牵涉的肌肉组织较少,可以排除很多对喉头稳定训练形成的肌肉拉扯,有利于声乐训练中喉头稳定训练的环节[5]。当喉头稳定后就可以参照i的状态带入其他元音进行训练,建议为半开口音作为过渡训练,再到开口音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嗓音稳定的前提来进行发声,不可操之过急。
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范围中,唯一直接运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2]5-9。通过几个基础元音来训练声乐是声乐课的常规手法,是语言与音乐在结合过程中的有效过渡手段。文章中通过医学观点对常用元音的发声进行剖析,归纳出每一个元音发声时的状态和特点。在教学中声乐教师需要认真聆听自己学生的演唱,分析其问题症结,并结合元音的原始发声特点,分析出学生个体在演唱什么元音时,喉头相对稳定,状态比较放松,再对其声乐学习和训练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有效的实现训练目的,在教学训练中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