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洁 吴 琼
(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4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成效显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上的根本遵循。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围绕多方面、多维度展开,既从本体视角出发探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在发展,也从历史维度深入研究其生成逻辑,并着眼于当前民族工作实践进行实践维度与价值维度的探析,较为系统地形成了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在几千年来的民族融合发展进程中不可分割地存在辩证关系。徐黎丽和韩静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国家疆域、互补的生计方式、互鉴的生活经验、共有的历史记忆、共认的价值体系、共育的国民意识、共享的精神家园等因素组成的实体与精神共同体。[1]朱碧波亦认为中华民族不是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一个有着共同历史叙事、集体记忆和命运关联的历史命运共同体。[2]张建春、蒋平、张志巧从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角度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与现实共同体的有机结合。[3]顾超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论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4]
李贽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考察,探究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多方论证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中华民族和新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5]严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克服来自内部族扩张力和外部思潮、势力的冲击,提出要关注短板、提升政治认同、规范民族理论传播、坚持正确道路、发挥好制度功效等。[6]曹为在民族复兴战略全局的视阈下阐释了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辩证关系,提出从世界历史、国家、民族、国民四个维度展开开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格局。[7]刘海涛对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的“共同体”理论及其中国化进程加以探析,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创新发展要借鉴和吸纳国外的相关优秀成果,要对整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的“小共同体”以及“地域共同体”进行专题研究,加强田野调查获得微观经验。[8]郝亚明认为,要从要素重叠层面发掘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在纽带联结层面发掘中华民族的互嵌性,在功能依存层面发掘中华民族的共生性三重维度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9]周超、刘虹在共生理论视阈下从责任、文化、族迹、利益、命运等共生层面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模式,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效建构目标是实现多民族主权国家共建共治共享的共生治理格局。[10]
学界普遍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元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探究,以此为基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衍生概念加以阐释。奇海林、杜鹏、淦思明、王磊等学者均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价值、命运共同体的多重内涵,高承海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心理意识,是一种民族观,也是一种集体认同。[11]张建春、蒋平、张志巧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族群众在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共创、共有、共享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有机统一。[12]青觉、徐欣顺在论述“共同体”“共同体意识”涵义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在体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 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13]哈利正、杨胜才从国情家底意识、历史主流意识、政治法治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共同发展意识、共建共享意识六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基本内涵加以探析。[14]
学界普遍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大致历经了古代“大一统”思想、“华夷一统”思想下中华民族的内在聚合;近代挽救民族危亡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自在走向自觉;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实践性发展与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性发展这四个关键节点。代表学者有王文光、徐媛媛、乌小花等。张可荣、刘奕汝从19世纪后半叶的徘徊抗争、甲午战败后的群体觉醒与方向确立、五四运动时期“第一次全面觉醒”与社会凝聚、抗战以来的普遍觉醒与空前增强等阶段出发,深入探究了近代中华民族觉醒与共同体意识形成。[15]张瑜敏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进程,从共同起源:“华夷之辨”的多元统一、共同孕育: “大一统”背景下文化的交融与汇聚、共御外敌:从自发到自觉的联合、共同发展:铸牢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阶段阐释中华民族从历史到现实的认同过程。[1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围绕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创造性论断,它有本有源,是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诞生、发展、交融中逐渐汇聚而成的。严庆、平维彬梳理了“大一统”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频共振性,认为“大一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来源之一。[17]此外,二位学者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儒家族类观也是重要思想根基。[18]徐杰舜从学理性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内涵与学术支撑进行了探究,他提出:“历史合力论”“大一统”理念、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学术支撑。[19]张伦阳、王伟认为,中国一脉相承、延续至今的文明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的历史底蕴。[20]闫丽娟、李智勇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端自“天下观”,再造于“民族主义”,充实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民族经历“自在”到“自觉”过程相随。[21]艾北疆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不竭的精神源泉”。[22]张莉从“家国同构”的社稷观念、“华夷一体”的统一情结、集体记忆的人文根基、贵和尚中的和谐理念、和而不同的共存原则五方面论述了中华民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根基。[2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断是顺应国际国内双重背景基础之上产生的科学论断,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国内学者大体上从国内、国际大环境进行分析。
王春杰从西方侵略势力的不断挑衅、国内外民族政治演变形式的多样性特征以及国内一些分裂分子分裂祖国的图谋三个角度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国际大环境。[24]刘佳从国际民族关系和“三股势力”的负面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的渗透两方面论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断提出的必要性。[25]麻国庆、陆卫明、徐杰舜等学者都指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的国内背景,并对此进行相关探讨。斯琴格日乐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代诉求、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发展的思想诉求、中国民族问题演化的现实驱动三方面进行了分析。[26]
实践路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理论上升到实践、个体上升到群体的关键环节。关于这一部分学界的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大致聚焦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五个维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供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思路。
李资源、向驰从理论贡献、制度保障、实践引领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核心引领作用,强调“在理论上要廓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及其时代内涵,凝聚现代民族国家共识;在制度上要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民族事务法律法规,构建保障中华民族各成员权益的制度框架;在实践上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维度进行理论证成与体系构建,推进中华民族整体化”。[27]熊芳亮提出,要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有关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提升党内法规制度体系。[28]宋才发提出,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的民族工作制度,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29]马冬梅提出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健全体制机制,把制度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30]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艾北疆指出:“经济结构对多民族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起决定性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共同发展”。[31]彭谦、李阳指出要缩小各民族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问题。[32]刘佳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走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之路三方面论述了从经济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5]李曼丽、蔡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指出必须形塑共享发展的经济共同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3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34]从文化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主要集中于;第一,加强中小学、高校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强“五个认同”教育,主要以王延中、贺颖春、向涵、祖力亚提·司马义、蒋文静、冉春桃等学者为代表。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要以李贽、王新红、刘佳等学者为代表,李贽认为,必须反对和克服两种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增强文化内涵认同和核心价值观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文化认同基石和共同精神家园价值归属。[35]第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学者主要有丁颖、方堃、高萍、宋春霞、卞之峣、宋才发等。卞之峣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文化凝聚起来的,系统全面地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内在逻辑,提出要建立健全文化整合机制、坚定文化自信。[36]第四,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代表学者主要有艾北疆、巴特尔、王换芳、郑信哲等。巴特尔指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的共同责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大任务。[37]
尹未仙、杨生明、鄂崇荣分别对云南、新疆、青海地区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经验或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贾圆鑫提出要从优化教育布局,重点抓好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三方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体系。[38]张文晓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要坚持强调共性,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差异,维护民族多样性和各民族应有权益两项基本原则,不仅要推动各民族之间空间上社区环境的互嵌, 更要实现深一层次的社会结构上的融合。[39]王希恩认为从融合到交融,实现真正的文化和心理上的交融,也就达到了互嵌的目的,必须正确认识融合、交融和互嵌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40]
马艳针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合推进工作,对其中薄弱环节提出了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压实管理责任;加强基层民族宗教工作队伍,引导宗教团体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坚持目标导向,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民族宗教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的四项针对性意见。[41]贾瑞琴对着力推进民族事务法治化提出了坚持依法行政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增强法治观念、加强依法管理夯实法治基石的三重路径。[42]王允武结合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民族事务的复杂性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提出了化民族事务管理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切实实施民族法律法规, 确保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政、依法规范开发行为, 保护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强化自治意识, 保障自治权的有效行使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强化国家认同、依法处置突发事件,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合理利用本土资源,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实现“基层群众自治”八个方面的民族自治地方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可行路径。[43]
通过知网检索,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个案研究主要集中于以民族地区为依托,以中小学、高校为阵地,以青年学生为主体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樊军军以甘肃省积石山县为例对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进行研究;马纷基于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胡腾针对铸牢南疆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研究;曾禹彬以X民族大学为例探究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性研究的最新成果还集中于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向互动性探究。廖杨、杨志群、张木明认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彰显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提出党中央的科学决策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反对疫情政治化和污名化的实践提升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4]张继焦、党垒认为,抗击疫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富启迪性的实践,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推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双向互动性。[4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作为当前学界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
斯琴格日乐、王新红等学者普遍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规律的深刻揭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46]王春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理论研究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提供理论支持。[47]闵言平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48]
辛悦凯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凝心聚力、沉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复杂国际形势、积极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实现各民族共富共荣,促进团结事业进步发展 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价值。[49]李超、段超认为其增强了中小学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识、拓展了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出版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提出从学校、社会、家庭三维向度,铸牢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0]刘云针对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四个有利于:有利于保持经济发展活力、有利于认识“多元一体”的思想源泉、有利于凝聚力量、有利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51]视角较为独特。
结合以上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方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归纳,笔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有以下内容值得深入探究。
通过知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词条的相关检索,并对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和归纳,不难发现其中学理性研究占比较大,政策性解读文章成果丰富,相比之下实践性调查研究的文章略显不足。充足的学理性研究能够为后续推进提供科学的动力,筑牢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理论研究与实践调研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颇。在研究内容上,要注重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推进研究聚焦处由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将理论与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审视和考察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断逻辑严谨、内涵丰富,彰显着科学的民族理论、真挚的人民情怀、鲜明的问题导向,为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呈现出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趋势。但是从研究成果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个系统科学的重要论断,其核心元概念仍缺乏清晰明确的界定,内涵与主要内容也是言人人殊,理论依据等相关内容的深度还有待挖掘。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双重背景之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我们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多重维度孕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理论体系。
自2019年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主要集中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视角,缺乏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有效衔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宗教等各方面工作,是贯穿于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是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不仅要从相关民族理论政策出发,而且要多方多维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如陈立鹏、薛璐璐从心理学视角探究了民族心理距离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52]田钒平对民法典视野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探讨,[53]程语欢从“丁真现象”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4]刘少卓探究了中华体育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55]刘海涛通过对滕尼斯“共同体”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当代意义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构建的创新,[56]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只有在学科相融共建的基础上引导各学科领域协同进行理论探索,才能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在新时代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在面临着“两个大局”境遇之下、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的严峻形势下,更要顺应当前时代大势结合新境遇、新特征、新任务不断深化其内涵,探索其实践路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历史底蕴、增添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