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苷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疗效及对微循环的影响分析

2021-01-29 08:40:36吴静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7期
关键词:雷公藤滑膜炎性

吴静雅

(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中西医结合一科 安阳455000)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Elderly 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EORA)是临床常见系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炎性滑膜炎,病因未明,易导致关节组织、骨组织损伤,造成关节功能缺陷甚至残疾[1]。EORA发病率高,有数据显示,我国EORA发病率为0.32%~0.36%[2]。临床治疗EORA以药物为主,常用药物为抗风湿药、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可缓解临床症状。雷公藤多苷是抗炎免疫调节中草药,具有较强免疫抑制、抗炎作用[3]。本研究选取我院EORA患者84例分组对比,探究雷公藤多苷治疗EORA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女27例,男15例;病程6~33个月,平均(19.53±5.73)个月;年龄64~80岁,平均(69.78±3.43)岁。研究组女25例,男17例;病程7~35个月,平均(20.07±5.92)个月;年龄63~81岁,平均(70.02±3.51)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第8版)中EORA诊断标准[4];经X线、MRI检查确诊为EORA;年龄>60岁;合并对称性关节肿胀;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急慢性感染或有结核病史;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参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国药准字H19983205)治疗,口服,10 mg/次,1次/周。在参照组基础上,研究组加口服雷公藤多苷(国药准字Z52020369)治疗,20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1)治疗效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以疗效指数评估治疗效果。对疼痛程度、关节受限情况、临床症状等量化评分,分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4个等级,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指数>6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疗效指数30%~6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痊愈、显效计入总有效。(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全血血沉(ESR)。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CRP、RF,魏氏法检测ESR。(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微循环指标。采用郑州天益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YJ-990微循环检测仪检测血管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CRP、ESR、RF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ESR、R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血清CRP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但两组血清ESR、RF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CRP(g/L) ESR(mm/h) RF(U/ml)治疗前 研究组参照组42 42 tP治疗后 研究组参照组42 42 tP 44.21±8.34 45.69±7.92 0.834 0.407 13.92±4.05*15.68±3.81*2.051 0.043 65.28±10.34 64.17±11.09 0.474 0.637 19.54±5.37*21.25±6.23*1.347 0.182 88.79±11.27 89.12±10.94 0.136 0.892 28.52±1.79**29.18±2.02*1.585 0.117

2.3 两组微循环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RI、EDV、PSV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RI、EDV、PSV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微循环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微循环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RI(%) EDV(cm/s) PSV(cm/s)治疗前 研究组参照组42 42 tP治疗后 研究组参照组42 42 tP 67.27±7.38 68.04±6.95 0.492 0.624 54.21±5.62*61.29±6.04*5.562<0.001 4.18±1.17 4.25±1.23 0.267 0.790 6.09±1.38*5.21±1.41*2.891 0.005 9.79±2.07 9.52±2.21 0.578 0.565 14.39±3.28*11.67±2.59*4.218<0.001

3 讨论

血管翳是EORA 常见病理性改变,由增生肥大滑膜细胞、新生微血管、炎性细胞等构成,是导致软骨损伤、关节病变的重要原因及病理基础,而新生血管生成是维持血管翳重要标志。EORA患者滑膜增生,致使滑膜组织与邻近血管距离增加,导致血流灌注不足,出现缺氧状况,继而激发促血管生成因子过度表达,生成新血管,临床表现为滑膜组织增厚肥大、血管翳生成,并破坏关节周围组织[6~7]。

目前临床治疗EORA以免疫抑制剂及抗炎药物为主。甲氨蝶呤是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延缓嘧啶和嘌呤的代谢,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有助于抑制EORA炎性反应[8]。但EORA发病机制复杂,病情顽固,单药治疗效果有限。雷公藤多苷是临床常用中药制剂,具有免疫抑制、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EORA[9]。EORA发病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关系密切,而有研究指出,雷公藤多苷可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有助于抑制新生血管形成[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治疗后两组血清CRP、ESR、RF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血清CRP是临床常用炎性指标,通过检测血清CRP可有效评估EORA炎性反应程度;ESR在炎性疾病中呈病理性增高,且与免疫球蛋白IgM密切相关,是炎性关节炎重要标志;RF是EORA特异性指标,会与免疫复合物IgG结合,在EORA发生、进展过程中作用明显。上述结果表明雷公藤多苷治疗EORA效果明显,有助于缓解炎性症状。另外,治疗后研究组RI、EDV、PSV水平改善程度均大于参照组,说明雷公藤多苷可改善EORA患者微循环。综上所述,雷公藤多苷治疗EORA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调节机体免疫,改善微循环。

猜你喜欢
雷公藤滑膜炎性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tablet (雷公藤多苷片) for lupus nep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4
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途径诱导Saos-2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