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促进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疾病恢复的效果观察

2021-01-29 08:40段柏青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7期
关键词:菌群杆菌穴位

段柏青

(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儿科 商丘476002)

小儿秋季腹泻多发生在10、11月份的腹泻,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导致[1]。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伴有呕吐、腹泻、发热、感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可能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2]。临床对于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主要采用常规的西医护理干预,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并进行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护理,促进患儿恢复,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护理方法还存在部分缺陷。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促进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疾病恢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49例秋季腹泻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男39例,女34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3.14±0.83)岁;病情严重程度:轻型38例,重型35例;脱水情况:轻度26例,中度31例,重度16例;病程0.5~7 d,平均病程(3.13±0.62)d。观察组男41例,女35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3.19±0.87)岁;病情严重程度:轻型40例,重型36例;脱水情况:轻度27例,中度32例,重度17例;病程0.5~7 d,平均病程(3.10±0.60)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小儿秋季腹泻;伴有呕吐、腹泻、发热、脱水等症状;临床资料齐全。(2)排除标准:伴有先天性疾病;其他类型腹泻;免疫功能异常;伴有心、肝、肾功能不全;治疗依从性差。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干预。首先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详细告知患儿家属关于秋季腹泻的发生原因、后续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与患儿家属多沟通,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性;其次加强对患儿的饮食控制,合理安排饮食,多食清淡、有营养的食物,降低患儿肠道负担,促进其恢复;最后增加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干预,提升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度;加强对患儿用药的干预,避免出现药物滥用、使用错误的情况。干预至患儿出院。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采用中医艾灸疗法和穴位按摩2种中医特色护理方法。(1)艾灸疗法:选取足三里、胃俞、气海、神阙、大肠俞等穴位,点燃艾条一端,在距穴位的3 cm处进行熏灸,使患儿穴位局部有温热感,20 min/次,1次/d。(2)穴位按摩:医师将手按压患儿腹部天枢、关元等穴位,并对患儿下肢进行按摩,30 min/次,2次/d。干预至患儿出院。

1.4 评价指标(1)护理干预期间记录患儿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2)干预前及干预8 d后,对患儿新排粪便进行检测,培养基中恒温37℃增殖24 h,观察培养基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肠球菌。(3)出院时,两组患儿家属均填写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该表重测效度为0.826,克伦巴赫系数为0.808),共10项,100分,91~100分:非常满意;76~90分:满意;61~75分: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康复指标对比 观察组止吐、退热、止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康复指标对比(d,±s)

表1 两组相关康复指标对比(d,±s)

组别 n 止吐时间 退热时间 止泻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观察组73 76 tP 1.34±0.89 0.92±0.68 3.245 0.002 2.31±1.64 1.58±0.93 3.359 0.001 3.86±1.89 2.95±1.54 3.228 0.002 6.04±2.35 4.96±1.87 3.110 0.002

2.2 两组肠道菌群数量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肠道菌群数量对比(lgCFU/g,±s)

表2 两组肠道菌群数量对比(lgCFU/g,±s)

注:与同组干预前对比,*P<0.05。

时间 组别 n 肠球菌 双歧杆菌 乳杆菌干预前 对照组观察组73 76 tP干预后 对照组观察组73 76 tP 7.24±1.91 7.52±1.89 0.899 0.370 9.94±1.87*11.02±2.18*7.240 0.002 9.42±1.35 9.60±1.39 0.801 0.424 9.64±1.63*10.56±1.75*3.317 0.001 7.50±0.60 7.43±0.51 0.768 0.444 8.93±1.05*9.52±1.16*3.151 0.002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是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患儿会出现脱水、酸中毒等症状,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3]。小儿秋季腹泻的诱发因素较多,患儿免疫功能不完善、消化系统不成熟、环境等因素均会引起该病,同时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患儿肠道菌群紊乱,也会使患儿出现腹泻,增加了该病的发生风险[4]。因此,加强对患儿的干预,对改善患儿肠道菌群紊乱,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止吐、退热、止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干预后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数量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的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为,西医常规护理通过对患儿进行心理、饮食、用药等方面的干预,避免药物使用错误加重病情,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依赖性和治疗依从性,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儿的恢复;同时还能够增加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但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肠道菌群无太大影响[5~6]。而中医特色护理中艾灸疗法通过对局部穴位进行艾条熏灸能够使气机通畅,激发患儿体内的正气,排出体内毒素,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同时艾灸疗法能够改善患儿的电解质紊乱情况,调整胃肠动力、胃酸分泌和肠道菌群,保护胃肠黏膜,缩短患儿康复时间。穴位按摩是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按摩、推拿,达到补气活血、温阳散寒的功效,还可清利肠腑,改善患儿水电解质紊乱的问题,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同时进行穴位按摩能够改善患儿的胃肠道行气功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7~8]。因此,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患儿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秋季腹泻患儿疾病恢复,改善肠道菌群,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菌群杆菌穴位
从畜禽粪便菌群入手 降低抗生素残留造成环境风险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夏季穴位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