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贯穿与和声组织逻辑
——普朗克《长笛与钢琴奏鸣曲》(FP.164)第二乐章音乐分析

2021-01-29 08:00林姚武汉音乐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8期
关键词:长笛音程乐句

林姚 (武汉音乐学院)

普朗克,“法国六人团”成员之一,善于将现代手法与传统技术相互融合,创作出精致典雅的作品,具有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m)风格特征。他的音乐富于歌唱性,有“法国的舒伯特”之称。《长笛与钢琴奏鸣曲》(FP.164)创作于1957年,融入了普朗克每个阶段的创作手法,充分展现了他高超的技术手段。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旋律优美、和声新颖、织体清晰,极富表现力。接下来,主要从动机贯穿与和声组织逻辑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弗朗克《长笛与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的创作手法。

一、动机贯穿逻辑

引子部分(例1)包含两个动机:一,动机x为bb小调主和弦分解上行;二、动机y为先下行四度,再反向二度级进,具有反向平衡特点。其中动机y及其变形贯穿全曲,起到统筹全曲的作用,增强了作品的结构力。

第3小节主题进入时(谱例1-b),由长笛演奏,建立在bb小调主音持续上(钢琴声部),单双音反复交替,均匀的八分音符织体,简单朴素,衬托出长笛精致优美的旋律。主题旋律加入了音阶式级进下行的新材料a与动机y’(y的逆行倒影)横向并置结合,之后便是各种级进式素材。第7小节开始,是动机x的变化发展,其中大量运用了动机y中的小二度音程,颇具有异国情调。第11小节开始是主题第二次呈示,第16小节与前乐句有所区别,但都源于y’。

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在展开段第一乐句(12-25小节),向下做了二度移位,随后在钢琴声部模仿一次。值得注意的是,第23小节的旋律形态呈凹型,但却是对称的,与引子材料的拱形姿态,具有倒影的关系,其实这种旋律形态在该作品中大量存在。第25小节小二度音程再次被强调。第二乐句(26-30小节),长笛的旋律节奏突然发生变化,三十二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的结合,使音乐更具有推动力,但是其音高组织,却是在材料y1基础上音程扩大产生的,之后的G-D-B-G-D-bD-bB旋律进行,其实是和弦分解,可以认为是材料x的变形。第三乐句的进入意为主题第四次出现,这个时候主题继续下移到了be小调上,紧接着,与第一乐句如出一辙,主题在钢琴声部模仿一次,长笛声部随后级进向上进行。

在中部当中分别对材料a、y以及材料y中的小二度音程进行大量的展衍发展。第一乐句(35-40小节)长笛与钢琴声部旋律交替进行,先是长笛吹出长音中央C,钢琴声部则是材料a的变形a”,先级进下行,再反向进行至C音,形成与第23小节类似的凹型旋律,并与长笛声部对位结合。第36小节并行进入,第37小节长笛y”(y的倒影形式)进行连续模进发展,随后钢琴声部演奏完1小节,旋律便移至长笛声部。第二乐句(41-46小节)长笛声部的装饰音型更像是插入进来的,钢琴声部也加入了新的辅助音型,但仍然都建立在级进下行的材料a与小二度音程上,第44小节旋律转入长笛声部,重复着第41-42钢琴声部的材料。第三乐句与第一乐句如出一辙,长笛旋律为G长音,钢琴声部与之配合,较第一乐句音区移高了五度。第52小节连接部分钢琴低音声部反复循环着F-G,又再次强调了小二度音程,长笛声部也建立在F-G的长音上。

通过对引子动机初始呈示以及与每个部分材料的关联性分析,充分论述了动机y在整个乐曲中的贯穿逻辑,从而更加有力的证明动机贯穿的时效性,增强了作品的结构力。

二、和声组织逻辑

(一)前置延展

在该作品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和声延展手法,即在目标和弦前面出现了一系列以目标和弦为临时主的同名小调的和声序进。如呈示段第一乐句(例2-a),整体以典型的T-S-D为和声框架,在下属到属之间引入属小调(f小调)进行和声延长,并且旋律也在f小调的控制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形成了转调,这正是弗朗克的技术高超之处,既可以丰富旋律色彩,也可以使和声变得多元化。第二乐句(例2-b)在前乐句的基础稍加复杂些,融入了连续的快速转调(bD-C)。

(二)平行和声

平行和声是十九世纪末印象主义惯用的技法之一,它是旋律立体化的表现形式,既可以突出横向旋律的线性进行,也可以体现纵向和声的紧张度,从而创造出新颖的音响色彩,给音乐披上一层朦胧的诗意美。弗朗克受印象派风格影响,在该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平行和声技巧,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一,平行音程;二,平行和弦;三,复合平行。如展开段(例3)第35节,钢琴上下两个声部音高组织完全相同,并且外声部都以平行六度音程构筑,即以bE-C为基础框架形成的一系列平行和声,第36小节变化重复一次。第38小节较35-36小节,声部数量减少至三声部,两个外声部依然保持平行六度框架,中声部则加入了和弦音,形成连续的平行六和弦(即以bE-G-C为基础框架)。第39小节钢琴声部数量再次削减,仅由两个平行三度的声部构成。

复合平行是指两层或更多层次的平行和声,但不完全是平行六和弦。如第49-51小节(例4),第一层是高低两个外声部以F-bD为框架形成的半音化平行六度,高声部旋律线条依次为bd2-c2-bc2-bb1-a1,低声部为F-bF-bE-D-#C。第二层是中声部以F-A为框架的平行三度;第三层是以bA-F为框架的平行六度;第四层为平行八度的运用。

(三)其他特色和声设计

由此可见,在这首作品中,弗朗克的和声组织逻辑主要是前置延展与平行和声,再融入其他特色和声手法进行构造。

结 语

综上所述,普朗克《长笛与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的主要主题动机来源于引子部分,通过各种变形加以衍展,然后融入到每个乐段,以贯穿整个乐曲,加强作品的结构力。另外,在和声方面,运用了前置延展、平行和声以及其他特色和声(如三全音、持续音等)进行发展,充分体现了弗朗克精湛的创作手法。

猜你喜欢
长笛音程乐句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程训练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论钢琴调律的“调律法”等几个基本问题(上)
Flutes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音乐游戏玩起来
论大、小调体系中特性音程的调式特征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
浅析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与呼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