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苹苹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引言:听力障碍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的异常,从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听力减退的分级推荐如下[2],以较好耳500、1k、2k、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平均值为参考:0级,正常听力,平均听阈小于等于25dB HL;1级,轻度听力损失,平均听阈26-40dB HL;2级,中度听力损失,平均听阈41-60dB HL;3级,重度听力损失,平均听阈61-80dBHL;4级,极重度听力损失包括聋,平均听阈大于等于81dB HL。
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 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3]。有研究[1]表明,由于视觉和听觉因素造成的生理局限性会影响该人群心理和情绪的健康发展,同时造成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受损。从长远来看,他们会逐渐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产生强烈的心理压力,也即生成所谓的负性情绪。
本文将上述四级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人群统称为听力障碍人群,并按年龄大致分为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三个群体,就不同年龄段听力障碍人群与其负性情绪之间的关联做一综述。
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听力损失,在与同龄的正常儿童进行言语交流时会产生种种困难,即使其使用了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可以帮助他们接收与处理一部分听觉信息,改善他们的听力情况,但是他们也无法像正常健听儿童一样轻松的与他人进行交往,因此听力障碍儿童容易产生焦虑、孤僻、自卑、冲动、极端等不良情绪[4]。Rieffe[5]在对平均年龄为11岁的听障儿童与听力正常儿童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听障儿童对情绪的控制似乎不如听力正常的同龄人,即听障儿童既容易陷入负性情绪又无法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
根据2006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0~14岁的听力残疾儿童超过100万,而且全国每年新诊断出2~4万听力残疾儿童[6]。数据截止至2006年,当然还有更多听力有障碍但还不构成听力残疾的儿童未被算入在内, 14年过去了,如今这一群体的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同时儿童期正是一个人各个方面成长的关键时期,若在此时期没有对儿童进行健康正向的引导,而是任由其发展下去,由此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家庭、甚至是整个社会。
因此,了解听障儿童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并对其施加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校方面
对于学龄后听障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除了家之外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同的学校环境会对听障儿童的心理、情绪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包括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及方法、课程设置、学习氛围、校园文化环境等[7]。
其中,听力障碍儿童焦虑情绪的形成和发展与学校的教师有着直接关系[8]。教师的关心与爱护能使得听障儿童充分获得成长的信心与安全感,有耐心、有知识、有能力的教师更能成为听障儿童们一生的榜样,引领他们往积极的方向发展;相反的,不负责任的教师则极有可能不利于听障儿童们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是孩子们的“良师”,亦要是他们的“益友”,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
再者,同辈关系是影响听障儿童情绪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9]。听障儿童也渴望和正常小朋友一样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他们一样渴望友情、需要友情。但由于听障儿童的特殊性,再加上此年龄段的正常儿童心智发育亦不成熟,很容易导致听障儿童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出现被孤立的现象,极大的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因此听障儿童更容易产生疏离感和耻辱感[10],从而在再次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负性情绪,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2.家庭方面
原生家庭的影响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深刻而持久的,正常儿童如此,听力障碍儿童更是如此。梁宗保[11]等的研究发现父母对情绪的看法与处理方式与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即在面对负性情绪时,若父母能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引导,则能促进其正向发展,而如果父母自己也被情绪绑架,终日郁郁寡欢,那么必然会对听障儿童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具体而言,在教导听障儿童的过程中,如果父母能采取温和、耐心、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们则会对其模仿,在今后也采取同样的态度对待他人,表达出乐观开朗的正向情绪;而如果父母不能够给予孩子适当的关心,对他们态度冷漠甚至不管不顾,在成长的过程中,听障儿童们就会逐渐被孤僻、自卑、抑郁等负性情绪所绑架。
在对听障儿童的干预中,我们应始终秉持着“三早原则”——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矫治。目前主要的干预措施为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并伴随着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尽早进行干预就能让听障儿童早期回归主流社会,最大可能恢复听觉言语能力,与同龄儿童正常沟通,进而减小由于听力障碍而导致的人际交往等问题,避免负性情绪的产生。
其次,教师作为儿童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要对听障儿童多加关心、爱护,保持热心与爱心,让听障儿童充分感受到温暖与被爱,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情绪向正向发展。最后,家庭对一个人成长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父母双方应共同努力为听障儿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其产生负性情绪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听力障碍青少年与听力障碍儿童最大的不同在于二者的心智发育成熟程度,儿童时期总是格外的天真无邪,孩子们不会太过在意他人的看法。而青春期则是青少年们从懵懵懂懂的儿童时期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这往往是一个人成长发育过程中最敏感、最脆弱的时期,也是一个人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
听力障碍青少年比正常青少年更加敏感,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同伴、渴望融入集体、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但是听力障碍青少年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此过程中往往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从而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和种种负性情绪,当这种情绪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宣泄时,则容易导致抑郁,所以听力障碍青少年患抑郁障碍的因素众多,患抑郁障碍的几率也在不断增长[12]。其次,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本身的生理缺陷,焦虑、自卑、孤僻等情绪也会愈发严重[13]。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栋梁,青春期是他们成人成材的关键时期,患有听力障碍的青少年更容易在此时期产生种种不良情绪,因此研究他们的负性情绪对个人、对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自身方面
研究表明[13],与正常青少年相比,听力障碍青少年更容易产生焦虑感,他们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由于他们听力和言语方面的缺陷,在与他人沟通时他们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往往只能辅助手势动作等,而当旁人无法理解时,这种焦虑感便会逐渐增加,因此,他们的焦虑心理往往比同龄正常青少年高出好几倍,一件小事就可能给他们造成极大的伤害。
再者,与正常的青少年相比,听力障碍青少年比起自己的容貌更加在意自己身体的缺陷,他们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健全的人,这种油然而生的自卑感让他们害怕与人接触,逐渐地把自己封闭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负性情绪无法宣泄并不断积累,最终他们会彻底把内心的压抑和自卑归咎于自己的身体,慢慢的形成孤僻、抑郁的性格,国内外的许多文献也证实了听力障碍学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学生的抑郁水平[14]。
最后,在青春期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发育,青少年们往往感到手足无措、难以启齿,听力障碍青少年们更是如此,他们不善于表达更羞于表达,由于身体变化而导致的内心不安更是加重了他们的焦虑。另外,在这一阶段由于身体激素分泌旺盛,许多情绪的产生都是自己难以控制的,因此听力障碍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突发的情绪失控,在这一时期若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后果不言而喻。
2.学校和家庭方面
在此方面,导致听障青少年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与听障儿童相差无几,只是青少年群体由于生理心理都在进一步发展且面临着升学的重大压力,若此时学校还只是给听力障碍的青少年们机械的传输知识,而不注重他们心理的、精神上的进一步教育,那么听障青少年产生负性情绪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至于家庭方面,父母不应再像儿童时期一样,事无巨细的安排,更多时候应该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过于约束只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同时,过度的关爱也会让孩子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不愿意辜负父母的期望,又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焦虑和内疚便会在不知不觉中累积。
有研究[15]表明佩戴助听设备与不佩戴助听设备的青少年学生抑郁水平无显著差别,说明对于听障青少年学生群体来说,是否佩戴助听设备不影响他们的抑郁情绪。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采取干预措施的时间太晚,听力改善的效果不明显所致[16]。因此,对于听力障碍青少年的干预应尽早开始,干预措施大体与听障儿童无异。
其中,学校方面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条件的可以开设心理咨询中心,给听障青少年们一个合理的宣泄情绪的途径,并教会他们如何控制情绪、如何调节情绪,以免负性情绪堆积,防患于未然。至于家长,应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行施加在他们身上,尽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积极的与他们互动沟通,提高听障青少年们的幸福感和自信心,由此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少其负性情绪的产生。
随着全球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人的听力问题也慢慢受到人们的重视,2005年WHO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听力残疾率达30%~50%,同时,老年人群因听力障碍及言语识别率下降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7]。
一开始,轻度听力损失的老年人往往会忽视自己的听力问题,他们不承认自己有听力障碍更不愿意采取干预措施。随着时间的流逝,听力问题愈发明显,以至于影响到了自己和周围人的正常交往,这时候的老年人开始变得焦虑、烦躁,这是由于他们听不清自己想要听到的声音,在与人交谈时往往需要别人重复,而又得不到外界的理解和帮助所致。若在此时还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那么随着听力的进一步下降,听障老人的日常交流已经变得十分困难,这时候他们趋向于封闭自己,不愿意与人沟通、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抑郁、自闭等负性情绪随之而来,严重影响到老人的身心健康[18]。
1.自身与家庭方面
听力障碍老年人负性情绪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们自己。很多老年人由于无法接受自己从一个健全的人突然变成一个有生理缺陷的人,也无法真正接受自己已经变老的这个事实,继而拒绝进行听力干预,最后逐渐演变成为上述情况。而此时,若配偶子女都不能理解他们,只是一味的强迫他们去验配助听器或干脆放任不管,都会使得听障老年人们的负性情绪变得愈发严重,焦虑感、抑郁感都逐渐增加。
更有研究[19]表明,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对其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与配偶同住的比与其他人同住的产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更低,患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更是如此,他们更需要有懂他们的人的陪伴。因此,一段和谐美好的婚姻关系对改善听力障碍老年人的负性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2.社会方面
听力障碍老年人由于年龄的衰老、听力的下降、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的减少,他们逐渐有了脱离社会的倾向[20],想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若此时,他们不能在社会中得到足够的关爱而是感受到了反感与责备,那么可想而知,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抑郁与孤僻。有时候即使只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都能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首先,佩戴合适的助听器是目前公认的改善老年人听力障碍最有效的方法,部分老年听力障碍患者通过佩戴助听器,听力得到有效的改善,因而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方面也大大恢复,继而由于听力障碍而导致的负性情绪也得到缓解[18]。
其次,子女及配偶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不要给老人过大的压力,当老人听不清楚时耐心指导,不要操之过急,使老人每天都以愉快的心情去面对一切[21],避免负性情绪的产生。
究其根本,听力师及相关人员应该致力于改变老人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听力损失是可干预的,有听力障碍也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向他们宣传听力保健知识,使老人从听损的初期就高度重视起来。同时,还应该鼓励老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充实自己的闲暇时间,避免老年人因为听力障碍就把自己封闭在家,不愿与人交往的现象[19],从源头开始帮助老人接受自己的听力缺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超过5%的人口存在致残性听力障碍,其中成人约4亿,儿童约3400万,约1/3的65岁以上老人患有失能性听力损失,照此趋势,三十年后全世界听力障碍人数将达到9亿之多[22]。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高发不得不让人引起重视,研究[1]表明,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生理缺陷的确会影响到人们心理和情绪的健康发展,对自我缺陷的不满让他们逐渐表露出种种负性情绪,焦虑、自卑、抑郁、孤僻……儿童如此,青少年如此,老年人亦是如此。
对于听力障碍人群来说,尽早干预是避免或减轻他们负性情绪产生的最佳手段。除此之外,于听障儿童和听障青少年而言,学校和家庭都能对他们的情绪产生极大的影响,认真负责的教师、团结友爱的同伴、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皆能促使他们的情绪正向发展,其中,父母和老师对青春期听障孩子应格外注意,这是他们生理心理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于听障老人而言,家庭成员的理解与陪伴、社会的支持与爱护是他们重拾生活信心的最大动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变老年人的思想观念,防止他们自暴自弃、与社会脱离。
综上所述,听力障碍与不同年龄段人群负性情绪的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早对其进行多方面综合干预,对促进听力障碍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