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虚拟现实动画交互式叙事认知重启研究

2021-01-29 03:01薛如冰
蚌埠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媒介动画

薛如冰

(安徽艺术学院 美术设计系,安徽 合肥 230000)

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新媒体艺术也在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以其交互性与沉浸感等技术优势引发诸多行业领域的关注,并与之结合探究传统领域外的新发展空间,动画行业也不例外。动画通过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衍生出新的表现形式,在传统动画基础上发展出虚拟现实动画。在虚拟现实动画发展的初期,创作者的关注点往往被新技术带来的交互性与沉浸感占据,而忽略了新动画形式下叙事方式的改变。在初期,大量虚拟现实动画的叙事方式仍然与传统动画相同,但在这种新动画模式下,作者和观众身份均发生改变。在重新梳理虚拟现实动画作品的叙事规律中,作为创作者需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去重新思考,要以观众的视角去设计新的叙事策略,从传统叙事模式转变为交互体验式叙事。在新叙事模式下观众将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选择,这颠覆了传统动画中的“主从关系”,同时也实现“他者”与“参与者”身份的“交互”体验。然而虚拟现实媒介下的交互叙事应用仍处于草创阶段,各方研究也有分歧,因此需要重启对交互性叙事的认知,将众多叙事理论重新梳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优势,进一步研究交互式叙事。

1 新媒体艺术演变下交互叙事的发展

新媒体的广义上的概念是新兴的数字化媒体环境,新媒体艺术起源于20 世纪70年代的表演艺术、观念艺术以及早期的未来主义宣言,科技不断发展不仅使计算机成为媒体表达的主要媒介,还几乎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介。在网络、数字技术等新媒体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使用新媒介进行创作,让新媒体艺术浮出水面。这种艺术形式打破传统艺术表达局限,增加了图像、影像的可访问性,通过数字科技和新型传播技术进行作品展示,让创作方式得到革新,也使艺术鉴赏模式发生改变,如电影艺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让电影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交互性、开放式、沉浸性”成为新媒体的最显著特征,作为新兴艺术,它的表现方式从单一媒介到多媒介,从现实到虚拟,由于它的本质是互动媒体,所以“交互”特征尤为突出。在行为互动的基础上,随着各种媒体技术的延伸,多种媒体相互交替,最终的综合表现是艺术家对新艺术形式过程的追求[1],实现更高层次的“共同体美学”。

叙事,即讲故事方式,最初是文学和符号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随后独立发展成专门的叙事学。叙事的发展与新媒体艺术的演变密不可分,研究者们开始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叙事研究,特别是随着数字游戏、虚拟现实媒介的广泛使用,传统媒介作品中以线性叙事为主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艺术媒介的需求,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成为新媒体艺术领域的主导模式。传统叙事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平铺直叙地讲故事,而新媒体艺术的兴起让叙事话语发生改变,帮助观众更开放地理解故事,故其必然以交互的形式开展并重构叙事。它融合了大众的感官体验,让个人的思考参与其中,在开放的语言环境中建立新叙事体系,为叙事发展开拓了新的可能性。因此,新媒体叙事的主要方式为“交互”叙事,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媒介的叙事。

交互叙事是在数字媒体时代下产生的新叙事模式,它既继承了传统叙事模式的结构和形态,又有别于传统,让参与者与故事、叙事环境进行多样互动,故事情节在参与者选择的过程中不断变化,这种叙事方式在游戏和影视动画中应用较为广泛。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在2004年时就曾说过: “在媒介互动性不断提升的趋势下,电影媒介和游戏媒介形式很有可能会逐渐融合为新的媒介形式。”[2]现如今,虚拟现实技术成为此类新媒介叙事方式最理想的技术平台。“交互叙事设计”利用对交互行为的设计为观众创作既有趣又有意义的全新故事,故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动画交互叙事设计目的也应如此,为观赏者在虚拟环境中提供智能的感知与环境空间。虽然提及“交互叙事设计”作品,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带“交互属性”的游戏领域,且早期很多动画设计者也套用游戏中的交互叙事方式进行虚拟现实动画创作,但动画作品中的交互叙事应更注重观众对体验故事情节的设计,以叙事为主导,交互为辅助,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动画作品,其交互性、沉浸感和临场感是传统动画不具有的特征,如果还利用传统的影像叙事思维来诠释动画作品,那作品本身则变成毫无意义的360°环幕影片,而失去了它的技术意义。拥有更趋向于现实世界的全体验才是虚拟现实作品的最终目标,对虚拟现实动画作品进行交互式叙事设计也必将是虚拟现实动画未来发展核心内容。

2 新媒体动画中交互式叙事的形态与结构

虚拟现实动画中的交互性叙事系统是一个多维度、开放式的系统,它给观众提供了沉浸感强、参与度高的交互空间,与传统动画叙事形态、结构相比,动画作者不再是唯一的叙事设计者,观众逐步参与到叙事设计中,二者都成为动画片叙事设计师,这种特殊情境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如何从观众的角度去对动画故事进行开放式构建,重识交互叙事在新媒体动画中的形态与结构。

2.1 形态

虚拟现实动画的交互式叙事形态是在虚拟现实媒介平台上建立起来的,更加强调以观众为核心,通过作品与观众的交互行为让观众影响作品的情节走向。从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分析研究得出,这种新媒体动画除了拥有传统叙事形态中的图像、声音、影像等文本矩阵外,还给观众带来交互感、沉浸感和参与感的叙事元素,并且成为虚拟现实动画中交互式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部分动画作品使用传统艺术的交互性探索,以声音、图像、影像等视听元素作为叙事媒介,借助蒙太奇视觉语法,构成交互影像与声音叙事。而虚拟现实动画则利用其媒介平台特殊性对传统视听叙事艺术进行重构,将更多的声音或者画面赋予一定的交互属性,让参与者对视听语言进行选择,通过交互改变原本创作中故事元素的视听叙事顺序,继而影响动画故事发展的情节走向。虽然这种非线性叙事方式在其他影视领域中也曾经被使用,但在虚拟现实环境下的交互叙事与人们所认知的真实世界更为接近,作为设计者需要在作品创作前期更多地去借鉴和观察真实世界中“人”的自然交互行为,为作品带来更为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特征也决定其在新媒体动画最基础的叙事形态是体验叙事,带有沉浸感的交互体验让参与者从多角度体验与动画角色的互动关系,通过这些互动行为,作品也能多维度与多层次地进行立体化展现。新媒体动画的设计者在故事线创作时需要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将传统故事叙事线向交互性叙事线的转移方式上。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在著作《未来的冲击》中指出: “未来经济是一种体验经济,生产者将会是制作体验的人。”[3]这足以证明体验、参与对虚拟现实动画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动画创作中,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叙事形态进程时故事发展到底由谁掌握? 是作者还是观众? 假设以观众为主,那么他们在动画叙事情境中参与叙事线的发展,会创造出另一种交互式叙事形态。此时的观众不再跟着作者创作的固定脚本前进,而是与系统产生的实时互动,成为故事的缔造者之一。完全可以预见,未来的虚拟现实动画或可实现不同观众创作出不同的动画情节。而作为动画创作者,他们在进行作品交互性叙事设计时,也不需要完全设置故事走向,只需集中精力在故事主体创作构想上,留出更多空间给观众,这样既能保持动画主题和基本框架,也能通过参与叙事让观众沉浸在作品当中。

2.2 结构

新媒体动画作品的叙事结构可以借助“互动电影”叙事模式来探讨。受到虚拟现实技术交互性的影响,“互动电影”通常选择非线性叙事结构,“互动电影因受众主观意愿的选择而出现不同的叙事文本”[4]。电影的叙事模式基本呈现两种,即网状叙事和树状叙事。同样虚拟现实动画的交互式叙事也是在非线性的基础上进行构建,无论是电影还是动画,创作者的基本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选择。观众依据碎片化的线索设置,以选择来改变故事发展,每个人都要去寻求一个“答案”。

在虚拟现实技术影响下的网状交互叙事,虽然情节表面上看是纵横交错,但一部好的虚拟现实动画作品仍然取决于好的剧本,“交互”为故事锦上添花。大卫·波德维尔认为“叙述必须揭示联系、预示联系,以及隐藏联系”[5],如同一张大网,将不同的触发点和多结局的故事情节同时被连接在这张“网”上,相互交织,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沉浸感。网状交互叙事结构承载了观众的内心情感,多个观众的互动参与也让彼此之间产生交错、矛盾与冲突,最终在结局上给予一个共同的发展方向。如首部入围奥斯卡的VR 动画Pearl(见图1),讲述了一位音乐家父亲和女儿一起驾车并创作歌曲No Wrong Way Home的故事,创作者在情节设置上让观众变身为乘客角色,利用角色观察场景视角不同,来操控画面呈现的方向与范围,并根据观众观察方向的变化来触发不同剧情,从而看到不同的结局,吸引观众反复观看的欲望,在此之中也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感受,增加故事的沉浸感。

图1 VR 动画Pearl

除了多结局网状交互叙事结构外,还有另一种叙事结构树状分叉交互叙事结构。它与网状叙事结构不同,这种叙事结构中的叙事线索和叙事发展基本沿着统一目标方向展开,在故事进程中推动情节发展的重点就是找到“一个最终的答案”。树状分叉叙事结构下故事以设定的主线为核心,随着主线发展不断推进,会出现很多分支,主线与支线具有一定从属关系,并依附于主要情节线索,无论故事发展出多少种可能性,支线叙事过程也不会相互影响,而观众沉浸其中的选择都是对故事主线发展的延伸,直到故事结束。在虚拟现实动画中,树状分叉叙事结构适合于许多探究类的故事,如寻宝、探险或破案,这些动画故事都需要在动画结束时给观众一个“答案”,这份“答案”则是动画延伸叙事的一个终极结果。如VR 动画作品Hue里的主人公是一位感受不到生活乐趣的年轻作家,陷入缺乏色彩的世界中,观众可以使用Oculus Touch 操控剧情发展,通过一些不同剧情体验来帮助主人公找回快乐的感觉,这种情节设置给予观众极大的自由度,支线剧情的完成与否都可以让主人公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并使得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让他们可以切身实地地进行换位思考,增加虚拟现实动画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除以上两种结构外,基于未来技术发展带来的多选择、碎片化,交互叙事结构以及智能性个性化叙事结构也将会更多地运用到虚拟现实动画创作中。特别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融入交互设计中,产生新的动画叙事模式。届时,每个观众都可以体验个性化的结局,创作者只需要为动画搭建基本叙事框架,人工智能则可以针对每个观众的喜好生成不同故事。目前这种叙事结构已经在文本叙事领域中进行实践,相信在未来虚拟现实动画创作上,此类叙事结构程序的应用,将能创造出故事的不同角色、不同关系、元素等,这些差异能让观众获得不一样的交互体验,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差异,由此串联成一个个全新完整且独特的故事,增强观众对情节的代入感。

3 虚拟现实动画的交互叙事设计策略

3.1 叙事内容设计以体验为核心

虚拟现实动画的创作者们应该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设计内容,以便让观众在交互性叙事环境中感受更好的情绪体验,这个问题可以从知名心理学家Donald Arthur Norman 在《情感化设计》中提出的“情感化设计”在本能、行为和反思三个水平的设计[6]中得到一些启示。所谓“本能”即人的感官意识;“行为”即人的互动行为; “反思”即人在体验后的感受与思考,从这三个层面进行情感化设计,以观众的体验作为核心点来进行交互叙事设计。

个性化的场景和角色设计往往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对动画作品产生情感记忆,场景与角色的形态、颜色、性格等都是故事内容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角色更能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使他们沉浸在故事之中,充当其中的一部分,并与角色和场景全方位近距离的接触,通过种种本能层面的设计,让其获得更好的体验。在英国BBC 推出的VR 动画Trafficked设计中,观众以故事主角Maria 的视角参与到影片里,直接进行故事体验,在与其他剧中角色的交流时,观众能感受到来自不同角色的眼神交流,这些设置消除了观众与角色之间的隔阂,让他们感觉已融入到动画世界,也让故事情节发展更具有连贯性和存在感。

让动画故事中的情感更好穿插其中是使用交互式叙事的根本目的,这里的互动不仅仅是为了基于虚拟现实平台的技术互动,还要使观众从叙事过程中体验到参与的满足感。通过行为层进行交互设计能让观众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拿下SXSW 最佳叙事奖的Gloomy Eyes(见图2)讲述了在一个连太阳都隐没,人类不断地追捕活死人的永夜世界里,有着一双大眼睛的活死人男孩Gloomy ,遇见了人类的小女孩Nena,他们坠入爱河,却不被原谅,最终他们的爱感动了太阳,纯真的爱召唤出改变世界的力量。在这个故事内容设置下,创作团队让观众以上帝的视角进入动画,观察Gloomy 和Nena 冒险故事全过程,技术上采用6DoF 及3D 即时运算,实现高自由度和全方位自由移动功能,让观众可以在动画中随意走动,犹如漫游在动画的世界中,并全程参与故事发展及冒险环节的体验,从而产生情感纽带,增加了代入感和情感体验。

图2 VR 动画Gloomy Eyes

创作者对故事内容做好定位,针对不同群体确定不同主题,并以叙事过程中的感知与互动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后,引发进一步思考,展开反思层设计。在此设定过程中,需要作者在虚拟现实动画的交互设计测试里关注参与测试者的情绪变化,将情绪反馈融入动画角色的反应设计中,并影响角色的下一步行为和故事发展走向,这种通过情绪反应为叙事引擎的设计能让观众主动产生思考,从而获得反思层的自我情感认知。

3.2 交互节点设计以视觉为引导

虚拟现实动画与传统动画最大的不同就是用场景而非屏幕来讲故事,故在叙事开始就需要一根视觉引导线,VR 动画Henry 在设计中也是由一只瓢虫把观众的视线引入故事里,开启故事世界。所以作为虚拟现实动画特别是在交互触发前的情节发展,用视觉或听觉对观众进行引导,是交互叙事设计中尤为关键的部分。视觉引导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场景中的物件、或是光影、界面等,无论利用什么元素进行引导,其被引导到的内容往往也是作者希望他们看到的,为了让观众拥有更为沉浸的体验,引导尤为重要。如VR 动画《拾梦老人》,其中有一个片段是在一片漆黑的夜景中出现了雪花,随着雪花飘落的轨迹,镜头来到一个地方,这里四周明亮,一个老人在桌旁清理足球,从此画面开始讲述故事。视觉引导一方面可以增加观众探索度,也可以提醒观众重新回到故事的叙事线上,并与角色进行互动体验。Henry 中也利用很多引导手法来吸引观众视线,除了开场设计的瓢虫外,还在一个黑暗的场景里设计了可发光的气球,这个物件与周围的场景、角色都产生鲜明对比,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些交互节点的视觉引导片段让剧情相互组合,构成了整个叙事的基本结构,成为交互式叙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推进故事进程。

4 结论

毋庸置疑,虚拟现实技术给予动画新的发展空间、新的故事讲述方式和呈现方法。同时在此类新媒体动画创作中,打破了传统动画的固有叙事范式,催生出新叙事设计,使其拥有更动态、开放、积极的属性,实现了作者与观众同时参与创作的可能性。交互式叙事方式让观众在观赏动画与其交互时情绪和思维都能更沉浸于作品本身,营造出“一个时空”的氛围。虚拟现实动画交互式叙事设计虽尚处于探索阶段,尽管有诸多困难,但应重视对其无论是技术还是理论上的认知,并在叙事基础上更多地去尝试交互形式,让观众体验更好的虚拟现实动画创作,让动画叙事模式更加多元化。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媒介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我的动画梦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虚拟现实炫酷来袭走出实验室坎坷漫长
虚拟现实技术不能根本改变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