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资料汇编的历史回溯

2021-01-28 21:36李宗刚高明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本学科中文系师范学院

李宗刚,高明玉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济南 250014)

资料汇编工作在学术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对研究资料加以系统地编选和整理,既是保存资料的有效手段,也能够为后期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全称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以下简称“本学科”)自1952年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视研究资料的汇编工作,自田仲济、薛绥之等第一代学人开始,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就已成为本学科的特色工程,此后在一代代山师学人的薪火相传中蓬勃发展。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蓬勃兴起的学科资料汇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纂的以《中国现代作家资料丛书》为代表的现代文学研究资料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而言是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一套资料汇编。195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颁布,规定“中国新文学史”课程为各大学中国语文系的主要课程之一;1951年,田仲济由齐鲁大学转入山东师范学院工作,同年教育部召开有关《“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草拟和制定的会议,田仲济代表本学科参加了这次会议;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山东师范学院经过调整后共设包括中文系在内的9个系、11个专业,各系相继设立教研组,中国现代文学教研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正式建立。作为学科当之无愧的奠基人和开创者,田仲济具有强烈的学科建设意识,一贯重视学科资料的整理与汇编工作,这也为后来学科资料汇编的蓬勃兴起奠定了重要基础。至1959年,山东师范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已形成以田仲济为核心的学术研究团队。

正是在本学科正式建立和学科队伍形成的基础上,本学科编纂了山东师范学院函授讲义《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第一分册)》(山东师范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研组编,1959年3月)《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第二分册)》(山东师范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研组编,1959年6月)、《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第三分册)》(山东师范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研组编,1959年10月)。1959年,编选了《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参考资料》(第一、二、三辑,山东师范学院现代文学教研组编,1959年),以配合函授讲义的使用。这部分资料的编纂,为本学科后来的资料汇编工作作了预演。1950年代后期,随着全国编写文学史教材热的兴起,“山师中文系部分教师和本四学生”开始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共五卷,内部印刷,1960年7月)。为了较好地配合教材编写工作,学科同时启动了资料编选工作。资料编选工作由薛绥之等教师指导当时的中文系四年级(即1956级)学生20多人共同参与。1958年,薛绥之由于被打成右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出于对资料编选的兴趣与热爱,他将工作的重点转向了资料整理,其后来成长为鲁迅资料和研究的专家与这段经历是分不开的。在《丛书》的编选过程中,书新、顾盈丰协助薛绥之具体负责落实①。《丛书》自1960年开始便相继面世,署名“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丛书》内容包括“中国现代作家小传”“中国现代作家研究资料索引”“中国现代作家著作目录”“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及期刊介绍”,[1]以及郭沫若、巴金、茅盾等11位作家的研究资料汇编。具体书目如下: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郭沫若研究资料汇编》,山东师范学院印刷厂1960年(约25万字)。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巴金研究资料汇编》,大众日报印刷厂1960年(约12万字)。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茅盾研究资料汇编》,大众日报印刷厂1960年(约15万字)。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毛主席诗词研究资料汇编》,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1960年(约30万字)。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老舍研究资料汇编》,济南印刷厂1960年。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夏衍研究资料汇编》,山东省商业厅印刷厂1960年(约12万字)。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周立波研究资料汇编》,大众日报印刷厂1960年(约10万字)。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赵树理研究资料汇编》,大众日报印刷厂1960年(约15万字)。

山东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原称如此,著者注)编:《李季研究资料汇编》,大众日报印刷厂1960年(约12万字)。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杜鹏程研究资料汇编》,山东省商业厅印刷厂1960年(约12万字)。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曹禺研究资料汇编》,山东省商业厅印刷厂1960年(约13万字)。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中国现代作家小传》,山东师范学院印刷厂1960年(约12万字)。

山东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原称如此,著者注)编:《中国现代作家研究资料索引》,大众日报印刷厂1960年(约30万字)。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1937—1949主要文学期刊目录索引》,山东师范学院印刷厂1962年。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中国现代作家著作目录》,大众日报社1962年。

这些资料将作家、作品、社团、期刊等纳入现代文学资料汇编体系中,初步建构起山师现当代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的脉络,其开创性的史料编辑方式对于学科后来的资料汇编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此,陈思和曾这样评价道:“薛绥之(陈思和在此用薛绥之指代了这套《丛书》的编者,著者注)曾编撰全国第一套大型现代作家研究资料(1960年),奠定了这个学科最初的文献资料基础”[2]。由此来看,这套《丛书》的编纂不仅在本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更重要的是其作为一套重要的现代作家研究资料,为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构起了文献资料的基本格局,其开创性价值不言而喻,这为本学科在期刊资料方面的整理、汇编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本学科此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凭借这套《丛书》,本学科在资料汇编领域崭露头角并获得了学界的认可,更在此领域迈出了富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

具体来看,这套《丛书》的《编辑说明》为我们清晰呈现了它的概况: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年级同学和部分教师,在院党委和系总支的直接领导下,在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同时,奋战两个月,编出一套中国现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包括“中国现代作家小传”、“中国现代作家研究资料索引”、“中国现代作家著作目录”、“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及期刊介绍”,以及毛主席、郭沫若、茅盾、巴金、赵树理、周立波、老舍、杜鹏程、李季、夏衍、曹禺等作家研究资料汇编。总计约三百万字。[1]

从《编辑说明》可以看出,这部由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师生共同“奋战两个月”编辑出的《丛书》带有时代的特殊印记,尽管编选的资料如《编辑说明》指出的那样,“因时间仓促”而导致“错误或遗漏在所难免”,但《丛书》的史料价值和对后世资料汇编工作的意义极其深远。通过这套资料的编选,本学科也由此奠定了其在资料搜集整理方面的传统,培养了一批文献资料研究专家,如后来在鲁迅研究资料整理与编选方面具有全国影响的薛绥之、在茅盾研究资料搜集整理方面作出贡献的查国华等。

《丛书》收录的11位现代作家的研究资料,在总体设计和编选体例上对于后世资料汇编工作者来说极具借鉴意义。以较早出版的《郭沫若研究资料汇编》为例,这本资料汇编的主要内容包括“作家生活、思想、创作道路(以时间先后为序),及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的作品评述,并附作家著译年表于后”[1]。从这段选取于《编辑说明》中的简介来看,这部资料汇编在编选方式上显示出鲜明的独特性。编选者通过精心设计的编辑架构将丰富史料纳入到整个“郭沫若研究资料”体系中,既有作家生平史料的编年整理,又有对作家作品重要评述的收集;既体现出史料整理的扎实功力,又汇聚了众多学者的学术思想火花,内容庞杂而又有机交融,自成体系。全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是对作家生平资料的收集整理。以时间为序,以清晰的历史脉络梳理了作家生平,如同在历史的河流中捡拾散落的珍珠,将作家在不同时期的重要史料加以网罗归纳,极具研究参考价值。第二编至第四编主要以体裁划分为依据对郭沫若作品的研究资料进行汇编整理,分为“诗歌”“历史剧”“小说、散文”,收集研究者对郭沫若作品的评述资料。以体裁为标准对作家作品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无疑是本书的重要尝试,这既有利于研究者的检索和使用,更对其后的资料汇编工作提供了范本与启示。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学科后来能够成为郭沫若研究的重镇,与这段历史渊源有着一定的联系。

这一时期,薛绥之在资料汇编工作方面的成绩还体现在其对于鲁迅研究资料的整理。早在1957年,薛绥之编选了《鲁迅研究资料索引》(山东省图书馆印,1957年版)。在具体编纂目的上,这部《鲁迅研究资料索引》旨在为鲁迅研究者提供一些学术性较强的材料,因此没有收入一般的纪念性文章。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鲁迅生平、思想、贡献及其他,第二部分是鲁迅作品研究。客观地说,《鲁迅研究资料索引》在史料编选方面还不够成熟,并参考了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资料室编印的《鲁迅著作与鲁迅研究》等有关资料。然而,正是由此出发,薛绥之对鲁迅研究资料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兴趣,他在后来编纂出了一套更为成熟完备的《鲁迅生平资料丛抄》,书写了本学科在鲁迅研究资料汇编领域的新历史。与《鲁迅研究资料索引》同一系列出版的,还有严薇青编纂的《鲁迅创作篇目编年》(山东省图书馆印,1957年版)。这部资料汇编同样是为山东师范学院和山东省图书馆联合“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编写的,其编纂目的在于为研究鲁迅思想发展和检索鲁迅的创作、杂文及诗等作品提供便利。《鲁迅创作篇目编年》将鲁迅的创作及全部杂文篇目,按写作年月分别编列,所收创作篇目包括《呐喊》《野草》《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等5种,杂文篇目包括《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等18种及鲁迅所著译各书的序、跋、题记、后记等。《鲁迅研究资料索引》与《鲁迅创作篇目编年》作为本学科早期在鲁迅研究资料汇编方面的探索性成果,为本学科其后在鲁迅研究资料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本学科在文学史和教学参考资料的编纂方面同样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文学史方面,本学科首先编纂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初稿)第一册》(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著,1961年1月1日)、《中国现代文学史(初稿)第二册》(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著,1961年1月)、《中国现代文学史(初稿)第三册》(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著,1961年2月)、《中国现代文学史(初稿)第四册》(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著,1961年11月)、《中国现代文学史(初稿)第五册》(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著,1962年3月)。其后,本学科又编纂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印,1964年2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印,1964年3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分册)》(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组印,1964年8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分册)》(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组印,1964年9月),为文学史教学提供了内容较为丰富的教材。后来,本学科还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1949—1965)(下册)》(山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编,1966年3月)的编纂工作。与文学史的编纂相呼应,本学科还编选了一批教学参考资料。为给学习《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这门课的学生提供参考,本学科编纂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参考资料(第一辑)》(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1962年3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参考资料(第二辑)》(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1962年4月)。为给学生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提供方便,本学科编印了《中国现代文学手册(人物之部)》(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组编,山东师范学院印刷厂印,1964年6月),作为教本的辅助读物。《手册》收录人物182名,有103名系以本学科1961年5月印出的《中国现代作家小传(修订本)》为基础,加以修改补充,同时新写、改写了部分内容。此外,本学科还与兄弟院校共同编纂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第一编)》(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1965年7月)、《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第二编)》(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1965年12月),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辅助读物。

二、1970—1990年代学科研究资料整理的实绩

本学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编辑出版系列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在1970—1990年代继续拓展学科研究资料汇编的新道路,赓续了重视史料搜集与整理的传统。这一时期,致力于研究资料汇编工作的有田仲济、薛绥之、查国华、顾盈丰、冯光廉、蒋心焕、书新、崔西璐、刘金镛、朱德发、韩之友、陆思厚、房福贤、张桂兴、王万森(按进入本学科时间先后排序)。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在资料整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包括薛绥之的《鲁迅生平资料丛抄》,朱德发、蒋心焕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文艺运动资料汇编》,崔西璐、刘金镛、陆思厚、房福贤、王万森参与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田仲济的报告文学研究资料,查国华的茅盾研究资料,冯光廉与刘增人的王统照、臧克家、叶圣陶研究资料,书新、韩之友等人的鲁迅研究资料和期刊研究资料,张桂兴的老舍研究资料等。

薛绥之在前期研究资料编选的基础上,继续致力于资料汇编与整理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77—1980年,薛绥之担任主编,带领编辑出版了一套《鲁迅生平资料丛抄》,第一次对分散的鲁迅生平资料进行了系统发掘和整理。这套资料以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的名义陆续出版,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此外,本学科还编辑出版了《鲁迅语录》(山东师范学院文革串连红卫兵指挥部《伏虎》《干到底》战斗队编,1968年版)、《鲁迅作品选读:小说散文诗歌部分》(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编,1973年版)、《鲁迅作品选读:杂文部分》(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编,1973年版)、《鲁迅批判孔子》(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1973年版)、《鲁迅小说选讲》(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组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鲁迅杂文选讲》(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鲁迅反孔斗争史话》(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鲁迅杂文中的事件》(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鲁迅杂文词典》编写组编,1975年版)、《鲁迅作品教学手册》(未正式刊出本,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1976年版)、《学习鲁迅参考资料(增订本)》(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编,1976年版)、《鲁迅作品选读(1)》《鲁迅作品选读(2)》(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鲁迅杂文选读》(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1977年版)、《鲁迅诗歌散文选讲》(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编,1977年版)、《鲁迅杂文中的人物》(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编,1978年版)、《鲁迅作品讲解》(山东师范学院、山师聊城分院《鲁迅作品讲解》编写组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鲁迅作品教学初探》(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鲁迅作品注解异议》(薛绥之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鲁迅论文学与艺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这一时期,文艺理论教研室从总结文学创作规律出发,也参与了现代文学资料整理工作)、《中国现代作家谈创作经验(上、下册)》(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鲁迅作品教学难点试析》(薛绥之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茅盾论鲁迅》(查国华、杨美兰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争鸣》(未正式刊出本,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编,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版)、《鲁迅杂文辞典》(薛绥之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等一批中文系师生教学参考资料和鲁迅研究资料汇编。由此可以看出,致力于鲁迅研究资料的汇编与整理是这一时期学科资料汇编工作的亮点,无疑彰显了本学科一代学人的基本学术风貌。

这一时期,本学科在鲁迅研究资料汇编方面取得的成果,离不开薛绥之的引领和付出。1974年山东师范学院在聊城设立分院,薛绥之任聊城分院中文系主任。在这一时期,薛绥之担任主编,以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和图书馆的名义为中文系学生编印了一套教学参考书,即《鲁迅生平资料丛抄》。作为丛书的主编,薛绥之承担了组稿、审稿、印刷等工作。同时,由于当时资料分散难以获取,薛绥之等人常常奔波各处搜集资料,许多编辑工作也是在旅途中完成的。在时代条件的局限与人生逆境的双重压力下,薛绥之等人凭借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将分散在各处的鲁迅生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最终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鲁迅生平资料丛抄》的编辑与出版也离不开国内研究者的帮助。这套教学参考书由薛绥之担任主编,同时邀集了全国近20位鲁迅研究者参与编辑。《鲁迅在绍兴》分册收录的文章是邀请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师范和上海的几位研究者完成的;《鲁迅在广州》分册参考并采用了中山大学中文系所编《鲁迅在广州》的材料,并邀请了丁景唐、张能耿等参与编选;《鲁迅在西安》分册邀请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单演义代为编选;《鲁迅在杭州》分册请北京师大中文系钟敬文代编②;《鲁迅在南京》分册委托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和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联合编选;《鲁迅在上海(二)》分册委托上海师大中文系龚济民编选;《鲁迅在上海(三)》分册请昌潍师专中文系禹长海编选。

《鲁迅生平资料丛抄》对鲁迅的生平史料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与整理,是对鲁迅生平资料的第一次系统搜集和整理。这套教学参考书以鲁迅生平踪迹为线索,按地区对资料进行编排,分为《鲁迅在绍兴》《鲁迅在广州》《鲁迅在北京》(共两辑)、《鲁迅在西安》《鲁迅在日本》《鲁迅在杭州》《鲁迅在南京》《鲁迅在上海》(共3辑)。按照原定编选计划还有《鲁迅在厦门》,全部9种,共12辑,近200万字。但《鲁迅在厦门》因故未能编成,因此这套丛书最终编成共计11册,除厦门外,鲁迅生平所生活、工作的地方都有专辑。具体书目如下:

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在绍兴》(韩立群编校),山东聊城印刷厂1977年7月。

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在广州》(薛绥之、孙进增编校),山东聊城印刷厂1977年7月。

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在北京(一)》(薛绥之编校),山东聊城印刷厂1977年10月。

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鲁迅在北京(二)》(薛绥之、董兆初编校),山东聊城印刷厂1978年4月。

《鲁迅在西安》(单演义编),西北大学鲁迅研究资料组印1978年8月。

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在日本》(薛绥之编选,王富仁、彭鸣亚校订),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78年12月。

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在杭州》(钟敬文代编,朱金顺协助),山东师院聊城分院、山东师院聊城分院图书馆1979年3月。

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合编:《鲁迅在南京》(俞润生、徐昭武、许祖云编选),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印1979年5月。

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在上海(一)》,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80年2月。

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在上海(二)》(龚济民编选),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80年6月。

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在上海(三)》(禹长海编选),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80年1月。

从主要内容来看,《鲁迅在绍兴》收录鲁迅青少年时期在故乡绍兴的有关资料,并附南京时期的有关资料;《鲁迅在广州》收录鲁迅在广州时期的自述和他人的回忆文章,并介绍了鲁迅与广州的几种刊物的关系和有关鲁迅在广州的报导;《鲁迅在北京(一)》主要反映了鲁迅在北京的教育实践,《鲁迅在北京(二)》主要反映了鲁迅在北京的文艺实践,同时辑录鲁迅1929年和1932年两次从上海去北京的资料;《鲁迅在西安》收录鲁迅在西安的著述,鲁迅在西安的杂文和书信,有关鲁迅在西安的回忆与纪念文章和有关鲁迅在西安的报刊报导;《鲁迅在日本》收录有关鲁迅在日本时期的回忆文章和重要研究史料,收入的文章有些是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有些是专门为本书撰写或翻译的;《鲁迅在杭州》收录鲁迅在杭州的有关研究资料,并附《鲁迅在杭州活动简表》;《鲁迅在南京》收录鲁迅在南京时期的自述,他人的回忆文章和相关调查研究资料,并附有关图片;《鲁迅在上海(一)》反映了鲁迅在上海期间的社会政治活动和参加左翼作家联盟的活动,《鲁迅在上海(二)》反映了鲁迅在上海十年的工作、生活及其与文艺界青年的关系,《鲁迅在上海(三)》反映了鲁迅在上海时期与外国学者的交往。有学者评价:“编入本书的资料,尽量选录第一手材料,除具有直接见证意义的原件、照片外,对回忆、访问、调查,也以收录当事人的见闻为主。全书按地区编排,以时间为序,采取记事体,同时还编写鲁迅在各地的活动年表,与鲁迅有关的人物小传,以及鲁迅所到的地方介绍等。本书引证精确,资料翔实可靠,反映了目前国内鲁迅生平资料汇集和研究工作的水平。”[3]这套资料深受学界好评。陈思和后来对此套丛书作了专门评价:“后来薛绥之又主编《鲁迅生平资料丛抄》共11册,惠及后学”[2]。

20世纪80年代,在《鲁迅生平资料丛抄》的基础上,薛绥之担任主编,韩立群担任副主编,李何林、唐弢、戈宝权担任编委会顾问,经过重新编写和修订,陆续编辑出版了一套《鲁迅生平史料汇编》。这套资料汇编约200万字,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分五辑六册,第一辑包括《鲁迅在绍兴》和《鲁迅在南京》,第二辑为《鲁迅在杭州》,第三辑包括《鲁迅在北京》和《鲁迅在西安》,第四辑包括《鲁迅在厦门》和《鲁迅在广州》,第五辑为《鲁迅在上海》。可以看出,这套资料汇编基本沿用了《鲁迅生平资料丛抄》按地区编排资料的方法,以时间为序,采取记事体,同时兼用交插编选的方法,对时、地不一致之处变通选用。与《鲁迅生平资料丛抄》相比,《鲁迅生平史料汇编》增加了大量图片资料,总计200余幅,分别编排在各地区文字资料之前,收录的鲁迅生平资料原件和回忆、访问、调查,则按照全书的编写体例依次序列其后。该资料汇编还编写了鲁迅在各地的活动简表,与鲁迅有关的人物小传及鲁迅所经地方的介绍等。同时,汇编还收录了鲁迅自述中的有关史料和关于鲁迅在各地活动的资料,以及相关研究专著和文章,另附索引以便于研究者翻检使用。对此,有研究者评价:“这套丛书摘录的材料多出于博物馆和纪念馆的特藏、档案,还有少见的古籍与旧说,以及许多未刊稿,而新写的材料也很精审翔实,它们确可说明许多不易明了的问题,所以此书令人感到可贵与可喜。”同时,对于从《鲁迅生平资料丛抄》到《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的改编,研究者同样给出了十分恰切的评价:“从‘资料’的加工而成为‘史料’,其目的在于使它成为更加精练、更加准确、更加信实可靠和便于引用。”[4]

这一时期,以《鲁迅生平资料丛抄》和《鲁迅生平史料汇编》为代表,薛绥之等山师学人编辑出版的一系列鲁迅研究资料以其极富开创性的编纂方式和重要研究参考价值获得广泛认可和赞誉。这些研究资料第一次对鲁迅的有关史料进行了大规模集中而富有特色的编纂整理,并采用全新的编选方式组织材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鲁迅研究资料体系,对鲁迅研究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此,王富仁曾经这样回忆道:“薛老师直接把我带入到鲁迅研究的道路上,薛老师给我的鼓励和帮助,永远无法忘怀。”[5]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富仁作为深受薛绥之影响的学人之所以在鲁迅研究方面异军突起,离不开包括薛绥之等前辈学者对鲁迅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这一时期,本学科其他教师也积极参与到研究资料的整理工作中。朱德发和蒋心焕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便已编就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文艺运动资料汇编》,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出版,这一资料汇编被迫束之高阁。对此,朱德发曾不无感喟地题写了如下文字:“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朱德发承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的国家课题‘中国现代文学运动资料汇编’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学运动资料汇编’任务,1978至1980年先后查阅了全国几十个图书馆的期刊杂志。因保管不善,被老鼠啃啮了不少资料,所剩下的残片余文装袋保存,一方面作为那段资料搜求艰难工作的纪念,一方面留给有志于研究这段不平凡文学运动者参用。”③幸运的是,这批书稿辗转30多年,终于等到了问世的机会。2018年,在山师文学院的支持下,这一项目得到了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经费的资助,这部研究资料终于得以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出版说明中,朱德发不无兴奋地写道:“救活这部书稿的时机终究来到:一是我们所在的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不仅承传并光大了本学科在历史上重视文学史料汇编的优良传统,而且对有价值的文学资料出版给予大力资助;二是李宗刚教授是我们两个人培养指导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既热爱文学资料工作,又潜心学术研究,既是硕士生指导教师,又是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心甘情愿地承续这部资料的重新校勘、重新打印、重新联系出版等诸多烦琐工作,争取完好无损地将这部积压了三十多年的‘资料汇编’救活!”[6]对于朱德发和蒋心焕等学者而言,资料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非常重大。朱德发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能够在学术研究上率先实现突围,与其所下的足够的资料功夫是分不开的。实际上,正是通过对原始期刊的查找和阅读,他的学术研究才找到了最为可靠的历史基点,并由此回到历史的现场,为其后来在五四文学研究上的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蒋心焕能够成为国内较早将中国近代文学纳入传统与现代转换的视域中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也离不开他在这一时期所做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的一些学者在资料搜集整理与学术研究方面之所以能够双翼并飞,恰恰是得益于他们既重视对原始资料的发掘、又重视学术思想的突围。除此之外,他们还跟踪学术热点,注重对新发表的学术成果的整理与编选。1986年,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克安编选《中国现代文学宏观研究论文选》时,“现代文学教研室的蒋心焕副教授、朱德发副教授对本书做了具体指导和审阅,其他老师也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本论文选编选了王富仁等新时期以来开始崛起的学者的代表性文章18篇,这些论文以宏观研究为特点,旨在供现代文学教学工作者、研究者,高等院校、夜大、函大中文系学员学习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之用。这本论文选尽管不属于文献史料的发掘与整理,但其所选论文较好地续接了五四启蒙思想,回应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思潮,引领了文学研究的新风向,弥补了既有教材的某些缺憾,拓展了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识空间。

山师现当代文学教研主任冯光廉极其重视资料工作,并积极投身于资料汇编工作。其成果主要表现在他与刘增人(1959—1963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合作编纂的一系列王统照、臧克家和叶圣陶研究资料方面。这一时期编选的资料有:冯光廉、刘增人编《王统照研究资料》,属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丛书》(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冯光廉、刘增人编《臧克家集外诗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诗集收入作品120余首,附录《臧克家生平文学活动年表简编》首次在国内发表,这部丛书是研究臧克家诗歌创作的宝贵资料;刘增人、冯光廉编《叶圣陶研究资料》(《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丛书》之一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冯光廉、刘增人编《臧克家研究资料》(《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丛书》之一,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对此,刘增人回忆道:“为了完成叶圣陶、王统照、臧克家三位现代作家的研究资料的编纂,数年间大约有近 1/3 左右的时间,是终日泡在京、沪、宁、津等地的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里,与纸页完全变黄的期刊与报纸对话。”[7]冯光廉一向致力于期刊资料的整理与汇编工作,他不仅参与了1960年内部出版的《1937—1949主要文学期刊目录索引》的编选工作,而且组织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学科《鲁迅主编及参与或指导编辑的杂志》的编纂工作。1987年冯光廉从山东师范大学调到青岛大学工作。调动前后,他为青岛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那就是把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所有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文学期刊全部为青岛大学做成了缩微胶片。[8]可以看出,冯光廉虽然调离本学科,但他与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血脉传承纽带并没有就此断裂,而是将本学科资料汇编的传统带到了新的领地,使其在新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实现了学科资料汇编工作的学派传承。新世纪以来,冯光廉和刘增人合作汇编的一系列资料被再次编辑出版,表明这些研究资料汇编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具有极大的研究参考价值和重要史料价值。201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导推出了一套《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这套丛书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为基础而又有所扩展,收录的有关王统照、叶圣陶、臧克家的研究资料包括:冯光廉、刘增人编《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 王统照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刘增人、冯光廉编《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 叶圣陶研究资料》(上、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冯光廉、刘增人编《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 臧克家研究资料》(上、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这些研究资料汇编基本再现了冯光廉、刘增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纂的风貌。此外,冯光廉作为本学科负责人,极其重视并着力培养研究生搜集与整合资料的能力。1985年,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冯光廉为刚入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讲授“中国现代作家研究”专题课程。冯光廉“要求每人自由选一个作家,写一篇研究述评”。在冯光廉及导师们的指导下,这批青年学子“搜集资料、编拟提纲、撰写初稿、讨论修改”。在此过程中,他们“表现出令人惊异的积极性、刻苦性和开拓创新精神”。这批青年学子的“热情、冲劲、毅力和胆识”,让深谙教育规律的冯光廉看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将会以不同既往的步伐向前行进的希望所在”[9]。1987年4月,《山东师大学报(增刊)》发表了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成果《现代作家研究述评》。出人意料的是,这本以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为主的增刊竟然在1988年获得了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当年初出茅庐的这批青年学者,已经成长为当下学界的栋梁,不少人已成为博士生导师。其中,谭桂林入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魏建入选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他们以自己的实绩证明了1980年代的理想主义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这一时期,在资料搜集和整理方面功夫下得较为充足且取得较大成就的还有查国华,他是国内较早从事茅盾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的学者。1983年,孙中田与查国华编的《茅盾研究资料》(上、中、下)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查国华编的《茅盾年谱》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98年,查国华与查汪宏编的《茅盾日记》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时,查国华又受邀参加了《茅盾全集》的编选工作。对此,魏建曾这样回忆道:“查先生更大的贡献在于第一版《茅盾全集》。第一版《茅盾全集》总计41卷,1984年至200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是我所见到的体量最大的作家全集。中国作家协会成立了《茅盾全集》编委会编辑室,主要倚重的学者是叶子铭、丁尔纲、查国华等人。编辑室副主任丁尔纲先生告诉我,查国华贡献特别大。查国华自己校注了4卷,校注定稿和参与定稿19卷,参加了编选、注释、校勘、定稿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历时近20年。最后一卷(资料附集)不是茅盾的作品,主要是查国华先生自己撰写的。”魏建高度评价了查国华在茅盾资料整理和研究方面的贡献:“查国华先生从1950年代就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史料的研究,1980年代初期就以学术造诣深厚、学术特色鲜明而闻名学界。他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许多重要的学科研究项目,在茅盾研究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参与负责《茅盾全集》编、注、校、审等所有重要环节的工作,历时近20年,是编委会最信赖的专家之一。30多年来,他的代表成果《茅盾年谱》《茅盾研究资料》等著作一直为国内外同行专家所敬佩。”也正因为如此,魏建对查国华的尊重之情逐步加深:“我对查国华先生的了解是从尊重开始的,那时的尊重只是因为他是我老师的老师;后来,了解了他的学问和学养后,我开始尊重他学术造诣的深厚;再后来,对他的了解更多了,我越发尊重他的学术定力和学术情怀。”[10]魏建对查国华的这份由衷的尊重正是来源于对本学科传统的尊重与赓续。

在这一时期,学科成员还参与编选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崔西璐、刘金镛、陆思厚、王万森、房福贤参与编选了丛书的部分内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是一套大型资料丛书,由全国30多个单位协作编辑而成,涵盖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100多位作家的研究专集和合集。丛书编纂的目的在于为从事当代文学、现代文学、文艺理论、文学写作教学和研究的有关人士,提供完整系统的研究资料,同时为其他文学爱好者的文艺创作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茅盾在为这套丛书所作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的出版,填补了解放以来文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空缺。解放后,我们出版过好几种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但是其中所论述到的作家和作品,却寥寥可数;专门研究作家和作品的著作也出了一些,但也只限于研究鲁迅等几个老作家;对于其他广大的作家群和他们的作品,除散见于报刊上的一些评论文章外,还没有系统的专门的研究。这种状况与三十年来我们文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很不相称。三十年来我们的作家队伍是大大的壮大了,涌现了‘风华正茂’的第二代、第三代新人。他们的作品,无论在数量、质量和题材面上,都大大超过了解放以前。然而,理应与之相适应的作家研究工作却大大落在后面。”[11]正因为如此,这套丛书的出版使茅盾看到了“文艺的春天”来临的曙光。

具体来看,本学科在这套丛书编选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出版书目[12]统计,本学科成员参与编辑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的其中五册内容。分别是:刘金镛、陆思厚、房福贤编选的《徐怀中研究专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刘金镛撰写的《徐怀中小传》;刘金镛、房福贤编选的《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刘金镛撰写的《孙犁小传》;刘金镛、陆思厚编选的《陆柱国研究专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刘金镛、陆思厚撰写的《陆柱国小传》;刘金镛、房福贤编选的《从维熙研究专集》(重庆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房福贤撰写的《从维熙小传》(载于《北京师院学报》1985年第4期);崔西璐、王万森、陆思厚编选的《刘绍棠研究专集》(重庆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同时编者撰写了《刘绍棠小传》。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在丛书的前言中对为丛书作过贡献和给予支持的所有单位表示感谢,山东师大作为丛书重要的协作单位名列其中。

作为本学科的重要奠基者,田仲济极为关注研究资料的编选工作。对此,蒋心焕和宋遂良在关于田仲济学术人生的文章中这样叙述:“建国初期,田先生担任齐鲁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时,就注意有关现代文学资料的搜集,购买了当时东方书社出版的新文学书籍。一九五二年院系调整,齐鲁大学合并到山东师院后,他更是有意识地购买五四以来出版的新文学书籍和期刊。一九五五年上级给田先生主持的研究生班拨了八千元经费,田先生全用来购买书报杂志,并建立了资料室。七十年代初期,田先生获悉已故现代文学著名藏书家瞿光熙的家属拟出售私人藏书的消息,他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惟恐这批资料零落散失,他不顾个人还在受‘审查’的艰难处境,冲破了种种阻力,想方设法使这一大批名贵书籍从南方私人书库安抵师大图书馆。田老常说,资料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从第一手资料出发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才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研究论著。”[13]

田仲济对待资料编选工作的毅力和坚持还体现在其编辑《王统照文集》的曲折历程中。早在王统照逝世以后,国家出版部门就计划为其出版一套文集,这一任务后来落到了田仲济肩上。大约在1964年末或1965年初,田仲济编成《王统照文集》,交给出版社。不料十年浩劫的发生导致文稿几乎全部散失,所幸王统照生前亲自整理的一部分手稿和剪辑保存的文稿大部分保留下来,为后来重新编辑《王统照文集》提供了珍贵材料。1978年,出版《王统照文集》的计划被再次提上日程,仍旧由田仲济负责编辑工作。1980年起,几经波折的《王统照文集》终于问世,并由山东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王统照文集》编选了王统照重要的文学著作,在具体编排方面,按体裁进行分卷编排,同时遵循年代顺序。虽然王统照的剧本与翻译的诗歌、小说并未收入文集中,但在当时,《王统照文集》已经算是一套较为系统的王统照文集。值得一提的是,杨洪承作为田仲济的学生,1980年代初在田仲济主编《王统照文集》时就曾参与其中。由此出发,杨洪承找寻到了早期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支点,其后来在王统照研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与这段经历有一定渊源。同时,本学科重视资料汇编工作的传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杨洪承产生影响,其后来主编的一套7卷本《王统照全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年版)便是最好的证明。

田仲济除了特别重视王统照的资料之外,他还在报告文学、山东其他作家、解放区文学和散文杂文等文献资料整理方面有所建树。田仲济在1980年代参与编选了《中国报告文学丛书》。该《丛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囊括60多年报告文学的发展历史,总字数800多万字,共计19分册的研究资料巨著。丛书按历史时期分辑:从“五四”到1937年抗战前为第一辑;抗战至1949年前为第二辑;1949年以后至70年代为第三辑。每辑再分若干分册。田仲济参与编选丛书的第一辑,即“五四”至抗战前的部分。这辑研究资料的编选也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1961年,中央决定组织人员编写文科教材,《特写报告选》列入编辑计划。当时田仲济等数人集中在上海工作了三个月,按计划编选了23篇,大约15万字,包括“五四”到1949年前各个时期、各个流派、各种风格、各种形式的特写报告。遗憾的是,这套资料在当时并未出版。对此,田仲济回忆道:“若是这个选集印出的话,可能成为我们现代文学特写报告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选集,可惜书籍既未能出版,而原稿也散失了。幸而偶然的机会,从存书中发现了一个篇目的底稿。虽然不能说这个篇目选得十全十美,但至少对今后这个工作有参考的价值。”[14]因此,在后来参与编辑《中国报告文学丛书》时,田仲济实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料基础和编选依据。对此,田仲济不无谦虚地说:“由于有以前那个篇目作基础,再补充一些文章,又请了一两位同志帮同寻找文章和复印,我实际未作多少工作。”[14]但作为丛书策划人之一和执行编委的尹均生,在回顾这套丛书成书过程时写道:“古稀高龄的田仲济教授为丛书提供了不少珍贵篇目”[15],这表明他对田仲济所做工作的高度认可。由此可以看出,从事资料工作常常需要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毅力和坚持,久久为功方能获取那枝头最丰硕的果实。1984年,在田仲济的主导下,学校成立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这为进一步推进现代文学研究和资料整理工作起了助力作用。该中心原打算不定期地编印一部“史料丛刊”,收录在新文学史上有过影响的山东作家的作品和有关史料。《山东新文学史料 第一辑》(1985年内部发行)便是在田仲济主导下编印的山东现代作家耶林的专号。耶林的创作被称为是“铁骨红心的硬性文字”④。早在1979年,田仲济就曾起草报告,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请周扬、夏衍、丁玲等14人签名,呼吁出版《耶林纪念文集》,后来这部文集由张以谦、蔡万江编选,田仲济作序。因而,这部“史料丛刊”的第一辑“耶林专号”就是耶林纪念文集出版前所作的铺垫工作。具体在史料编选方面,这部“史料丛刊”坚持忠于历史事实的原则,对作品和史料不作任何加工和修改。这一编辑标准的提出,显示出编者强烈的史料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也保证了其编选的资料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史料的本来面目,为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文献史料。但遗憾的是,该“史料丛刊”后因种种原因未有续编。这一时期,田仲济还主编了《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丛书主要包括《冀鲁豫文学史料》(中共冀鲁豫党史工作组文艺组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冀鲁豫文学作品选》(中共冀鲁豫党史工作组文艺组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冀南文学作品选》(刘艺亭、宋复光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晋察冀文学史料》(张学新、刘宗武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湖南苏区文艺运动湘籍作家在解放区》(王驰、胡光凡主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福建革命根据地文学史料》(万平近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从具体编写来看,这部丛书以几个主要革命根据地分卷,搜集、整理、编辑各个革命根据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史料和文学作品。丛书编者遵循尊重历史的方针来编选文学史料,尽量使用第一手材料,以保留史料和作品的本来面貌,为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客观可靠的参考资料。该丛书旨在广泛搜集整理解放区文学史料,实事求是地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继承发扬解放区文艺的光荣传统,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发展,其对于解放区文学研究的史料价值不言而喻。此外,田仲济还与蒋心焕合作主编了《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散文杂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中国新文艺大系》作为一部反映“五四”以来中国新文艺优秀成果及其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史料集,对“五四”运动前后到一九八二年底新文艺作品和史料进行总结,以文学艺术门类分集编纂整理,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史料文献。田仲济和蒋心焕参与这部重要文献史料集的编纂,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本学科在资料汇编工作方面的实力。对于这段编选经历,蒋心焕曾这样回忆道:“令我终生难忘的是田老作为老一代学者严之又严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该书最后审定的作品为506篇,但这506篇是我们费时几年从近万篇作品中筛选出来的。经过初选、二选和最后审定,田老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贯穿始终,万分感人。1937—1949年这十多年,正是伟大而艰巨的战争年代,当时出版的不少书籍和报刊一般都是土纸印刷,字迹模糊难辨,田老拿着放大镜,多次校对,改正错字、漏字。初选、初校工作,我做得比较多,自以为是够认真的,但经他审定还是发现一些差错。这时,他就语重心长地说:‘事在人为。’我们不敢保证一个错字也没有,但应以‘尽善尽美’的高标准来完成它。田老还把有些作品寄给他熟识的作家,询问用哪个版本为好。总之,大到作品入选标准,小到对错漏的订正,都在他殚精竭虑的关注中。”[16]这部研究资料的编选,不仅使蒋心焕深刻理解了从事资料工作的方法和标准,同时也为其在1990年代逐渐转向散文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韩之友在鲁迅研究资料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对鲁迅研究资料的关注一向是本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所在。早在“文革”尚未结束时,本学科就曾作为“红皮本”的注释单位之一,参与了鲁迅著作的注释工作。1979年,山东师范学院《集外集拾遗补编》注释组编辑出版了《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1928—1936)资料选辑(上、下卷)》。这部资料汇编是学科成员将他们在注释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1928—1936年部分)过程中阅读与积累的资料,重新编选而成。从内容来看,编入这部书的资料,大部分选自公开或内部出版的报刊书籍,小部分是新写的。这些新写的内容或为注释组收到的答信,或是有关人员应注释组请求特意撰写的。全书共分三辑。第一辑和第二辑为综合性的论述文字,第一辑是关于木刻版画的,第二辑是关于翻译的,第三辑是单篇佚文的资料。这部分内容将有资料可选的、能单独编排的56篇鲁迅佚文的相关资料,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在各篇所选资料中,包括一部分“反面资料”,为了便于阅读,与“正面资料”合编在一起,按时间先后排列,不再另行分类,这为我们走进历史现场提供了可能。同时,这部资料选集的出版,得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等单位和一批鲁迅研究学者的协助和支持,使学科在鲁迅研究资料领域呈现出继往开来、不断进取的崭新面貌。正是基于这一深厚的学科传统,在1981年版《鲁迅全集》和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修订与注释工作中,韩之友代表本学科参与了这一工作。他首先参与的是1981年版《鲁迅全集》第8卷《集外集拾遗补编》(负责1927—1936年部分)的修订与注释工作。对此,有学者这样回忆道:“该卷是1981年版《鲁迅全集》修订难度较大的一卷,又是修订质量较高的一卷。这是修订者韩之友先生的严谨学风与扎实功底的有力佐证。”[17]正是凭借扎实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修订工作经验,韩之友之后又主持了2005年版《鲁迅全集》该卷的修订工作。这一时期,在鲁迅研究资料的修订工作之外,韩之友还参与编辑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由北京大学与山东师范大学合作编辑,1988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编选1917—1949年间编辑出版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有代表性和史料价值的文学期刊276种,全书详列所选期刊的目录,并附作者索引和馆藏信息。致力于期刊研究的刘增人曾这样评价这部丛书:“该《汇编》以皇皇两巨册的空前容量,尽可能准确地描述了276种(另有附录4种)比较重要的现代文学期刊的创刊、休刊、复刊、终刊、编辑、撰稿、出版、印刷、发行等基本情况,收录了各刊物的尽可能详尽的目录,还在书末开列了期刊作者索引、期刊馆藏索引、期刊基本情况一览表等极其有用的资料,是自有现代文学期刊研究以来最为完备的工具书和资料库,至今仍是现代文学研究特别是现代文学期刊研究最可靠的依据之一。其被称为功德无量之举,确乎是实至名归。”[18]刘增人的高度评价证明了这部丛书的重要史料价值和研究参考价值,同时也体现出他对于丛书编者所作工作的极大认可。

需要指出的是,除韩之友之外,学科成员顾盈丰、舒欣(即书新)也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的编辑工作。顾盈丰在目录学方面用功较多,他参与编选了《中国现代作家著作目录》,还参与编写了《1937—1949主要文学期刊目录索引》(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1962年内部出版。据《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前言记载,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参与编印的部分即是参考此书)。书新在参与编撰《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之外,还曾与刘增人合作编写了《鲁迅生平自述辑要》(上、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这部资料汇编封面署名的作者“舒汉”即书新与刘增人的联合笔名。这部鲁迅资料汇编实际上正是本学科在鲁迅资料汇编领域的延续,与此前薛绥之主编的鲁迅研究资料一同构成了本学科鲁迅研究资料的谱系。值得一提的是,刘增人196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此后任教于泰安师专和青岛大学,长期致力于期刊资料的搜集与研究,可以说本学科“以重视现代文学史料著称、尤其注重搜罗现代文学期刊”[7]的传统对其影响极大。同时,他又以自己沉潜到期刊资料中、徜徉于学术研究的海洋中的不懈实践,而终成文学期刊研究的大家,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本学科在史料建设中所可能企及的历史高度。

这一时期,本学科在新诗研究⑤方面成绩卓著,研究者包括冯中一、孔孚、吕家乡、袁忠岳等一批学科成员。他们的新诗研究视野广阔、思考深入。与新时期诗歌研究相伴而生,学科成员在新诗研究资料汇编领域同样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1991年,由冯中一担任主编,袁忠岳和吴开晋担任副主编,马怀忠、孔祥会、冯中一、孙国章、沈传义、吴开晋、桑恒昌和袁忠岳作为编委成员,编辑出版了《孔孚山水诗研究论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贺敬之为这部研究论集题写书名,他在“孔孚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也被作为本书的代序言。从内容来看,这部研究论集总结了1981年以来孔孚山水诗研究的成果和1990年在曲阜召开的“孔孚诗歌研讨会”的成果,在近百篇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章中精选出40余篇汇编而成。同时,这部研究资料汇编在编选时注意全面反映孔孚山水诗的研究概貌与研究所达到的深广度。1994年,由朱德发主编的《中国山水诗论稿》(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版)出版,王琳、张光芒、姜振昌、张清华、鹿国治、袁忠岳、吕家乡参与撰稿。这部研究资料“采取了史论兼顾结合、以史为经、重在进行史学理论探讨的立场与方法,强调在‘中国山水诗美学’的方向上下功夫。全书分为导论、过程论、本体论三个主体部分,最后又附以山水诗研究的论著目录索引,以全面和立体的视角对中国历代尤其是现代山水诗的历史流变、文化意蕴与美学特征进行梳理与探讨”[19]。这一时期,袁忠岳在诗歌研究的同时也参与编写了一些颇具影响的诗学书籍。他作为撰稿人之一,参与了朱先树、阿红、吕进主编的《诗歌美学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和朱先树主编的《中国当代抒情短诗赏析》(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的编写工作。

与此同时,张桂兴作为本学科从事资料研究的学者,长期致力于老舍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成为老舍资料研究方面的代表学者。张桂兴编纂的《老舍年谱》(上、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是较完备的老舍生平研究资料,其编著的《老舍研究丛书》系列,包括《老舍著译编目》(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年版)、《老舍旧体诗辑注》(修订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年版)、《老舍资料考释》(修订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年版)、《老舍文艺论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老舍全集〉补正》(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老舍与第二故乡》(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等。张桂兴在老舍研究资料整理方面成果丰硕,显示出其专注于资料工作的深厚功力和坚韧毅力。张桂兴取得这样的成果与其长期以来所秉持的研究方法是分不开的。在《老舍年谱》的后记中,张桂兴回忆了他的编选经历:“《老舍年谱》中的每一条、每一款,都是‘从一个侧面投射出的’‘一股光柱’;全书的所有条、所有款‘聚合在一起’,才能争取‘映现出一个完全的老舍先生’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所确定的《老舍年谱》的修订原则是:一律核对原件,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力求每一条、每一款都尽量摘录当时、当地报刊杂志的原始记载,藉以尊重历史并力求重现老舍昔日的音容笑貌;绝对不做‘文抄公’——不核对原件,就任意抄来抄去,以至于以讹传讹。就这样,笔者不仅再次翻遍了本校、本省的图书馆,而且还多次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地的几十家图书馆去核对资料。对一些利用资料较少,不便于亲自前去查阅的其他几十家图书馆,分别进行了书面查询。其最终结果是,不仅纠正了过去的诸多讹误,而且新发现了一大批鲜为人知的资料,填补了老舍一生中某些方面、某个侧面或某段时间的空白。劳动量之大,资料之难找,奔波之辛苦,可想而知!”[20]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坚决不做“文抄公”的求真精神,张桂兴的资料整理和考据工作才得以扎扎实实地推进,并最终有所收获。

张桂兴教授从本学科退休之后,依然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当作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他不仅在老舍资料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还在林语堂研究资料整理方面有所拓展。林语堂作为一位“脚踏中西文化”的现代文学作家,其著述较为复杂,涉及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其相关资料众多,且大都散落在世界各地,没有很好地搜集整理起来。因而,编选一部系统完整的《林语堂全集》势在必行。近年来,凭借多年资料汇编工作的经验和基础,张桂兴承担了有关部门共同委托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林语堂全集》的编选工作。这部《林语堂全集》约60卷,2000万字左右,即将正式出版。可以想见,《林语堂全集》的编纂和出版将成为林语堂研究界的重要事件,为其后的林语堂研究奠定系统完备的资料基础。张桂兴以其在资料研究领域的实践,将资料工作作为其学术人生的依托和生长点,真正达到了将资料整理工作与学术人生相融合的境界。

三、新世纪:赓续传统、砥砺前行的学科资料汇编

进入新世纪,本学科资料汇编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吴义勤、魏建为代表的新一代山师学人赓续学科传统,沿着前辈学者的足迹继续探索资料汇编的新路径。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吴义勤参与主编了《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为推进新时期文学资料工作的开展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在第二个十年,由魏建担任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历史档案书系》,力求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重要文学版块的关注,展现文学史的历史变迁,深化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显示出新时代现代文学资料汇编工作的创新性。

新世纪以来,山师现当代学科资料汇编工作是在两位学科带头人的组织下展开的。2000年,吴义勤成为学科带头人,他带领学科团队积极致力于学科建设,在资料汇编方面的重要成果是参与总主编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这套丛书总主编由孔范今、雷达、吴义勤和施战军担纲,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分为甲、乙两种,甲种主要选编新时期文学思潮、流派、文体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资料,本学科参与编选的研究资料有《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共三册)、《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资料》《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资料》《王安忆研究资料》《韩少功研究资料》《余华研究资料》等。其具体书目如下:

吴义勤主编,房伟、胡健玲编选:《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上)》,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

胡健玲主编,陈振华编选:《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中)》,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

胡健玲主编,王永兵编选:《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

张清华主编,毕文君、王士强、杨林编选:《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

胡健玲主编,孙谦编选:《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

吴义勤主编,王志华、胡健玲编选:《王安忆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

吴义勤主编,李莉、胡健玲编选:《韩少功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

吴义勤主编,王金胜、胡健玲编选:《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

有鉴于研究界对于新时期文学资料工作关注的不足,这套丛书力图建构一个全面反映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资料汇编体系。丛书力求做到:一是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成就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现有水平;二是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的依据;三是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因而,在编选的过程中,这套丛书力求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以使研究者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形成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此外,这套丛书在每册附录部分对相关研究成果以索引的方式予以呈现。丛书乙种是新时期文学代表作家研究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作家生平与创作自述,相关期刊论文资料,附录部分有作家的作品年表和研究资料索引。

值得关注的是,这套丛书体现出一种重述历史的意图。程光炜对其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它是‘今天’与‘过去’的对话,体现了某种‘重构历史’的想法。”“这样的‘编排’,有把大量材料打乱和加以‘重排’的目的,说明了编选者不满‘过去’结论,希望通过挑选、甄别、吸收、放弃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重述’。这样的工作,由于拥有‘今天’的眼光,明确无误的‘今天’的意识,它的意义,显然大大超出了‘技术’层面。”[21]因此,丛书编选的大量资料虽然是已发表的文章,但经过编选者的重新编排,以一种重构的秩序将其整合之后,这些材料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

2009年,魏建成为学科新的带头人,他继续致力于拓展学科资料编选和学术研究的新路径。魏建在郭沫若资料整理与学术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同时以史料为基点大力探索文学史书写的新方法。为此,他从文献史料和学术研究两个维度来尝试着拓展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空间。从2013年开始,魏建带领学科成员陆续编辑出版了一套《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历史档案书系》。丛书业已出版12册,其具体书目如下:

朱德发、赵佃强编:《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五四时期白话文学文献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

魏建编:《青春与感伤——创造社与主情文学文献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王万森、刘新锁编:《文学历史的跟踪——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述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

周志雄编:《网络文学的兴起——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文献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

刘子凌编:《话剧与社会——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文献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

李宗刚编:《炮声与弦歌——国统区校园文学文献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

张丽军编:《写实与抒情——中国乡土文学思潮文献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

房伟编:《颠覆与重建——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历史叙事思潮研究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

贾振勇编:《左翼十年——中国左翼文学文献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

陈夫龙编:《侠坛巨擘——金庸与新武侠小说研究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5年7月。

吕周聚编:《朦胧诗历史档案——新时期朦胧诗论争文献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6年9月。

孙桂荣编:《变动时代的性别表达——新时期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文献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

丛书主编魏建在为这套丛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这部丛书的编纂受到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启发,采用以个案透视整体的方法。在丛书具体编选过程中,编选者并没有囿于勃兰兑斯的方法,而是以开放的眼光,重视对中国本土学术资源的现代转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追求创新。丛书的创新之处首先体现在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学“地标性建筑”的关注来展现20世纪中国文学地图。丛书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学版块,如言情文学、白话文学、乡土文学、左翼文学、话剧文学、大后方文学、新诗潮、女性文学、文学史著述、武侠小说、网络文学等入手,在对一个个文学版块的聚焦中来观测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嬗变。丛书的创新之处还体现在重申了史料对于文学史研究的意义。丛书对文学史文献史料的高度重视,强化了文献史料对于文学史研究的基础作用,强调文献史料是文学史“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史料为依托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深化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

在编纂方面,《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历史档案书系》不仅致力于重构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的文献和史料根基,而且力图通过对各个重要文学版块文献史料的整体复原,尽可能直观、立体地还原20世纪中国文学史“本体”的原生态风貌。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的“一期工程”,这部《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历史档案书系》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学术新探书系》的重要资料基础,为本学科后期资料汇编与研究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系统而翔实的原始史料。在内容方面,丛书追求文献和史料的“原始”性,编选的材料以“原始史料”和“经典文献”为主,以“回忆与自述”和“历史图片”为辅,所选文献和史料均以初版本或能搜集到的最早版本为准。在具体编排方式上,丛书关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地标性建筑”,在具体编选时,各文学版块史料独立编选成册。但各册内容并非各自独立、毫不相关,而是“分中有和、似断实连”,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总体框架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学科历来重视学科团队建设,注重对学科团队资料的保存与整理。2014年,朱德发及山师学术团队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会议结束后,学科成员魏建、李宗刚、刘子凌担任主编,将本次会议的材料汇编集结成了《拓展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新格局——朱德发及山师学术团队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虽然从书名来看,这部资料汇编名为“论文集”,但实际编选内容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将与此次会议有关的照片、贺信、致辞以及一些其它类型的文章一并收入,较好地保留了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一些历史细节和珍贵史料,同时便于研究者回眸与展望。具体来看这部资料汇编收录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贺信,以收到时间先后为序,共收录了17封贺信。第二部分为开幕式致辞,按现场致辞先后顺序,收录了商志晓、温儒敏、吴义勤、王红勇四人的致辞。第三部分是参与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学者提交的论文,这一部分又以文章的内容分类,划分为五辑。第一辑编选的论文以朱德发的具体著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著作进行评析,属于文本细读类,共编选6篇;第二辑编选的论文集中关注朱德发的五四文学研究,共编选6篇;第三辑编选的论文集中探讨朱德发的文学史思想与文学史研究,共编选10篇;第四辑编选的论文对朱德发的学术精神、学术思想、学术品格进行总结与探析,共编选12篇;第五辑编选的论文则从不同侧面对山师现代中国文学学术团队进行考察,共编选9篇。第四部分是附录,收录了提交会议的5篇散文和1篇会议综述。众多学者对“朱德发及山师学术团队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这一议题作出了自己的阐释,这一方面显示出研究者对朱德发的学术成就和学术人生的肯定,同时也表明了以朱德发为代表的本学科学术团队获得了学界认可,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学者群落。

新世纪以来,本学科在文献资料方面用功较多的是魏建。魏建在此期间完成了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郭沫若文学佚作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是一般项目,“郭沫若作品修改及因由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魏建还组织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建设与研究”,该项目系以本学科为申报单位获得的首个重大招标项目,也是山东师范大学首个重大招标项目,该项目首席专家为刘增人。

这一时期,学科其他研究者也积极投身于研究资料的汇编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李宗刚与谢慧聪辑校了《杨振声研究资料选编》和《杨振声文献史料汇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该资料出版后,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陈子善在其主编的《现代中文学刊》2017年第4期封三上,以《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杨振声研究新著》为题专门刊出了这两本书的书影及介绍。李浴洋在《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第1期评述2016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时,特别提及了关于杨振声的这两本研究资料。李钧等人在《潍坊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杨振声研究系列资料的出版,使杨振声重回人们的视野,改变了文学史上对杨振声作品自1987年以来重复汇编的现状,填补了文学史上对杨振声研究资料尚属空白的现状。[22]此外,李宗刚还编选了《郭澄清研究资料》(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陈夫龙编选了《激情与反叛——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研究资料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朱德发、蒋心焕、李宗刚编选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文艺运动资料汇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陈夫龙编选了《〈铁道游击队〉文献史料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陈夫龙、王晓文编选了《灵魂的相遇:朱德发著作评论集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版),李宗刚编选了《多维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目录摘要汇编(1978-2018)》(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赵德发研究资料》(山东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李宗刚、王沛良编选了《穿越时空的鲁迅研究——“山师学报”(1957—1999)鲁迅研究论文选》(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从这些资料编选中可以看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本学科学人继续砥砺前行,接续了学科重视史料搜集与整理的传统。

应该提及的是,本学科的资料汇编工作得到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以贯之的支持。可以说,在本学科资料整理与研究这一历史进程中,从编30来年的文学编辑翟德耀功不可没。翟德耀作为学报的编辑,高度重视现代文学研究与文献史料方面的相关成果,发表了本学科学者的一系列文献史料的论文,尤其是在鲁迅、茅盾、王统照等名家的纪念节点上,积极延揽和组织本学科学者撰写相关论文,促进了本学科资料整理与研究的深化。

综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以田仲济和薛绥之为代表的第一代学人的带领下,本学科编纂了《丛书》,由此奠定了学科资料汇编工作的基础;1970—1990年代,本学科继续拓展资料汇编的新道路,在鲁迅、茅盾、老舍、孙犁、从维熙、刘绍棠、徐怀中、陆柱国、王统照、臧克家、叶圣陶等作家研究资料,以及解放区文艺运动、报告文学、期刊等研究资料领域不断结出新的硕果,标志着本学科在资料汇编工作方面有了一定的实绩;新世纪以来,以吴义勤、魏建为代表的新一代山师学人继续突出学科资料汇编工作的特色,在第一个十年编辑出版了《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史料汇编》(该汇编与山东大学等合作完成),在第二个十年编辑出版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历史档案书系》,赓续并发扬了本学科重视资料汇编工作的传统。通过对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资料汇编历史的回眸,可以更好地辨明今后学术研究的路径,在现代思想的烛照下发掘并阐释历史资料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丰厚史料的基础上拓展出新的思想空间。

注释:

①2020年12月9日,李宗刚电话采访冯光廉老师的录音。

②朱丽婷、尹奇岭、金星编选的《谷兴云先生珍藏学者书札选》(团结出版社2021年版)收录的钟敬文与谷兴云的书信,为我们还原了《鲁迅在杭州》的部分编选过程:在“19780112 信”中,钟敬文提到自己在参加《鲁迅在杭州》的编辑工作;在“197802 信”中,钟敬文询问绍兴师范谢德铣的情况,为编辑《鲁迅在杭州》寻求稿件;在“19780526 信”中,钟敬文提到《鲁迅在杭州》的编辑工作进行顺利;在“19780626 信”中,钟敬文请谷兴云为其邮寄资料,以查找有关鲁迅在杭州的文章;在“19781003 信”中,钟敬文提到《鲁迅在杭州》文稿已集,将于当月交出。

③参见朱德发于2003年6月28日乔迁新居整理书稿时的手迹。

④参见张以谦《铁骨红心的硬性文字——耶林同志“左联”前后的文学创作介绍》,《山东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⑤参见吕进《山东师大在新时期的新诗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本学科中文系师范学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刊期变更通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刊期变更通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刊期变更通知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中文系何为?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读中文系的人
读中文系的人
洛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