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屏时代网络同一性实验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机制

2021-01-28 21:36黄嘉鑫王树青井玉汝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个体社交游戏

黄嘉鑫,王树青,井玉汝

(济南大学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济南 250022)

自我认同(ego identity)是指个体在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能力、信仰和个人历史等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从而对“我是谁”“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在社会上处于什么地位”等问题形成坚定和连贯的意识。[1]在触屏时代,网络为大学生探索自我创造了多元化的渠道。QQ、微信、微博与抖音等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建构自我的社会实验室。也正是这些平台的开放性和个性化等特征使其成为青年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新环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0-29岁青年网民占总网民人数的17.8%,约1.76亿人。[2]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世界中扮演不同角色,尝试不同的价值观与人格,且网络使用的自主性更有利于大学生大胆地表达与自我认同相关的内容。本文基于网络同一性实验视角探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形成机制,并指明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网络同一性实验的概念界定与测量

沃尔肯伯格(Patti M. Valkenburg)和彼得(Jochen Peter)首次提出网络同一性实验(online identity experiment)的概念,即个体在网络环境中对于自我的一系列伪装和扮演的趋向。[3]他们认为,网络社交的几个特点会影响青年大学生的网络同一性实验。首先,与线下社交不同,网络社交可以向对方隐藏更多的视听线索;其次,线上社交与线下社交分离,这使得青年大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身份。柴晓运和龚少英认为,网络环境中的个体会受到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冲击,同一性的形成处在“暂停-形成-暂停-形成”的循环当中。[4]综合已有研究,网络同一性实验是指个体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自我表征和自我探索来构建自我认同的一系列行为。

沃尔肯伯格将网络自我呈现策略和网络同一性实验频率相结合,编制了最初的网络同一性实验问卷:在该问卷施测前,主试会询问研究对象在网络中是否会有假装行为,如果被试选择“会”,则给被试呈现10道题。[5]但该问卷仍不能很好反映被试网络自我表征时所使用的具体策略。张玥等人对网络同一性实验问卷进行了修订[6],修订后的问卷包含三个维度:积极外在、积极内在、消极内在。积极外在维度得分高表明被试在网络中会经常在外表上美化自己,题项例如“假装成更有魅力的人”;积极内在得分高的被试会经常在网络上表现自己的内在积极品质,题项例如“假装成更自信的人”;消极内在得分高的被试会经常在网络上表现自己的内在消极品质,题项例如“假装成更苛刻的人”。该问卷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

二、网络同一性实验对大学生自我认同形成的影响机制

柴晓运和龚少英认为,大学生同一性实验主要通过同步聊天、社交网站和网络游戏来实现。[7]目前,社交网站的同步聊天功能已经非常普及且强大,因此本文将同步聊天归为社交网站使用。截至2020年12月,全国短视频用户已经达到了8.73亿,这其中不乏大量在校大学生用户,网络短视频已经成为大学生探索自我认同的新阵地。[8]因此,当前大学生网络同一性实验主要通过社交网站、角色扮演游戏和网络短视频三类载体进行。

社交网站是大学生交流和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大学生通过社交网站进行聊天、自我呈现、与好友互动等。这也为他们提供了许多探索自我认同、进行社会比较、展示理想自我的机会。例如,编辑社交网站的主页,会使大学生更能接受自我认同中的自恋部分;那些花更多时间回顾和反思自己的Facebook主页的人往往有更高的自尊和更积极的自我认知[9]。

角色扮演类游戏可以促进个体自我认同的发展。首先,在角色扮演游戏当中,玩家可以抛弃现实的角色而扮演自己想要尝试的不同角色,促进自我的多方面发展。其次,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帮助玩家进行自我反思。最后,角色扮演类游戏引起的化身认同会潜在影响大学生的自我认同。角色化身是大学生玩家在虚拟游戏世界中的“自我”,玩家的自我表达都要通过化身完成。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突破现实的束缚完善自我,满足自我需求,获得自我认同。但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会出现线上自我和线下自我的分离。

短视频创作者会花大量的时间来经营自己的账号,比如回复网友的评论、选择呈现内容和呈现方式等。这种选择性的自我表露可以通过他人反馈和社会支持来促进自我认同的发展,并且自我呈现后的积极反馈有助于个体澄清自我探索中遇到的困惑。[10]短视频内容模仿者通过不断制造与爆红网络视频内容类似的视频,即“拍同款”来获得自我认同。

综上所述,在当今触屏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交网站、角色扮演类游戏和短视频平台三条途径进行网络同一性实验,构建自我认同。而根据已有研究,人际关系质量、化身认同、网络使用强度和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策略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下文将以这三条途径为基础,探讨这些因素在网络同一性实验对大学生自我认同影响中的作用机制。

(一)人际关系质量:好友的支持与反馈

1.友谊质量

社交网站的使用会改善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关系,提升友谊质量,而友谊质量的提升会促进自我认同的发展。王伟(Wei Wang)等人研究发现,友谊质量可以作为中介变量传递社交网站使用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同时能显著正向预测自我认同。[11]友谊质量的提升使得大学生有了稳定且亲密的倾诉对象,他们可以向朋友请教自我探索中的一些困惑,并获得支持和建议,提高自我概念的清晰性。而自我概念清晰性是自我认同形成的基础,它主要反映了个体对自身的整体评价和认知,其变化反映着自我认同的稳定性。[12]另一方面,朋友现身说法来帮助解答自我探索的困惑时,个体更容易与朋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能够坦然面对,与朋友一起积极地探索自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友谊质量在网络同一性实验对自我认同的影响中起重要作用。

本次实验研究表明,RNA干扰Fascin表达后的宫颈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降低,说明Fascin在宫颈癌细胞生长中可能具有促进作用。为明确Fascin对整体动物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敲低Fascin对宫颈癌细胞裸鼠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发现敲低Fascin后的宫颈癌细胞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均降低,说明敲低Fascin同样可以在体内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肿瘤的增殖。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敲低Fascin具有一定的抗宫颈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对治疗宫颈癌具有积极意义。

2.线上积极反馈

认同的获取是个人的“身份展示”与他人所给予的“身份肯定”共同作用的结果。线上积极反馈作为网络社会支持的一种特殊类型,普遍存在于社交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与短视频平台中,且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发现,网络中的自我表露可以通过他人反馈和社会支持促进自我认同的发展,并且自我呈现后的积极反馈有助于个体澄清自我探索中遇到的困惑。[13]短视频平台中的线上积极反馈类型通常包括点赞、转发或评论等,这种积极反馈反映了其他用户对视频内容的兴趣、喜爱或赞同,代表的是对视频发布者的关注、接纳与支持,获得的线上积极反馈越多,个体越容易对自我概念进行整合,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心理健康。

(二)化身认同:虚拟角色的投射

化身认同是大学生在使用和体验角色扮演类游戏虚拟化身的过程中, 基于对化身与个体的相似性以及对个体的吸引力和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的评价,所产生的一种临场感体验、情绪、态度和自我知觉等方面发生暂时性改变的心理现象。[14]当大学生认同化身时,对化身持积极态度,并将化身的特质纳入自我概念,因此,虚拟化身可以潜在地影响自我认同。化身外表(如体型、服饰、发型等)作为最直接的化身线索会对自我概念产生影响。已有研究发现,有魅力、肌肉较少以及表现得很友善的化身使个体更容易将自己知觉为更高的宜人性[15]。允建宇(Gunwoo Yoon)和瓦格斯(Patrick T. Vargas)在行为实验中让不同条件下的被试扮演英雄角色(超人)或恶棍(伏地魔)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被试需要选择两种食物的数量并让主试食用,结果显示:扮演英雄角色的被试选择了更多巧克力和更少的辣椒酱让主试食用,相反扮演邪恶角色的被试选择了更多辣椒酱和更少巧克力让主试食用。[16]实验结果说明,与扮演英雄角色相比,扮演邪恶角色的被试会将更多的攻击性纳入自我概念中。其次,化身行为(如攻击性行为)会对自我概念产生影响。仲巴赫(Joerg Zumbach)等研究者要求被试在玩暴力电子游戏后进行外显和内隐攻击性测试,外显攻击性测试前测与后测结果差异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却显著高于前测。[17]这从侧面证明暴露在化身行为情境下会使自我与特定化身行为图式之间的自动化联结加强。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除了可以引起玩家的化身认同,也为玩家提供了反思自我的机会。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可以帮助玩家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改变自我表征的形式,反思角色的人生和自己的人生,从而影响自我认同。

(三)网络使用强度:网络沉迷后的自我迷失

1.社交网络过度使用

适当提升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可以为个体带来更多的积极反馈,获得的线下和线上积极反馈会推动个体进行自我认同再建。但是随着社交网站使用强度越来越高,大学生接触到的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就越多,随之而来的负面信息也可能越多。这就使得个体在社交网站中探索和尝试自我的不同方面时,面临着多重自我无法整合、自我概念清晰性降低的风险,影响自我同一性的发展。[18]大学生在网络中不仅可以获取很多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同时也能获取到很多与他人有关的信息,因此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其他用户的“读者”。事实上,绝大多数社交网络的使用者在发布状态时都会对发布的内容进行筛选,例如通过修图软件进行美化的照片,选取特定角度拍摄的旅行照片。这些与“美好肉体”或“美好生活”有关的内容会诱发读者的上行社会比较,读者会觉得别人的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外表是那样光鲜美丽,相比之下便会对自尊和身体自我意象产生消极影响,自我认同也会受挫。另有研究发现,具有线上社交倾向的大学生会通过网络弥补线下自我探索的不足,中等强度的网络同一性实验会促进自我认同的发展,但过高强度的网络同一性实验使大学生难以整合自我,阻碍自我认同的发展。[19]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可以调节网络自我表征对自我认同发展的影响。

2.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游戏成瘾可能导致个体的线上和线下自我分裂。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角色依恋得分较高,花更多时间考虑与游戏角色相关的问题,对虚拟角色的认同使得玩家进一步沉浸在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世界,导致线下自我认同感下降。崔恩俊(Eun Jung Choi)等通过FMRI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成瘾组大学生对游戏角色的依恋得分要高于正常组被试,在处理与角色相关的信息时比处理与自我相关的信息时大脑活动更活跃[20]。具体来说,当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在思考自己的游戏角色时,他们的内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双侧丘脑和额下丘脑激活程度更高,右额下回的激活更少。前扣带皮质的激活可以反映出成瘾大学生对游戏角色强烈的情感依恋或突出的注意;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与自我反思思维和心智化过程有关。右额下回被认为是区分“自我”和“他人”的区域,非游戏成瘾大学生右下回的激活明显强于成瘾组的大学生,这也说明游戏成瘾的大学生常常会出现自我与游戏角色的混乱。[21]大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自我认同,如果他们沉浸在游戏角色中,过于依恋游戏角色,而对现实世界中的自我没有清晰的认识,将会对自我认同的实现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策略:“双面”自我的演绎

三、网络同一性实验影响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理论解释

(一)拟剧理论

欧文·戈夫曼于1987年在其著作《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拟剧理论(dramaturgical theory),用以分析和解释网络中的自我呈现行为。[24]该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分为台前和幕后,每一个社会成员是社会的表演者和观众,而社会生活便是个体表演的主要剧场,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自己编制的剧本进行创作和表演。具体而言拟剧理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印象管理:不论个体心怀何种目的,他的兴趣总在于控制他人的行为。印象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印象管理策略去影响受众,使受众在脑海中形成自己预设的形象,以获得别人的好感。(2)表演场域:戈夫曼认为,人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个体的行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表演,而舞台又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个体的表演场域。前台,即能够被受众直接观察的部分,且前台的表演受到了表演者的精心设计,是一种理想化的自我呈现;后台,即不被受众觉察的私密空间,可卸下伪装,展现真实的自我。(3)自我: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自我产生于社会互动过程当中,表演者通过前后台的转换和印象管理来构建自我。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或者短视频平台积极发布动态,并使用某些印象管理的技巧,如积极自我呈现,从“后台”来到“前台”,向观众展示“理想自我”的形象。动态发布后,通过与“观众”互动知觉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大学生会形成“镜中我”。此后,个体会回到较为私密的“后台”,整合他人的评价,调整自我概念,重构自我,达到自我认同。

(二)自我验证理论

自我验证理论(self-verification theory)认为,人们为了获得对外界的控制感和预测感,会不断寻求与其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反馈,从而保持并强化他们原有的自我概念。[25]吴丽丽(Lili Wu)等通过ERPs研究发现,被试在进行内隐联想测验时,相较于不相容联合辨别任务,相容联合辨别任务可以诱发被试更大的P300成分,说明被试更多注意资源被分配到与自我相关的内容中,对自我相关的信息产生了注意偏向,也证实了积极自我偏向的存在。[26]在网络环境中,个体对与自身特质相符合的评论有更大的偏好,并且网络中获得的积极反馈可以巩固个体的自我概念,提升自我认同,个体为了巩固自我认同又会不断寻求与其相一致的积极反馈。例如,个体在社交媒体中展现积极的外貌特质,那么个体会将更多的注意资源集中于有关外貌的积极反馈,这会强化个体自我概念中有关自我外貌特质的认知,在下一次的自我呈现中个体会再次呈现该特质寻求积极反馈的再次验证。

(三)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认为,社会认同是指个体感知到自己属于某个群体,以及作为群体成员所拥有的情感和价值体验,在此基础上对自己所属群体产生群体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27]社会认同的形成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社会分类、社会比较、积极区分。首先,个体通过社会比较将自己进行归类,增强内群体成员的相似性和外群体成员的异质性,并将群体成员的共同特质纳入自我概念体系。其次,成为某群体成员的个体通过社会比较在某些特质上夸大内群体和外群体间的差异,给予内群体成员更多积极评价,同时对自己的评价也更加积极,自我价值和自尊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最后,个体会在进行社会比较的特质上表现得比外群体更加优秀,这个过程被称为积极区分。例如,在网络游戏世界中,游戏玩家会更加认同线上的彼此,从而发展在线的自我认同感,让自身更加符合线上内群体的特征,这就导致了个体与线下群体的差异性最大化,即这些游戏玩家的个体特征会越来越接近游戏群体,而与现实社会群体相脱节,导致线上和线下自我认同相分离。又例如,在“饭圈文化”中,粉丝出于对偶像的认同自发形成了一个以偶像为核心的内群体。内群体不断强化偶像的核心特质,个体也会不断模仿和内化这种特质,最终达成某种自我认同。

四、小结与展望

在触屏时代,网络同一性实验成为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新途径。本文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网络同一性实验与大学生自我认同关系的研究。网络同一性实验对自我认同的影响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实现:社交媒体的社交与自我展示、网络游戏的角色扮演、短视频的创作。同时在这三条路径中还存在复杂的影响机制:在人际关系质量层面,大学生通过同一性实验可以获得更多的网络社会支持和更高的友谊质量,进而提高自我认同水平;在网络使用强度方面,适度的网络社交和网络游戏有助于自我认同的发展,但是社交网络过度使用和网络游戏成瘾会阻碍自我认同的发展;在化身认同层面,大学生通过网络同一性实验使化身认同需要得到满足,该需要的满足使得大学生的情绪、态度和自我知觉等方面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自我认同的发展;在自我呈现策略层面,使用真实自我呈现策略的大学生能更好地面对真实自我,这有利于自我认同的发展,而积极自我呈现策略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发展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存。拟剧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验证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同一性实验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机制。

(一)进一步揭示网络同一性实验对大学生自我认同影响的内部作用机制

拟剧理论认为,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印象管理的策略进行自我展示,在“前台”获得他人评价再转到“后台”,整合他人评价,调整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例如,在以集体主义文化为背景的中国社会,个体自我认同的发展也会更多受到他人反馈的影响。在大学生进行网络同一性实验时常见的反馈有点赞、转发和积极评论这一类的线上积极反馈。目前尚未有研究直接揭示网络同一性实验通过线上积极反馈影响自我认同的内部机制。但已有研究证实,个体在网络自我呈现后获得的线上积极反馈越多,个体可以获得更高的自尊水平、更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和更高的社交自我效能感。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网络同一性实验是可以通过线上积极反馈影响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发展的,但其中的影响机制仍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进行探索。其次,个体对那些影响其自我认同的因素的认知加工方式仍需要得到更多研究。例如,个体在网络同一性实验情境下是否会对与自我相关的积极评论有更多的注意偏向,即诱发更大振幅的P300成分?又例如,个体是如何将这些线上积极反馈纳入到自传体记忆中进而影响自我认同,这其中的认知加工机制是怎样的?因此,从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对自我认同影响的宏观研究到个体如何加工利用这些影响的微观研究,网络同一性实验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机制仍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进行考察。

(二)开展网络同一性实验对大学生自我认同影响的追踪研究

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研究方法涵盖了量化研究(如自陈式量表)和质性研究(如对网络游戏玩家进行深入访谈、让被试以短视频平台用户身份参与到短视频平台的日常使用中)。但是只通过横断研究来探讨网络同一性实验对自我认同影响的中介和调节机制,缺乏追踪数据分析影响的稳定性。[28]根据发展情境理论,发展中的个体与所处情境间随时间变化的相互影响,这一观点表明,网络同一性实验对个体自我认同的影响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网络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网络中自我表征对自我构建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网络环境的“匿名模式”被“匿名性+熟人圈”的模式所取代,网络主体的自我呈现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赵山阳(Shanyang Zhao)等研究者对63个Facebook账号的内容进行了质化研究,发现匿名网站和非匿名网站中的自我构建存在差异。[29]网络自我表征会影响个体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而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又会影响自我呈现方式的选择和对网络反馈意义的解读,追踪研究更有利于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追踪研究来确定网络同一性实验的长期效应。

(三)深入研究网络同一性实验影响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神经机制

自传体记忆是构建自我认同的基础,重新体验自传体记忆的过程被称为自主(自我认识)意识,而通过自主意识获取自传体记忆被认为是持续重建自我的基础。一种连贯的自我意识是通过对自传体记忆中信息的组合而发展起来的,将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整合在一起,为未来的持续自我意识提供信息。根据这一观点,自我认同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传体记忆系统的正常运作,而颞叶内侧(Mesial temporal)是自传体记忆系统的关键节点。詹姆斯(Allebone James)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对自传体信息的检索可以启动一个广泛的神经网络,其中包括眶内侧前额叶皮层(the orbit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PFC)、背外侧前额叶皮层(the dors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右前扣带皮层(the right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后扣带皮层(the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脾后皮层(the retrosplenial cortex)、楔前叶(the precuneus)和顶叶区域(the parietal regions),这些区域对心理意象很重要。[30]利用认知神经科学对自我认同进行研究是未来研究的新趋势,即用信息加工过程和不同脑区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解释外部因素和个体因素具体如何影响自我认同的形成。

(四)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社交网络,促进其自我认同健康发展

社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能获得线上积极反馈,提高友谊质量,引起化身认同促进自我认同的发展;但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界限易于混淆,可能导致大学生沉溺于虚拟自我,从而影响现实自我的发展。促进大学生自我认同健康发展,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网络素质教育必须尊重大学生的网络主体地位,顺应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规律。一方面,青年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来看待网络使用,传统的说教和灌输很难改变其认知。另一方面,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能够激发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促进其积极发展。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提高辨别能力,自觉以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约束自我,做到克己、慎独、自律。第二,加强网络教育“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首先,家长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及其心理发展状况,定期沟通,对不良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树立家长的榜样作用,防微杜渐。其次,学校要加强网络教育宣传,通过开展网络教育讲座、发放网络使用手册等举措,提高学生对网络使用规则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网络警醒力。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网络心理辅导,筛查存在网络使用问题的学生,并提供针对性帮助。最后,互联网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干预和筛查,以防止有害信息的大量传播,同时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宣传。

猜你喜欢
个体社交游戏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