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国
我是1985年6月初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入职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编辑部的。毕业分配之际,当时因为《青年论坛》 急用人,我就被直接分配至《青年论坛》编辑部。但分配到院里后,据说《江汉论坛》编辑部的两位青年编辑程涛平、张军同志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大名鼎鼎的张舜徽教授),只有何浩老师一人顶着,而何浩老师行动不便,因此《江汉论坛》历史编辑室也处在差人急用的状态。这时,荣开明同志刚接任老主任陈正亮先生不久,朝气蓬勃、积极进取。他听说我是学历史的,就立马进行了一些了解,并决定将我留在《江汉论坛》 历史编辑室,同时兼任《青年论坛》编辑部的工作。院人事处负责同志将我送到《江汉论坛》报到,荣主任一见面就只说了一句话:“小张,欢迎你到编辑部来工作!我把你‘截留’了,编制在《江汉论坛》,兼着《青年论坛》 的工作。相信你能干好!”荣主任说话很简短,但很热情,明显地对我的工作寄予希望,饱满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我,因此,当时的那一幕一直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际。35年过去了,这种初始之际的信任、希望和期待一直温暖着我、鼓舞着我,并变成了一种文化传承;现在,每当有年轻人来到我身边,或者工作,或者求学,我都是表达荣老师当年对我的这种温润态度和积极情绪。现在回想起我那时初来乍到的经历和感受,真可以用一句时下的网络语言来表达:“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对了人!”
荣老师是1931年生人,我在其麾下工作的时候,他已经过了54 岁。他于1991年底离开《江汉论坛》编辑部的领导岗位,转任邓小平理论研究部(后改为“中心”) 专职研究员。我和荣老师在编辑部相处只有短短六年半的时间。时间虽然不长,但从荣老师的言传身教、作风作为、道德情操、精神风尚、思想方法、谋事成事、处世交际等各个方面,受教良多、印象深刻,他对我的成长、进步影响很大!可以说,荣开明同志是我走上职业生涯遇到的第一位好领导、好老师,他是具有忠厚气质、令人尊敬的长者!现在,不知不觉,我也到了我当时刚刚遇上荣老师的年龄。以同龄人的眼光、阅历、心智和人生知识同情共感地回头看,以我的亲身感知、体验和体会评价荣开明同志在《江汉论坛》杂志社作为第一负责人带领大家、凝聚大家、发展事业的实践,我要化用清代大学者、大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第105 首里的一句话:“既开风气也为师。”①荣老师在担任《江汉论坛》编辑部主任(1988年后兼任主编) 的几年时间,是杂志发展阶段所处的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抓住即成。我认为,他是带领大家牢牢抓住了,抓稳抓实了,极大地推进了《江汉论坛》办刊事业的发展,《江汉论坛》既出事业,也出人才,还有极好的学术社会影响。因此,我用“开风气”“为良师”评价他,虽然显得十分崇高,但这是准确真切、实事求是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新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全社会热气沸腾,思想活跃,活力迸发,开拓,创新,奋进,成为上世纪80年代的主题词和时代精神。对于荣老师那一代人来说,因为十年浩劫和较长时间“左”的错误,他们已经被耽误了很长的干事创业宝贵时间,等有机会大显身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追逐人生梦想的时候,他们已经人到中年。那时,我看了电影《人到中年》后,就很强烈地、不自觉地首先想到我身边的荣老师他们那一代人。因此,一旦时间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进入中年的荣老师他们,就焕发了人生青春,以刻不容缓、干劲冲天的态势,追赶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荣老师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赶上了好时代。从我的观察看,荣老师是那时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气概,把全部心力都投入到办刊工作和学术研究上。对于刚刚走上《江汉论坛》主帅岗位的荣老师来说,他所体现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所投入的热情、干劲和才华,是显而易见的。
在80年代之初,一方面,一些老牌社科综合期刊如《学术月刊》 《学术研究》 《江海学刊》《人文杂志》等,和《江汉论坛》一样,焕发了青春,张扬了力感,以新的面貌展示期刊新风;另一方面,一大批新创刊的社科综合期刊如雨后春笋,竞相成长。当时,社科期刊争创品牌、挺立潮头、进入一流蔚然成风,竞争激烈。《江汉论坛》如何办?如何继承《理论战线》的学术传统在新时期再创佳绩?这是摆在“论坛人”面前,尤其是领头人荣老师面前的时代课题。现在看来,荣老师对于如何回答好《江汉论坛》发展的“时代之问”,是认真用心的,效果也是好的。
一是重视《江汉论坛》的历史传承,用《江汉论坛》的光荣历史教育“论坛人”,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用历史感激发现实责任感和创新创造动力。《江汉论坛》在改革开放之初复刊,其前身是创立于1958年的《理论战线》 (1961年改名为《江汉学报》),“文革”中改为省委机关理论刊物,“文革”后期停刊。著名哲学家、理论家、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先生是《理论战线》的首任主编。在五六十年代之交, 《理论战线》 坚持“双百”方针,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为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学术界赞誉,成为当时享誉大江南北的哲学社会科学地方品牌刊物。荣老师在主持《江汉论坛》工作期间,经常重温《江汉论坛》历史,他用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促进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新人新作涌现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启发“论坛人”,以续写《理论战线》 新辉煌为己任,强调一定要把《江汉论坛》办好,无负于前人的努力付出、辛勤铺垫,无负于伟大改革开放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召唤。因此,在《江汉论坛》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中,我经常听到荣老师追忆李达先生对于《理论战线》的卓越贡献,经常听到荣老师对于《江汉论坛》历史的敬畏与珍视的话语。我明白,珍藏历史、挖掘历史底蕴是为了教育后人,是为了再出发积蓄力量。一个胸怀自己历史的人,一个敬畏历史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人,一定能够续写前人的荣光!
二是确定“编研结合、以编为主”的工作方针,组建专业性、专家型的学术期刊团队,使期刊编辑工作运行在编辑专业与学术专业的规范轨道上。在荣老师主持下,分管院领导夏振坤研究员十分支持编辑部提出的“编研结合、以编为主”的工作方针,因此,编辑部一手抓编辑质量,进行内部治理;一手抓学术研究,每个团队成员都是学有专长、研有特色的行家里手。《江汉论坛》编辑部的科研气氛很浓厚。
在内部治理上,荣老师很重视编辑流程规范化、编辑指标标准化和编辑工作精细化,重视文章质量、编校质量和印刷出版质量,把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视为期刊生命,而加以守护。譬如说,在编辑部日常管理上,制定每周半个工作日集中上班制度,其他时间可以自主安排工作时间。这既解决了那时编辑部办公场地不足的问题,也给编辑人员更多的时间自主性,这对于精神劳动来说简直就是一次解放。在编校质量管理上,建立了责任制和奖惩制。编辑部制定了“期刊编辑手册”“编辑工作流程指南”,对编校质量做出了制度性规定,对于编校差错率低、文章转载率高的编校人员给予奖励,这是后来量化考核的肇始。在出版发行上,荣老师强调每期按时发稿、按时出版、准时发行,他认为这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对社会负责的重要方面。每年给交流单位和老作者、知名专家赠阅的名单,他都亲自审定,唯恐有所疏漏,造成负面影响。俗话说,管理靠制度,创新靠激励。荣老师两手抓,都抓到位了。如今,重视制度建设,靠制度管理的优良传统被继承下来了。为了加强编辑业务研究,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得到省新闻出版局支持,成立了湖北省社科期刊编辑研究会,《江汉论坛》被确定为会长单位,研究会挂靠在编辑部,每年召开一次有主题的研讨会,并邀请省外社科期刊主编与会研讨;其后,又创办了内部期刊《期刊编辑研究》,在全国社科期刊界交流。作为一名有创新思想的编辑家,我体会荣老师的编辑思想是:行稳致远,突出特色。荣老师经常强调,学术创新是《江汉论坛》的灵魂,必须坚持创新;但创新不能没有原则和底线,创新不能“闯红灯”,不能“越红线”。文科学术期刊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围,是党和国家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纪律、社会规范内创新,才能保持期刊出版有序平稳运行,也才能积累创新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荣老师强调,从根本性上讲,《江汉论坛》是一份地方刊物,地方刊物要体现自己的地方特色才能掌握全国性话语。在他的倡导下,一方面,紧紧依靠“汉派”学者,挖掘“汉派”学术,促进“汉派文化”发展。譬如,历史和文学编辑室开辟并常年坚持“楚史楚文化研究”“湖北近现代史研究”“汉派作家群研究”等等,很有学术特色和文化影响。另一方面,把研究和弘扬时代精神作为《江汉论坛》的鲜明标识,开辟“哲学与时代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跟踪研究改革发展中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创新和发展了学术理论。有特色,就有新意,也就体现了学术的创新意识;反过来说,体现特色、形成特色,就意味着创新,没有特色就没有创新。我认为,荣老师的“行稳致远、突出特色”的编辑思想,至今也不过时,依然值得总结提炼并予坚持发扬。
在强调编辑专家型上,荣老师将编辑部每人的科研成果纳入到年终总结中,将编辑部的全年科研业绩与院里的各科研单位进行竞争力比较,以此激活编辑人员的科研生产力、文化创新力。他有一句口头禅,我印象深刻,对我启发很大。他说:“编辑无活,专家门前矮三分;编辑有活,坐在屋内热三分。”他认为,编辑是专业领域的行家,不仅有助于稿件处理,也有利于与作者深入交流,特别是向名家约稿,就能深入交流,受到作者的专业尊重。荣老师身先士卒,把编辑工作和自己的学术理论专业研究结合得很好,时间精力布局得很好。我入职编辑部的时候,荣老师新出版了《人怎样少犯错误》 的哲学专著,他给编辑部每位职工送了一本,我自然也有一本。得到大著后,我很认真地阅读一遍,至今印象深刻。“人怎样少犯错误”这个问题意识虽不是荣老师第一个提出②,但在哲学层面进行专门的有深度地探讨,这还是第一本。他在书中论述的观点:人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但只要有意识地避免犯错误,则是可以做到的;人只要有少犯错误的主体意识,想事情出主意拿办法就能够多了解客观实际,尽量朝着正确的处理方案和路径方向走稳走好。荣老师既是一位哲学家,他关于矛盾转化的探究,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很有贡献,得到哲学界认可;又是一位在省内很有影响和知名度的理论家、宣传家,常年在《湖北日报》理论版、《长江日报》理论版、《学习月刊》上发表理论宣传、理论普及文章,受到机关干部和大众读者喜爱。他经常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大刊如《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 理论版上发表论文,很有学术深度,体现了学者的学术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同事们,特别是我们陆续从各高校毕业而来新入职的年轻人。我和金清、龙伏等青年编辑,都参与过荣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研究,或者参与荣老师主编的著作写作,受到荣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既明确了学术研究的社会功能,也初学了学术研究必须遵循的规范,受益无穷。我用《论语》里说的“先之,劳之”③评价他,是很合适的。在他倡导的这种浓厚的科研风气影响下,老中青编辑人员都重视科研工作,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譬如,何浩老师在《历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文,成为著名的楚史专家;高应轸老师在《中国社会科学》 《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文,成为著名的房地产经济学家。青年编辑积极跟进,参加老同志牵头的科研项目,独立撰写文章,慢慢学有所成,成长为专家。从实践来看,编研结合是一个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过程,编辑者进行专业性领域深入探究,其成果一定会反哺编辑工作,扩大选稿约稿视野,掌握专业研究深度和最新进展,这对于提升编辑能力是极有帮助的。
三是重视《江汉论坛》发展的内外环境、条件建设,内部讲团结鼓劲、和谐相处,建设“论坛人”大家庭;外部讲编辑和作者的亲和力、认同感,建设编辑与作者交流沟通的畅通渠道。荣老师在工作中,把他关于哲学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成果用在工作上,“两手抓”,突出重点,看主流,掌握大方向,举重若轻,有条不紊;他重视正面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待人宽厚,处事和气。他尊重前人,扶持年轻人,发自内心,十分真诚。荣主任接替陈主任主持编辑部工作,在新老交替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荣老师继续请陈主任担任历史、哲学两个门类的终审。其时,我刚入职,担任编辑部与陈主任的联络员,负责每月送、取陈主任(当时,陈正亮同志住在水果湖高知楼) 关于这两个门类的终审稿件。荣老师完全尊重陈主任的终审意见,不在陈主任看后的稿件上再提出不同意见,尽管陈主任一再嘱咐我转达,他的审稿意见仅供编辑部发稿前参考,但是荣老师对于陈主任的终审工作是充分信任和尊重的。后来,因为陈主任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坚辞历史、哲学的终审工作,荣老师还是再三挽留他,又提出请陈主任担任杂志审读员,每月派人(张联盟) 到他家取回审读意见,并在发稿会或者工作交流会上予以传达、吸收。荣老师说,《江汉论坛》是老陈同志毕生的牵挂和心血,他是不可能放下心来的,一定要多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提高杂志质量大有益处。这句朴质的话,既是对陈主任的充分肯定和评价,也是对陈主任的满心尊重。在其他老同志评聘职称、医疗待遇落实、子女回城调动等等方面,他都忙前忙后,争取办成为止。对于年轻人的发展进步来说,他有一种爱犊护犊的情怀。哲学编辑饶建国同志被省政府办公厅看中拟调,为了确定他的正科级职级,荣老师在院里多次积极争取,直到办妥后才将小饶同志放走。现在,建国同志已经成长为湖北省副厅级正职干部,这与他调离编辑部时的职级确定是密不可分的。这些,我们年轻人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自觉地增进了团队归宿感和认同感,增进了集体团结意识和团队合力性。那时,编辑部形成以荣老师为中心的团队,这与他尊老敬贤、团结友善、培养后进的作风是密不可分的。荣老师说,把杂志办好,关键是把同志们团结在一起,让大家能够心情舒畅,相互之间不设障碍、不使绊子,共同感受到家庭式温暖。建设“论坛人”大家庭、期刊共同体,荣老师努力推进,带头建设。那时,我们新老同事在一起共事心情开朗,真切地感受到团结的温暖和合作的力量,其他单位的同志经常投递过来欣羡的目光,我们也感到很自豪!
不仅如此,荣老师还把与作者的沟通合作当成是办刊的重要条件并极力加以营造。荣老师提出了“编辑走出去,作者请进来”的工作要求:编辑部要求编辑每年至少两次参加全国性大型学术研讨会,每月参加一次省内学术研讨会,外出参会回来后,要在编辑部会议上汇报参会成果和收获,这就是“走出去”;每年寒暑假编辑部召开两次作者座谈会,将老中青作者请进来分享期刊编辑工作。长期以来,省内外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一提起《江汉论坛》,总是有说不完的赞美和建议,这与荣老师重视作者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老校长陶德麟先生(1931—2020) 生前曾说,《江汉论坛》 是我们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很高很重。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创立者张培刚先生(1913—2011) 生前曾说,《江汉论坛》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特别是湖北省培养了很多人才,大家都感激它,热爱它,支持它。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老校长章开沅先生多次说过,《江汉论坛》对于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培养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一大批学者,功不可没!④办杂志,离不开文章,特别是好文章。没有好作者,显然是组不到好稿的。荣老师很早就从办刊条件、环境的角度,认识到与作者交朋友的重要性。与作者交一批好朋友,就等于储备了一批好稿子,并为杂志发展积累了文化资源。
(八)开展草食牲畜技术培训情况 在2010年和2011年各开展肉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培训一次,每次培训人数均为28人。2011年在文复、和顺、沧沟等9个乡镇开展牛羊养殖技术培训会21次,累计培训超过2 000人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行情分析、饲养管理、圈舍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饲草青贮技术、肉牛人工授精的优点、疫病防控和国家相关政策等内容。
《江汉论坛》成为一份享誉海内外的我国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名刊,走过了60 多年的峥嵘岁月,其中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热爱《江汉论坛》、奉献《江汉论坛》的“论坛人”的坚守与付出、心血与汗水、愁苦与欢乐,倾注着像荣开明先生这样的编辑家的巨大贡献。“论坛人”以他们一代又一代的新老交替,造就了《江汉论坛》永远年轻的容颜,铸就了《江汉论坛》这张学术驰名品牌,塑造了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这其中就蕴藏着像荣开明先生这样不计得失、无悔人生的奋斗者的辛勤足迹。历史还会一页一页地书写并翻过,但是,文化创造、精神积累却会成为后来者的宝贵资源。因此,每当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总是要情不自禁、充满感激地致敬前人!荣老师既是前人的后人,又是我们的前人,他是值得我们献上注目礼的前人!
我们为荣老师深情地献上注目礼,是因为荣开明先生将学术追求贯穿在职生涯和离休生活中,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精彩靓丽的学术人生。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勉努力很好理解,像荣老师那样,在离休后的20 多年里,初心不改,笔耕不辍,一如既往地干出比在职人员毫不逊色的业绩来,这就不能仅仅用“勤奋”二字来加以理解。而应该这样想,这样看:荣开明先生的学术人生,是一种有文化自觉的人生,有使命感的人生,有追求、有志向、有抱负的高尚人生。作为一名出色的编辑家和知名学者,其学术人生看似平凡,实则非凡。古人说,“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⑤。平常人做一般事,非常人成非凡业。荣开明先生的学术人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典范意义的人生样本。荣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上,体现了他一贯坚守的人生态度。俗话说得好,“守得一生到白头,一世功名万古流”。荣老师心无旁骛,不计名利,潜心治学,坚守学术,“一生只为一事来”,体现了他坚定执着的人生追求,这正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说的:“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⑥荣老师将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生涯、人生追求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学者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起来,把《江汉论坛》办在中国大地上,把论著写在中国沃土里,其学术人生达到了古代圣贤所张扬的“知之,好之,乐之”的至高层次和最高境界⑦。荣开明先生的学术人生具有榜样价值和时代意义。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坚守,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梦想,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荣光,使命和担当是每一代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人生的价值和精彩,全在“使命”与“奋斗”这两个关键词的内涵之中。人怎样才能活得有意义?人生怎样才具有社会价值?人怎样才算是有家国情怀、有道德情操、有志向定力?荣开明先生的学术人生既为后学树立了榜样,也为新时代踏上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流派、中国气派、中国形象、中国力量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学科体系给出了答案:作为一个有使命、有担当、有梦想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将自己的志向、抱负和努力立足于祖国和人民、立足于伟大的时代、立足于民族未来,才能积蓄才华,才能舒展才情,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书写精彩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⑧的人生华章!
在即将迎来荣开明先生90 华诞的时候, 《江汉论坛》组织一场这样致敬前人、礼赞前人、接续前进的座谈会,而院里又高度重视,这是令人欣慰的!尊重前人,这既是一种历史书写,又是一种文化积累,更是一种文化自信。这就像2020年出版的由荣老师和张忠家同志主编的《中国文化自信论》里所说的:“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⑨让我们珍藏奋斗者的故事,感恩奋斗者的足迹,牢记奋斗者的功勋,把他们开拓的事业传承好、维护好和发展好!
向荣开明先生致以深深的敬意!祝荣老师身心健康、学术不老!
注释:
①龚自珍这首诗的原文是:“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一事平生无齮齕,但开风气不为师。”这是抒发他自己的感悟,比较谦虚的表达。
③参见《论语·子路篇》。
④在《章开沅口述自传》中,章开沅先生深情地回忆为筹办纪念辛亥革命50 周年在武昌举办的会议,他为会议准备论文,受到《江汉学报》重视与支持,得以集中修改,而且在当时条件下,伙食开得很好令他难忘。参见《章开沅口述自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⑤参见班固《汉书·武帝纪》。
⑥苏轼:《晁错论》,见吴调侯、吴楚材编《古文观止》卷10,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566页。
⑦张艳国:《〈论语〉注评》,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崇文书局2012年版,第102页。
⑧李大钊送友人联:《李大钊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⑨张忠家、荣开明主编:《中国文化自信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2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