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研究述评

2021-01-28 13:42贺芃斐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2期
关键词:差距要素区域

贺芃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区域发展的差距,对前者,国内外学者有对“中国奇迹”的理论解释,而对后者,则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环境、政策制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是不同的。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研究主要可分为经济增长因素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本文对这三种主要观点进行述评和比较,试图在此基础上探讨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深层次原因,为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改革目标提供参考。

一、经济增长因素决定论

经济增长因素决定论主要基于要素投入与配置的视角分析区域发展的差距,主要围绕劳动力数量、人力资本差异、资本稀缺程度、技术能力、要素配置效率展开。这类文献核心观点认为资源配置效率与丰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经济差异。

围绕劳动力流动是否带来区域发展差距缩小进行的争论有:一类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是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①。这类观点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会带来地区差距较为明显的收敛效应。然而,另一类观点则考虑了劳动力异质性问题,认为人力资本稀缺是制约落后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②,劳动力的外流伴随更多的是人才的外流,并不利于流出地经济发展。后来学者围绕地区人力资本差异也相继加以验证:肖六亿基于“中心——外围”理论,认为跨区域劳动力流动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形成了“劳动换工业品”的物质能量循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劳动力流动不仅不能消除中部和外围的经济差距,反而会加剧区域差距③;彭国华认为,在改革开放之前,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间劳动技能的分布差异。改革开放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引进了相对较多的高科技工作岗位。随着劳动力流动限制的放宽,技能型劳动力从中西部流向东部,进一步拉大了地区发展差距④。

从以上围绕“人”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劳动力边际收益递减机制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趋同,但简单的劳动力流动并不一定会导致区域差异的减小。考虑到人力资本分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劳动力流动造成的人力资本在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重新配置,扩大了两个地区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范世德研究了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引起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变化以及潜在产出的“溢出和滴灌效应”的相应影响⑤,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结论。

资本积累主导着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是造成地区差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⑥。因此,部分学者从资本流动⑦、外商投资差异⑧,研究地区资本丰裕程度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姚枝仲则同时考虑劳动力与资本两类要素,认为落后地区如果不加速资本积累,不改变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要素禀赋特征,其人均收入难以赶超发达地区⑨。虽然资本积累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过度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会放大经济结构失衡的风险,带来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这又不利于经济增长的长期可持续。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虽然要素投入差异是我国地区差距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其贡献率逐渐下降,而全要素生产率(TFP) 的作用却不断增强,这是造成区域经济差距的更重要原因⑩。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伴随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其实,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学界早已认识到要从要素投入拉动经济转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带动经济,当然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学术界一般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与技术进步以及要素配置效率有关,如:余泳泽的研究发现中国TFP年均增幅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提高⑪。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如果要素资源能够顺利向更高效率的企业、产业部门、地区流动,就可以大大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进而提高整个经济体的TFP。Hesieh 和Klenow 创新地建立了从微观企业到宏观TFP 变动的基本分析框架,通过测算资本和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相对于市场出清时的资本使用成本和工资率的偏离程度,来度量要素配置效率,验证了要素在企业之间的重新配置提高总量全要素生产率的事实⑫。随后的文献也相继扩展到对产业间资源配置⑬、区域间资源配置⑭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研究。

从已有文献可以看出,对于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究竟哪一个是主导地区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争论,这可能与指标选取、数据处理及测度方法不同有关,比如对人力资本的衡量、TFP的测算就存在较大争议。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有:

第一,基于要素投入与分布视角的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人力资本,从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看,2017年北方人均受教育年限(9.6年) 显著高于南方(0.5年);从教育资源分布看,北方人均高等院校数量高于南方130%左右⑮,但南北经济差距近年来在逐渐扩大。从深圳近些年的发展也可看出来,深圳没有国家级研究机构和名牌大学,但是深圳高科技企业却比北方城市发展好,成为全国创新城市中的翘楚,一个显然的因素是深圳吸引了大量外地人才流入并激发了本地创新活力。

第二,对于资本要素,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增加,促进了中国资本迅速积累,相较于改革之初全国面临资本匮乏困境,如今中国面临的问题体现为资本配置效率较低以及部分地区资本外流,而这与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有很大关系。从我国企业近些年对国外市场投资规模的变化也能看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每年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500 亿美元,自2013年以来已然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当然,导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的因素很多,而对外投资的盈利是主要原因。不过,也有研究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本外流,虽然客观上也反映了中国企业克服国内资源和制度瓶颈、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⑯,这一观点应该引起我们重视。此外,还有学者研究发现一些中国企业注册成外资企业然后在国内经营,部分学者称为“返程投资”,即中国投资者由于受到税收减免、产权保护以及其他优惠政策的影响,先将资金转移到国外,然后伪装成外资再进入国内投资,应考虑导致企业产生这一行为的国内原因。总之,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部分地区和行业人才流失与人才配置“脱实向虚”并存的问题、部分地区和行业资本积累不足与过剩金融资源无法转换成有效投资并存的问题,研讨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更为重要。

第三,技术进步与要素配置效率对于一个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很重要。近些年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致力于改善要素配置效率,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随着库兹涅茨效应的结束,通过改变资源配置结构获得的全要素增长率提高,逐渐降低下来⑰。而对于技术进步(不仅包括新发明、新技术,还包括组织管理等理念创新),一个地区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提高地区发展水平,但如果没有自己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与环境,只是靠政策吸引人才与资本投入并不能解决经济长期持续发展问题。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能否形成技术进步与效率提升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成为地区发展的基础。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与要素市场化改革,关键在于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摒弃无效产业政策转向竞争性政策,提供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第四,上述研究一般将制度设为外生既定,地区要素丰裕程度以及配置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必然密切,但一个地区的资源丰富程度和配置效率更可能是地区发展差异的表现,是什么因素导致某个地区能够吸引优质资源与高效配置资源?如:为什么一些地区能够吸引高技能人才流入?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以及行业分布呢?上述文献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并未涉及根本。事实上,要素配置说与及全要素生产率决定论的本质依然是在陈述地区差距的事实,进一步探析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资源禀赋以及配置效率差异背后的体制机制等原因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另一种解释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这一观点主要以经济地理学说、新经济地理学说以及新新经济地理学说为理论基础。将自然资源禀赋、区位因素等“第一自然因素”以及基础设施、市场规模等“第二自然因素”视为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⑱。因为中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适宜,多港口、交通发达;而西部地区以山地、戈壁为主,气候复杂多变,相对闭塞。优良的自然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较低的交易费用。所以,无论从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企业选址、城市发展,东部地区都具有先天优势。一方面,改革开放后政府对东部地区政策倾斜、支持经济特区建立,进一步引导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集聚,这些因素又在收益递增机制下自我强化,产业集聚不断加剧。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劳动力流动并不充分,由此,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

具体来说,从区位差异上看,因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最先从沿海开始,经济发展通过全球化参与到全球产业体系与分工,东南沿海地区则具有接受这种机遇的最为有利的地理条件,而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在区位上显然不及东部。大多数制造业部门则倾向于集聚在具备地理优势的地区。陆铭的研究也发现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地理因素成为在市场力量作用下加剧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其直接表现是产业集聚的出现,而一些政策的实施更倾向于地理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进而加剧了区域差距⑲;陈飞翔则从“锁定效应”视角,认为东部地区凭借其地理优势与政策支持在改革开放早期积累要素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形成先进的生产经验,不断巩固自身发展优势地位,进一步锁定优质资源配置,扩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⑳。

总结起来这些观点主要强调了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两点因素:第一,地理条件;第二,政府政策影响。即政府基于该地区天然具备的优势,从政策上支持该地区发展。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渐进式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一制度变迁主要由政府主导向下推行,实质上采取的是行政部门主导的资源重新配置追赶型经济模式㉑。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出于成本以及地区自身优势考虑,政府优先选择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给予政策倾斜,进而逐渐形成东中西非均衡发展格局。当然,这是中国经济转轨阶段,带动经济起飞的明智之举。在这一发展模式下,上述基于地理与政策视角对区域差异的分析很有说服力。

但是,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第一,存在具备优势自然地理条件的国家或地区并未发展起来而没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却发展很好的例子。对于资源禀赋差异决定论,我们不难发现世界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并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拉美地区。相反,处于热带地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自然资源相对贫瘠、气候条件较差,但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却发展迅速。而对于中国,无论是土地、石油、天然气、水、矿产等,中西部地区都更为丰富。但是,中西部地区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成果的能力却相对较低㉒。徐康宁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国一些地区一样存在所谓的“资源的诅咒”情况,他们以山西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自然资源开采引发了资源外流、科技能力较低等一系列问题,而制造业的衰落和制度弱化是阻碍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㉓。此外,张天舒认为资源丰富的地区更容易招致寻租,企业倾向于依靠政府帮助、排斥市场竞争,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阻碍,造成地区收入差距扩大㉔。所以,地区发展差异不能简单归因于自然资源禀赋差异。

第二,存在区位优势相似并且都有政策支持但发展差异拉大的地区。最为明显的是东北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滞后、山东省资源外流问题。在追求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为什么我国南北差距逐渐扩大?更令人疑惑的是:同样是沿海地区,同样有着港口城市,同样位于国家三大经济圈,为什么山东与辽宁等北方省份近些年发展明显落后于南方的浙江与广东等省份?上述理论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力显然不足。

可以发现,上述问题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显现出来的。但为什么上述地理差异决定论观点在之前能够解释中国发展差距,而现今面临上述问题时却解释力不足呢?我们认为有如下原因:

第一,有利于资源跨区域流动的硬基础设施的完善。生产效率的差异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而促进效率提升最主要因素是交易费用的降低,决定交易费用的原因主要是硬基础设施与软基础设施。中国过去40 多年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硬基础设施的改善,而硬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地理条件和政府政策关系密切。但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各地基础设施逐渐趋于完善,资源的运输成本、获取信息的成本、人口迁徙的转移成本都趋于下降,从而由地理环境引起的资源分配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以低廉的价格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获得资源,从而大大降低了地理环境对资源的限制作用,人口、知识存量和社会制度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就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绩效的主要因素。此时一个地区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成为地区发展的关键,而地区吸引力的增强则需要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个人和企业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和今天不同,当时政府需要对资源进行计划配置,以更好地让企业和个人满足最基本的需要。如今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个人能力不断增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相应地,等待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长、选择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如何让交易变得更加便捷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解决约束供给侧的软基础设施政策制度方面的问题;政府强调的“简政放权”,也是在改善软基础设施。因此,如果不考虑地区制度层面的困境,上述观点难以解释当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新问题。

第二,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各级政府政策倾斜与先天区位优势相结合带动了部分地区优先发展。具体上,通过土地财政、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倾斜及大力发展房地产等促进部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可以解释区域发展差异。这种发展模式实质是资源重新配置,多发生在从贫穷到小康的初期发展阶段,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随着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行政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之前的政策措施引起的地区差异可能逐渐减弱,地区发展更多依靠市场调节。此外,随着更多资源得到重新配置,资源重新配置追赶型经济的收益也将迅速降低㉕,地方政府如果继续过度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有可能导致资源错配加剧。

第三,政府目标的转变。在行政配置资源赶超发展模式下,各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单一且明确(GDP),因此,可以基于行政力量针对上述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的因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并付诸实践(如各地竞相建立产业园区、实施信贷优惠政策等),短期内,则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如:梁琦发现在产业补贴政策下,欠发达地区吸引了更多高成本的企业进入,在一定期间内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㉖。但不难发现,这同时出现了新的问题:创新驱动不足与产能过剩问题、地区经济差距缩小与生产率差距扩大并存问题㉗、南北经济差异加剧问题。面对新出现的问题,上述观点并不能做出很好解释。事实上,当中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之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中央政府提出全国一盘棋、构建统一大市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各地方政府就不能就单一目标施政。地方政府面对多项目标,如何协调好、解决好各种目标之间的关系成为政府施政的重点所在。所以,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也就不能简单依靠政策倾斜。

三、制度决定论

从制度层面研究地区发展差异的文献主要围绕该地区是否建立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展开。具体来说主要针对生产要素的使用与配置问题,研究与之相关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以及具体实施所面临的困境。相关文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地方政府行为、企业所有制问题、市场化程度等。

(一) 地方政府行为

相关文献主要有以周黎安的地方政府“晋升锦标赛”等理论为代表的政治决定论㉘,以及“财政联邦主义”。前者强调中央政府将人事考核与经济绩效挂钩所产生的激励作用,后者认为分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央政府的过度干预,从而为地方官员提供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然而,张鹏飞认为这两种理论所隐含的假设存在冲突,不管是“晋升锦标赛理论”还是“财政联邦主义”,它们都无法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绩效差异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㉙。许成纲认为地方竞争机制已经难以解决激励问题,原因之一是,政府的职能从来不是单一的,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只为经济增长而存在的政府。因此,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只能是权宜之计,长期则会造成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扭曲㉚。此外,还有学者对此观点提出质疑:地方政府竞争或许在经济起飞阶段起到关键作用,但是,为什么地方竞相投资却在宏观层面呈现产能过剩?显然投资过度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简单考虑政策实施以及政府晋升激励这些外生因素对地区发展差异的影响,其解释力不足的原因在于缺乏对内生因素(比如落后地区企业自生发展能力) 的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得以长期增长的根源在于地区企业活力与创新力的不断提升,而地方政府“晋升锦标赛”很难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问题。

(二) 所有制问题

这一类文献主要围绕企业所有制对地区经济进行解读。刘瑞明从历史角度切入问题,认为初始所有制结构禀赋的不同导致了各个地区增长差异的扩大㉛;杨记军认为不改变国有控制权的民营化对目标公司的绩效影响并不显著㉜。然而,存在与之相左的观点,王甄等研究发现无论是国有转民营还是民营转国有,控制权转让以后公司的绩效都得到明显的提高,对依据所有制性质差异来判断公司的绩效持怀疑态度,并将公司绩效提高的结果归因于两类代理问题(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隧道效应、经理人——股东之间代理问题) 的缓解㉞。景维民则基于1990—2013年的省际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国有经济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 型关系,即国有经济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先正后负,国有经济存在一个最优规模㉞。尽管国有经济的微观效率损失可能会拖累经济增长,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将国有经济私有化,不能否认或低估国有经济的“宏观稳定效应”。

我们认为,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必然归结于地区间微观经济主体产出的差异(这由地区内微观企业的数量与生产率决定),然而,仅从微观经济主体产权归属分析,解释力度显然不够,或者说是否还有其它更深层次的原因?对于因控制权转让带来代理问题的缓解进而使公司绩效提高的论断,有其解释力度(带来了激励),但问题是,为什么控制权的转让可以带来代理问题的缓解?另外,国有转民营就能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吗?钟昀珈等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效率,主要的途径是关联交易大幅增加、民营化后非国有大股东更多地表现出掏空动机,减少了创新活动㉟;李旭超认为非公有制企业也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在非国有部门配置体系不佳的情况下, 盲目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并不能有效缓解效率损失问题㊱。所以,单单所有权转换(不论是国有转民营还是民营转国有) 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这就要考虑其转换带来效率提高的基础条件是什么?有没有其他本质因素?本文的观点不在于否定企业产权转换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是认为要从制度着手确保经济主体发展潜力的充分释放。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学术界以及政策部门逐渐认识到资源积累和技术进步都只不过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增长的结果而已,而产权保护程度、合约实施效率等制度性因素才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长期稳定繁荣的源泉。产权保护对于维护市场秩序、激励企业投资、吸引外商投资乃至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思想得到国内学者实证论证,如金祥荣等从制度的两个方面研究了产权保护的质量和合同执行的质量,发现制度质量的区域差异已成为区域出口差异的重要来源㊲。

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推进要素行政化配置向市场化配置转变,要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解决欠发达地区资源配置低效率、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而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是确保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激励创新的前提。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发展方式和动力机制的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地区产权保护制度影响着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必须注重产权保护及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近些年,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各地区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这一进步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为产权保护不足、合同履行效率低下。尤其一些地区对民营企业产权保护不足,在这些地区,多数民营企业难以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企业产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决策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其本质在于产权得不到公平保护。深圳在处理国有企业与民企关系上做的相对较好,总结来看,一是国企与民企分工逐渐明确。在支持民营企业兴起的同时,国有企业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按照中央关于国有经济中国有企业布局调整的要求,深圳国有企业基本退出了高科技等竞争性领域,转向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致力于为城市运行和其它经济体发展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尽量减少容易造成“竞争非中性”的直接支持,转向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三) 市场化程度

市场化改革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已毋庸置疑,众多学者也早已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加以验证。但在中国整体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市场化水平空间不平衡特征逐渐突出。市场化的空间不平衡将促进生产要素向回报率较高的地区聚集,这种极化效应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势必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相关研究也已论证㊳,这些观点的本质是认为地区间生产要素边际报酬差异导致地区差距,其变化趋势与要素资源的流动性和市场发育状况密切相关。韦倩更是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得出沿海地区的崛起不依赖于物质资本,不依赖于人力资本,也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而是依赖于市场力量的结论㊴。将目光转向要素之外,一些学者从企业与产业发展层面,结合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进行分析:程锐发现企业家精神可以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但要与地区市场化程度相协同㊵;盛丹从产业发展层面实证分析得出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高技术的产业发展更快㊶。

当然,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改革进程遵循的发展主线,一个拥有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地区必然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带动经济健康发展。但问题是,同样处于改革开放大环境之下,为什么有的地区市场化程度高?我们要考虑的重点应该是如何促进我国各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达到理想状态?以及如何确保所有地区都能平等,更好地把握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各种机遇?所以,准确地说,市场化程度高低并不能被认为是地区发展差异的原因,探究确保地区拥有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才更为根本。由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推动,主要依靠各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指令推进制度变迁。各级政府的行为差异以及本地文化、环境差异共同导致了不同地区间法治环境、金融发展等正式以及非正式的制度环境差异。所以,基于地区间制度环境差异探讨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更切实际。

众多学者也已将目光逐渐转向制度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胡凯认为制度环境是决定省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中、西部地区要改变资本净流出态势,必须切实改善当地的制度环境㊷;邓璐发现区域制度环境越差,私人企业就越倾向于使用私人金融融资。私人融资对私营企业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对当地经济的增长也会产生负面影响㊸;毛琦梁等认为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企业间互动环境的改善,强化本地受到外地空间溢出效应的积极影响,有助于本地产业升级㊺。当然,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吸引更多企业前来投资,各种微观经济主体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优化营商环境也是社会各界长期的政策期盼,但这并不是说一定要给某类主体或地区特别的直接性优惠政策,相反,应是要消除各种政策歧视,实现市场竞争基础条件的平等。产权制度是经济制度的基础,而良好的营商环境以产权充分保护为前提。

四、比较与思考

基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这些研究大致经历了如下演变:从对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等内生因素的分析,到对外生的自然地理、政策、历史等因素分析;从对几乎无法改变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到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与政府政策、行为相结合来探讨地区企业、产业对地区发展差异的影响,进而将目光转向对地区政企关系、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的分析。学术界对地区发展差异本质原因的分析也逐渐清晰。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的本质是不同地区的微观主体在生产效率、竞争力方面差异的综合体现,只有从微观主体以及产业发展的视角进行分析,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区域差异的原因。因此把宏观层面因素与微观主体行为及产业发展情况相结合,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企业行为、产业发展偏离效率最大化的原因,是探讨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根本之策。

(一) 经济增长因素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

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与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国内外学者从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分析中国区域发展差异。在诺思看来,这不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因,而是增长的结果。制度决定论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自然地,地区间的差距需要从经济组织效率的差距找原因。自从诺思和托马斯等学者提出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以来,众多学者致力于探讨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关于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制度成为不同国家或地区间人力资本积累、物质资本积累以及要素配置和生产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学术界大量文献研究表明,制度质量越高的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巴罗在他的论文“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多国实证研究” (NBER,1994年) 中,通过对1960年至1990年约100 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那些法治水平与受教育程度较高,出生率和政府支出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率相对较高。与此同时,巴罗的研究也说明制度差异是影响国家或地区间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差异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从贫穷走向繁荣的最佳捷径是进行制度改革。事实上,新制度经济学强调资源优化配置与既定经济社会下的激励结构不能分离的问题,而激励结构是由制度及产权决定的,这又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拓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来讲,区域发展中的差距更应该从制度层面去研究。

(二) 地理环境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位置决定了当今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基本上诞生于北温带。中东、美洲和欧亚大陆基本上位于北部温带走廊,而赤道国家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这样,地理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纬度过高(例如北冰洋地区),那么文明出现就很难。但是,在相同的地理条件下,为什么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如此之大?以中国为例,为什么地理条件很相似的省份经济差异会如此之大?对此问题的讨论,在前文已有所论述。在大方向上(例如1 万年,甚至5 万年),地理决定论可能是正确的。南极洲、赤道周边以及北冰洋地区很难有良好的经济发展。但是到底如何算是长期?从长远来看,每个人都会死亡。如果以100年或50年为单位,我们将发现地理决定论不能解释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地理环境对制度形成有影响。戴蒙德曾对中国与欧洲的地理特征做了比较。在他看来,中国有点类似于一个大陆岛国。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一片连绵不断的耕地几乎从南向北延伸。而欧洲是一个破碎的地形,在地理上被几座高山分割成几个大块。这种地理特征导致大陆岛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欧洲的地形则导致区域分裂和多个国家的形成。戴蒙德这个分析对于研究我国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是有启发意义的。从正式制度是解释不了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因为我国正式规则全国都是统一的。但不同地方的非正式规则是有差异的,我们认为应该从我国区域的非正式约束去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这方面的研究太少。现在一提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们就会想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于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形成的原因还必须考虑到两大因素,一是经济体制的变化,如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资源配置主要是行政或政府主导的,而现在资源越来越多地由市场决定。因此,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和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区域差异是不一样的。二是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实施的一些区域发展战略(如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等) 对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

此外,恩格曼等人则认为初始资源禀赋的差异(比如矿产、农作物的不同) 使得殖民者在不同地区建立平等程度有所差异的制度(比如在拉丁美洲等物产富饶、经济繁荣的地区建立不平等制度以便于掠夺,而在人口稀少、资源禀赋相对贫瘠以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北美地区则建立相对平等的制度)。事实上,这还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阿西莫格鲁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制度的重要性,他列举了南北诺加利斯城的经济发展状况,说明了在地理、文化、气候等外生条件基本相同的环境下,制度的差异如何带来两座城市发展的差距。我国现在南北发展的差距在扩大,也应该到制度层面去找原因。

(三) 有限准入秩序与开放准入秩序

对区域发展差异的分析仅仅从传统的制度分析还是不够的。诺思等学者构建的有限准入秩序与开放准入秩序的分析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区域发展的差异。有限准入秩序的国家表现为过多的市场干预、法律造成的垄断和产权不完整、公共品无效率供给以及市场的不完善。中国现阶段整体而言仍然处于从有限准入秩序向开放准入秩序的转变过程中。但是这种转换是不平衡的,如从三大产业的秩序来看,这些年我国第二产业发展比较好,得益于开放准入秩序,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受制于有限准入秩序。现在尽管第三产业是我国最大的产业了,但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及产业发展演变的规律来讲,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是不够的,应该讲,我国从有限准入秩序转变到开放准入秩序越快,那么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就越快。

从区域发展来看,我国有些地区已经进入了开放准入秩序。如深圳高科技产业是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企业结构不断调整而发展起来的。这归结于深圳不断推进的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保障的产权制度和所有制结构的创新。深圳致力于构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实质上是向开放准入秩序的转变。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无法形成足够的市场规模,产业发展依然受制于有限准入秩序,所以,建立开放准入秩序、公平保护产权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现行产权界定是建立在人格化交易基础上的,产权保护范围沿着已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展开,而非不加区别的进行公平保护。这种缺乏公平的产权保护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有限准入秩序,使市场交易具有明显的寻租性。而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需要一个开放准入秩序,是一种非人格化关系导向的产权界定,促使市场交易向生产性寻利活动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随着产权制度的改革形成与扩大,不同地区之间的秩序开放准入程度不同,产权保护公平程度也就不同。所以,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与各地区对不同微观经济主体产权的保护水平有关。即能够公平保护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权的地区,一般具有非人格化交易关系与开放准入秩序的特征,交易的动机是生产性寻利而非寻租,制度性交易成本较低,经济发展较好,反之则较差。

注释:

①参见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樊纲:《经济学家樊纲论要素流动与缩小地区差距》,《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第34期;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②蔡昉、都阳: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③肖六亿:《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3期。

④彭国华:《技术能力匹配、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地区差距》,《经济研究》2015年第1期。

⑤樊士德、姜德波:《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2期。

⑥参见傅晓霞、吴利学:《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地区差异中的贡献:兼与彭国华和李静等商榷》,《世界经济》 2006年第9期;刘华军、彭莹、裴延峰、贾文星:《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已经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决定力量?》,《财经研究》2018年第6期。

⑦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⑧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⑨姚枝仲、周素芳: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世界经济》2003 第4期。

⑩参见李国璋、周彩云、江金荣:《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朱子云:《中国经济发展省际差距成因的双层挖掘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第1期。

⑪余泳泽:《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动态空间收敛性研究》,《世界经济》2015年第10期。

⑫C.Hsieh, P.J.Klenow, 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 124, pp.1403-1448.

⑬王林辉、袁礼:《资本错配会诱发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吗》,《统计研究》2014年第8期。

⑭孙元元、张建清:《中国制造业省际间资源配置效率演化:二元边际的视角》,《经济研究》2015年第10期。

⑮盛来运、郑鑫、周平、李拓:《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管理世界》2018年第9期。

⑯王永钦、杜巨澜、王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制度、税负和资源禀赋》,《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

⑰吴敬琏:《产权保护、法治保护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上海企业》2018年第6期。

⑱付金存、赵洪宝、李豫新:《新经济地理理论视域下地区差距的形成机制及政策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14年第5期。

⑲陆铭、陈钊:《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和两种力量》,《云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

⑳陈飞翔、黎开颜、刘佳:《锁定效应与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管理世界》2007年第12期。

㉑卢现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资源重新配置追赶型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人文杂志》2017年第1期。

㉒余鹏翼、夏振坤:《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非制度因素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㉓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㉔张天舒、黄俊:《区域经济集中、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金融研究》2013年第2期。

㉕卢现祥: 《论产权制度、要素市场与高质量发展》,《经济纵横》2020年第1期。

㉖梁琦、李晓萍、吕大国:《市场一体化、企业异质性与地区补贴———一个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2期。

㉗吕大国、耿强、简泽、卢任:《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与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与生产率差距之谜的一个解释》, 《经济研究》 2019年第2期。

㉘周黎安: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㉙张鹏飞、李国强、侯麟科、刘明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再反思:历史起因与演化逻辑》, 《经济学(季刊)》2019年第1期。

㉚许成钢: 《深化改革动力何在》, 《人民论坛》2014 第1期。

㉛刘瑞明:《所有制结构、增长差异与地区差距:历史因素影响了增长轨迹吗?》,《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㉜杨记军、逯东、杨丹:《国有企业的政府控制权转让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㉝王甄、胡军:《控制权转让、产权性质与公司绩效》,《经济研究》 2016年第4期。

㉞景维民、莫龙炯:《经济转型时期国有经济最优规模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经济学家》2017年第9期。

㉟钟昀珈、张晨宇、陈德球:《国企民营化与企业创新效率:促进还是抑制?》,《财经研究》 2016年第7期。

㊱李旭超:《市场扭曲、资源错配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浙江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㊲金祥荣、茹玉骢、吴宏:《制度、企业生产效率与中国地区间出口差异》,《管理世界》2008年第11期。

㊳参见蔡昉、王德文:《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㊴韦倩、王安、王杰:《中国沿海地区的崛起:市场的力量》,《经济研究》2014年第8期。

㊵程锐:《市场化进程、企业家精神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经济学家》2016年第8期。

㊶盛丹、王永进:《市场化、技术复杂度与中国省区的产业增长》,《世界经济》2011年第6期。

㊷胡凯、吴清: 《省际资本流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㊸邓路、谢志华、李思飞:《民间金融、制度环境与地区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14年第3期。

㊺毛琦梁、王菲:《制度环境、技术复杂度与空间溢出的产业间非均衡性》,《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差距要素区域
分割区域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区域发展篇
也谈做人的要素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