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总目次

2021-01-28 12:55
思想战线 2021年6期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边疆治理方略

蒋 红,彭志强 1-14

纪律塑造政党

——基于政党变迁史的制度考察

石 伟 1-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论要

王文兵,荆世群 1-33

新时代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立足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视角

郭瑞萍 1-43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看中国共产党治国经验

杜艳华 3-1

中国共产党百年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建设的演进轨迹、发展逻辑与现实启示

丁玉峰 3-11

学习和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八个向度

张瑞才 4-1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探索的百年历程、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

燕连福,王丽莎 4-12

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的理论逻辑、基本经验及世界意义

万秀丽,刘登辉 4-21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社会治理发展历程与重要经验

宋友文,王煜霏 4-33

共享发展的时代内涵及人学意蕴

夏 淼 6-1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

——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方向

王 丰 6-10

共同富裕视角下的慈善活动

李 贤,崔博俊 6-20

民族学与人类学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含义

徐黎丽,韩静茹 1-52

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高永久,赵志远 1-61

重建中国仪式话语体系

——一种人类学仪式视野

彭兆荣 1-71

植物的文化意涵:聚焦小凉山彝族毕摩仪式

马翀炜,毛晓玲 1-80

生命实践记忆的文化建构

——基于井陉县大梁江村“开锁儿”仪式的讨论

林继富,闫 静 1-93

多元一体背景下火把节节俗谱系研究

姚霁珊 1-103

族群互嵌格局下的“区域”探析

——基于都柳江流域生态与历史的人类学研究

王彦芸 1-112

先秦民族史观钩沉

——兼论周朝“夷夏”之辨

彭 华 2-1

印度的语言政策与族群关系

肖 宪,毕媛媛 2-12

社区文化资产建设与乡村减贫行动研究

——以湖南少数民族D村社会工作项目为例

张和清 2-21

神话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作用

——以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为例

李世武 2-30

西双版纳傣族的教育认知与发展困境

张振伟 2-42

重塑问题空间: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与民族志在场

刘 珩 3-19

文本、仪式与近代滇缅边疆的转变:人类学田野经验中的历史

马健雄 3-35

网络新部落的情感空间社会建构研究

——基于对“沙发客”的观察

黄 向 3-45

历史传统、文化自觉与辩证唯物主义

——一项文化遗产的人类学分析

鲁 雯 3-55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中正统观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王文光,文卫霞 3-6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明至清前期民族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龙晓燕,胡 明 3-71

铸炼社会之基、民众福祉学科理念下的知识生产

——经济民族学在云南大学的创建、传承与拓展

杜星梅,何 明 3-78

缅族崛起对缅甸及其周边地区民族分布格局的影响

邹怀强 3-122

信息社会的发生与乡土中国的文化转型

赵旭东 4-42

居住方式、家庭策略、老年人主动生存与乡村振兴

——基于广西一个贫困村落的调查

张有春,杜婷婷 4-56

同情的距离:远近的苦难、关爱与社交媒体时代的伦理人类学

曾国华,吴璟薇 4-64

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

冯月季,石 刚 5-1

边疆民族地区道路建设与村落社会变迁

——基于滇藏线重镇奔子栏村的考察

李志农,张 辉 5-10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一个有机农场的劳动过程研究

卢成仁 5-18

法的地方知识与实践:三个民族志案例的比较研究

陈 晋 5-29

从共有看共生:斐济乡村的共同体实践

和文臻 5-38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文化路径

——基于一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扶贫实践

耿 达 5-130

文化认同与艺术重构

——宋代《大理国梵像卷》和清代摹本《法界源流图》比较研究

邓启耀 6-30

英殖民时期缅甸国内的英缅族群关系研究

——以奥威尔的《缅甸岁月》为中心

刘 权 6-43

政治学·管理学

中华民族的“全民一体”属性

周 平 1-1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三重实践逻辑构造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杨临宏,陈 颖 1-161

中国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建构

——基于广义边疆观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

谢贵平,朱家福 2-52

云南边境地区外籍流动人口治理的多维度思考

郭天一 2-67

陆海新通道建设与西部开发格局重塑

马子红 2-84

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发现、创新和限度

常士訚 3-86

新时代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三维视角

周 栋,储 峰 3-94

适应性治理:乡镇治理中的体制弹性与机制创新

田先红 4-116

厚植与补强:信访制度链接超大型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

刘正强 4-128

县域绿色治理的概念内涵、运作模型与路径创新

史云贵,倪端梅 4-154

网络媒介、文化共同体与新型城镇化

张苏秋 5-102

基于SFIC模型的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协同治理研究

陈小华 5-110

农田水利建设与政党服务整合:以县域为观察视角

王敬尧,王承禹 5-119

“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立场、困境与策略

王向明,段光鹏 6-50

党建引领与城市社区治理质量提升

何绍辉 6-58

文化戍边视角下云南边疆地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研究

谢晓霞 6-67

缅甸地缘环境及其对中缅华文教育合作的影响

李增华,熊琛然 6-89

历史学

疆域、历史疆域与中国历史空间范围讨论的反思与辨析

秦树才, 马亚娜 1-122

“建国于大地之上”:钱穆的首都论、立国形态观与文化地理学

任 锋,马猛猛 2-93

数百年来学术界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研究及其新进展

钱金飞 2-104

由爱乡到爱国:清末云南留学生报刊中的国家话语

朱 强 2-121

迈向理解:灾难记忆的力量与档案部门的责任

丁华东,张 燕 3-113

近40年来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研究述论

张 越 4-74

重建“历史事实”

张轲风 4-87

走向历史的记忆

——新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学的一个新趋向

朱洪斌 4-98

诸子学与现代中国学术话语的重构

王 锐 4-106

陈寅恪与清华“新史学”:教研取向与治史方法辨析

袁国友 5-6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信息传播控制机制探析(1946~1955年)

潘迎春,洪玲艳 5-79

宋代城市税收视角下的城乡关系变动研究

王浩禹 5-91

中国古代的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

安北江 6-76

社会学

包容性生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后人口转变时期生育政策的时代内涵和导向研究

吕昭河,谢玉球 3-163

边境地区的社会治理社会化:基于社会组织的主体行动策略分析

卢思含 4-164

由生存危机到小康社会:费孝通对中国农民出路的探索

温士贤 6-160

法 学

新型权利之检讨与义务之勃兴

——群体性权利的视角

张钦昱 1-144

生育利益私法保护的权利基础与规制范式

王歌雅,张小余 1-152

民法典时代公司法定代表人受托责任建构

赵万一,王 鹏 2-157

国际人权法视野下中国健康权保障的制度实践与完善

杜厚扬,陈 岚 2-164

法律政策学视域下健全文旅融合法律体系路径研究

于干千 3-132

起诉文本的形成及在基层司法纠纷成案中的功能

牟 军,薛 鸿 3-144

区块链技术视角下个人数据权保护的模式转向

曹晟旻 3-152

论“变通规定”批准权

——兼评《立法法》第75条

沈寿文 4-144

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认定的方法转向与价值回归

赵春玉 5-140

文艺学

关于修辞性叙事学的辩论:挑战、修正、捍卫及互补

申 丹 2-131

第三人称叙事中的不可靠叙述

王 浩 2-140

图像叙事与小说话语层的偏离型重构

——以插图版鲁迅小说英译本的考察为例

王逊佳 2-148

全面抗战初期左翼文艺家历史处境与创作转型研究

——基于统一战线的视角

杨念泽,蒋 锐 3-101

社会总体性想象的东方表征

——巴尔扎克与中国

钱林森 6-97

“中国景观”的发现与变奏

——现代性语境中的波德莱尔与中国

杜心源 6-107

明兴礼与中国新文学

柴庆友 6-117

媒介本体化与文艺批评属性的变异

李 震 6-126

虚拟现实艺术中的时空维度与身体重塑

妥建清,吴英文 6-135

数字媒介与文艺批评话语的转型

翟传鹏 6-143

审美资本与审美资本主义批判

向 丽 6-151

经济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四重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对《资本论》的解读

何玉芳,张 晓 5-46

现代性从资本到劳动的原则性转变

陈立新,张婷婷 5-54

教育学

教育治理现代化与党的建设科学化相互促进的路径探索

徐 立,周 蕾 2-76

模式转换与创新:以“党史”为重点内容的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建设

张 琳 5-158

培育国家公民:黑格尔“客观精神”中的教化及其作用

邱安琪 5-165

语言学

国家能力视角下的当代中国语言规划与语言立法

——从文字改革运动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尤陈俊 1-134

从生成到还原

——结构语言学发现程序的重新评价

陈保亚,鲁方昕 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