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涛 车卫娟
1.平度市财政局; 2.平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引言: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农村地区的基本水利建设、道路修建以及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大多由农民统筹解决,在税费改革之后,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筹集款项,增加了农民参政议政的机会,提高了村级事务的透明度,能够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新农村奠定基础。
“一事一议”制度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针对农村建设发展工作,为激励广大农民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通过财政奖补来支持农村进行公益事业的建设,秉着农民自愿、量力而行、使用透明、控制上限的原则,经由村委会、乡镇政府、党员大会以及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之后再实行的一项制度。
“一事一议”制度使用至今,但是部分农村地区依旧存在部分干部尚未明确“一事一议”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实施目标,或者不认同税费制度改革,认为需要自身贡献自己的资金和劳动产能到公益事业中,触动了自身利益,不能积极主动地推行“一事一议”制度;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做不到专款专用,资金流向不公开、不透明,得不到广发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理解,使“一事一议”制度流于形式,当发生突发事件或者需要对道路、水利、公共运动设施等进行维护时,不能及时调取专项资金开展工作,违背“一事一议”制度的初衷。
随着政府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国家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建设中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成本,但每年申报财政补助的行政村较多,现阶段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落后、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农民与干部之间关系僵硬,存在地方之间经济分层明显现象,人均可供支配的资金数量不足,外加农民的认识程度不够,导致农民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可能性降低;很多农村地区开展“一事一议”的程序不规范,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组织开展议事会,存在大量事情一起表决、人数不足、意向不明显等的情况,不能真正体现农民的真实意愿,议事制度效率低下。
首先,外出人员多,尤其是思想意识较先进的青壮年,打工零散地过多,导致农村地区的现住人口数量减少,表决人数不到议事制度法定规定人数也就无法最终确定各项事宜的实施;其次,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知识水平有限,思想意识落后,且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也很难保证“一事一议”制度的开展;最后,农民的教育水平低,存在家庭抱团、拒绝发表意见以及说行不一等行为,都会加大召开并执行议事会决策的难度。
为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农村干部“一事一议”的意识,使其明确“一事一议”制度内容、管理流程以及操作手法,能够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农民自身素质,来合理利用喇叭、传单甚至是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等方式做好“一事一议”制度的宣传工作,帮助农民改变自身的观念,使其明确自身有义务通过筹资筹劳等方式来参与农村建设;定期召开议事会,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一事一议”制度规定,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听取农民的意见,重视农民的参与和决策权,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明确“一事一议”的范围,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相关规定开展议事工作,合理调整农村资金使用形式,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公开国家财政支农补贴资金的流动去向,做到专项资金专项使用,重点开展扶贫、水利、交通、农业,增加群众的信任感,切实改善农村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拓展筹资来源,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农村地区“一事一议”工作的开展,响应国家号召,加大对农村地区公益性事业建设的扶持力度,正确动员社会力量来参与农村经济建设,改善农民资金有限、公益性事业开展难的情况,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互联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性较强,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使外出打工的群众也能通过远程终端实时了解家乡的建设情况;针对外出人员较多的情况,可以在开展见面会的同时,建立远程共享会议模式,有效集结所有群众的力量,高效讨论会议内容;合理利用法定节假日等在村居民多的日期,确保议事会可以获得更多的有效意见,从而推动公益事业项目的开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当地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一事一议”制度的认识程度,强化专项资金流动的监督,拓宽筹资来源以及选择合适形式开展议事会,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确保“一事一议”制度的顺利实施,才能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