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关系研究

2021-01-28 07:47:19项红军
科技视界 2020年32期
关键词:肌群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项红军

(六安市城北第二小学基础部,安徽 六安 237000)

0 引言

体育是一门基础课程,体育课从小学就开始开设,一直延续到大学,中间虽有间断但总体来说是一门从小学一直上到大学的课,可见体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然而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一线体育教学工作者都觉得体育课虽然地位重要,但体育课不被重视,甚至被边缘化,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的功能虽然非常全,对人体的各个方面产生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隐性的,不具备功利性,不会立马体现,是一个物细无声的缓慢过程,但是面对应试教育的环境,就出现了人人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却又人人忽略的现象。本文就体育教育助力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1 体育教育的功能

体育教育的功能主要指体育对个体和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效能。它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体育本身的属性;二是个体或社会的需要。体育的个体功能又分为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 健康心理功能、 人际交往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生命美学功能等。 个体或社会的需要分为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体育运动的强身健体功能主要体现在体育,可以通过人的八大系统的健康发展来促进个体的健康。体育运动可以发展人的认知能力。 因为经研究发现,大脑的右半球对形象知觉、空间知觉、音乐知觉起主要作用,体育锻炼是发掘右半球的重要手段,是整个身体的运动,通过运动我们的左侧身体可以使右脑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发展人的认知能力。 体育运动可以完善人的人格,也可以增强人的意志品质。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由性格和气质等要素组成,经研究发现人格对体育参与、体育项目的选择起到决定作用,通过相应的体育锻炼,人格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坚持锻炼,要不断地克服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困难,这个过程是锻炼本身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一些集体性体育活动,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交流,从中获得自信和宽容,改变参与者对生活的看法和自己的个性行为方式。体育活动也培养学生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通常会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有利于人们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有利于形成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体育休闲娱乐主要是通过亲身参与体育活动,欣赏体育比赛两种途径来实现的,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的自由的、自愿的、愉悦身心的活动。运动作为发展人的自身自然的身体活动,其在休闲娱乐中所发挥的个体和社会功能是其他休闲娱乐活动所不可取代的。通过各种运动形成对人的生物生命之美和人的精神生命之美进行激发和磨炼,增强了人的生命力。

2 体育教师的现状

学校在录取体育教师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体育教育专业的,而体育教师的普遍情况是有体育教学能力,但对体育深层次地理解不足,观察问题及文字总结能力不强,愿意沉下心认真思考体育功能的能力有限。 还有一部分跨专业的体育教师,这部分教师科研能力强,但对体育的理解又不够深入,研究的内容看起来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操作较差,落地效果不理想,推广起来困难。加之人体的复杂性,一种方法不会对人人起作用,从上到下还需要一定的调整,底层的体育教师理解与调整能力各个不同,于是就造成一线体育教师本着教学规范就好,其他不做考虑。 体育课就一代一代进行着区别不大的教学。学生经历着从小学到大学变化不大的教学模式,兴趣就提不起来。 在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体育所起的作用非常微小,或者说感觉不出来体育对个体产生的作用,也就无从体会到它的价值和乐趣。

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一种变化,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使学生体会到体育锻炼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的影响,使学校领导和学生可看到或体会体育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助力作用。 这就要求深度思考体育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助力作用,以及如何使体育能够对学生产生的变化可量化[1]。

3 体育教育助力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都有一定的工作姿态,在一定时间内身体必须保持一种劳动姿势,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容易造成疲劳,产生职业性疾病,加强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人们的体能水平,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减轻职业病的严重程度。

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认定的职业分类目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结合各职业岗位劳动时的主要身体姿态进行相对分类,共分5 类:静态坐姿类主要是会计、文秘、行政办事员、IT 行业等;静态站姿类,主要是营业员、酒店前台接待等;流动变姿类,主要是营销员、导游、记者等;工场操作姿态主要是机器、生产、操作工等;特殊岗位一姿态主要是警察、空中乘务员、野外作业人员等[2]。

关于坐姿类职业我们需要有目的的锻炼坐姿,使机体各部分主要受力肌群增强肌肉弹性,改善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防止或降低伤害,我们可以利用颈肩部肌群力量练习,如探肩绕环;腰背部肌群力量练习如体后屈伸、浮力划船;腕部肌群力量练习如屈伸腕部动态练习等。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针对各个专业,通过职业技能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这些体能练习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将来可能面对职业体能方面的问题,降低对他的伤害,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助力各个专业人才的培养。

因此各个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己的个人素养的提升,包括个人教学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储备等方面,为这种改变做准备,首先要了解各个学院的有多少个专业,每个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然后根据工作进行职业体能分类,再根据职业技能分类进行确定职业技能的练习内容,把这些具体的练习内容要细分到每一个学期的每一节课,还要与自身所教授的体育项目相结合,把想法和实际良好的融合在一起。

猜你喜欢
肌群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运动精品(2022年1期)2022-04-29 08:58:08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青少年跖屈肌群力量耐力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师友(2011年1期)2011-03-20 15: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