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容静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语言不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映射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征。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经济、宗教、政治环境中,也在与中原汉族的不断交融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习俗和民族特有的价值观,也因此各民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反映了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民族文化“走出去”已成为一种趋势,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民族文化的译介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应该关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负载词正确及充分的英译。
文化负载词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蕴含民族独特历史文化的词汇,也可称为民族特色词汇。“文化负载词是特定文化范围内的词,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和间接的反映”。[1]一般可分为: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语言文化负载词。其中,生态文化负载词涉及特定地域的动物、植物、丘陵、季风等相关词汇;物质文化负载词主要涉及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层面的词汇;社会文化负载词主要是用以指代礼仪和娱乐名称的词汇;宗教文化负载词涉及宗教等相关词汇;语言文化负载词涉及文化内涵并有一定民族色彩的词汇。[2]无论哪一类型的文化负载词,它们的语义较之于普通词汇都更加丰富与复杂,这就给翻译带来了挑战。
文化负载词产生于民族所处的特殊环境中,蕴含着这个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难以在其他民族语言的词汇中找到等同的或可替代的词。因此在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中,译者面对文化负载词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故而在翻译这样的民族文化特色词汇时,译者应同时兼顾词汇的文化内涵和目标读者的获得感受。本文对云南纳西族婚俗文化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了分类研究,试析不同的翻译方法所达到的不同效果。
纳西族婚俗文化产生自本民族特定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宗教习俗等条件下,其他民族与之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体系,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故有关纳西族婚俗文化的词汇在其他民族的语言中,甚至是汉语中,时常都无法找到语义与之相对应的词,在翻译学术语中此现象便叫作译语中的“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因此一些学者通常将文化负载词和词汇空缺相等同,用来描述载有深厚文化信息的源语词汇在目标语中缺失“对等语”或“对应语”的现象。[3]然而在翻译中为了克服这一困难,以达到传播文化信息的目的,译者对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不应随意摒弃,而应对其进行迁移,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尽量在可读的前提下保留源语文化。笔者将纳西族婚俗文化特色词汇分为物质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和社会文化负载词三大类,试用直译、音译加注、直译加注等不同的翻译方法对其进行英译,以展现不同的翻译效果。
物质文化负载词是指一个民族在其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用来表示一些独特物件、仪器、食物、服饰等的词汇。婚礼中涉及的各类衣食住行物品或有关场所的词汇都包括在纳西族婚嫁习俗的物质文化负载词中。对此类词的英译,笔者认为直译法较为有效,直译法可以直接地呈现出物品的性质、功能或样式的特点。如:四色礼-four betrothal gifts,迎亲牌坊-wedding gateway,火塘-fireplace,酥油-ghee,砖茶-brick tea。直译法是最经济的翻译方法,能以最省力的方式较完整地保留纳西族文化的原型,既易于目标语读者的理解,又有益于直观地展现民族物质文化的特色。但需注意的是直译并不是时时都适用,不同民族语言其特色词汇不同,同一民族语言的特色词汇在不同语境下所负载的文化外延含义也有可能不同。若源语词汇因负载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信息而导致在目标语中的词汇空缺,这时直译或意译都不能准确地传达该词的内涵义,这时便可使用音译法。[4]翻译以传递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为目的,故音译常常还需加以一些阐释性功能的文字,以便提高译文可读性。例如:送小酒—Song Xiao Jiu:the gifts given by the bridegroom side to bride side for engagement,including rice,tea,liquor and brown sugar.送大酒—Song Da Jiu:the gift-giving one or two years after Song Xiao Jiu for further agreement of the marriage, including cloth,pork,bracelet and some cash.这便是音译加注释的方法,音译本身属于“异化”法,较好地保留了源语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迫使”目标语读者获取异域文化,而后通过注释融入一定的“归化”效果,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通俗的解说,以增强传播效果。
宗教文化负载词是少数民族群体在传统宗教中所使用的具有宗教意义的词汇。在翻译这类词时,若直译可表达其内涵,则采用直译这一简便的方法。如:吉日-lucky day,喜神-Joy God,占卜-divination,除秽-remove the evil。通过直译,读者能够轻松地了解其大概含义,属“归化”的做法,但如若目标受众对某一词汇或文化现象产生了兴趣,自然会另寻渠道进一步了解,这也是促进文化传播的另一手段,同样也达到了“异化”的效果。然而另一方面,宗教文化负载词的含义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即由民族传统信仰而产生,需要对相关背景知识作一定的介绍,才能完全理解其含义,因而在翻译此类词汇时,也可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以保留原文文化信息。例如:素神-Su Shen,Life God or Home God;素注-Su Zhu,a religious ceremony of wedding,symbolizing the bride being accepted by the Home God.诸如此类的词汇本身就是从纳西语中音译到汉语中的,其内涵意义又较为复杂,无法简洁地直译出来,但若只是音译则晦涩难懂,影响译文的交际与传播效果,从而削弱外国受众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为避免这样的消极效应,此类词汇的英译依然以采用“异化”加“归化”的原则,直译加注的方法为最佳。
社会文化负载词是指表达民族独特的社会风俗、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及称呼等的词汇。纳西族保留了本民族独特的婚嫁习俗,其社会文化负载词突出表现了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特色。笔者认为上述直译或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同样能较为有效地传递纳西族婚嫁习俗文化。例如:哭嫁-wedding crying;报麻抱-Bao Ma Bao,the ceremony of Dongba priest putting ghee on the foreheads of the couple for blessing; 压床-Ya Chuang,the custom of inviting a little boy who has a happy family with his parents,sisters and brothers to sleep in the bridal chamber for blessing the newly married couple.直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所达到的翻译效果如上所述,此处便不再赘述。除此之外,有一些词汇是从纳西语中择意而来,在英译时若采用音译加注,则音译部分显得累赘,所以可稍加变通,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如:不能见天-hide from sky,the convention of sheltering the courtyard with red cloth for wedding.
通过上述对纳西族婚俗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化负载词都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在翻译这些词汇时很难在目标语中找到直接对等的词语。因此,在英译类似的少数民族文化负载词时,译者首先应具备民族文化意识与敏感性,其次在充分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情感、作用、范围等内容后,再根据“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原则,采取直译、音译加注,直译加注等有效的翻译方法加以处理,以使译文能够准确传达词汇的文化内涵,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