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和认知情绪调节对麻醉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2021-01-27 08:32姚绵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格化麻醉科职业倦怠

姚绵绵

职业倦怠就是个体在持续工作状态下产生的复杂化、个性化的一种认知与情感反应,表现为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等[1-2]。因麻醉科护士的护理服务特殊性,风险高,而使得护理工作负荷大,责任重,再加上人际关系、竞争关系的复杂,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少等影响,使得麻醉科护理人员是职业倦怠。研究表明[3-4],职业倦怠会对护理人员的自身、家庭、工作以及社会均有潜在危害,是护理管理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因而,有必要了解麻醉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并探讨相应干预方法。有报道将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成个人和工作情境两个因素。本文旨在调查自我效能感与认知情绪调节对麻醉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0 年2 月—2020 年3 月对我院麻醉科16 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均是女性,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年龄28 ~50 岁,平均(35.21±4.72)岁;本科及以上16 名;用工性质:合同制3 名,正式编制13 名;工龄1 ~14 年,平均(6.73±1.51)年。纳入标准:(1)持护士执业证书;(2)从事临床护理≥1 年;(3)对调查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正常休假;(2)外来进修或者实习期护士;(3)心理疾病。(4)中途退出者。并得到医院伦理维护会批准。

1.2 方法

采用基本信息问卷、职业倦怠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均装订成册,由科室护士统一作答。作答时间10 ~15 min。(1)基本信息问卷:自行设计问卷,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婚姻、生育情况、职务、职称、聘用方式及目前工作喜欢度等。(2)职业倦怠量表:该量表共有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等3 个维度,共22 项。每项0 ~7 分,前两个维度评分越高、后个评分越低表示职业倦怠越发严重[5]。(3)自我效能感量表:量表共3 个维度,共12 个条目,每项1 ~5 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强[6]。(4)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共9个维度,36 个条目,每个条目1 ~5 分,某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面临负性事件越有可能使用此项认知情绪调节方式[7]。本次研究调查共发放16 份问卷,回收及有效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科护士职业倦怠评分

通过调查,麻醉科护士的情感耗竭得分(19.01±7.25)分,去人格化得分(4.90±5.16)分,个人成就感得分(38.05±7.24)分;基于M 氏常模职业倦怠标准,分别占到25.00%(4/16)、12.50%(2/16)、31.25%(5/16)。

2.2 麻醉科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

麻醉科护士的调节沮丧/痛苦情绪、调节生气/愤怒情绪的效能感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情绪表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3 麻醉科护士认知情绪调节评分

麻醉科护士自责、接受、沉思、自我安慰、灾难化及责难他人的评分显著低于常模,而积极重评、关注计划评分高于常模(P<0.01),如表2。

2.4 自我效能感、认知情绪调节和职业倦怠相关性

通过分析,自我效能感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0.05),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认知情绪调节与情感耗竭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去人格化呈正相关(P<0.05),如表3。

表1 麻醉科护士的自我效能评分和常模比较(分,±s)

表1 麻醉科护士的自我效能评分和常模比较(分,±s)

指标 例数 麻醉科护士 常模 t 值 P 值积极情绪表达 16 16.92±3.11 16.95±2.90 0.028 0.978调节沮丧/痛苦情绪 16 14.35±2.50 17.20±3.78 2.515 0.018调节生气/愤怒情绪 16 12.78±2.92 9.80±2.63 3.033 0.005

表2 麻醉科护士的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和常模比较(分,±s)

表2 麻醉科护士的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和常模比较(分,±s)

指标 例数 麻醉科护士 常模 t 值 P 值自责 16 10.95±2.71 12.66±1.66 2.152 0.040接受 16 11.52±0.60 12.25±0.74 3.065 0.005沉思 16 10.57±0.92 11.76±0.63 4.269 <0.001积极调整 16 11.87±2.80 11.98±2.35 0.120 0.905关注计划 16 13.40±0.15 12.43±0.62 6.083 <0.001积极重评 16 13.91±0.11 12.31±0.55 11.410 <0.001自我安慰 16 10.14±0.56 11.82±0.16 11.538 <0.001灾难化 16 7.12±0.44 8.52±0.60 7.526 <0.001责任他人 16 7.88±1.17 10.18±1.28 5.305 <0.001

表3 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相关性

3 讨论

医护人员是现代社会一个特殊职业群体,日常工作量大而繁琐、生活缺乏规律性,再加上医患关系紧张,均会让一线医护人员长时间处在不良工作环境下,易出现职业倦怠,尤以一线护士最为突出[8]。随着麻醉护理的不断发展,对麻醉科护士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加上护理工作的细化和严谨要求,麻醉科护士易出现职业倦怠[9]。而职业倦怠不仅会对护士个体生理、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会间接地影响到临床护理质量,因而,必须重视麻醉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

本研究中,对16 名麻醉科护士进行职业倦怠调查,以M 氏常模职业倦怠为评判标准,麻醉科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为中高度倦怠分别占25.00%、12.50%、31.25%。由此可见,麻醉科护士存在较严重职业倦怠,医院管理者应通过积极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缓解。同时,与常模相比,麻醉科护士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调节沮丧/痛苦情绪的效能感评分均显著低于常模,调节生气/愤怒情绪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常模(P<0.05),积极情绪表达评分无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麻醉科护士面临更多生活、麻醉护理工作,有着更多压力和挑战,因而沮丧、低落情绪多,而又无法及时有效排解,使得这方面的效能感降低;另一方面,因医患关系现状,要求护士有更好工作态度,长时间职业要求会使护士能更好处理生气、愤怒情绪,所以在调节生气/愤怒情绪方面的效能感更高[10]。在认知情绪调节方面,麻醉科护士的自责、接受、沉思、自我安慰、灾难化及责难他人的评分显著低于常模,而积极重评、关注计划评分显著高于常模。由此可见,麻醉科护士更少采取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方式,且在适应性情绪调节方式中,更多采取“关注计划”和“积极重评”方式应对工作、生活的实际问题。原因可能是临床麻醉科护理工作的经历使护士个体心理素质有所加强[11-12]。从相关性结果看,自我效能感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也就是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呈负相关。认知情绪调节和情感衰竭呈负相关,和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

综上而言,自我效能感、认知情绪调和麻醉科护士职业倦怠存在相关性,因而,医院、社会需重视提高麻醉科护士自我效能感,促进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减轻其职业倦怠。

猜你喜欢
人格化麻醉科职业倦怠
麻醉科特色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浅析纳兰词中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构建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从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来探究播音主持的艺术
浅谈二级医院麻醉科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