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红红 张云涛 朱松峰
矽肺作为我国常见职业病,患者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导致肺部出现较为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组织,矽肺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气促、胸闷、胸痛、咳痰[1],目前对该类患者更多的通过药物干预及保证患者休息质量进行管理,但由于该类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较低,因此难以在恢复期间采取有效自我护理管理措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3]。目前,呼吸肌功能锻炼主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通过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腹肌张力,进而改善呼吸道压力,促进肺泡内气体排出,达到调节通气的作用[4]。为探究呼吸肌功能锻炼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矽肺康复期患者的影响效果,特选取2017 年12月—2019 年4 月在医院进行矽肺治疗的106 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 年12 月—2019 年4 月在我院进行矽肺治疗的106例患者,其中男性91 例,女性15 例。采用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53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45 例,女性8 例;年龄47 ~73 岁,平均(61.29±4.16)岁,尘粉接触时间为5 ~13年不等,平均接触史(8.74±2.21)年,一期矽肺33 例,二期矽肺20 例,心功能(NYHA 标准)II~IV 级。其中观察组,其中男性46 例,女性7 例,年龄45 ~71 岁,平均(60.33±4.27)岁,尘粉接触时间为5 ~12 年不等,平均接触史(8.41±2.23)年,一期矽肺33 例,二期矽肺20 例,心功能(NYHA 标准)II~IV 级。对照组,受教育度:小学及初中26 例,高中及中专18 例,大学及以上9 例。观察组,受教育度:小学及初中24 例,高中及中专19 例,大学及以上10 例。入选患者均知情本次临床研究,且自愿参与,项目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情及受教育程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1)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应药物,并进行用药指导;(2)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2)心理干预,鼓励患者接受治疗,并将患者病情好转情况及时告知患者,消除患者因疾病及治疗负担出现的不良情绪;(3)生活干预,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睡眠,调整作息习惯,食用高热量、高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以提高患者营养水平及免疫功能,恢复期间禁止患者吸烟。
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呼吸肌功能锻炼,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腹式呼吸,指导患者将双手分别放在胸前及腹部,在呼吸时,尽可能保证胸部不动,在呼气时,使用手掌按压腹部,使腹部回缩,在吸气时,使用腹部力量对抗手掌压力,使腹部鼓起,训练频率为10 min/次,3 次/d;(2)缩唇呼吸,指导患者调整呼吸频率,吸气时使用鼻子作深吸气,呼气时嘴做缩唇状,缓慢呼吸,保证吸呼比为1:2 ~3,同时,在患者呼气时,在患者面前30 cm 处放置1 张A4 纸,患者呼气力度以能够轻轻吹动A4 纸为宜,训练频率为10 min/次,3 次/d;(3)坐式呼吸操,指导患者坐在病床上,①握紧双手,进行肘关节屈曲及伸直训练,屈曲时吸气,伸展时呼吸,8 次/组,之后进行4 次深呼吸,②展臂训练,即在展臂时吸气,在抱胸时呼气,8 次/组;③双膝屈伸训练,指导患者双膝交替屈伸,在吸气时使双手包膝,呼气时使用双手按压胸部,交替进行,8 次/组:④指导患者进行上半身旋转训练,次数为4 ~8 次/组。
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 个月,比较患者干预前后呼吸功能[5]。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1 秒时间呼气肺容积(1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1 秒时间呼气肺容积与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每秒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um volum ventilation,MVV)[6]。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呼吸功能 (±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呼吸功能 (±s)
注:*与干预前相比,P <0.05
时间 组别 FEV1(L) FEV1/FVC% MVV(L/min) PEF(L/s)干预前 对照组 1.51±0.25 52.24±11.13 56.31±12.24 3.45±0.41观察组 1.49±0.27 51.97±11.50 57.16±13.07 3.57±0.44 t 值 0.396 0.123 0.346 1.453 P 值 0.693 0.903 0.730 0.149干预后 对照组 1.53±0.34 51.85±11.51 58.15±12.71 4.37±0.47*观察组 1.97±0.41* 69.38±12.52* 73.82±14.12* 9.26±0.51*t 值 6.014 7.153 6.005 51.330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目前,呼吸肌功能锻炼主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通过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腹肌张力,进而改善呼吸道压力,促进肺泡内气体排出,达到调节通气的作用[7-9]。本次研究中通过医嘱、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生活干预四个方面进行宣教,同时采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坐式呼吸三个方面进行锻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MVV 及PEF 分别为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首先,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潮气量,进而增强腹肌张力,使横膈的移动幅度加大,调整通气及血液的比例,达到改善气体交换及肺通气功能的效果;同时,通过进行缩唇训练,能够有效降低气体流速,避免患者体内小气道出现过早陷闭,同时,该训练方法还能够有效降低残气量,促进肺内气体交换;呼吸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气道清洁效果,并矫正异常呼吸形态,并对机体免疫应激能力产生一定刺激作用,有利于痰液的排除,进而能够改善呼吸功能[10];再次,与普通疾病患者不同,矽肺作为职业病的一种,患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且由于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因此多数患者难以充分理解常规护理措施,导致护理工作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1-13],而本次研究通过实施个性化干预,对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患者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患者认知水平,进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避免生活中受到不利因素的刺激。
综上所述,对矽肺康复期患者行呼吸肌功能锻炼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