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宇
(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跨文化研究应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厚植家国情怀和价值根基,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减少因文化差异造成的矛盾和冲突,在跨文化交流中实现互补与交融,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夯实人文基础,体现外语人的担当,这对外语教育中跨文化能力尤其是跨文化敏感度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国内外学者对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基本达成共识,即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跨文化敏感度更多关注跨文化能力的情感层面,它是个体在复杂、动态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情感内化和外显的过程,受到所处时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Chen 和Starosta 认为跨文化敏感度是个体理解和欣赏文化差异,并促进得体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的能力[1]。近年来,跨文化敏感度被认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备受关注[1-2]。跨文化敏感度是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即个体的敏感度水平越高,其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潜质也越大[3]。
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能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情感能够影响认知层面的心理过程,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情感能力是指对情绪情感的察觉、识别、应对、调适的能力,也体现为识别、调控自身情绪情感的能力。它是内隐的知识积累、人文素养、价值倾向、人格品性的外化,也是当下个人情绪情感修为的重要表征,集中透射了人的情感人文素养[4]。在跨文化沟通中,情感活动不仅是沟通的场景因素,同时也是判断沟通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5]。
鉴于跨文化敏感度研究的重要性,本文通过知网可视化分析(文献总数:696篇;检索条件:主题=跨文化敏感度;检索范围:2010—2020年中外文期刊)发现,跨文化敏感度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分布越来越广泛,共涉及外国语言文字、中国语言文字、教育、经济、新闻与传媒、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心理学、服务业经济、社会学及统计学等30多门学科。
从跨文化敏感度的主要主题分布可以看出,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从主要主题的比较分析中发现,“跨文化敏感度”自2017年起略有下降趋势,而“实证研究”自2016年起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见图1)。
图1 跨文化敏感度主要主题趋势比较分析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随着跨文化理论的不断应用和检验,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其理论的本土适用性问题,不断拓展和丰富适合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跨文化能力内涵[6-9],跨文化敏感度内涵也随之丰富和完善。研究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视角和理解来判断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每个要素的成分,明确评估的方向和目标[10]164。
目前,关于跨文化敏感度内涵、跨文化敏感度评估量表在中国语境下的适用性等情感层面的核心问题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因此在跨文化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理解跨文化敏感度内涵研究的不同视角,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适合中国语境的跨文化敏感度内涵以及影响跨文化敏感度的主要变量,为后续构建评估量表和确定评估指标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只有从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关切跨文化敏感度的发展,培植并激发内心情感,提高批判性思辨意识,才能进一步深化认知和行为层面,促进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
西方跨文化研究起步较早,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比较成熟,但西方学者比较轻视情感因素。朱小蔓和王平认为,从20世纪 80 年代开始,由于复杂的文化发展和历史原因,特别是受西方科技理性主义思想影响,导致个体丰富的精神世界被忽视,教育学习活动中情感缺失等问题愈来愈严重[11]。因此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探索情感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关于跨文化能力情感层面即跨文化敏感度的内涵,西方学术界的认识不一致并具有不同导向。
1.情感态度导向的跨文化敏感度。西方一些学者持感情情绪论观点,即将跨文化交际过程看成是情感变化的过程[12]。Bennett的跨文化敏感度线型发展模式把跨文化敏感度看作是从民族中心主义转化到民族相对主义的动态发展过程,也是从消极情感过渡到积极情感的渐变的调适过程。它包括否认、抵御、轻视、接受、适应和整合六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处于民族中心主义层次,后三个阶段进入民族相对主义层次[13]。Bennett 清晰的线型发展阶段进一步强调情感的转变,对跨文化敏感度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不同文化群体互动过程中的消极情感会引发跨文化冲突,最常见的包括焦虑、不确定性、不公平感以及与偏见相关的负面情绪。有研究表明,焦虑感和不确定性是与交流的有效性相关的[14]。一些学者认为跨文化敏感度应该减缓消极情感,从而促进得体、有效的跨文化沟通。Gudykunst 所创建的跨文化焦虑与不确定性情绪管理模型(AUM)就是管理人们对预测他人态度、感受和行为的焦虑和不确定性[15]。该理论探索心理情感的研究路径,通过减缓焦虑感和规避不确定性来提升跨文化敏感度。
此外,King 和Magolda跨文化能力构成中聚焦个人内心情感基本层面,每个层面细化到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16]。此观点看重内在自我价值提升和文化身份认同,是个人内心自我价值不断探索、整合和创造的过程。
2.能力导向的跨文化敏感度。Chen和Starosta把跨文化敏感度界定为正面情感的内在能力,包括自爱、自我检视、开放的心灵、移情、互动投入和暂缓判断六个主要元素[17]。Chen 认为,移情虽然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但主要是情感层面的因素。移情能力是跨文化敏感度的关键。
有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加以阐释,Ting-Toomey 和Kurogi[18]从中西面子冲突角度构建跨文化能力,以期通过有效的面子行为解决跨文化冲突。其中的留意层面集中在对待新事物所持的态度上,包括五个元素:留心反思、对新事物的开放性、多重视野、分析性移情和留心创造。即交际者对待新事物持开放态度,从多重视角,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冷静反思,分析不同的面子行为,创造性地应对冲突。其中的能力包括反思能力、多向度思维能力、移情能力和潜在的创造力。
3.实践导向的跨文化敏感度。以实践为导向更加注重情感能力发展的阶段性、递进性和目标培养的可操作性,倾向于跨文化教学实践和培训。欧盟INCA项目跨文化能力框架(2004)对传统的三维划分进行重新整合,情感层面体现在包容能力上,主要包括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包容不确定性,对存有差异的人和事保持开放的态度,并设定了基本能力、中级能力和充分能力三个级别的包容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该框架将传统情感能力中的“移情”划分在认知能力的领域,这与布卢姆对“教育目标”的重新思考不谋而合[19]。
此进阶性目标可操作性强,对跨文化能力教学和培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尤其在学校教育中,可根据不同阶段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情况,分阶段设立学习者必须达到的基础性目标;个体可根据自身能力差异和兴趣选择进阶目标;教师和企业管理者则可根据情感层面的可视性指标衡量不同阶段的情感发展状况,观察和评价学习者的表现,调整和改进课程教学活动和培训活动。
1.跨文化思辨能力。孙有中构建了中国外语教育视角下的跨文化能力模型,此模型提出了批判性文化意识即跨文化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具有跨文化思辨能力就是应具有深刻的反思能力,能够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批判性审视,对不同文化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和鉴别[6]。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批判性文化意识,汲取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值得一提的是,孙有中的跨文化发展模型把跨文化思辨能力纳入情感态度层面[6];张红玲、姚春雨的一体化模型将观察、描述、比较和评价等思辨能力纳入行为技能层面[7];Dai和 Chen所构建的跨文化能力模型将批判性文化意识作为一种思维能力划入了认知层面[8]。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是跨文化能力从认知到行为的全过程,在认知和行为中间,体现跨文化敏感度发展中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即询问、慎重思考、形成清晰的判断,这样才能反思并理性地看待自身文化,批判性地创新本民族文化,缓解或减少因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而产生的偏见和歧视,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刻板印象等跨文化障碍,用知识和思想指导跨文化实践。因此,跨文化思辨能力是高级思维能力,也是跨文化敏感度向行为层面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高阶层面的情感能力要素,这一观点在后续研究中也得到进一步证明。
2.道德层面。Dai和 Chen从文化间性视角分析跨文化能力,所构建的跨文化能力模型中的情感层面包括开放、相互联系的自我观念、移情能力和相互欣赏[10]119,也是情感和能力内涵要素的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的跨文化能力三层面的基础上,此观点提出了跨文化能力应该在道德层面的规约和调节下共同促成成功的跨文化沟通。
在新时代背景下,道德层面的提出是跨文化本土化研究的创新点,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会对植根于中国文化中从事跨文化交际的个体的跨文化情感产生直接影响。胡晓檬等人认为,从文化的视角研究道德问题,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在道德认知、道德情绪、道德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揭示其潜在的心理机制,从而有助于在实践层面上减少由于道德误解而产生的偏见和冲突[20]。因此,道德层面是跨文化敏感度发展的根基和前提条件。
3.价值情感。张红玲、姚春雨针对中国语境下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发展进行了本土化探究,设计出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全景式框架——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一体化模型。该模型以培养跨文化情感态度为重点,以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为导向,基于多元文化的工作与生活语境,目标是培养全球公民,满足其跨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涵盖个人、社会、国家以及全球各个层面和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各个阶段,构建出分层次、分阶段、可操作性的跨文化能力发展一体化模型。其中在情感态度层面涵盖了自我认知、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国际理解等价值情感元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也顺应外语学科回归人文教育本质的趋势[7]。
价值情感的提出为新时代背景下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跨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增强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世界其他文化的开放、包容、理解和欣赏,进而培养全球意识。跨文化研究应以情感态度的培养为重点,加大科学合理的跨文化敏感度理论和内涵的挖掘力度,阐释价值情感在跨文化敏感度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探索其与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的关联性,丰富跨文化敏感度内涵,并纳入具体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基于以上分析,适合中国语境的跨文化能力理论和发展模型的本土化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中国语境下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促进跨文化教学与研究向纵深发展。同时具有实践导向、进阶性和可操作性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模型以及各层面的本土化量表有待进一步开发,以便细致深入地指导一线教师的日常跨文化教学和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公民在面临多元文化冲突时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明辨是非的道德判断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够做出明智和道德的决策。因此,新时代背景下跨文化研究要做好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跨文化敏感度内涵应以道德层面为规约,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为根基,通过发展跨文化敏感度,为价值引领提供情感动力,从而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本文的前期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跨文化研究理论,基于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特点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通过追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和谐”和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世界公民”意识,借鉴美国新斯多葛派哲学代表人物诺斯鲍姆(Nussbaum)“世界公民”的哲学思想,发现跨文化敏感度内涵存在的哲学基础,初步确定敏感度内涵的五个主要因子,包括尊重文化多样性、开放和包容、移情能力、文化认同和跨文化思辨能力。
为了探索五个因子之间的关联性,前期研究以本院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发展为例,对本院外语专业出国留学和短期交换的29名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研究结果体现出五个因子在情感层面发展的递进性,即尊重文化多样性、开放和包容是情感能力发展的基础,移情能力即文化同理心是跨文化能力形成与否的关键因素,文化认同是在移情基础上发展情感能力的必备条件,跨文化思辨能力是高级思维的体现,是跨文化敏感度的最高层次。跨文化思辨能力也是从情感层面过渡到行为层面的一个关键联结点[21]。
同时,前期研究也初步构建了测试量表,由五个因子和35个描述项组成,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为确保答卷质量,研究小组成员亲自下班发放纸质问卷,监督答卷全过程。问卷在全院英语相关专业(英语、翻译、商务)大一至大三学生共360人中进行,共回收有效答卷272份。经SPSS软件分析,得出 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 0.957,说明测试量表信度较高。结果显示,文化认同、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敏感度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研究也进一步证明,文化认同是移情能力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移情能力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不同文化成员能够设身处地感悟对方境遇,善于换位思考,在交流中坚定文化自信,并通过跨文化思辨能力的提高,创造性地发展本民族文化,从而推动文明互鉴和发展。
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认为,在道德层面的规约下,新时代背景下跨文化敏感度应包含五个因子:尊重文化多样性、开放与包容、移情能力、文化认同和跨文化思辨能力。其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开放与包容是基础层级,移情能力是硬核,文化认同和跨文化思辨能力是高阶层级。高阶层级的提升能够进一步促动基础层级,使敏感度的发展更加顺畅,并开始新一轮的观察、比较和反思过程(见图2)。
图2 以道德层面为规约的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
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明确了影响敏感度的主要变量。为确保访谈质量,我们将此次访谈对象确定为已完成本科阶段所有课程学习的12名本院大四学生。在经过一对一访谈后,我们将访谈录音转换成文字,共收集文本资料9万多字。
研究的主要问题:
问题1:影响跨文化敏感度的主要变量是什么?
问题2:影响以上变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通过语料分析发现,“父母”“性格”“英语(水平)”等和受访者个人特性相关的关键词以及“教育”“价值观”“课堂”“教师”“校园”等和受访者所处的客观外部环境相关的关键词高频出现。“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两个主要变量的发现与Zhang等人和Tuncel1等人的研究结果较为相似[22-23]。有鉴于此,我们通过锁定此次深度访谈中一些高频词(见图3),对其进行索引分析,从学生自身的个体变量、环境变量两个维度探究中国语境下影响敏感度整体水平的主要因素。
图3 影响跨文化敏感度高频词云
1.个体变量。访谈结果显示,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的价值观)和个体的语言熟练程度是影响跨文化敏感度的主要个体变量。
语料检索发现,在个体变量中“父母”一词出现频率很高。通过对包含“父母”的95个句子片段分析发现,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家庭教育是影响跨文化敏感度的主要因素。例如受访者谈道:“我觉得一代传一代的教育特别重要,所以我从小就会被父母尊重,我在父母那里得到了尊重,我也会去尊重文化的不同。我觉得我具有包容能力,因为我一直觉得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一个老师,也是最棒的一个榜样。我觉得我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适合我的”(S1);“我觉得跟父母的相处是快乐的,我们之间有很好的沟通,他们对我的帮助特别大”(S6)。父母的价值观是影响孩子的首要因素。父母诚信友善、开放包容、积极与孩子沟通并尊重孩子的选择等,既体现了父母的正确价值观,也成为影响子女跨文化敏感度的先决条件。
在“英语”一词的语料检索中发现个体的语言熟练程度是学习者主动投入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英语考试有很高的分数,同样会激励我去加大学习英语的时长,这样的话我的英语语言的熟练程度也会越来越增强,这与影响跨文化敏感度的因素都是相互促进的”(S4)。这表明个体语言熟练程度越高,越能增强自信,从而促进交流。同时,还有学生表示,英语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学习材料,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材料,也是学生敏感度提升的间接因素。“接触真实的、自然的原文材料,尤其是文学作品是提高跨文化敏感度的有效途径”(S2);“中学阶段英语老师为我们选择的教材适合开发智力、开拓视野、启迪思维、陶冶情操,这些教材尤其适合我们了解文化差异和树立良好的世界观”(S8)。
同时对涉及个体变量的“性格”“年龄”和“爱好”等关键词进行语料检索,可以看出,具有开朗的性格和广泛的爱好能够使人更加愿意与他人交流,也更加容易包容和接纳他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丰富的生活阅历,个体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体现出爱心、同情心和人文关怀,能更好地理解和包容差异。研究发现,有丰富的跨文化经历的个体更倾向于积极主动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阅读原著的兴趣更加浓厚,感受到与书中的人物和作者对话,也是一种跨文化体验。随着经历和体验的增多,个体会更加关注全球化时代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变暖、亚洲文明大会等全局性问题。在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个体会脚踏中国实际,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在访谈中受访者也提及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居住环境、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短期出国访学和旅行对个体的跨文化敏感度产生一定差异性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2.环境变量。访谈结果显示,课堂和校园是影响跨文化敏感度的两个重要环境变量。
在语料检索中,“课堂”一词出现频率很高,通过语料分析发现,课堂是主要的环境变量之一。包括教师的文化价值观、教师的价值引领、教师所营造的包容文化差异的课堂文化氛围、文化课程的设置、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等。例如受访者谈道:“教师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我觉得教师更应该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者和思想智慧的启迪者”(S5);“教师在课堂上的文化渗透以及教师的文化价值观是一定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的”(S8)。由此可见,课堂中教师的价值引领非常重要,或者说,课堂中的教师是影响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教师的文化价值观、思辨能力、文化渗透(包括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体验、访学经历等)、教学理念、所营造的课堂文化氛围、课堂组织形式(包括课堂的小组活动和课堂辩论等)、对学生完成课程作业的积极引导等。
访谈中还发现,在与“课堂”相关的语料中,“外教”一词反复出现,外籍口语教师对提高跨文化敏感度的作用不可忽视。例如,“外教的授课方式和国内的教师不太一样,他的授课方式更加灵活,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S1)。访谈发现,外籍教师本身活泼,善于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通过课堂小组讨论、课堂剧表演、角色扮演营造异域文化氛围来传授本国节日和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文化身份的人有着自身的文化归属感,他们会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传递自己的文化态度, 因此有必要“把跨文化能力培养有机融入语言能力训练和专业知识讲授之中,一以贯之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文化意识以及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及其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的能力”。
此外,正如Nieto和Booth所建议的那样,教师应该更加努力地创造包容文化差异的课堂文化[24]。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营造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文化差异的课堂氛围。课堂宽松的氛围就是把情感元素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尊重来自不同地域学生的不同言语风格及表达方式,在师生、生生相互尊重的氛围中激发更多的言语互动,包容不同观点,鼓励原创,积极地参与课堂交流。从尊重地域文化多样性扩展到跨越国界的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进而换位思考,从对方角度体谅他人,培养移情能力,这样即使在没有真实多元文化环境的场景中,也会有效提高跨文化敏感度,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得体有效的交流,体验不同的观点、想法和感受。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国家层面以及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和意识上。
跨文化敏感度研究都强调精心准备的跨文化课程设计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认知和跨文化能力提升的重要性[25]。访谈中发现,高年级的专业知识课程,尤其是文化类课程的学习,能够改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态度,对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提高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不过,这种提高只停留在认知层面,学生处理跨文化冲突的实际能力并没有显著改善。教师要通过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并通过评估量表及指标来阐释和评估学生的情感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前和课后作业,在参与、讨论、实例分析和思辨中,在阶段性评估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个体跨文化敏感度的发展是渐进、递增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把课内文化学习内容和讨论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影响跨文化敏感度的另一个环境变量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通过对与此相关的126个句子片段进行分析,受访者更多谈到的两个关键词是“校园文化”及其“多样性”。例如“古诗词朗诵、文化交流会以及各种传统文化展示等校园活动,学生自己亲手制作中国传统美食,举办民俗展、摄影展、书法展、英语短剧大赛、配音秀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成熟的个体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增加了不同文化中不同角色的体验,并与同学们协同合作进行了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尊重文化多样性应当具备开发包容和移情能力”(S3;S5;S10)。当学生感知到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时,他们会更专注文化的多元性,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进而转化成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更积极地参与跨文化交流,激发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能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及在文化差异中感受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影响,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因此,高校应通过校园实体文化、网络文化建设等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通过跨文化交流、培训、校园伙伴计划,可以体验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在交流互动中化解冲突,形成尊重教师,尊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学生,进而尊重不同文化、文明的良好校园氛围。在全球化时代,即使在同质化的校园,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使学生体验到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特点,通过跨文化实践提高其跨文化敏感度。
本研究首先从中西跨文化敏感度内涵的研究中探究跨文化敏感度内涵的不同导向,发现本土相关理论中的创新点。通过前期研究,已初步确定具有实践导向的跨文化敏感度五个因子。研究证明,五个因子有很强的关联性,且具有目标发展的递阶性和跨文化培养的可操作性。然而,本研究个案分析有待于追踪案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时需抽取更多不同院校的样本,探索已有样本的可推广度,并在试用阶段不断调整、修正和检验。
应引起研究者关注的是,在研究影响跨文化敏感度的个体和环境变量中,我们发现一个共性关键词——价值观。家长和教师的价值观对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道德层面的提升和价值引领是跨文化敏感度提高的根基,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教师应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大局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充分融入具体的跨文化教学和实践中,为国家话语提供基层表达,建构具有实践导向、递阶性、可操作性的跨文化敏感度内涵以及评估量表。
在跨文化教学中,我们应在提高自身母语文化知识、目标文化知识以及对世界文化知识的普遍理解等认知层面的基础上,秉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以开放的心态包容文化差异,超越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情感局限,具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由此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同时保持文化的相对意识,培育积极的跨文化情感,具有文化同理心,反思并理性地看待自身文化,批判性地吸收外来文化,缓解或减少因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而产生的偏见和歧视。通过巩固认知层面,提升跨文化敏感度,最后落实到行为层面,从而实现预定目标,即在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实现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