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星
过去由于医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白内障必须等到完全“成熟”才能手术,患者需要长期忍受低视力的烦恼与痛苦。时至今日,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创新与改进,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均大为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提前手术,因为他们虽然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较好视力,但自觉视物模糊、色彩灰暗并感到严重影响到自身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白内障手术时机常依据传统的视力检查结果,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视功能检查,无法满足眼科医师对于白内障患者视功能的评估要求。对比敏感度是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视力检查能更有效反映患者视功能的情况,因为传统视力表检测到的视力,仅对应于对比敏感度曲线上的一个点,在视觉生理和病理上所反映的信息远不及对比敏感度函数,视力检查结果往往高估了患者的视功能。目前对于视力较好(≥0.5)的白内障患者的对比敏感度研究还很少,关注此类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对于为患者提前手术时间的选择提供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6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术前视力≥0.5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2例(30眼),其中男7例(9眼),女15例(21眼);年龄46~84(67.9±10.2)岁;右眼手术者16眼,左眼手术者14眼;术前矫正视力0.5~0.8。30眼中未熟期皮质型白内障11眼,核性白内障17眼(核硬度Ⅰ~Ⅲ度),后囊下型白内障2眼。排除标准:有角膜疾病、弱视、视神经眼底病变及其他除白内障外影响视力的疾病。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推注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术中植入囊袋内丙烯酸酯一片式折叠型球面无色IOL,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1.2.2 对比敏感度检查 使用美国 Stereo Optec 6500视功能测试仪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经过显然验光后以镜片矫正受检眼远视力,分别进行明亮条件(85 cd·cm-2)、明亮+眩光(眩光亮度135 lx)条件、昏暗条件(3 cd·cm-2)、昏暗+眩光(眩光亮度28 lx)条件4种状态下5个空间频率(1.5 c·d-1、3.0 c·d-1、6.0 c·d-1、12.0 c·d-1、18.0 c·d-1)对比敏感度的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对比敏感度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对比敏感度手术前后同组数据资料取对数分别进行两两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除了在18.0 c·d-1昏暗及昏暗+眩光条件下外,患者术后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在低、中、高空间频率均有提高,且与术前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见表1)。
手术前和手术后明亮条件下,眩光对于患者高空间频率(12.0 c·d-1、18.0 c·d-1)对比敏感度无明显影响(P>0.05);但在中、低空间频率(1.5 c·d-1、3.0 c·d-1、6.0 c·d-1),术前明亮条件下,眩光会导致对比敏感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术后明亮条件下,眩光反而能使患者中、低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有所提高(均为P<0.01)。
手术前和手术后昏暗条件下,眩光对于患者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无明显影响(均为P>0.05);但在中、低空间频率眩光会导致对比敏感度降低(均为P<0.05)。
与昏暗条件相比,术前明亮条件可以提高患者3.0 c·d-1和6.0 c·d-1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P<0.01);而术后明亮条件可以提高患者6.0 c·d-1、12.0 c·d-1、18.0 c·d-1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均为P<0.05)。
与昏暗+眩光条件相比,术前明亮+眩光条件可以提高患者中、低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为P<0.01);术后明亮眩光条件可以提高患者低、中、高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均为P<0.05)。
表1 术前和术后患者的对比敏感度(log单位)Table1 Contrast sensitivity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目前在发达国家有较好视力(≥0.5)的患者接受白内障手术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在我国有这样要求的病例也在不断增加。Superstein[1]在研究中认为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能对视功能下降但视力良好的白内障患者提供客观评估,从而帮助选择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时机。何时接受手术治疗,应该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医患双方商量,以确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研究表明,视力轻度降低的白内障患者,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就可有明显损害,对比敏感度在评估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时比视力检查更有效[2-3]。
Naidu等[4]认为人眼对比敏感度在4.0 c·d-1最高,白内障最早影响的是这个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对于白内障患者,在眩光状态下,对比敏感度的降低比无眩光状态下更明显。Pesudovs等[5]研究表明核性白内障患者的眩光对比敏感度和晶状体混浊的程度相关性最高。
本研究中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对比敏感度曲线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在中、低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的提高最为明显。中、低空间频率是人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空间频率,这个区域对比敏感度的提高能让患者有明显的主观视功能的改善。所以在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功能评估时,可以将中、低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作为重要指标。毕宏生等[6]研究认为术前视力在0.5以上伴有眩光失能的患者,手术后能使其在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恢复至正常范围,对这些患者术前行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有助于医师判断哪些患者术后更有可能出现主观上的视功能改善。
术后白内障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在18.0 c·d-1昏暗及昏暗+眩光条件下较术前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状态下较术前都有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考虑原因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所用IOL为球面晶状体,在昏暗条件下,瞳孔直径增大,导致像差增加,在18.0 c·d-1空间频率状态下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更为明显。有研究认为非球面IOL较球面IOL更有夜间优势,因为在昏暗条件下,前者的球差更小,非球面IOL眼在昏暗条件及昏暗+眩光条件下中、高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更高[7-9]。
术后昏暗条件下,中、低空间频率眩光对比敏感度低于无眩光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明亮条件下术后眩光对比敏感度高于无眩光状态不同,论其机制可能还是与瞳孔直径的增大和IOL的球面造型有关[10-11]。临床上评估不同IOL的疗效时,可以将昏暗条件下中、低空间频率(特别是6.0 c·d-1)的眩光对比敏感度作为评估指标,这对于夜间行走或驾驶的患者更有意义[12-13]。
根据本研究结果,术前明亮条件较昏暗条件下中、低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有明显提高,术前明亮+眩光条件较昏暗+眩光条件下中、低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有明显提高,而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的提高则只有在术后才有一定反映,所以中、低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检查能更有效反映患者的视功能。手术前后,不管是在明亮条件下还是昏暗条件下,眩光的加入主要影响中、低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对于白内障患者,如果视力检查良好,但其仍抱怨视物不清时,中、低空间频率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可以作为更客观有效的检查方法,从而帮助医师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1 Superstein R.Indications for cataract surgery[J].Curr Opin Ophthalmol,2001,12(1):58-62.
2 王 璐,汤 欣,孙慧敏.白内障术后早期人工晶状体眼对比敏感度的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9):958-961.
3 付 晶,王 军,王宁利,康惠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早期视觉功能的临床评价[J].中华眼科杂志,2006,42(3):236-240.
4 Naidu S,Lee JE,Holopigian K.The effect of variably tinted spectacle lenses on visual performance in cataract subjects[J].Eye Contact Lens,2003,29(1):17-20.
5 Pesudovs K.Takagi Glare Tester CGT-1000 for contrast sensitivity and glare testing in normal individuals and cataract patients[J].J Refract Surg,2007,23(5):492-498.
6 毕宏生,马晓华.波前像差及对比敏感度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6,46(12):72-73.
7 Salvatore S,Lupo S,Nebbioso M,Huang YH,Vingolo EM.New insight into visual function with aspherical intraocular lenses(IOLs):Tecnis ZCB00 and Acrysof SN60WF[J].Int Ophthalmol,2011,31(5):417-419.
8 Yamaguchi T,Negishi K,Ohnuma K,Tsubota K.Correlation between contrast sensitivity and higher-order aberration based on pupil diameter after cataract surgery[J].Clin Ophthalmol,2011,5:1701-1707.
9 Habibollahi A,Hashemi H,Mehravaran S.Contralateral comparison of visual outcome of AcrySof IQ and SA60AT intraocular lenses[J].Can J Ophthalmol,2010,45(3):259-263.
10 Assaf A,Kotb A.Ocular aberrations and visual performance with an aspheric single-piece intraocular lens:contralateral comparative study[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10,36(9):1536-1542.
11 Gil MA,Varon C,Rosello N,Cardona G,Buil JA.Visual acuity,contrast sensitivity,subjective quality of vision,and quality of life with 4 different multifocal IOLs[J].Eur J Ophthalmol,2011,22(2):175-187.
12 Alió JL,Plaza-Puche AB,Piero DP,Amparo F,Rodríguez-Prats JL,Ayala MJ.Quality of life evaluation after implantation of 2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models and a monofocal model[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11,37(4):638-648.
13王文莹,王 军,张 晶,赵世强,马剑欣.多焦点与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10,46(8):68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