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宇, 陈坚林
(1.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研究院,上海 200083;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语言文学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3.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上海 200083)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的外语教学要素(教材、内容、方法等)被新的教学要素(电脑、互联网、信息化资源、信息技术方法等)所替代[1]。目前外语教学的对象多为“90后”和“00后”的大学生,他们是伴随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更青睐指尖上的学习方式,具有熟练驾驭技术的能力,是“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外语学习主体的变化随之带来了外语学习方式的巨大转变。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对象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提出“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要密切关注移动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计和构建‘移动英语学习平台’,凸显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移动性、随时性等特点”[2]。信息化时代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的固定式课堂学习已无法满足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意方式进行的移动学习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成为当今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随着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外延不断扩大,但由于学时不断缩减,课上时间变得极为有限,大学英语课堂内外割裂现象日趋严重。新的变化要求对外语教学进行调整,急需新的手段和渠道将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移动”起来[3]。英语学习软件App作为新的移动学习手段,可有效激活课外学习空间,成为延展课堂英语学习的新渠道和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已有教师和研究者对App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及学生课外自主英语学习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如窦菊花等分析了M-learning时代大学英语的困境与挑战,提出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优势明显[4];吕双对手机App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学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口语移动学习方式受到学生欢迎,学生口语水平得到提高,多元、开放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5]。
然而,外语学习App的开发和使用并不成熟,目前运行使用的App在内容质量、种类、功能和实用性等方面并不尽如人意,造成了大学生“参与度高、期待值高、满意度低”的状态[6]。 此外,大学生在App的选择和使用方面缺乏有效指导,App如何改进和完善,教师在大学生移动学习方面应起到怎样的指导作用等问题需要深入思考。
本研究将大学生英语App移动学习置于大学英语课程生态体系中,通过调查研究分析App应用软件在英语移动学习中的使用现状与存在不足,基于研究结果对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需求的大学生对英语学习App的选择、使用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英语学习 App 的使用情况、使用感受、存在不足及改进建议进行了线上、线下调查,综合分析研判英语学习不同类别App的特色及优缺点。本研究涉及App 应用软件62个,包括词典类(8个)、单词记忆类(4个)、听力类(12个)、阅读类(15个)、口语类(6个)、翻译类(12个)和综合类(5个)七类(见表1)。问卷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括App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原因;第三部分包括App的类型、App提供的帮助与存在不足(以上三部分为客观选择题,调查项目采用Likert五级量表形式);第四部分为主观问题,调查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调查和访谈对象为某双一流重点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 506 份(其中线上78份,线下428份)。此外,本研究还对使用App的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共采访学生76人,对采访录音转写后汇总梳理,重点关注和分析App使用存在的不足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表1 本研究调查的英语学习App种类及名称
1.App使用频率。近半数受访学生(47.7%)表示“总是”使用英语学习类App,32.9%的学生使用频率为“经常”,仅一小部分(5.1%)学生表示“偶尔”使用或“从不”使用。这表明此类 App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被广泛应用,绝大多数大学生将App作为英语学习的新手段。
2.App使用原因。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60.4%)使用英语学习类 App 出于“应试”需要,其次为“课堂学习”需要(41.8%)和“拓展英语知识”需要(37.6%),一部分学生(3.3%)出于“好奇或娱乐”,另有2.01% 的学生“说不清”下载和使用App的目的。此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使用App绝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应试”,部分学生对使用App比较茫然,没有明确的动机和目的。
3. 关于使用(过)的App种类。词典类、单词记忆类和听力类App 使用率较高(分别占74.7%、70.6% 和54.5%),口语类、阅读类和翻译类App使用率较低(分别占20.5%、17.9%和10.2%),写作类App为空白。
4.App 对英语学习的帮助。58.2%的受访学生认为使用App提高了英语学习某方面的能力,44.1% 的受访学生表示英语知识面得到了一定的拓展,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与动力的占37.6%,认为帮助找到新的英语学习方法的占24.8%,少数受访学生(4.7%)认为App的使用对英语学习没有帮助。
5.App 存在的不足。超过半数的受访学生(53.9%)反映App常需更新和下载,浪费流量,使用不便;43.3%的受访学生认为App内容不够严谨准确,存在错误及误导;部分受访学生(27.1%) 反映App 复习机制不够完善并需付费;23.3%的受访学生指出App运行时经常出现卡机、闪退等技术故障;14.6%的受访学生担心使用App存在泄露隐私、病毒侵扰等安全问题;另有近10%的受访学生反映他们有时会被App中的广告或其他娱乐项目吸引,影响学习。这也反映出在学生使用App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动态监控的重要作用。
问卷设有部分开放性问题,意在收集App使用者的建议,共有89.2%的学生作答,其建议可归纳为五类:
(1)对词典类App的建议:增加英文释义;不联网环境下发音功能可用并提供多种发音;同时显示词语搭配及用法,提供地道的例句,提高准确性;采用社交模式,能看到好友进度,激励竞争。(2)对专门针对四、六级考试的App的建议:提供历届考试真题、分项指导、新题预测和模拟实践,分析重点和难点,提供四、六级口语考试模拟训练和真题训练,以熟练四、六级口语考试内容及流程。(3)写作类App缺失;翻译类App种类少,准确性有待提高,翻译答案无统一标准,应提供多种翻译示例;口语类App应提供真实情境模拟练习,可在线与英语母语者进行口语操练。(4)App设计应增强便捷性和趣味性,少植入广告和其他插件,优化界面,提高响应速度,增加离线功能。(5)期待综合类App可同时兼具多种用法,减少收费项目;校园覆盖Wifi,提升网速。
上述数据分析结果揭示了大学生英语学习App使用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继续对部分App使用者进行了半结构深度访谈,调查他们使用英语学习App 的感受,包括App使用整体感受和综合建议两部分,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验证。
1.受访学生的总体感受。访谈中,受访学生介绍了他们使用过的App,阐述了他们的感受。大多数同学(89.8%)认为目前英语学习类App 准确性不高,往往无法判断资料的准确性,尤其是音频资料;App 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不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App。
2.受访学生的综合建议。词典类和单词记忆类 App 应给出单词的词根、词义拓展等相关用法,提高准确性;口语类App 跟读后应有点评功能;应增强社交性,使同伴相互激励,增强学习动力;App 技术需继续改进,提高使用效率。
本研究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受访者所使用(过)的各类英语App的优势及不足,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大学英语学习者提出以下推荐建议(见表2~6)。
表2 使用单词记忆类英语App的推荐建议
表3 使用词典类英语App的推荐建议
表4 使用听力类英语App的推荐建议
表5 使用阅读类英语App的推荐建议
表6 使用口语类英语App的推荐建议
App应用软件、教师和学校三者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因素,构成了基于App的移动外语学习方式的三大要素,对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三要素间需相互协调、共同调整,整体提升基于App的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效率,以保持整个教学生态的平衡、动态和良性运转。
1.开发与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App应用软件。将与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统筹课内教学资源和课外移动学习资源,提供统一入口和学习导航地图,促成课堂内外延展衔接。利用4G、5G、Wifi等移动网络建立师生间的多维交流空间,提供在线练习、模拟测试、自评互评等功能,为大学英语教与学提供中介平台。学习者可利用App平台上的微课、慕课资源,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式课程学习。开发课堂配套类产品需要开发者具有技术实力并熟悉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严把质量关,能够运用技术实现内容在移动端的合理呈现。此类App的开发可由大学英语教师与相关技术机构协作完成,教育背景与技术实力相结合,可为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精准服务,是理想的英语移动学习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发展空间。
2.提升App质量管理,扩展App内容与功能。现有的各类英语学习App良莠不齐,内容质量堪忧,权威性不足,产品类型单一。App资源的信息污染会导致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的生态失衡,因此需教育部门严格把关App质量,提高准入门槛。从前述调查结果看,词典类、单词记忆类、口语类、阅读类和听力类等学生常用的App存在很多问题,目前还无法完全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多维需求。App的种类和功能亟待扩充,例如离线使用功能、同伴互评功能、自测监督功能、真人对话功能等。此外,翻译类App种类较少,能为学生提供口笔译翻译实践的App更是凤毛麟角,而翻译作为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之一本应得到重视。更令人担忧的是,写作类App几乎难觅踪迹。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不高,这一点从历年雅思英语考试国际排名可见一斑:2006—2014年九年间我国考生的雅思写作成绩均为四项技能中最低,全球排名末位[7],英语写作仍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语言和思维的培养需要时间的浸润,英语学习App可以让写作也“移动”起来,摆脱纸、笔、课桌的硬件束缚,随时练习,改掉学生懒于动笔的习惯。
3.创设App真实语言学习环境。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缺少外语学习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单一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就业需求、职业能力培养严重脱节,导致了教学目标“多样性”失衡。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表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发生脱节,仅10%的中国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8]。语言学中的“花盆效应”表明,学习者如果一直处于封闭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与现实生活脱节,一旦被置于真实社会环境中,根本无法适应社会需求,造成学、用“两张皮”的后果。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环境中,利用App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补充。App语言应标准、地道,增加文化知识,紧跟时事前沿,尤其应包括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常用的情境用语和表达。词典类和单词记忆类App在提高信息准确性的同时,例句应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听力类和阅读类App在内容上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素材,浸润学生语言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语言思维;口语类App在跟读、朗读内容基础上增加真人对话,对话对象可以是教师、英语母语者或具有口语考试等级资质者。
4.加强App社交功能。生态学中的“共生效应”认为,单独生长的植物有可能枯萎死亡,而与另一种植物一起生长,两者都会生机勃勃,长势旺盛。外语学习亦是如此,学生不应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而应进行合作学习、提升竞争意识。学习活动应该是相互的,学习者之间应培养生态化学伴关系。每一位个体学习者都是其他学习者的助学者,同辈群体提供的激励机制和榜样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归因习惯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自主水平的不断提高[9]。App应用软件作为学生英语移动学习新方式,应提供师生间、生生间的强交互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可与其他学习者进行沟通交流,通过App传送学习资料、讨论学习方法。
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已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缺少。信息化时代,网络全面应用于英语教学时,学生对教师作用的期望值更高。教师的主导作用除了课堂面授外,还应体现在整体教学的组织上,在学生课外移动自主学习时做相应的辅导。在全新的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承担着多元化角色——有效引导者、协助者、咨询者和学习资源提供者。教师要担当好信息化时代的多元身份角色,适当介入学生自主学习,在资源的选择、进程的监督、任务的布置和学习成效的评价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1.有效引导者和协助者。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英语自主学习介入程度弱化,处于边缘地位,几乎处于零监控状态。 郭坤等调查发现,大学英语教师缺乏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过程的指导监督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估[10];周莹的调查表明,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对自主学习的时间、内容缺乏监控,自主学习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反馈,影响自主学习效果[11];段婷等对基于手机App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有教师的引导更有利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教师推荐的App也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策略的各项技能,特别是听和说的技能[12]。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将App 纳入教学体系,对网络环境提供的海量学习材料进行分类。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风格、心智能力等因素合理恰当地运用学习材料。指导学生选择适合具体学习需求的各类英语学习App,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自我规划、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等学习策略,有效提升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
2.咨询者和学习资源提供者。移动学习背景下,教师要主动探索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和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平台,制作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料,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资源提供者,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各种资源,有效、动态监控,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使他们能够驾驭自己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
1.加强校园网络建设,解决网络不畅导致的流量负担问题。在调查中不难发现,学生多次反映App使用的一个巨大障碍是流量问题。耗费流量不仅增加学生经济负担,更影响App使用速度和效率。加快校园互联网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积是提升App使用效率的前提保障。
2.为教师开发大学英语App软件提供支持。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微课、慕课,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微课和慕课的制作需要学校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包括设备、经费、人力等。优质的教学内容会促进优质的教学效果和优质的学习成效,校本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能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本研究归纳了当前广泛使用的大学英语学习类App软件分类,对当前大学英语App移动学习状况和现存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App使用建议。对构成基于App的外语移动学习的三要素——App应用软件、教师角色和学校功能的改进与提升提出了建议。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出现了互联网、信息化资源和信息技术方法等新的教学要素。App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需共同努力,使App能够更有效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从而将大学英语课堂转变为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的移动、立体课堂,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语言世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树立持续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