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飞欧 (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530006)
韦飞英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430074)
壮族仪式歌谣是壮族民俗文化与山歌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壮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赵晓兰将仪式歌谣分为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祭典歌四类,认为哭嫁歌是礼俗歌谣的一种。1我国汉、壮、苗、瑶、土家、彝、藏等民族都有哭嫁婚俗,壮族的哭嫁歌主要在广西百色、南宁、贵港等地流传。基于贵港市壮族地区的田野考察,结合现代社会背景,本文主要探索壮族哭嫁歌的传承困境与破解。
许晓明在当代壮族歌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中指出,壮族歌谣种类的减少,歌谣功能的萎缩,展演空间的缩小,传承主体的改变等都是壮族歌谣的生存特点与发展趋势。2关月婵认为,当文化生态发生巨变时,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脆弱性就会暴露,山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缺乏现实的文化生命力。3哭嫁歌的传承亦是如此,基于现代社会发展,传统哭嫁婚俗仪式逐渐被淘汰,哭嫁歌谣随之失去展演空间,生存环境缩小。通过田野考察,笔者总结出传承壮族哭嫁歌三个困境。
哭嫁歌盛行于封建社会,女孩因无法掌握自身命运及别离亲人、家乡等而悲哭。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现代婚姻比较自由,男女双方自愿结合,传统婚俗文化生态巨变。现代社会交通便利,婚后探亲不受距离、交通等的限制,女孩出嫁时不再悲苦。总体上,哭嫁仪式歌谣的生存环境逐渐消失,人民生活日趋美好,传统的“悲”文化无法再呈现。
现代婚俗程序相对复杂,从定亲到迎亲都有丰富的活动,娱乐方式多样。一些壮族地区还流行男女青年对唱山歌,内容主要涉及爱情、求偶等,现代审美发生了改变,哭嫁歌谣不再神圣。且歌圩盛会的场域不符合哭嫁歌的传唱,哭嫁歌谣依然会失去生存的空间。
现代化背景下,民族交往日益增多,壮族婚俗与汉族婚俗交融后,壮族的哭嫁婚俗逐渐被摒弃,哭嫁歌谣随之消失。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的民族交流也逐渐增多。民族文化受世界主流文化影响较大,壮族婚礼受西方婚礼的影响,表现在礼服、婚礼场地等的变化。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壮族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壮族婚俗面临重新选择。
贵港市、南宁市的壮族哭嫁歌于2008年、2012年先后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哭嫁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日趋重要,其传承与发展得到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习近平在保护民族文化方面也提出重要建议,“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歌谣是壮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符号。在中央民族工作精神的指导下,政府努力推动壮族哭嫁歌的保护,壮族哭嫁歌的传承获得一定突破。
壮族传统山歌现代化的启示在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由之路是融入现代。5壮族仪式歌谣缺少生存环境的支持,这要求创新文化结构,促进仪式歌谣文化本体提升适应多变社会环境的能力。现代婚俗不再传唱哭嫁歌谣,但仍保留新娘哭出门的仪式行为,认为不哭就是不孝。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壮族的婚嫁歌有迎亲歌和出嫁歌,其中,出嫁歌内容以感恩父母,展望未来美好生活为主,歌词朴素。哭嫁歌承载了壮族人民对子女家文化、孝文化的教育,哭嫁仪式的文化精髓仍在传承。
壮族哭嫁歌无法通过仪式传承,这就需要对传承方式进行创新。贵港市覃塘区高龙村的覃如贵,将哭嫁歌的内容截取到壮剧中进行传承演唱。这既可以传承仪式,又可以传承哭嫁歌文化。《蓝衣组歌》是贵港市宣传部与新媒体公司合作完成的富有壮族特色的音乐短片,以港城镇龙井村的壮族哭嫁歌为音乐基调。短片的发行也是对壮族哭嫁歌的创新发展的一种形式。
20世纪50年代以前,壮族哭嫁歌多是通过婚嫁仪式自然传承。这种自然传承基于群众对哭嫁仪式的认可,迫于人们普遍认为“不哭嫁就是不孝”的社会舆论。现代社会既不奉行哭嫁婚俗,也没有要哭嫁的社会舆论压力,哭嫁歌无法实现自然传承。
当代的哭嫁歌谣失去了传统婚俗的生存环境,传承与发展由最初的以群众为主体,变成今天的以政府、传承人等为主导的传承。港北区龙井村的梁丽珍、刘月球是贵港市壮族哭嫁歌的传承人。她们积极配合、支持地方政府传承壮族文化,在社区内物色下一代传承人,组织年轻的妇女到村委培训,学习哭嫁文化,学唱哭嫁歌。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国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政府在保护传统文化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群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2014年1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办法》确定“壮族三月三”是本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规定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6自此,壮族三月三成为广西全民性的节日,壮族节日地位的提高提升了壮族的民族自信心,促进了民族交往和民族文化的传播。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抓住壮族三月三的文化环境,在2019年“壮族三月三”民族民俗文化活动中表演哭嫁婚俗,将哭嫁仪式歌谣脱离传统的仪式,实现从婚礼传承到舞台传承的转化。
2012年,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梁汉昌将百色隆林的“出嫁歌”节目推送参加“2012年畅响民歌”全区大赛,由当地壮族民间歌手梁桂花、何金花、罗少华演唱。2020年1月5日,广西卫视《民族文化》栏目播放隆林的出嫁歌节目。壮族哭嫁歌走向广西,走向全国。哭嫁歌不是壮族特有,广西的汉、瑶、苗等民族也唱哭嫁歌谣。2006年,宋祖英在美国独唱演唱会上,演唱了苗族《出嫁歌》。这次跨国演唱不仅将苗族民歌传向世界,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哭嫁歌谣在世界的传播。国内拥有哭嫁歌谣文化的相关民族皆为之骄傲,民族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哭嫁歌的社会价值如何实现,其活态性传承如何在当代社会取得更大突破,这需要政府、学术界、群众等的共同努力与探索。
本文仅对壮族哭嫁歌传承的探索,不足以全面阐述哭嫁歌文化。后续还应对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民俗仪式进行研究,对歌谣的音乐艺术,歌词的文学价值,仪式的信仰意义等进行综合研究。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有利于提高壮族哭嫁歌文化价值阐释的科学性,有利于为相关单位制定保护政策与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最终更好地促进壮族仪式歌谣的传承。
注释:
1.赵晓兰.歌谣学概要[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2.许晓明.论当代壮族歌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歌海,2012(04):80-83.
3.关月婵.广西壮族山歌发展困境剖析[J].黄河之声,2018(10):11.
4.张静.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阐述民族工作大政方针[EB/OL].(2014-09-30)[2020-01-13].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4-09/30/content_33654283_2.htm.
5.吴国阳,吴德群.面向现代的多维融合:壮族传统山歌的创造性转化探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9(02):139-144.
6.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 第98号)[Z].20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