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彦冰 黄 力 (广东医科大学 523808)
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问题是21世纪世界性关注的焦点。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具体到东莞目前常住人口834万,户籍人口为211万,由于东莞作为工业型城市,老年人这个数据很难统一,目前包括公安、统计、民政、新莞人等多个部门提供的数据差别巨大,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东莞是一个老年人比例很低的城市,根据东莞市民政局老龄办提供的数据,截止2015年,按照户籍人口计算,东莞市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有29.24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5%,数据显示,东莞老年人比例数据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全面迈进小康社会,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是,物质生活提高以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凸显出来,其中文化生活是老年人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是紧密相连的,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活成为老年人的迫切愿望。
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71条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都明确提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2.《广东省老年人优待办法》于2013年12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二届1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具体落实到东莞市,由东莞市民政局于2013年发布的《东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以及2016年发布的《关于东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的实施细则》写到了相关东莞老年人享有的主要文化生活政策。交通方面,城巴、小巴等各种巴士为持有“东莞市敬老优待卡”或“东莞市非莞籍敬老优待卡”(以下统称“优待卡”)的老年人乘坐提供免费优待,交通方面虽然不是直接的文化生活,但是为老人出行创造了便利,方便老年人外出参加活动;其次,全市公立的博物馆(含东莞可园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等)、美术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参观提供免费优待;全市各电影院(厅)、东莞玉兰大剧院应当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观看电影、演出提供优惠(此政策对经营场所非强制性);全市享受财政补助的所有公立的公园、园林、旅游景区(点)(包括茶山南社古村落、袁崇焕纪念园等)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游览提供免费优待;另外老年人可自费报名入读老年大学(学校)学习。
3.通过走访东莞市老年大学、大岭山敬老院、松山湖文联、东莞市文化馆,以及到东城街道东泰社区以及松山湖光大锦绣山河社区,了解到老年人文化生活现状如下。首先由于老年人年龄大的原因,身体机能逐渐衰老和弱化,多数有心血管等慢性病史,身体情况较差,即使如此,老年人对文化生活任然有着很大的兴趣和参与热情,特别是对健身类的体育活动、益智棋类运动、广场舞、旗袍秀,还有艺术类的文学社、音乐社团、书法等,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其次,60岁以上老年人大多数已经离退休,远离了工作岗位,生活中拥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对参与文化活动可以做出较为充足的时间规划,其三,对于市老年大学、敬老院等老年人集中学习的场所以及普通社区来说,老年人可以共享着场所和社区的文化体育设施和服务,相互交流和集体活动的情况较为普遍,通过微信群、QQ群等网络媒体联络,使得活动较为顺利开展,社交网络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使得老年人对文化活动积极性很高;其四,部分老年人对于参与文化志愿者也有着较高的热情。
通过到相关单位走访与访谈,了解到任然有较多老年人思想心理状况不佳,主要有:认为现代社会节奏和变化太快,难以适应;感到孤独、寂寞和失,感到心理压抑;认为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多年以来,政府和民间都把工作重心和注意力放在改善老年人的物质需求上,随着全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特别是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强烈,东莞市地处珠三角,有时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中,作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老年人不仅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十分强烈,并且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和主动参与的特点,其中文化生活缺失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区文化活动设施问题。较多的社区老年活动场所设施较为简陋,有些社区尽管有室内的活动场地,但是有的只有简单的桌椅,有些没有安装空调和风扇,在炎热的气候中无法使用,虽然这些场地基本都是免费的,但是仅仅是一个“空壳”,老年人如果想要进行有质量的活动,必须继续进行投资,有些社区老年人自己携带设备,自我服务,由于设备缺乏和管理不善,使得老年人仍然缺乏好的活动场所,社区原有的场地无人使用。
2.文化生活单一,选择度不够。老年人文化生活单一的情况比较突出,老年人的文化活动主要停留在一些传统项目,例如广场舞、棋牌等,缺乏健身器材、阅览、保健护理等设施,缺乏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组织有质量的文化活动,如歌唱、绘画、旗袍等,老年人需要到更远的地方才能找到文化需求,有些地方场地也无法得到保证,原有的场地由于管理不善使得没有老人使用,被改成社区办公室、祠堂等,老年人原有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形成恶性循环。
3.文化部门等相关单位在举办活动中,对老年人缺乏重视。目前专门的全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只有市老年大学,34个镇街均没有专门的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而全市的人口分布较为平均,老年人在本地镇街参加活动是最方便的,镇街在组织文化活动时,没有注意到老年人的需求。
1.加强老年人文化活动机构建设。市老年大学于2019年9月开展以来,填补了市一级老年人文化活动的空白,市老年大学开展了青松合唱团、民族乐团、舞蹈、器乐、书画等全面的文化类培训和相关活动,但是由于东莞拥有34个镇街,大部分离市区较远,市老年大学的容纳局限问题,各个镇街的老年人文化活动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政府应当扩大市老年大学的培训和活动规模,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多参加文化活动的机会,还有投资或组织捐资成立镇街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立开展相关,鼓励老年人参加。
2.文化部门更多关注到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各级文化部门是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主力军,市级和镇街文化部门在开展文化类活动时,应当更多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提高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老年人文化类的培训和展演活动,如书画、唱歌、舞蹈、旗袍秀等,老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组建文化艺术社团,组织相关节目参加展演和展示,提供演出和展示的平台,同时,文化部门应当更多地参加和指导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带动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一起发展,完善已有的文化服务,让文化进基层、进社区、进村落,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
3.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进行社区融合。实际情况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条件较弱,就近参加文化活动,是最合适的,活动场地就在自己住的社区,将为老年人极大地提供方便,用好社区已有的场地,了解老年人的迫切需求,进行投资建设,有条件的社区组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进行管理,安排专业人士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建立信息网络,把小社区融入大社区,临近的社区进行共同建设,老年人的基数扩大后,更多的老年人找到共同的爱好,活动也更好的开展,例如合唱、乐器、绘画、书法等小众类的文化活动也能开展起来,区域的界限打破以后,老年人能够让资源共享,视野拓宽了,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4.多方面为老年人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多渠道为老年人的活动筹措资金,市级、镇街、社区(村落)三方出力,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捐款资助,共同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出钱出力,建设形成公益性运营的老年活动中心。
文化生活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和城市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外来老年人随子女来东莞养老的也日益增多,老年人文化生活对于提生命质量,提升生活幸福感,乃至提升城市形象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东莞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带,有着“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东莞不仅仅是一个具有经济活力的现代化都市,也应当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宜居城市,目前,老年人文化生活任然有诸多短板,地域发展不均,与很多老年人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社会各界应当充分关注老年人这个弱势群体,群策群力,为改善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做出更多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