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 071000)
学印以秦汉为宗的观念开始于宋元时期,当时尚未对此明确定论,只是当时社会的复古审美趋向使然。元代赵孟頫在《印史序》中有载:“一日,过程仪父,示余《宝章集古》二编,则古印文也,皆以印印纸,可信不诬,因假以归,采其尤古雅者,凡募得三百四十枚,且修其考证之文,集为《印史》,汉魏而下典型质朴之意,可仿佛见之矣。”1这是赵孟頫对汉印质朴之美的认可。同时,他对当时人们追求过于强烈的外形之弊大加反对:“其异于流俗以求合乎古者,百无二三焉。”2吾衍《三十五举》中谈及:“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与隶相通,后人不识古印,妄意盘屈,且以为法,大可笑也。……唐用朱文,古法渐废,至宋南渡,绝无知者,故后宋又皆大谬。”3吾衍不仅肯定了汉印古法的价值,同时指出汉印文字其法与隶书相通,这表明宋人开始从理论角度分析印章技法。
明代初期,唐愚士通过对六朝印章的否定而证明汉印的地位:“六朝而降,参用阳文,终非古法;唐用阳文,始屈曲盘回如所谓缪篆,而古法渐废;至宋绝无知者,故宋印皆大谬。”4万历年间仍然是以汉印为唯一:“印章之作,惟汉为良。”5另外,明清之际许多人对于战国玺印的认识不够,将其归于秦代:“顾元方、魏子一尝作厚边细篆朱文,曰仿秦未识印。”6清代董洵也出现此种失察:“朱文小印,文多不识,而章法、篆法极其古,相传为秦印,朱修能定为三代印。”7明清之时对古玺印章能出现不识别之事,大多是对其文字不识,这也是合理的。早在秦国统一六国之时,始皇帝即诏令天下以小篆为官体文字,并且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清除六国文字,导致许多六国文字逐步消失,以至于明清之际难以识别前秦古法,实为时代所困。
明代印学理论中最早明确提出印学汉晋的是沈野在《印谈》所载:“印章自六朝以降,不能复汉、晋,至《集古印谱》一出,天下争为汉、晋印。”8明代印学汉晋而不是“印学秦汉”其原因也是受时代局限。一方面是秦王朝历史不长。明代甘旸《印章集说》载:“秦之印章,少易周制,皆损益史籀之文,但未及二世,其传不广。”9另一方面是秦以前文字人们诸多不识,“前清乾、嘉以前,经学家墨守许氏《说文》,古籀文字,辍而不讲。三代、周、秦之印,以其形状诙异,不易辨识。”10
“印学秦汉”的最早出现当属明代周应愿《印说》载:“印不秦、汉,若者有是哉?”11到了清代,随着金石碑学的兴起许多古文字研究不断丰富,此时人们对于前秦三代等印章的关注度逐渐上升,渐渐的对印章的学习也不在拘泥于汉代,由此“印学秦汉”理论至清代逐步发展成熟。
元代至明代时期文人印章已经与实用性有所区分,元代文人如赵子昂等在其社会的复古文艺大潮流中坚定印章宗于汉代的理念,直到清代“印学秦汉”的成熟,都是立足于印章本身自我特性的基础上对其艺术表现力的挖掘。正如周应愿所说:“古印犹存篆法可睹,心不厌精,手不厌熟,形其形,神其神,若圆之有规,若方之有矩,是故步亦步,趣亦趣。”12另外,亦有学者认为“今夫学士、大夫,谈印便称慕秦、汉印,不知秦、汉印非能胜今。”13自从学士、大夫逐渐参与到印章创作之后,为印章艺术性的拓展提供了条件。另外,学士对于唐宋以后的评价其缺乏古意也是对文人印章传统的极大丰富。如“宋承唐制,文愈支离,不宗古法,多尚纤巧。……虽有笔意,而古朴之妙,则犹未然。”14而清代文人印章逐渐兴起朱文印,然秦汉印章多以白文印面为主,朱文印章在宋元则是典型代表,在此为难之际他们又重新审定宋元印法。清代秦爨公认为:“降而宋、元,法已不古,如松雪朱文亦圆融而有生趣,米元章印平妥而有筋骨,梅花道人板而有理致,虽乏古雅,大都冠冕正大。”15此时的清代文人已经不再固守古意。
文人印章系统从“印学汉晋”到“印学秦汉”,驱使他们的是人们对于古的崇拜。当时朝廷四野中浓厚的汉唐风尚绵延不绝。如赵子昂《印史》:“汉魏而下典型质朴之意,可仿佛而见之矣。谂于好古之士,固应当于其心;使好奇者见之,其亦有改弦以求音,易辙以由道者乎!”16另外吾衍对一些作印的具体要求也有表述,“凡姓名表字古有法式,不可随俗用杂篆或朱文。”17明清之际受元代复古浪潮的影响,都以汉印审美为准,明代印章与元代的区别之处在于自文彭之后文人亲手治印现象已经成为常态。而甘旸《印章集说》中提出:“古之印,未必不欲齐整,而岂故作破碎?但世久风烟剥蚀,以致损缺模糊者有之,若作意破碎,以仿古印,但文法、章法不古,宁不反害乎古耶?”18甘旸认为只作破损形态而缺失古印文法、章法,反而不古。除此之外,杨士修在《印母》中对于印章的古意更是作了细致的表述:“有古貌,古意,古体。貌不可强,意则存乎其人,体可勉而成也。貌之古者如老人之黄耇,古器之青绿也。在印则或有沙石磨荡之痕,或为水火变坏之状是矣。意在篆与刀之间者也。刀笔崚嶒曰高古,气味潇洒曰清古,绝少俗笔曰古雅,绝少常态曰古怪。此不但纤利之手绝不可到,即质朴者亦终于颓拙而已。若古体,只须熟览古篆,多观旧物。”19
“印学秦汉”理念在明代得以形成还有赖于明代印谱的助力。当时的印章依然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虽然晚明文人时常把它作为赏玩之物,但真正在作品中它的位置是不容易凸显的。而且当时许多文人所用印章有的不是自己亲手而作,人们在欣赏书画作品时只关注印章的所有者,而不会考虑出自谁手。由此刻印章之人借图书的力量标示自己的专利。而其中的印谱的作用使得存世的许多印章得到整理、归纳。许多文人通过印谱即可查阅到各种古玺印章,这对于他们鉴别不同印章的审美,以及印章历史的发展有极大作用。当然,它的归纳性作用使得明清时期人们对于秦汉印章的真实面貌有了更深刻了解,对于他们尚古的情绪是一种巨大满足。
从上述文章可知,“印学秦汉”最初是“印学汉晋”,并且文人对于印章创作的参与使得印章在实用性基础上艺术性更加丰富,而“印学秦汉”的理论形成一直都是在文人对于古的狂热追求环境中所形成的。
注释:
1.(元)赵孟頫.印史序[C]//(元)赵孟頫著.松雪斋文集·卷六[M].康熙五十二年序刊本:12.
2.同2.
3.(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三十[C]//四部丛刊三编·子部[M].吴潘氏滂熹斋藏元刊本:2.
4.(唐)唐愚士.题杨氏手摹集古印谱后[C]//郁重今.历代印谱序跋汇编[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15-16.
5.同5.(明)王野.鸿栖馆印选序[C]:91.
6.(明)方以智.印章考[C]//通雅[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1990:392.
7.(清)董洵.多野斋印说[M].叶名丰家抄本:2.
8.(明)沈野.印谈[C]//(清)吴隐.印学丛书[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戊午八月:5.
9.(明)甘旸.印章集说[C]//(清)顾湘.篆学琐著[M].光绪十四年岁杜戊子夏五月虞山飞鸿延年堂重刊:3.
10.(清)黄宾虹.古印概论[C]//东方杂志:第二十七卷·第二号[M].1930:75.
11.(明)周应愿.印说·拟议[M].明万历刊本:26.
12.同12:25.
13.同12.证令:7.
14.同10:4.
15.同9.(清)秦爨公.印指[C]:23.
16.同2:11-12.
17.同21.二十六举[C]:33.
18.同10.印章集说·破碎印[C]:14.
19.(明)杨士修.印母[C]//赵诒琛编.艺海一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