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 210023)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与国运昌盛、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准确把握、深刻领会“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形成机理,是切实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将就此发表一孔之见,求教于方家。
“文化自信”包含两个语义单位,即“文化”和“自信”,文化为自信的对象,自信为对待文化所应有的态度。因此,要准确把握、深刻领会、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就得弄清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最初为“人文化成”的缩写,源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汉代刘向在《说苑》中最早使用“文化”一词,“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2。“文”本意指花纹、纹理,指事物错综形成的纹理或形象。“化”是一种动态转变后达成的结果,即当外部或内部刺激作用于对象后,对象发生转变,成为某种状态或具有某种性质。
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客观规律,如何人文化成,就需要我们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将其加以转化、运用,如此方可一通百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文化的对象是人,是“文”作用于人达到使其发生转化的结果。人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套思维系统。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可以从一个个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感知,也可以从客观规律中去探寻。文化是有形的,人们在劳作、娱乐等实际活动中运用形象思维感知文化的魅力;文化又是无形的,只有当人们从具象事物中意识到文化的实质,即规律、规则后,才能更好地透彻领悟并自觉遵从。
自信属于心理学范畴,所指为个体对自身的理念、能力、价值、特质等做出积极评价,给予肯定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自信建立在理性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如何看待自我则取决于评价对象客观存在的自我、社会比较、他人的评价、群体性因素等多方面因素。
文化自信是建立在理性的自我认知基础上的对自己所认同的客观规律及其外化形态的肯定;是国人对华夏客观规律、规则的自信,是在社会比较、他人评价等影响自我认知标准的作用下仍能保持的一种对祖国文化的稳定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掌握、遵循并不断传承、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规则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要准确把握、深刻领会、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还得明确文化自信的影响因素,探明其形成机理。
从形成机理上讲,文化自信的有无强弱取决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从主观上说,个体的认知能力是形成文化自信的内在基础。文化自信是建立在理性的自我认知基础上的对自己所认同的客观规律及其外化形态的肯定。自我认知能力的强弱直接关乎文化自信的强弱。目前就此问题展开探讨的文章很多,此处不赘3.4.5。
从客观上讲,理性的自我认知、主观判断是基于一定标准的,而其参考标准通常建立在将自我与社会中他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由于社会比较对象即参考对象与我们存在差异,尽管客观存在的自我没变,我们在被长期刺激后也会产生新的自我认知,对自身的评价也就可能会发生改变,而导致原有的心理状态的改变,所以,社会比较对象这一参考标准的差异会影响主体是否自信及其自信的程度。
对此,我国文化观念的变迁可以为证。华夏文明较为早熟,在14世纪之前,相较于同时期东亚周边民族而言也较为先进,在与周边民族的比较中形成了中国古人文化的优越感。《孟子·梁惠王上》中“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之语,将中央之大国、唯吾独尊的文化秩序中心的观念彰显无遗。当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相对隔绝的地域状态被打破,“天朝上国”开始接触到西方更为先进的技术乃至坚船厉炮时,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态度也就悄然发生了改变。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甲午战争被“撮尔小国”日本打败,一系列的挫败冲击着国人的感官并直击心灵,此时,对自身文化彻底否定,全盘批判的文化自卑心理在国人中蔓延开来,“提倡西学,反对中学”的文化自省思潮开始萌发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走向激进化。然而,一战的爆发引发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这也促使国人从全盘西化的理念中挣脱出来,重新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去留。直至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探索和比较中逐步形成、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中国在此指引下开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国人的文化自信心才再次树立起来。
探究文化自信,我们要意识到参考对象的变化,意识到社会比较对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讲的社会比较,是客观、全面的社会比较。客观、全面的社会比较才是良性文化的助推器。假如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只看一点不及其余,比如,只看到鸦片战争、甲午海战的惨败,把中国文化说得一无是处而欲全盘西化,那么,这样的社会比较就是偏执、片面而有害的。同时,不能忽视纵向的自身比较,只有将社会比较和自身发展的古今比较相结合,才有更理性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巩固和提升文化自信。
除社会比较外,他人评价也是影响文化自信有无强弱的参考标准。此外,个体自我判断的程度不仅受他人对个体评价的影响,还受个体自身对他人评价的认知程度的影响。查尔斯·库利使用“镜像自我”描述了这一概念,即我们利用“我们以为别人怎么看待我们”为镜子来认识我们自己。社会学家乔治·米德进一步指出,与如何评价自我相关的并非他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想象中他人如何评价我们。6当个体通过自身感受到的他人感知再次感知自我时,对自我的主观评价会得到重塑。
他国如何看待我国文化是一个跨文化的互动过程,他国眼中的异国文化形象通常受到文化信息传播条件的影响。即使身处于全球化、“地球村”的当今社会,我们感知外国,外国认知中国,仍然更多的是间接而非直接的。热点问题、异国文化往往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被群体认知。而大众传播媒介报道的内容,聚焦讨论的热点,对话题的编排次序,意图传播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判断标准,都会影响受众对相关内容的感受度、知晓度、重视度,因此,即使是基于事实的报道也会因为覆盖面、切入点、编排方式等因素而影响受众对相关话题的看法、态度。而被大众传媒影响的对异国文化的认知往往具有碎片化、具象化的特点,且容易形成标签式的“刻板印象”。比如,比起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西方社会可能了解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功夫”,“旗袍”,“孔子学院”等被媒体更多报道的一些文化标签,往往深入人心,甚至出现了有些外国人初到中国大为诧异,发现并不是所有国人都会中国功夫。同样,我们所接收到的他国对我国的媒体报道是否完全真实客观呢?是否存在盲人摸象不够全面的问题,或者由于政治立场,利益考量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报道偏颇不当呢?
由于文化是社会的,具有群体性的特点,因此,自我并非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拥有某一文化的特定群体,“自我”中的其他个体对本群体文化的评价也会影响到个体自身对本群体文化的评价。比如,我国“老一辈”、同龄人、国内媒体网络等受华夏文化滋养的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态度、评价会在间接和无形中作用于其他国民,潜移默化中改变其他国人,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的青少年,对华夏文化的看法。此外,群体中他人对个体自身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群体中的领袖、专家等权威对群体中其他个体态度的转变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当今社会,微博大V,商界名流等知名人士对国民文化自信的影响不容小觑。
厘清文化自信的内涵实质,探明文化自信的形成机理,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勇立潮头。
注释: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74.
2.李亦园.文化与修养 [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3.
3.张三元.论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9(01):39-45.
4.程惠哲.文化自信的底色与本色[J].人民论坛,2018(36):130-132.
5.张九童.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逻辑、价值定位、应然功能[J].长白学刊,2019(04):142-148.
6.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