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茜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6)
学生作为人民群众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学生的健康一直以来都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9个测试项目进行了等级划分,明确了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要求。同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学生测试成绩在50分以下者不再颁发毕业证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逐渐由普通测试发展为纳入毕业硬性要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05年、2010年、2014年)对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这对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等工作提出了挑战。当前,各省市高校都在着手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一是为适应学生体育锻炼的多元化和应用性,其二是为达成提升学生体质的目标。高职院校为企业单位提供高素质劳动力,保证企业单位的工作运转和生产力,所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理应放在首要位置。
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及发展对策为研究对象,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5名体育专职教师为调查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搜索主题词为“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质健康”的文献,结合本研究主题和内容,筛选相关文献,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 访谈法
制作体育教师访谈提纲,调查体育设施、体育课程等基本情况。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整理2019年大一、大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制作统计表格。
1.2.4 逻辑分析法根据调查内容,结合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和体育教师访谈结果,对相关内容进行关联性和逻辑描述。
表1 BIM测试等级状况
表2 肺活量测试等级状况
BIM是《标准》中用来评价学生体型的一个指标,BIM=体重/身高²(体重以kg为单位,身高以m为单位)。在表1的BIM测试等级状况中,等级“正常”的人数较多,各组介于 71.44%-80.62%之间,“低体重”人数占比介于10.69%-14.20%之间,高于“超重”和“肥胖”人数之和,介于8.69%-16.34%之间。其中,“低体重”男生占比低于同年级女生,“超重”和“肥胖”男生占比高于同年级女生。
肺活量是测试学生肺通气功能,反映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的指标。在表2的肺活量测试等级状况中,“及格”与“不及格”人数较多,分别介于36.51%-58.59%和38.47%-61.34%之间,“优秀”和“良好”占比总和介于2.15%-4.05%之间。其中,大二男生不及格率最高,大一女生不及格率最低。女生肺活量测试等级状况总体优于男生,大一与大二相比存在递减的趋向。
表3 50m跑测试等级状况
50m跑可以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在表3的50m跑测试等级状况中,“不及格”占比最高,介于53.94%-79.86%之间,各组“优秀”和“良好”占比总和均低于2%。其中,男生50m跑测试结果优于女生,大二与大一相比,男、女生不及格率有上涨的趋势。
表4 立定跳远测试等级状况
立定跳远是反映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常用指标。在表4的立定跳远测试等级状况中,学生立定跳远测试等级主要集中在“不及格”,各组占比介于54.02%-67.66%之间,“优秀”和“良好”的占比较小。其中,同年级女生及格率低于男生,大二不及格率高于大一。
表5 坐位体前屈测试等级状况
坐位体前屈是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下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用来反映身体柔韧素质发展水平的指标。在表5的坐位体前屈测试等级状况中,学生坐位体前屈测试等级主要集中在“及格”,占比介于59.29%-66.01%之间,其次是“不及格”,占比介于17.73%-27.99%之间。其中,同年级男生不及格率高于女生,大二不及格率低于大一。
表6 800/1000m跑测试等级状况
800/1000 m跑测试是反映女生/男生耐力素质的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心血管、呼吸机能及肌肉耐力。在表6的800/1000m跑测试等级状况中,“不及格”占比介于58.14%-80.28%之间。其中,大一学生测试结果优于大二,大二男生“优秀”和“不及格”的占比分别为2.42%和80.28%,均高于其他各组对应的等级。同年级男生不及格率高于女生。
表7 1min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测试等级状况
1min仰卧起坐是反映女生腰腹肌肉力量和持续工作的常用指标,引体向上是反映男生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常用指标。在表7的1min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测试等级状况中,“不及格”占比介于51.51%-80.97%之间。其中,男生不及格率明显高于女生,女生“优秀”和“良好”所占比重明显低于男生。大二男生不及格率低于大一,大二女生不及格率高于大一。
2.4.1 学生身体形态等级分析
BIM作为一个评价学生身体质量的派生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肥胖率,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学生的营养摄入状况。从大一、大二的BIM测试等级状况表中可以看到,从“正常”“低体重”“超重”到“肥胖”的比重是逐渐降低的,说明在营养摄入上,一小部分学生营养摄入超标,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12%左右的学生营养摄入不足。
2.4.2 学生身体机能等级分析
肺活量是肺通气功能的测试指标,学生在成年后肺的容积基本变化不大,但通过有氧锻炼可以提高肺的扩张能力,进而促进肺活量的增加。从大一、大二的肺活量测试等级状况表中可以看到,“优秀”和“良好”的学生占比不高,“不及格”人数较多,说明学生的肺活量平均水平低,学生有氧锻炼能力不足,体育课对肺活量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2.4.3 学生身体素质等级分析
《标准》中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素质和心血管功能。从大一、大二测试等级状况表中可以看到,50m跑、800/1000m跑和男生引体向上不及格人数较多,立定跳远和女生仰卧起坐平均测试等级不高,说明学生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明显不足,这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和锻炼效果有明显关系。而坐位体前屈测试平均等级水平高于其他几项,说明学生柔韧素质较好。
注重因材施教,促进体育课程改革。针对性的体育课程设置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体育锻炼项目的多样性也能够促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安排锻炼。体育教学目标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对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每学期经过锻炼后的总结性效果评价。在进行课程内容改革时,可以增加新兴体育项目的开设比例,如健身指导、轮滑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锻炼的手段。在进行体育课程评价改革时,增设课外体育锻炼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锻炼。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热身、动作学习、动作练习和放松活动为教学环节进行划分的。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出现懒散和练习不积极的情况,无法保证课上锻炼效果。引入心率监测手段,在学生安全运动的范围内,倡导学生以心率指标监测自身运动强度,再结合传统教学环节,科学安排练习内容。这样一来,既达到了教学目的,也使学生有效锻炼身体。
体育社团是学生的第二体育课堂,弥补了体育课程在周教学中时间短的缺点。加强学生对体育社团的认可,增强学生对体育社团的依赖性。在体育社团发展的过程中,孵化体育文化氛围,开发独有的文化内涵。体育社团负责人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会员活动,并非仅在周末时间。在教授学生技术动作的同时,加强与其他社团和校外社团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在体育社团中参加活动能够有效提升自身能力,从而增强对体育社团的依赖性。
锻炼意识不强是体育参与频率逐渐减小的主要原因。为此,学校应该设立奖励机制,将学分、奖学金等奖励方式结合到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中,促进学生参与锻炼。此外,通过课内讲解改变已有的陈旧观念,使学生在参与锻炼时能够将已学的知识、方法融合起来,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
学生体质测试单项成绩不理想;学生身体质量测试等级处于正常水平,存在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反映肺通气功能的身体机能测试不及格率较高,学生日常有氧锻炼不足或效果不明显;反映力量、速度和耐力等素质的测试不达标学生较多,学生柔韧素质优于其他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状况不乐观。
从体质健康的角度出发进行体育课程改革,适应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优化监测手段和评价手段,体育课内实时监测学生锻炼效果;提高校内体育社团活力,带动学生参与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坚持锻炼,增强自身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