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飞,谭 强,郑仁仙,颜亚玲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历代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将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生态环境教育是幼儿园特色课程的重要内容。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育,旨在挖掘幼儿园和当地生态环境教育资源,引导儿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培育儿童热爱、尊重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美好情感与行为习惯。[2]当前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面临着教育困惑、特色课程开发不足等问题,需要寻找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的有效路径。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园必然要自觉担负起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的重任。目前,许多幼儿园已着手进行相关实践探索,通过开发具有生态环境教育的特色课程,实现环境保护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本研究以S幼儿园作为典型样例,该幼儿园以生态环境为主题,以特色课程开发为契机,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生态环境课程体系。通过对S园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以展示经验与困境的形式为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S园位于森林密布的水族聚居地,山清水秀,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为S园特色课程的开发打下了基础。故此,本研究选取S园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研究深入调研S园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的现状。访谈参加S园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的园长、教师、儿童与家长。收集该园在特色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过程性材料,在所收集的文本材料中,重点研究分析S园生态环境特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了解S园生态环境特色课程是通过设计、实施与评价等要素而组成的教育活动,其开发是建立在对当地地理环境、幼儿园基础、儿童需求及教师能力的评估基础上,按照课程目标的设置,特色课程的内容构建、实施、评价及课程管理五大步骤实施的。并根据调研结果总结出幼儿园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引导儿童初步理解人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激发儿童珍惜环境和爱护环境的情感;二是通过教师、家长和社区等相互配合,初步培育儿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维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该园的生态环境特色课程目标是依据三维目标而制定的。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儿童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注环境被污染等问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会儿童对同龄人和父母要热情友好,激发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组织儿童参与种植和养殖活动,培养儿童初步形成爱护动植物的良好意愿和行为习惯。S园生态环境特色课程的目标在活动中逐渐明确,形成了以生态环境教育为基础的特色课程目标。
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是特色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幼儿园教育的特点相适应。S园为丰富特色课程内容,其课程开发人员深入水族聚居的牧区、林区、农区,挖掘并整合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把生态环境教育有机渗透到儿童的一日活动之中。本研究从S园的实际出发,在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基础上,从社会、科学、艺术三个领域梳理出生态环境特色课程的教育内容。
表1 S园生态环境特色课程领域开发统计
由表1可见,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为S园特色课程开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S园在内容的选择上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的生态环境资源,特别是选择儿童所熟知的当地生态环境教育资源,引导儿童在大自然中感受或者观察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了解生态环境的社会、科学及艺术领域的知识。
S园在国家标准课程基础上开发具有生态环境教育特色的拓展课程。早期的生态环境特色课程仅限于对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认读、理解,后来逐渐增加了游戏、操作、借助现代教育媒体等多种教育形式。S园的生态环境特色拓展课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游戏。关注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游戏中让儿童了解生态环境中人与自然的相互制约。二是实际操作。通过种植花草或者饲养小动物,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儿童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态度。三是观察、感受。幼儿园通过设计生态环境教育相关的科学探究内容,让儿童了解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四是现代技术的运用。以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为教育手段,为儿童提供更加生动的学习环境条件。五是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日常生活。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形式,将幼儿园生态教育付诸实践。由此可见,幼儿园在特色课程实施模式上通过游戏、操作、借助现代教育媒体等多种教育形式,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实施形式。
为有效地检验和评估生态环境特色课程的实施效果,S园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更加丰富的评价内容和更加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对生态环境特色课程进行评价。根据幼儿园的特色发展目标,生态环境特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不断完善,S园建立起规范化的幼儿园特色课程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儿童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内容和形式由单一到多样化。最重要的莫过于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生态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环境特色课程进一步在幼儿园教学领域得到拓展。
经研究,了解到S园儿童有学习生态环境知识的强烈需求。80%的儿童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了解和学习需求,90%的儿童对生态环境教育有强烈的学习及参与欲望。儿童强烈的需求为幼儿园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和特色课程的开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但50%的儿童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历程不了解,25%的儿童对生态环境的常识和习惯了解甚少,10%的幼儿没听说过任何关于生态环境教育的故事,对生态环境方面的书籍阅读量少。
教师在生态环境领域相关知识的能力,影响儿童生态环境素质的培养。[3]一方面,教师存在对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的内涵、价值、程序、方法等认识不清的问题,以及轻视生态环境教育价值的现象比较突出。只有不到10%的教师对幼儿园特色课程内涵认识非常清楚,大多数教师对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内涵认识不清,只有极少数教师接受过专业的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培训。例如,由于升学的压力,有部分教师认为开设特色课程完全没有必要,会耽误幼小衔接。在“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的主要困难”这一问题上,50%的教师认为是“与当前的升学无关”。另一方面,教师主动挖掘优质生态环境教育资源的意识不够,使得生态环境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受阻。加之S幼儿园开发特色课程基本上依靠幼儿园自己的师资力量,不能与高校、科研院所、其他一线幼儿园合作,未能充分将区域内生态环境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造成了生态环境优秀教育资源的浪费,出现了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的投入大、耗时多,但实施效果不佳的状况。
S园在生态环境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中,一方面不能反映生态环境的思想、理念、原理、原则和方法等,另一方面不能体现当地特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未将生态环境教育作为独立领域。[4]由于生态环境教育没有独立于五大领域之外,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就需要相关领域课程资源的支撑。一般幼儿园仍重点关注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无法重点关注生态环境教育,也没有立足本土视域,专注于开发和利用本土生态环境特色课程资源。此外,我国幼儿园生态环境特色课程资源开发零散,缺乏生态环境的园所文化。绝大部分的生态环境教育的渠道来源于社会媒体的宣传,其知识是零星的、不系统,既不利于生态环境特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也不利于幼儿园文化的建设。
幼儿园是先进生态环境教育理念的引导者,理念能否真正贯彻到实践中取决于幼儿园的实际行动。S园缺乏主动开发生态环境特色课程的外部环境支持,无法深入挖掘生态环境教育特色课程丰富的教育价值。例如,S园在生态环境特色课程的开发上缺乏与专家、科研院所和其他一线幼儿园的合作,未能在行动上开发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在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的问题上,只是在社会、科学与艺术内容上适当考虑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满足S园儿童学习生态环境知识的需求。幼儿园应每月组织亲子活动,带领幼儿参观当地自然环境,增进儿童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了解和向往,激发儿童学习及参与生态环境教育的欲望,巩固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和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的基础。幼儿园还应给儿童补充生态环境发展历程的知识,在每日离园之前播放关于生态环境教育的相关故事。还要在一日生活教育中渗透生态环境的常识教育,在阅读区适当摆放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书籍等。
一是开展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与特色课程专家进行更多的联系及沟通,提高教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邀请专家现场指导,以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为主题,以教师学会进行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为导向,选取生态环境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内容展开特色课程的培训。二是调动教师主动开发特色课程的积极性。幼儿园应鼓励教师在实践探索中拓宽生态环境特色课程资源开发渠道。通过合作与激励机制,激发并调动教师主动开发生态环境特色课程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意识,真正树立让儿童得到全面的生态环境教育的理念。三是培养生态环境特色课程骨干教师。幼儿园通过组建学习生态环境的研究小组,让教师成为特色课程开发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此带动幼儿园教师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能力的整体发展。
在生态环境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一方面要注意吸收当地优秀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把那些最能反映和体现生态环境教育的思想、理念、原理、原则和方法等融入幼儿园教育,激发儿童学习生态环境的兴趣;另一方面应跳出狭隘的本土视域,注意吸纳其他园所乃至世界各幼儿园生态环境特色课程的营养,为儿童未来综合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此外,生态环境特色课程是幼儿园文化的核心成分,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促成幼儿园文化的创生。因此,强化生态环境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幼儿园文化的途径。幼儿园应将强化生态环境特色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与特色幼儿园建设功能结合起来,促进幼儿园生态环境特色课程开发与特色幼儿园建设。
重视与专家、 科研院所和其他一线幼儿园的合作,加强幼儿园外部环境支持力度。一是把握专家、科研院所和其他一线幼儿园的需求,满足其研究需求,为其提供生态环境理论实践的机会和场地。二是与专家、科研院所和其他一线幼儿园建立信任关系,主动寻求专家、科研院所的意见,时刻反思如何与专家、科研院所和其他一线幼儿园进行合作,为专家、科研院所和其他一线幼儿园提供同行信息,思考未来更为长远的合作模式。例如,建立生态环境教育的研究所。通过与专家、科研院所和其他一线幼儿园合作,收集、整合生态环境教育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资源分类整理建成生态环境教育的资源库。
S园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是提升当地公民环境意识的重要举措。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需要教育部门、环保部门、幼儿园、家长和社区等各方面的配合,唯有如此,教师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开发能力才能得以提升,幼儿园生态环境特色课程才能切实形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