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勇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建研所原本营造工作室
中国人所熟知的社会网络,是由血缘与地缘所连接的。数千年来,在黄河大峡谷的岩间溪岸,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村落,人们在各式窑洞里居住,在贫瘠的土地上耕种收获。红枣是这里至关重要的食粮,塑造着人们的生活,勾勒出社会的轮廓,在人与自然的连接网络中流动。陕北佳县泥河沟村是黄河峡谷边一处普通的山地窑洞聚落,两山夹壁与村前的一片千年古枣林让泥河沟显得与众不同。独立的山水环境和以枣为核心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建构了其质朴完整的农业体系、村落格局与文化传承。在此,传统的山地窑洞聚落(人工)与山下古枣林群落(自然)紧密结合,夏季林荫密布时,犹如一颗绿翡翠嵌入黄河绝壁之间,更似一处天然的山水园林。
2014年,这里以“佳县古枣园”之名被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名录,从而得以让一群满怀热情的城市人回到乡村,感受其脉搏,挖掘其旧迹,营造其精神。在共同理想的召唤下,接续“枣缘”,为古老的村落注入希望与活力,这里便有一种“枣缘社会”。
然而,盛名之下的古村落其传统产业已无法承载新乡村人的需求,与全国许多村落一样空心颓败,村内河道冲刷、道路破碎、垃圾遍地……突如其来的名声与乡村政策的重视让地方与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但这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一种积极的刺激作用,同时也很容易让乡村成为急功近利的牺牲品。“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这种复合的文化载体,对其的解读阐释和保护利用已经超出了任何一个个体或单专业团队的力量范围,它需要一种多元化、系统性的研究与建构模式。
自2014年起,以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孙庆忠教授带领的村史调研、RCRA乡村文化志愿服务和以原本营造工作室为平台的遗产保护、规划设计和驻场建造团队,在微干预方针下进驻现场,与当地居民进行密切接触与互动,开展了诸如对话、记录、规划、设计、动员和传播等全方位的文化干预工作,使村落渐渐地发生了改变。在原本复杂的城乡二元关系下,由文化干预行为来融合与激活,“枣缘社会”的面貌逐渐清晰;在乡村社会学、生态学与园林建筑学的交互引领下,“枣园营造”的样本实验意义也逐步凸显。
1 村口人市
2 枣园晒秋
3 凋敝的窑院
4 泥河沟村全景
5 枣园地理
6 枣园社会系统建构(林艺苹绘制)
佳县古枣园泥河沟村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东北部朱家坬镇,地处黄河中段晋陕峡谷西岸,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隔河相望,一般被认为是中国枣最早的栽培中心。村落东临黄河,南、西、北三面环山。泥河沟村距离镇政府15km,距离县政府20km,村域总面积约9.81km2。
2014年泥河沟村有213户,共806人,分设6个村民小组,居民均为汉族。常住人口约170人,仅占户籍人口的1/5,因村落经济凋敝,学校也被撤并,其余村民大多在外务工或随子女陪读。泥河沟村为单姓村,除武氏家族外,仅有零星几户高姓人家,迁自山西临县。
7 本底调研
8 古枣园系统建构
9 多学科系统共建
农业方面,泥河沟村有耕地900余亩,枣林1 380亩,年产红枣120万斤,红枣收入是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粮食作物主要套种在枣林地,产量不高。养殖业发展缓慢,以养羊为主。村里没有成规模的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也并未发育。
由于近代黄河水路交通废绝,城乡经济模式转型,让这个绝壁中的古村越发贫瘠,空心颓败。但泥河沟村却有幸保留了传统的枣蔬间作体系和聚落格局,而新修建的陕西一号公路沿黄路,让这个曾经偏远的村落迎来了新的机遇。
泥河沟村选址在山地阳坡上,沿等高线顺山势向纵深发展,形成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阶梯状聚落。整个泥河沟村及古枣园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石坬—村落—枣园—水系”的格局特征,村落三面环山,东面毗邻黄河,整体形态与自然山体紧密依存。黄河的小支流车会河自西向东注入黄河,河口位于村东南,被寨峁山和对面山锁住,藏风聚气,符合中国传统风水选址的原则。寨峁山、对面山和寨则上构成的横轴如弓,由车会沟河口、水口、寨则上、后河上、龙王庙构成的纵轴如矢,形成了重重拥护、厚重幽远的景观形象。
泥河沟村后河谷地带经黄河支流切割,形成了黄土高原上非常奇特的地貌景观。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明显比黄土高原其他地方高出许多,其中石鸡的密度特别大且分布特别广,这在全国独一无二。调查共鉴定出野生动植物(不包括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102种,其中昆虫33种、植物27种、鱼类3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1种、鸟类34种、兽类2种。
枣粮间作是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立体农作制度,利用枣树和农作物之间生长时间及生理学特征上的差异,将农作物与枣树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种植于同一土地单元,从而形成长期共生互助的枣粮复合生态系统。
当地枣粮间作有三种方式:1)以枣为主的间作形式——以枣为主,以粮为辅,枣树的栽植密度大;2)枣粮并重间作形式——把枣树生产和粮食生产放在同等地位;3)以粮为主,以枣为辅的间作形式——以种植农作物为主。
古枣园泥河沟村保留着一套完整的传统灌溉与肥料运输系统,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建立了一套节约高效的水资源利用系统,且仍在使用。但是部分沟渠存在人为污染的情况,未形成宜人的水体景观。古枣园的灌溉水系依托车会沟展开,现存的灌渠系20世纪60年代建筑,用当地常用的建筑石料砌筑。在后河上上水口局部做堰抬高水位,引水入渠,先经后河上滩地枣园,穿车会沟至寨则上高地,沿古枣园北界流而东,再折而南,沿对面山崖壁东北行,至黄河滩地引出水,灌溉此片枣林。此灌渠保存完整,完全采用当地材料,满足了泥河沟枣粮间作系统的生产需要。
泥河沟传统民居为窑洞,以砖石箍窑为主,分传统圆券窑和新式八窠窑,其中圆券窑又分为隆重的明柱抱厦窑、一般的抱厦圆券窑和简陋不做披檐的圆券窑;八窠窑则一般不做披檐。除箍窑外,泥河沟也流行硬山式双坡房屋,多用于厢房或门楼等处。箍窑均为单层建筑,一般高4.5~5.5m,窑券净跨多为3.0~3.6m,起券高度在1.8~2.0m间,98%的村落建筑保持了这一体量。
泥河沟传统民居多取材于自然,材料多选用砖、石、粘土等。箍窑是朴素的生态建筑,隔热保温性能良好,高效节能。箍窑在当地被称为“箍”窑或“券”窑,大致要经过砌窑腿、定券、做照牌、内装修、砌窑顶、修窑脸等过程。这套流程目前仍有本地工匠传承,属营造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箍窑内部空间利用紧凑,最内为火炕,炕边安灶,灶旁多打制石柜,灶对面安设家具等。箍窑装饰上以门窗、炕围子为重点,门和窗做得讲究、细致,一般多用柳、杨、榆、槐等做材料;窗棂格式多样,曲直交错,长短相间,构图古朴典雅或新颖别致。
窑洞的门多为双扇,开在中间,如在一侧则为单扇。多数窑洞的门是镂空的,称为“棂子门”,但部分窑洞采用双层门结构,内门为板门,外门为门罩。窑洞的门窗都是木质框架做成,并装架在窑洞正面,上部为两扇天窗,下部左侧为两扇木板合对而成的门。窑洞的窗户是整个窑洞最讲究、最美观的部分。麻纸裱糊的木质窗格显得明亮干净又能保暖散气,拱形洞口由木格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
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老师的村史调研团队,对武氏家族分布、泥河沟村民志、旧物志、岁时节庆与村史记忆做了详细的田野调查与系统梳理,这让古枣园的本地研究不仅停留在物质空间层面,更在社会人文与历史记忆层面有了厚度与温度。在这些交叉学科的引领下,枣园的规划与建设有了更扎实的基础与清晰的方向。
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与中国传统村落的复合文化载体中,多元化与活态性丰富异常,对其的解读阐释和保护利用已经超出了任何一个个体的力量范围。在多学科协同调研与交流碰撞中,我们对古枣园泥河沟村的理解更加深入,差异性的互补引导出一个系统模型的建构,成为枣园村落保护规划与落地建设的坚实基础。
枣园规划在前期深入调研和充分沟通下,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保留了村落原有肌理,建立了村落尺度的古枣园生态博物馆,将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和泥河沟传统村落的展示利用与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真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其完整的生态价值和历史信息,在促进当地特色农林产品发展的同时,更能够推进研学文旅、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在进行规划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建构和完善枣园绘本,形成一幅不断生长的空间图像,以便更好地与村民沟通与交流。
枣园营造强调与村民协同共建,基于本地资源与地形环境,回归中国古代特有的“自然观法”和“山水园林建造”思想,结合生态学、社会学前沿理念,因地制宜,针灸式营造枣园乡野空间的自然生长模式。
枣园在黄河与石山环抱之间,土地贫瘠,但山石、卵石非常丰富,成为村中建设的传统主材,形成了因山就势的石箍窑聚落,且尚保留着就地取石、开石到建造的完整石匠技艺。另外,当地历有以红柳为材编织枣筐的传统技艺,但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升高,年轻人外出务工,让这套传统工艺的应用与改良变得越发艰难。为此,如何改变观念、利用本地材料、复兴本土技艺,成为古枣园保护与更新的重要环节。
遗产保护区36亩古枣林的传统矮墙是卵扁石砌墙,质朴的肌理与古枣林相得益彰,但前几年据说乡里有些资金想为村里做些事,认为这些老墙太旧,便拆掉了,从外边运来青砖砌成了花墙。借枣林建设排洪渠道的机会,我们便将恢复古枣林原本的朴素石墙作为规划落地的首项工作。然而,即使是不到1m高的石墙建造,也经历了不少曲折。刚开始时,村里工匠将部分石墙用砌箍窑的方式砌筑,不仅成本高,甚至有砂浆溢出,非常粗糙。在和他们沟通传统扁石干砌的做法时受到不小阻力,他们认为这样不结实,更不上档次。经过多次沟通与在地实验,工匠们终于同意使用原本的扁石工艺。石墙因地就势,加之嵌墙灯的置入,下照巷道路色,上留漫天星光,枣林宁静依然。橙黄色温灯光的设计,相比城市冷白光更利于驱离虫蚊,也让这个千年的古枣林巷子回归朴素,并有了现代的生机。首战告捷,村民们对我们的介入也更多了份信任和认同感。
10 枣园生态博物馆规划总图
11 枣园营造绘本
另一项工程为村落车会河防洪堤岸,由水利部门负责,常规做法为毛石砌墙、水泥抹缝,做成虎皮墙。然而下游接近黄河出口处洪水位高达7m,常规的直墙护岸尺度巨大。为此,我们在建设时建议高坡处采用退台式石堤,上留土坑备重灌木和小乔木,并砌坡道上下连通,石头深勾缝,露出石块天然的形状和肌理。我们希望这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也是一处亲水的立体景观步道。
2015年夏季山洪冲毁了村入口漫水桥,我们紧急制定了桥梁实施方案。设计基于防洪与景观综合考虑,平衡洪水位与两岸高差做成五孔石拱桥,加之桥上枣木色栏杆的精细设计,让村口桥成为一道新的风景。
2017年通过村民共建,新修主巷道排污系统,实现了雨污分流和环境整治,不仅在卫生环境上有了巨大的改观,而且为村落接下来的民宿、餐饮、文旅经济提供了优越环境。
12 传统建造实践
13 枣园基础设施
14 村口拱桥
15 枣园夜景
16 枣园营造点位图
在枣园基础设施建造中,驻场建筑师与工匠、村民们如战友般进行交流互动,逐渐恢复和改良当地的石匠工艺,同时也重拾村民们对传统技艺与改良更新的信心。
在村落整体空间与氛围的规划中,以“枣”为核心的生产生活方式更为鲜明,其空间叙事也更加清晰有序。我们期待在黄河秦晋峡谷辽阔的视野中,转入村口崖壁枣林间隙,越上探头的石拱桥,豁然开朗。枣林聚落林荫荟萃,窑院沿山层叠而上。一方自在天地,一处枣园小世界。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围绕村内最急需的公共服务空间进行重点建设和改造,如枣林生态旱厕、枣缘人家茶室餐厅、枣园小学客栈改造、枣园驿站、黄河观景台等。营造方式采取中国园林的建造策略,通过针灸式的节点空间营造,勾连空间秩序与情景,在满足村民生活的同时借景对景、行望居游,以此激发村落活力,赋能周边区域。
村落中不同的节点环境和功能属性面临截然不同的问题和矛盾,我们需要整体把握,寻找清晰的设计起点与解决策略。下面以典型的“枣园五筑”为例概述。3.2.1 枣林旱厕——土地的腔调
17 枣林生态旱厕
18 枣林生态旱厕轴测图(孔祥麟绘)
19 枣林生态旱厕剖面图(孔祥麟绘)
谈到厕所,一般臭味相投,在建筑中也避之不急,消隐于角落边缘。而乡村旱厕,更是成为脏乱差的代表,被当作环境卫生治理的要犯。于是舶自西方、遍布中国城市的水厕开始大规模取代乡村旱厕,如今几乎演变为一种社会运动。然而水厕的卫生建立在巨大的水量冲淡少量排泄物的基础上,通过污水管网排出。回看乡村传统旱厕,几乎不耗水,将排泄物作为农肥再利用,是东方传统农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且在没有城市完善的管网与处理系统、水资源稀缺的西北村落,如何低成本解决旱厕的排污清洁与资源化利用,成为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在陕北佳县古枣园及泥河沟村传统聚落的保护规划与建设中,当地旱厕的卫生困境让我们深有体会。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除了紧临聚落的36亩千年古枣林外,枣粮蔬间作的传统精细农耕及粪肥灌溉系统也是其重要特质,古枣林中散布的传统旱厕粪肥模式本身也成为了需要被保护的对象之一。但是在水资源稀缺的西北地区,应该如何提升旱厕条件,使得新建或改造的旱厕满足清洁、无臭等卫生条件,且不着痕迹地融入这片古朴参差的枣林之间,成为我们研究与设计的起点。
厕所内部品质提升的关键在于卫生问题,为此我们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态设计中心一同对国内外最前沿的旱厕卫生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前期试图采用粪尿分离和EM菌粉土技术或花生壳,通过微生物好氧发酵,降解粪便,除臭、除蝇、除蛆,减少致病菌滋生。这种方法操作方便、造价低,粪便降解后亦可作为肥料使用。其与建筑相关的构造处理可总结为四点:1)自然采光通风(自循环);2)机械拔风(辅助);3)生物吸附(除臭除蝇);4)器型设计(钥匙孔形蹲坑改良)。
设计尝试以蹲坑尺寸为模数,利用石头、树枝、柳条等当地物料,建构一种最小化单元改造模式。在保证视线私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墙的高度,以减小厕所体量,并生发出一种自由平面,以应对村落建设场地的不确定性、土地所有权的复杂以及古枣林扭曲参差的树杈。古枣园石垒矮围墙,随地就势,因树成形,隔墙低处可布置洗手池,再低处亦可作为等候闲坐使用。男女厕之间的缝隙则让枣林景观从多角度渗透进来,在这种自由之中,重要的不是造型,而是“关系”——自然与建筑,空间与行为,物料与建造。
3.2.2 枣林茶亭——窑院的开放
枣园茶室餐厅位于千年古枣林巷道边,属于枣林聚落与窑院聚落之间的过渡地带,一半天然、一半人工。这使得空间营造异常重要,也将直接影响到村内后续窑院的改造提升模式。靠近古枣林端头的破损院墙和空地成为此次建造的重点,是一次让传统封闭院落适当开放的机会。
L形空地上错落生长着四株老枣树,树枝遒劲歪斜,这给新建餐厅布局带来不少难度,但也成为设计的起点:因树为媒,取景对景,轻微植入枣树之间,让院外的古枣林景观渗透进来。因此,在前期沟通中,我们说服房主取消了整体盖房做餐厅的想法,而是在满足餐厅需求面积的情况下,植入小体量、较通透的茶亭空间,增加民宿功能体验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20 枣园茶亭
21 枣园小学改造
22 枣园小学改造-廊道
23 枣园小学改造-屋顶廊台
24 枣园小学改造-柳编梯加建
亭子骑墙向上抬升1m,下可储物,同时避让枣林巷道视线,让视野更加开阔。古枣林景观从透明的亭子及其与餐厅之间的缝隙渗入窑洞院落。院中的古枣树造型奇异,干分两枝,正好对应着餐馆和茶亭的两组木窗景框,探着玻璃方窗忽折而上,与背后窑洞自成一景;另一株枣树主干则倔强地升入屋顶,在亭子的长条框景窗中与远处雄迈的金狮山相得益彰。而转望正对古枣林的大方窗,层层叠叠的绿色借着阳光打碎了形状扑面而来,借由当地制作大枣筐的红柳编织工艺改良成的整体吊顶,压暗室内光环境,使得外部枣林更显鲜翠。
希望在这个空中小茶亭中,无论是夏秋的光影玲珑翠满亭,或是春冬的枯枝遒劲暖阳洒,能够三五人品茗畅谈,直观院内、院外枣林的远近层次,体验这处独特的枣园世界,忘却亭子本身。
3.2.3 枣园小学改造——差异的共生
在近年乡村青年外出务工及撤点并校的大势下,村小学关闭空置成为普遍现象,偏远的古枣园小学亦未能幸免。作为村里最大的公共建筑,这座嵌入窑洞聚落,造型迥异的大白楼在低技、低造价的限制中应如何加以改造利用?我们试图避开常规的风格协调,引入社会学观念,在集体记忆的延续与新功能空间的植入中,营造其与村落共生的新方式。
从常规的保护规划角度来看,这样的建筑通常会被定性为风貌冲突,必须拆除或彻底改造,使之协调统一。但在与村里长期调研村史的农大社会学系孙庆忠教授和村民的沟通中,我们得知此楼对于村里的重要性,其饱含数十年来村民们兴办小学的巨大努力与集体记忆。
小学改造后不仅延续了村里的办公、活动空间,也将志愿者、画家、游客等城市人群容纳进村子,多样化的功能需求与植入如同一个“乡村综合体”,在延续村集体原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增强其开放性与可持续运营能力。通过三层空间及屋顶平台的垂直差异性组织,形成从公共活动空间到办公、住宿、观景空间的纵向分层。待到夜晚,周边色彩退却,在屋顶平台感受古枣园的静谧与璀璨星空,伴着秦腔知天长。它凝聚着一个独立纯粹的小世界,淡化了过去与未来。
25 改造后枣园驿站鸟瞰图
26 枣林驿站-滨水改造后
27 驿站多功能厅
28 驿站茶亭
29 驿站戏台
3.2.4 枣园驿站——聚散之间
随着近代黄河水运交通的没落,陕北沿黄崖壁间曾经辉煌的窑洞村落沦为偏远之境,凋敝落寞。而近年沿黄公路的建设让这些古老的村落迎来了新的契机,沿路设计的“驿站”不仅为道路交通提供了便利,更将成为老村对外的“触角”以及城乡生活的“聚集地”。这种新建筑类型如何因借山林之势,满足与激活城乡多元功能,营造一方自然的当代聚落,成为设计的目标。
驿站广场的规划设计从相地立基开始。避开南侧村入口枣林密集区及观音庙保护区域,保持自然进入村口枣林的氛围,将驿站建筑群主体置于枣林北侧林木稀疏处,毗邻村河道弯曲开阔处的狮山崖壁下,以本地石、木为主料,嵌于枣林与防洪石堤之间。利用路、林、河堤间高差广狭,定其间进、因树就屋、随曲合方,将建筑还原为基本空间单元,弱化体量,将之消散在枣林间。在参差草木间营造自然的当代聚落,既保护了村口的枣林原貌,又得一方自在天地。
相对空间的聚散,时间和行为上的轮回反复或许是乡村更真实的日常。乡村大多数日子是宁静而重复的,驿站广场承载着村口要道的休闲坐望——节庆、喜事之际,乡亲们在驿站广场共聚一堂,崖壁为屏;聚首当歌之时,激发出大家的澎拜心情,是村子凝聚的重要时刻。面对大山大河,或喜或悲,这种聚集的仪式在漫长的日子里为数不多,但在古老的村落中不可或缺。枣园驿站以聚落的空间散落林间,静静承载着古村落生活的聚与散。
3.2.5 黄河山亭——纳景胜境
如果将佳县古枣园聚落比作一处大尺度的真实山水园林,从枣林村落间的漫步与移步异景的停留中,沿山间小路蜿蜒攀上两侧环抱的金狮山与银象山,空间景致变得越发立体和开阔,古枣园也似乎成为一个巨大的盆景,至山顶直面黄河,豁然开朗,终得无尽尺度的山河胜景。
两山观河视角略不同,金狮山陡峭挺拔,直面黄河秦晋大峡谷流逝方向,在崖端借用原有石挡墙线索,沿墙盖顶,临空形成“残垣+石顶”的“空门”意象,中框黄河纵深之景,顺景成势,所谓“望河门”。银象山迎黄河处山势略缓,面朝黄河水湾开阔之处,与对面山脉混成一幅壮阔的水平向场景。此山观景处借由石崖缓坡错层衔接,上可游走挑廊环览河山,顺坡台下亦可借影静观山水,上下空间的交接之处正是悬挑平台与下部石墙石阶对黄河山水的立体框景。伊人台下,孤窗独影;凝视静观,互成画卷。可谓“悬景台”。
于山水胜景中营造终极胜境,在中国园林作为空间叙事的尾部高潮,一直是对“空远”境界的长期追求,如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实境”篇: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村落内部的宗族自治与人情往来,对于我们外来人员而言既复杂又陌生;加之国家政策与县、乡权力、资金的渗透与推动,让原本复杂的城乡关系在快节奏的发展建设中更加突显。这既为村落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可能面临原有秩序突变带来的激烈矛盾与冲突。
30 黄河悬景台
31 景台框景
32 城乡共建
33 枣园文旅
34 枣园记忆(武彩珍绘制)
在古枣园的规划建设过程中,社会学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与社区策略对多学科团队在村内的融合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它让我们将注意力从空间与物质形态扩展到人与社会的源头因素,将调研、规划、设计、建造过程成果与乡村文化活动、村民讲堂、城乡宣传展示同步结合,将古枣园的保护与发展理念、生活美学价值观等通过软性的沟通、活动更加深入有效地融入到乡村治理者与村民的意识中,逐渐形成了聚落发展最宝贵的内生动力——共同理想。
这种共同意识的建立与强化,需要外部力量如政策宣传、城市人群、经济发展的不断刺激,最终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城乡共建模式。它让城市人群更高频率或不远万里来到乡村休闲体验、游学,也让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慢慢回归,扎根建设自己的家乡。
城乡共建,让世界看到陕北这处偏远古村落独特的魅力,也让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看到更大的世界和希望。童嬉戏……事无巨细,娓娓道来。很难想象这位从未专业学习过绘画的武姐还描绘出了村落大尺度的散点山水图像,这让我在震惊之余,亦感其对这片土地的挚爱真情。当村落的年轻人回来,并真心自发投入村落的记忆与未来中,我想,这才是这片山水园林式聚落的曙光!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没有唯一答案或标准模式,枣园营造也是一次实验与探索之旅,归根到底是人与物、时间与空间、生产与生活的多元矛盾的交合。其内在的丰富性需要带有横向的综合视野,深入乡野去发现与挖掘乡村的价值要素与真实需求;也需要纵向的创意技艺,因地制宜、与古为新,在系统性建设策略中回归到人本身,着重节点式空间的激活、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激发,并通过城乡共建、内生外联的持续过程,回归原本、匠心营造。
最后在整理过往资料中,看到村民武彩珍(笔名:岑岑林)这几年间寄予我的枣园记忆小画,已近十幅,画中枣树窑院、羊圈磨坊、水渠河道、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