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全球经典建筑视野的“窗”
——感悟《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1000件》大系

2021-01-25 04:57金磊
建筑技艺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建筑师世纪建筑

金磊

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20 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总编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工程师。

1999年,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会议的诸多贡献中,人们熟知的是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所编撰的《北京宪章》,它迄今仍是世界各国推崇的有建筑文献遗产价值的纲领。但同期推出的《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十卷本)》(1999年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虽在国际建筑界有影响,但在中国的推广很不够。据建设部设计局原局长、中国建筑学会原副理事长张钦楠先生回忆“为配合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从1995年起国际建协和中国建筑学会便特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教授、国际建筑评论家协会前主席K·弗兰姆普敦和张钦楠本人出任《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十卷本)》的正副总编辑,还聘请了12名国际知名建筑家为各卷主编,及60位各国建筑师按世界十大地区选择20世纪1 000项代表作品成书。”因为该书打破了类似介绍世界当代建筑丛书太侧重于欧美日等国的偏见,成为较客观、全面、覆盖全球百年建筑的完整记录,所以在它诞生的20余年间先后被表彰无数,如国际建筑师协会(UlA)屈米建筑理论和教育荣誉奖、国际建筑评论家协会(ClCA)荣誉奖以及中国科技图书一等奖与中国出版政府提名奖等。可喜的是,为展现20世纪建筑的风采,使中国建筑师对20世纪的世界建筑有整体认知并有效借鉴,服务城市更新的品质设计,为全社会传播生动的建筑文化知识提供“教程”,在年逾90周岁张钦楠老局长的倾情担当和主持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以特有的气魄与胆略,推出了《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十卷本)》新版,命名为《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1000件(十卷本)》(2020年9月第一版)。

记得2019年9月探望张局长时,他正在编撰整理这版图书,我着实为他老人家的勤奋忘我精神所感动,该书从打开全球20世纪经典建筑之“窗”的角度,展示了20世纪的世界建筑遗产。从建筑作品的创作看,20世纪的全球建筑精品多达千件,并且各个“自带魅力”,从当下日益关注的“以人为本”的建筑与城市的人文性出发,不少作品已融汇了东西方文化及其文史哲,其自由创作、以思为纲、纵横捭阖的设计技巧比比皆是。我相信,无论是建筑师还是文化人士都会沉浸在书中,陶然忘归。如果要问百年前的世界建筑给今人带来了什么?一个世纪前的建筑遗产价值何以影响着当代?绝不仅仅是因为建筑历史学家用建筑遗产传承下的恒久当代观,而在于这些经典建筑作品,虽看上去或许有些“时过境迁”,但细细品味其理念与技法不仅直击人心,更让当代建筑师体味到它们并非遥不可及,而恰似今日的作品,它们能唤醒一代代城市与建筑的设计学子,这里有建筑与人、自然与人的一个个伟大的创作与文明的发现与博弈。正如国际建筑评论家协会(CICA)对该书系的评价:“这十卷本的作品是对全世界当代建筑范围广阔的研究,把大量的实例收集在一起……它提供了一项可持久的记录,并以其多样性、优质、全面性而受到嘉奖。”我于2020年10月初由该书的责任编辑唐明星获赠该书,经过近一个多月的认真研读,仅从它对全球20世纪建筑遗产的贡献看,就确信它无愧为20世纪世界建筑的断代史诗,是国际建筑界20世纪里程碑式的巨著。我以为这是每一位有志向的当代建筑学人必读之书,这一课建筑师与高校师生都应该“补上”。对该图书我至少有三点突出感受。

其一,该书呈现了全球20世纪经典建筑的整体“图景”。吴良镛教授编撰的《北京宪章》乃20世纪世界建筑界的“三大宪章”之一(其他两部为1933年8月的《雅典宪章》和1977年12月的《马丘比丘宪章》),《北京宪章》指出“20世纪人类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建筑的历史,大规模的工业技术和艺术创新造就了丰富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医治战争创伤中,建筑师造福大众,成就卓越,意义深远。”以此概念去审视《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1000件(十卷本)》,20世纪在建筑创作深化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同时,体现了建筑文化的和而不同,认真研读这套书必然将阅读者的自身文化与全球文化在建筑文脉上发扬光大。该书按十大洲及地域划分各卷,从各卷作品中可强烈地体会到各个国家及民族都在尊重建筑创作,为迈向21世纪不懈努力。如第一卷(北美)中概括的项目筛选标准有普适性,它应是建筑比例协调、有恰当的构造方式与环境和谐的,它应是有创造性技术和风格特点,不仅是建筑文化链的一环,其创作特点可学可复制等。在作品示例中,F·L·赖特(1867—1959)的作品多次出现,有他在芝加哥地区的一系列住宅,有1935年的流水别墅以及赖特事业的顶峰成就——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43—1956)。第二卷(拉丁美洲),尼迈耶(1907—2012)乃拉美建筑师协会的元老,他的名字与巴西利亚紧紧相连,其堪称世界遗产的项目有黎明宫(1958)、普拉纳尔托宫及议会与最高法院(1960)、大教堂(1970)等。第三卷(北、中、西欧洲),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最初设计年代1902/更新设计年代1908—1923)、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最初设计年代1904/更新设计年代1911—1919)、德国法古斯工厂(1911—1913)至德国波恩新议会大厦(最初设计年代1972/更新设计年代1987—1992)、德国犹太博物馆(最初设计年代1989/更新设计年代1991—1998)等。第四卷(环地中海地区),法国巴黎富兰克林路公寓(1904)、西班牙圣家族大教堂(1883—1926)、法国马赛公寓(1952)、希腊拜古庭文化博物馆(最初设计年代1977/更新设计年代1994)等。第五卷(中、近东),土耳其火灾难民公寓(最初设计年代1912—1922/更新设计年代1985—1987)、以色列恩格尔公寓(1930—1933)、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体育馆(1956—1980)、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博物馆(1988—1994)等。第六卷(中、南美洲),南非圣乔治大教堂(1897—1957)、塞内加尔非洲人纪念大教堂(1923—1936)、南非兰德非洲人大学(1968—1975)、南非约翰内斯堡体育场(1992—1995)等。第七卷(俄罗斯·苏联·独联体),俄罗斯诺贝尔住宅(1910)、俄罗斯大剧院(1930—1931)、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宫(1970)、白俄罗斯罗斯新城(1922—1997)等。第八卷(南亚地区),印度孟买渣打银行(1898—1902)、印度达里学院(1900—1912)、巴基斯坦卡拉奇港海关(1912—1916)、孟加拉建筑师伊斯兰姆自宅(1964—1969)、印度英国文化协会总部(1984—1996)等。第十卷(东南亚与大洋洲),泰国威曼美克皇宫(1901)、印尼万隆理工学院礼堂(1920)、柬埔寨西哈努克城(1963—1964)、菲律宾国家艺术中心(1976)、澳大利亚墨尔本纽曼学院(1915—1917)、新西兰惠灵顿火车站(1929—1933)、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1957—1973)、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展览中心(1995—1996)等。

其二,该书呈现了来自世界各国著名建筑家的历史文化科技“评说”,各卷的评论都显特色。如北美卷由建筑评论家、史学家R·英格索尔以“建筑,消费者民主和为城市奋斗”为题进行了综合评论,列举了美国与加拿大具有代表的20世纪项目。评论从芝加哥博览会的景观园艺是美国最早的城市公园支持者F·L·奥姆斯特德的最后设计说起,介绍了城市美化运动、摩天楼风格等。在分析欧洲现代主义的新世界时,给出大师F·L·赖特这位美国的建筑“英雄”较大的篇幅,赖特一生700余项设计体现了他不断探索几何学、技术、材料和连接空间的技巧。多伦多的建筑师R·汤姆在20世纪60年代为其学院校园的设计,就很接近赖特装饰性草原风格的变体。该评论还特别分析了1964年纽约宾夕法尼亚车站被极为遗憾地拆除后,致使历史保护运动的兴起以及对历史建筑的新尊重。环地中海地区评论由1994年出任瑞士高等工业大学教授V·M·兰谱尼亚尼完成,他认为欧洲的城市文化,包括建筑文化在内,迎合了20世纪一系列变革与创新,有1889年F·杜特等设计的机械馆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钢结构的里程碑,也有同年G·埃菲尔设计建造的埃菲尔铁塔的影响力。他论及20世纪40年代朴素的典型理念,对当下建筑界仍有借鉴作用:1)建筑物需与环境协调,设计与场所精神紧密结合;2)尺度必须能驾驭,考虑“人的尺度”,大型建筑物应当化解以避免纪念性;3)应用天然的建材,如砖、石头、木材,尽量不采用高贵、人工的材料,如钢、铬、大理石及大面积玻璃;4)建造方式和结构细部表现手工艺传统,原则上否定工业化生产;5)形式语言根植于地域传统或加强其表现力等。针对如何选择100个项目,M·德·米凯利斯这位威尼斯建筑大学建筑历史教授、汉堡艺术大学及魏玛包豪斯大学教授认为,地中海地区建筑的兴衰更多受到欧洲建筑的影响,如新艺术运动影响下的高迪建筑创作,意大利的理性主义建筑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比欧洲的“新建筑运动”晚了十年。对此,勒·柯布西耶也曾指出“地中海特色”是新世纪新建筑的基本要素之一。这是在文化积淀中遨游,使多元文化的地中海地区成为历史上希腊—拉丁文化摇篮的秘诀。中南美洲地区建筑评论由美国圣路易斯市华盛顿大学建筑系教授U·库特曼完成,他说在非洲,建筑史与历史一样,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一直受到误解。早在1969年,他写道“需要产生一种新的方法论更准确地研究非洲,这种方法论将会令人惊奇地接近欧洲或美国最先进的理论。”正如20世纪后几十年在非洲建成的范例所证明:有迹象表明年轻的非洲建筑师所采取的设计方向是正确的,非洲对世界建筑学的特有贡献正在建立之中(无论是白人建筑师,还是非洲本土建筑师)。

其三,该书还展示了中国作品与建筑师在世界建筑舞台上的“地位”。第九卷(东亚地区)涵盖了中国建筑(含港、澳、台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蒙古。书中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进行评价,从邹德侬教授的观点可总括为六大启示:1)中国传统建筑的主流接受了西方思潮的挑战,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制定了“首都计划”,官方倡导公共建筑要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建筑,南京中山陵(1925—1929)、上海市政府大厦(1931)、美国建筑师墨菲的金陵大学北大楼等都模仿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2)现代建筑的出现使图变创新的中国建筑师新品迭出,如大连火车站(1936)、上海的中国银行(1934)、南京原国民政府外交部(1937)、北京和平宾馆(1951)、北京儿童医院(1952)、武汉医院附属医院(1952)等均是现代建筑的成熟表达;3)民族形式大胆的设计探索,如以传统木结构“大屋顶”为代表的古典复兴为潮流,北京友谊宾馆(1954)、重庆人民大会堂(1954)、北京“四部一会”办公楼(1953)等,及进一步发展成不采用“大屋顶”的现代建筑,如北京电报大楼(1956)等;4)体现艺术风格的新技术与新材料,如1959年“国庆十大工程”的北京火车站就采用35m×35m钢筋混凝土扁壳、1960年北京工人体育馆的94m圆形悬索屋盖等,都是赋予结构以艺术造型、用结构杆件组成韵律图案的尝试。同样,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场馆上建筑多样化,也显示了结构“健”与“美”的品质;5)地域性建筑手法的充分表达,如广州宾馆、白云宾馆、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有地域特色但节制豪华、不事张扬的朴实之美,已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必然;6)多元共存的开放创作理念的态势形成,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建筑师着力践行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形似”与“神似”,不断有新气象呈现。戴念慈院士在孔子故乡、历史文化名城曲阜的阙里宾舍设计,运用了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手法,恰当、巧妙地运用了现代结构体系;张锦秋院士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将唐代建筑意象与现当代公共文博建筑功能相结合,使传统空间与园林手段相一致,重塑了建筑的当代形象。

初读由张钦楠老局长为总主持推出的全新版《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1000件》图书,感触最深的不仅仅是为业界教学与继续教育提供了绝佳教材,也开辟了公众普及优秀建筑教育的先河,更愿该书能为全球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提供绵长的赏析书香及丰富的想象力,并催生21世纪当代建筑遗产著作的问世。

猜你喜欢
建筑师世纪建筑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小小建筑师
My School Life
长影世纪城
世纪中国梦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