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雄 黄俊华 李珊珊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粤古驿道是1913年前广东省辖区内运用传统技艺修建的通道,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包括驿道(官道)和民间古道,是广东历史上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南粤古驿道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主体,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者带状区域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族群,串联起了广东省60%左右的贫困乡村。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与复兴以及对贫困乡村的扶持,近年来对南粤古驿道进行了系统性修复与价值发掘。
2018年3月,我们接到南粤古驿道新驿站的设计委托。广东省院一直通过“三师下乡”志愿服务保持对广阔的乡村区域,特别是贫困乡村的关注,希望以专业技术回馈社会,而驿站的设计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新驿站的创作从选址到设计都有非常高的自由度。当设计有较大权限时,选择做什么和如何做,是我们最先需要思考的。
设计之初的原则很明确:设计一个有用的建筑,而不是空泛的装饰品。何为“有用”?我们考虑了四个维度:满足使用功能且投资适度、对周围居民有益、对南粤古驿道的价值发掘有益、遵从乡土环境的在地性与呼应历史的传统性。
使用功能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人文、思想、文化这类精神性的需求也是一种功能。功能的合理与形式的美学不是割裂与对立的,黑格尔认为艺术的中心是将内容与形式结合为自由、统一的整体,建筑作为艺术的分类也应是如此。新驿站的使用功能比较简单,计容面积只有250m2,只需承担古驿道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功能,所以重点考虑的是后三个维度。
设计团队经过多次现场勘查,比选了韶关南雄市的南粤古驿道——梅关古道附近的几个地方,希望选址可以整合旅游资源,包括里东村、中站村等,最终选址于梅岭古村。梅岭古村本身是依托关隘及驿站发展出来的原始古村落,沿途的下马碑廊古迹及梅关景区内的古驿站遗迹,都较好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从梅关关楼到梅岭古村,保留了整个梅关古道中最完整的古驿道本体,其中一段1 200m的古驿道与梅关关楼一起成为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段500m左右的古驿道本体未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之中)。因此我们选址在梅岭古村的村头,游人停车后经过梅岭驿站循古驿道上山,沿途参观司马第、下马碑廊等古迹,最后到达梅关景区入口小广场,与现有旅游主线路接通,使梅关古道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厚实。
确定选址村头之后,具体的位置却经过反复斟酌修改。起初考虑选在现有民房后面的小树林,不需要再拆建;后来再次到现场时感觉位置太过隐蔽而改为拆除现有民房商铺,在驿站中留出商铺功能返还给原村民经营;第三次去现场落实方案时,最终确定了在现有民房之前的景区停车场兴建驿站,选择不拆迁民房而减少扰民。未来这里可能成为梅关古道景区的主要入口,我们特意考虑了把驿站扩建为游客服务中心的可能性,游客旅游线路的加长也增加了沿街居民收益增长的可能性,以此兼顾当地村民、游客、景区管理方三方的需求。
1 夜幕下山脉里的古村与驿站
2 总平面图
业主:南雄市政府
建设地点: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梅关景区
建筑设计: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陈雄
设计团队:陈雄、黄俊华、郭其轶、许尧强、李珊珊、钟伟华、龚锦鸿、金少雄(建筑);傅剑波、陈进于、林全攀(结构);曾详、戴力(设备)
建筑面积:515.4m2
设计时间:2018.03—2019.01
建造时间:2019.01—2020.04
摄影:凯剑视觉
3 梅岭驿站鳞次栉比,叠级上升的屋顶
4 驿站多次选址位置图
选址确定后,我们对驿站功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古驿道上有很多优秀的建筑,比如省级文保——里东戏台,层叠的斗栱、飞檐起翘、形态优美;市级文保——中站碉楼,严实的外围护结构与镂空中庭形成强烈的光影变化、别有洞天……这些建筑单从形式和艺术性来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当这些建筑失去本身的功能时,就开始没落了,只是作为历史建筑被保护起来。驿站是新建的,但是当有一天它不再具备原本使用功能的时候,什么样的特质才能让它承受住时光的考验,依旧保持活力?什么样的需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始终存在?应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使是虚拟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依旧频繁,在乡村里这种关系更为明显。村头文化直至今日还在,大人聚集在小卖部附近或者大树旁聊天,小朋友们在附近一起玩耍。因此,新驿站要留出足够的灰空间,容纳这些交流性的需求。
梅岭古村四周的山脉延绵不绝,古村的建筑沿着山脚布置,随着山势缓慢上升,虽然有些现代民居显得格格不入,但整体脉络仍然存在。在这样的环境里,乡土建筑的感觉呼之欲出,这种在地性与历史传统性如何在驿站得以体现?我们想到了一种建筑学的方法——转译。
“转译”(Translation)原指语言学中一种特殊的翻译行为,即将一种语言或文字通过媒介语翻译为另一种语言或文字[1]。因具有重大的方法论价值,其概念内涵早已不仅限于语言学领域,但实质仍为将某种表义系统以一定规律转换为另一种表义系统,而其意义保持不变[2]。具体的设计方法为:原型提取、形态模拟、逻辑同构、意境重构[3]。
6 首层平面图
我们走过很多古村落,感受到了它们的价值:一则是古人应对自然的一种态度与方式,对资源利用节制,对自然谦逊而收敛;二则是古村落和周边环境的和谐;三则是古建筑和古建筑之间的和谐。
人们总以“依山傍水”来形容一个好的建筑或村落。这个词中没有一个字和建筑有关,但说的却是建筑,古村落的价值与审美体系也能从中反映出来,它与山地、流水总是相宜,这其中的美感与环境融为一体,而不仅是建筑物本身的美感。古村高差丰富、场地多变,古人因地制宜、随山势而建,使得建筑体量通常不会太大。与平原地区的院落式建筑相比,山地地区更多的是一个个单栋建筑组合成的古聚落。在山势陡峭的区域,应运而生的吊脚楼组合成的古村就很有代表性;而岭南地区的山脉多是丘陵,山地与田地之间互相平衡,为了不占用平坦的田地,村落多在山脚。虽然在较为平坦的山地也会出现大户人家的院落式建筑(如梅岭古村的司马第),但大多数民居受土地平整的制约,建筑体量不大,以宜人的居住尺度为基准,面宽3~6m、进深3~9m、高4~9m左右,轻微地随着山势起伏。这种地理环境制约下的尺度,成为梅岭驿站设计的基准。
我们首先解构了一座梅岭古村的民居——一座穿斗式建筑,遵循中国古建筑的构成体系:以木材为承重的框架体系,以小木料和瓦、砖、夯土形成围护结构体系,以坡屋顶形成排水系统、以屋檐悬挑出灰空间。坡屋顶作为古建筑重要的特征,从形式语言来说很重要。以几何的眼光来看,可以归纳为三角体块,这和山形中的三角体有一种原型上的类同,并且这个原型具备随意组合性,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古代村落没有一个统一规划的建筑师,每家每户都是在工匠的工艺与风水的宏观控制下遵循因地制宜的法则组合生成的。挑檐的灰空间为这群三角体提供了缓冲空间,梁柱使得这个三角体离地,最终组合形成的是一个具备水平延展性的整体。
我们由此提取了驿站原型的关键词:坡屋顶式的三角体块、均衡体量、传统材料(木材、青砖、灰瓦)。
根据提炼的原型推敲出两种形态:一是以长方形沿中线对折两侧为长方形的传统双坡屋面,二是以正方形对角线对折两侧为三角形的创新坡屋面。最后经过方案组合与比选,第一种形态组合更接近缩小版的村落,第二种形态组合之后形成一个连续的大屋顶覆盖下的独立建筑。设计以二号场地为基准,由于是坡地,所以第二种形态可以顺应场地形成叠级上升的态势,最终选择了正方形对角线对折两侧为三角形的坡屋面作为基础原型。
在我们曾经的设计历程中,机场设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对古村落和古建筑的思考,也自然联想到了单元式航站楼类型。现代的单元式建筑已经不是早期的相同单元简单重复构成,而是由简单、相似却不同的单元以多样的组合方式共同构成的复杂单元,这个单元可能是建筑的一部分,也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这就像一座座古建筑(相似却不同的单元),因地制宜地组合(多样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个村落。
驿站的原型也应当是多变的,而且由于是一座建筑,并不像村落一样有因地制宜的组合方式来组成内部的关系。通过仔细审视古建筑本身,我们发现其璀璨之处的斗栱其实也是以模数制为基本逻辑,由简单、相似却不同的单元组合成为一个复杂的单元构件。
我们最终确定的设计路径是以单元式和单元模数制的组合方式,形成一座现代单元式的坡屋顶建筑。参考村落山地建筑的尺度,团队以3 900mm×3 900mm的正方形沿对角线起折作为基本原型。由于起折的角度不同以及组合位置的需要,产生了5个以750mm为模数、相似却不同的单元。一单元单边向下折1 500mm,二单元双边向下折1 500mm,三单元单边向下折750mm,四单元取正方形对折后的三角形高差为325mm,五单元也是三角形高差750mm。5个单元之间向下折的数据呈倍数关系,这也保证了彼此组合之后可以形成一个整体大屋面。
7 长方形沿中线对折单元vs 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单元
8 典型单元轴测图解
9 典型单元平面图解
10 5 个单元立体图
11 5 个单元平面位置
12 从梅岭驿站望梅岭牌坊
14 以750mm 模数组合的钢木单元形成统一又丰富的空间
15 光影斑驳的镂空青砖墙
3.3.1 等差模数制组合方式
由于最终的场地背靠一座从西到东升起的山,因此驿站建筑要呼应山势。我们以模数制为底层逻辑,以等差抬升的方式组合这些单元,使屋面自西到东升起,保持水平延展性,呼应背后的山脉,并且有意识地留意了尺度上的适宜性——场地前方是平坦的停车场,尺度稍大一些,横向组合5个基础单元,将长度控制在30.2m;竖向组合4个单元,宽度控制在13.9m,高度控制在3.2~8.3m。
以750mm为基本模数具有高差的单元,以45°首尾相连,从西到东以750mm的模数等距抬升,是新驿站的核心组合关键。这个组合规律使得单元体从西到东生长,但也形成了整体和谐的序列。
3.3.2 模块化、小件化钢结构
由于承重木材和相应匠人的稀缺以及快速建构的要求,方案最终决定以钢材代替承重系统的木材,但是仍然保持围护结构采用小木料,如木望板、檩条等。由于建筑等差升起的建构逻辑产生了丰富的高差,结构遵循古建筑原理直接外露,所以结构设计关注点在于两点:1)精细化设计——通过钢柱柱顶节点的精细化设计,在单元模块折角设置1/4圆板节点,使得任意方向和任意高度的单元模块与钢柱焊接时互不干涉,以适应丰富的高差,现场各模块单元可独立组拼;2)经济合理与施工方便——严格限制每个高空四面体折纸单元重量(单模块450kg),方便现场仅用传统葫芦吊就能完成构件的吊装工作,经济合理。
16 单元组合逻辑生成图
17 等差升起与AB 点单元组合分析图
18 节点精细化设计和快速化拼装
19 结构三维模型。
20 45折角小青瓦坡屋面单元
21 屋顶小青瓦与玻璃细节
22 钢木单元木檩条细节
23 光从单元间隙透过
24 梅岭驿站西北侧,青砖墙与木构屋顶形成清晰的虚实对比关系
25 夜幕下泽泽生辉的梅岭驿站
两千多年前,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迁徙,形成了梅关古道,也衍生出梅岭古村,旅人在此歇脚、喝茶、互通信息。沿着亘古不变的山脉、顺着梅关古道鳞次栉比地生长开来的古村慢慢聚集起常住居民,随着夕阳西下,旅人远走,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会聚在村头闲聊,孩子们追逐着玩耍,与天地共息。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力量空前强大,混凝土建筑的自由性在为人们带来更安全的人工环境的同时,也隔断了人们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亿万年的山脉还存在着,我们在梅岭古村村头感受着场地,呼应山势叠级升起一座驿站,相似却不同的单元依势展开,灰瓦在阳光下泛着宁静,木檩条错落有致地铺陈开来。游人在买票、休憩、抬头的间隙也许就能看到,阳光透过叠级的玻璃有着不同的明暗,感受到凉爽的微风时有时无,四周的山林依旧,鸟声时断时续,在这须弥间感受自然的气息。随着晚霞的出现,居民三三两两来到驿站下,彼此攀谈起来,孩子们在周边追逐打闹,一切又充满了祥和,感受着山气,感受着夜幕降临。
建筑是自然的延展,也是人们聚集的场所,宛若从前。
地球是经过数亿年才形成的有生命球体,近百年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得人类的力量空前强大,但无论人类如何发展,始终是作为自然之子而存在的。对自然的需求,是镌刻在人类基因里的。
在南粤古驿道梅岭驿站的设计中,我们保持对自然谦虚内敛的态度,通过对乡土建筑语境与传统建筑的转译,在梅岭古村村头设计了一座“有用”的、具有民居聚落形态特色的、与自然相融的单元式驿站建筑。希望这座驿站能让人们感受到建筑是自然的一部分,感受到阳光、清风、山林的气息,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