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健康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地借助关键词,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地解读文本,潜移默化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及时地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善于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巧妙地借助关键词,帮助学生有效地解读文本;深入地研究教材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潜移默化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巧妙借助关键词,解读文本
在教学篇幅较长的文本时,学生经常会出现,读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亦或读完一遍之后,只是简单的记得故事情节,而对于文本的思想却比较茫然。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要能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解读文本内容。
比如,在教学《故乡》时,要善于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这四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去解读小说文本。首先,教师要先将小说的定义“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再通过大屏幕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中间提取关键词,并告诉学生反映社会生活就是它的主题所在教师要能给学生讲授一定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大屏幕呈现出小说这四个关键词之间的思维导图,让学生现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其次,教师要能让学生带着这四个关键词去阅读《故乡》这篇文章。可以提前告知学生,师生来探讨闰土这个人物,阅读时将关于闰土的的相关信息勾画出来,将自己得到的信息填入这四个关键词里。再次,教师要能以人物分析的导入点带领学生去分析闰土这个人物,告诉学生通过动作,语言,肖像,神态,细节等,梳理关于闰土的相关情节,以及概括情节的方法、思路与有哪些关于环境的描写。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以刻画闰土为中心配合着具体的环境描写来显现文章的主题的,当然只是有这个点的到,其它点另说。在完成这个环节之后,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中考题《孩子王》为检测材料,让学生去独立完成此练习。在批阅的时候,教师一定会惊喜地发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题思路,初步显现出了效果。
二、结合教材的内容,创设活动
在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说明文时总是采用最基本的授课模式。通常容易忽略文本的核心情感思想等内容,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对象等。其实,在进行相对枯燥的说明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采用丰富而多样的教学形式。
比如,在教学《梦回繁华》时,教师可以尝试着采用散文式教学,以一根主线为依托将说明方法、顺序、对象、语言等贯穿其中。首先,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要能以学生在小学学过的《题临安邸》中“直把杭州作汴州”为切入点,告诉学生这里的汴州就是当年宋朝的都城。再问学生“想到都城,大家都会想到哪些词语”,学生的答案会是很多,有学生自然会用了“繁华”这个词。此时,教师再将“繁华”二个字写在黑板上。并创设这样的情境“虽然,我们现在无法去实地感受当年都城的繁华。但是,我们可以跟着毛宁的妙笔去窥见当年的风采。”
接着,教师要能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思考:“繁华”二字在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引导学生将其找到的答案口述出来。学生在叙述的时候,教师可以继续追问“用什么方法呈现的-----说明方法出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可不可以换个词---说明语言出来了?”等等,再根据学生的答案板书出来,板书时按照一定顺序。当师生完成这个任务时,将其串联起来,这样说明顺序就出来了。
学生知道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再思考“为何文章的题目不是像以前学习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一样,直接把说明对象当成文章的题目?”等。此时,教师要能引导学生进去文本核心,让学生明白说明文也有作者的情感取向在里面。当学生能找到文章最后一段中一些语句时,即便学生答案不是很理想,教师仍然要能继续带领学生去分析作者的情感所在。
三、找准教学切入点,突出主题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善于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突出教学的主题。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面,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比如,在教学《游子吟》寫作时,教师可以先呈现出古诗《游子吟》,让学生一起背诵了这首诗,再让课代表到黑板上默写出来。随后,再问学生“你觉得此诗歌获得第一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期间学生有各种答案,当然也有学生可能会得出了因为写母爱。此时,教师要能给学生几首其他的关于母爱的诗歌,并追问学生“为何这些诗歌没有获奖?”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师再展示了一篇学生自己写的以母爱为素材的作文,师生一起探讨期间的写作得失,并能与《游子吟》比较,进而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走进文本之中。
教师要能引导学生明白“写作时,要抓住对于主题有作用的一个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与主题无关的或者是关系不大的一笔带过,甚至可以是不写,否则可能详略不当或者成了流水账。”,这个学生能理解,但当进去到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学生只能看到要报答母亲,对于如何由此进一步深化主题“有报答母亲进而写到回报社会,更进一步写到彰显人性人情的美好,构建美好社会等”。
这样的教学形式,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容量,设置了这样一个主题,即小切口、大主题。也让学生明白如何“小切口”,给学生一定的课堂写作展示,师生能进行平等的对话。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此点,而将“大主题”这个点留到后面的课程里继续学习,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蒲峻.让群文阅读伴着课文教学起飞——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实施策略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32期.
[2]陈益林.“二位一体,读写并进”的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