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清河 颜雷雷 黄 秀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325000 浙江 温州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急诊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主要指的是患者遭受强烈的外部暴力冲击,造成机体内部出现脏器损伤、多发性骨折、大量出血等严重症状,危及生命安全[1]。低体温是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最为致命的并发症,其在重症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不仅会加剧患者体内凝血机制功能性障碍、增高动脉血管血黏度,还会增加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酸中毒的并发风险,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应当引起足够重视[2-3]。传统的复温管理模式比较单一,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复温监测设备和管理流程,且普遍存在对低体温患者的感知度较弱等缺点,复温效果不佳[4]。因此,积极寻求科学、有效的复温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多模式复温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体温管理模式,通过制定标准化、多模式复温管理流程,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体温管理水平[5]。基于此,本文对多模式复温管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低体温、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干预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间某医院收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52例。干预组中男26例,女26例;年龄范围19~69岁,平均年龄(41.79±3.92)岁;疾病类型包括颅脑损伤20例;多发性骨折16例;脏器损伤12例,其他4例;致伤原因包括高空坠落11例,车祸18例,重物砸伤10例,锐器刺伤9例,其他4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范围18~68岁,平均年龄(42.08±3.36)岁;疾病类型包括颅脑损伤24例;多发性骨折14例;脏器损伤10例,其他4例;致伤原因包括高空坠落13例,车祸16例,重物砸伤9例,锐器刺伤12例,其他2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检查符合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制定的《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6]中相关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创伤至入院时间<12 h;③重要脏器损伤,创伤指数ISS≥16分且体温<36.5℃;④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⑤对研究均知情。排除标准:①出现术中缺氧、严重低血压,出现术中或术后高热(肛温>40℃)等情况;②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③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功能抑制患者;④病历资料不完整或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⑤治疗期间并发严重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
1.2.1干预组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复温基础上接受多模式复温管理。①定期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低体温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具体内容包括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低体温影响因素,低体温危害、体温监测方式及复温管理流程。②根据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到达急诊后的首测体温,评估患者的低体温等级,并制定分级复温管理流程。③针对创伤指数ISS≥16,体温在35~36℃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低体温患者,需要提早做好复温准备;保持患者皮肤温暖干燥,空调温度调节至25~28℃范围,每半小时内测试患者的体温变化,如复温效果不明显,可适度采取输注加温液体、加盖棉被等措施。④针对创伤指数ISS≥16,体温34~35℃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低体温患者,需要在传统复温基础上,增加复温毯(温度42℃),并同时提高输注液体温度(37℃)。⑤针对体温低于34℃的重度低体温创伤患者,为了避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机体组织发生氧合功能障碍,导致酸中毒,适度给予患者进行湿热吸氧治疗,同时将湿化氧气瓶加热至38~44℃,提高复温效果。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复温管理模式,首测体温低于36℃启动复温,采用传统复温程序,清理创伤引起的血渍、局部皮肤浸渍,避免潮湿,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温暖。调节抢救室的空调温度调至25~28℃,为患者加盖棉被,使用暖风机、复温毯(设置40℃)等设备,输注加温(36.5~37℃)液体。与此同时,减少因治疗操作而引起的肢体外露,当体温达到37℃时,停止复温。按治疗要求0.5 h、1 h、2 h再次监测体温。
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及干预后平均补液量、休克指数、低体温等并发症发生率。①休克指数:休克指数是临床判定休克有无,能够反映重症创伤患者的休克轻重程度。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休克指数=0.5,表示无休克;1.0<休克指数<1.5,表示有休克;休克指数>2.0,表示严重休克[7];②血流动力学:采用选取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及舒张末期峰值(peak diastolic peak, DEV)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实施测定,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8];③应激反应指标:早晨患者空腹情况下采集5 mL上肢静脉血,行3 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分离血清,置入-70℃冷冻环境下保存,待测,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患者的血清NE、ACTH、Cor表达进行测定,并经氧化酶法测定GLU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9];④并发症:包含低体温、寒战、躁动、低氧血症。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平均补液量、休克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休克指数、平均补液量对比
干预后,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PI、PSV、RI、EDV水平均升高,且干预组各指标升高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应激反应NE、ACTH、Cor、GLU水平均降低,且干预组各指标降低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对比
干预组患者低体温、寒战、躁动、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的不断发展,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发现,一旦重症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体温低于35℃,机体内的基础代谢循环系统会受到影响,降低机体重要器官及血液的氧消耗量,进而影响机体凝血功能[10];低体温降低患者凝血级联酶反应效率,与此同时,低体温状况会破坏机体凝血—纤溶机制,影响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11]。多模式复温管理是一种新型的、针对重症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体温管理模式,通过促进脏器组织灌注恢复等方式,降低低体温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机体损伤[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平均补液量、休克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多模式复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重症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病情进展,减少平均补液量和治疗时间,进而有利提高临床抢救的成功率。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PI、PSV、RI、EDV水平均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说明多模式复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重症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PI、PSV、RI、EDV指标水平,利于促进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与涂加园等[14]研究结论相一致。多模式复温管理通过缩短低体温持续时间,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PI、PSV、RI、EDV等指标,降低患者动脉血管内的血液黏度;不仅利于患者机体代谢微循环的康复进程,提高体内重要脏器组织和血液摄取氧的能力,促进患者的有氧代谢系统问题,提高血氧饱和度[15]。与此同时,多模式复温管理模式还有助于改善重症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体内肠系膜微循环系统,进一步促进机体组织器官微循环的改善[16]。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应激反应NE、ACTH、Cor、GLU水平均增高,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说明多模式复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激反应,通过双重调节心血管系统,维持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血压、心率及脉搏等生命特征稳定,与姚晓丽等[17]研究结论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低体温、寒战、躁动、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多模式复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预防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机体热量丢失,减少治疗期间低体温、寒战及躁动等并发症发生,为临床抢救和预后康复提供有力保障,与韩春彦[18]研究结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