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肠套叠为首发症状的5例儿童腹部淋巴瘤临床及影像特点

2021-01-22 02:20张同贞郭亚飞陆林赵鑫邢庆娜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壁继发性

张同贞,郭亚飞,陆林,赵鑫,邢庆娜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医学影像科,河南 郑州 450052)

肠套叠是指局部肠管及其相应肠系膜套入临近肠腔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婴幼儿急腹症之一。临床上,根据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原发性肠套叠占肠套叠90%以上。继发性肠套叠常见病因为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肠息肉、肠重复畸形、淋巴瘤等[1]。其中,淋巴瘤是儿童较常见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儿童腹部胃肠道淋巴瘤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s,NHL)。以肠套叠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临床少见[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4年8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5例首发症状为肠套叠的淋巴瘤患儿的病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旨在分析以肠套叠为首发症状的腹部淋巴瘤患儿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及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4年8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首发症状为肠套叠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瘤的5例患儿,术前均接受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及腹部增强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检查。患儿监护人对本研究内容知情。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查方法儿童腹部肠套叠常用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腹部B超、诊断性空气灌肠复位及多层SCT,B超常为首选方法。空气灌肠复位采用GMM-OPERA胃数字胃肠机,空气灌肠复位压力小于12 kPa,检查前行立位腹部平片检查,排除肠穿孔等禁忌证;检查前告知患者家属风险并签字,检查中经肛门插入双腔气囊管,透视下经双腔气囊管采用脉冲法间断注入空气,并及时记录套叠影位置,继续间断注入空气并结合手法复位至整复成功或套叠位置固定不动(复位失败)。多层SCT机型:包括SIEMENS AG128层及东软Neusoft 256层。扫描方式:平扫联合3期增强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 mm。扫描条件:电压120 kV,电流280 mA。增强扫描采用300 mgI·mL-1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用量按1.5~2 mL·kg-1计算,注射流速为3.0 mL·s-1。

1.3 影像检查及结果分析将患者术前CT图像传至东软及SIEMENS后处理工作站并进行三维重建,继而由放射科两名高年资诊断医生通过PACS系统独立分析阅读CT图像,阅片前不告知病理结果。

1.4 临床资料收集收集患儿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既往史、手术方式、肿瘤位置及形态、术后病理及肿瘤分期情况等资料。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5例患儿:男4例(80%),女1例(20%);年龄1岁10个月~11岁,中位年龄9岁;反复肠套叠者1例(20%),首次急性发作者4例(80%);位于回肠末端3例(60%),回盲部1例(20%),回盲部及升结肠1例(20%);术后病理示Burkitt淋巴瘤3例(60%),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40%),其中1例Burkitt淋巴瘤患儿可见肝多发转移灶,均在病理明确诊断及分期后接受规范化疗。见表1。

表1 5例患儿一般资料

2.2 影像检查结果5例患儿中4例(80%)行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其中3例表现为回肠-结肠套,1例表现为回肠-回肠-结肠套;1例行空气灌肠复位成功,但短期内反复出现肠套叠(4 d出现5次),且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回盲部仍可见固定的包块影像(图1)。5例患儿淋巴瘤分型均为肿块型,多层SCT表现为肠区团块状或分叶状肿块,相邻肠壁不均匀增厚,其中3例(60%)肿块附近系膜区可见肿大淋巴结,2例(40%)未见肿大淋巴结,肿块平扫CT值25~40 HU,密度较均匀,与肠壁分界不清(图2A),CT增强扫描肿块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图2B),增强幅度为15~30 HU。5例患儿中1例可见肝多发转移结节,增强CT可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图2C)。

A为第1次空气灌肠整复成功,可见回盲部软组织团块影;B为第3次空气灌肠整复成功;C为第5次空气灌肠整复成功,可见回盲部软组织团块影。

A为平扫升结肠肠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与肠壁关系密切,周围肠壁不均匀增厚,伴“同心圆”征象(白箭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黑箭头);B为增强实质期,肿块中度均匀强化(白箭头);C为肝门脉期,肝可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转移灶,呈“牛眼征”(白箭头)。

3 讨论

急性肠套叠是较常见的婴幼儿急腹症,根据其病因分为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原发性肠套叠常见于6个月~2岁肥胖儿,发病机制与婴儿期回盲部系膜固定差有关,在肠套叠中占90%以上。继发性肠套叠多继发于MD、肠重复畸形、淋巴瘤、肠息肉等疾病。继发性肠套叠发病年龄一般偏大,张荣鹏等[3]发现17例继发性肠套叠患儿中大于2岁者有10例。本研究5例患儿中有4例大于2岁,1例将近2岁。肠套叠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肠套叠三联征即阵发性腹痛及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但是大龄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多以腹痛就诊,肠坏死导致血便也相对出现较晚。本研究5例患儿中,以腹痛伴呕吐为首发症状者2例,哭闹伴血便者1例,仅表现为腹痛者2例。由于继发性肠套叠患儿单纯依靠症状、体征常常被误诊,故对于肠套叠患儿即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也要行肠道B超或腹部CT检查排除继发性可能。

淋巴瘤是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发生于胃肠道淋巴瘤多为NHL,约85%始发于回盲部和回肠[4],儿童NHL主要包括Burkitt淋巴瘤、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大细胞间变型淋巴瘤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儿童腹部NHL以Burkitt淋巴瘤最为常见,占50%~60%[5],而引起肠套叠的腹部淋巴瘤多为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和Burkitt淋巴瘤。研究报道,8例以肠套叠为首发症状儿童NHL中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和Burkitt淋巴瘤各4例[6],本研究5例患儿中3例为Burkitt淋巴瘤,2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与该报道基本一致。本研究5例患儿发病年龄1岁10个月~11岁,中位年龄9岁,与文献报道[7]儿童腹部NHL发病年龄1.8~14.6岁,中位年龄7.0岁大致相符。一般认为病变部位的肠腔狭小且近端肠管扩张、蠕动增强是儿童腹部淋巴瘤诱发套叠的病理基础,也决定其复位困难,即使偶尔复位成功也常会复套,如本研究中5例患儿,4例复位失败,1例复位成功但短期内反复套叠(4 d出现5次)。向东洲等[8]建议对于反复发作大于3次的继发性肠套叠不再行空气灌肠复位,直接进行手术治疗。

儿童腹部NHL影像上分为6个类型,即:肿块型、溃疡型、弥漫浸润型、多发结节型、肠系膜肿块型和混合型[9-11]。Mendelson等[10]报道指出继发肠套叠常为肿块型NHL,本研究5例患儿均为肿块型NHL,与该报道一致。CT表现为密度均匀、轻中度强化软组织肿块并可见“同心圆”征,肿块与肠壁分界不清,肠壁呈环状增厚,可累及单节段或多节段肠管,增厚程度不一。肠系膜区可见肿大淋巴结,常为炎症性淋巴结。空气灌肠复位表现为肠腔内较固定肿块影,呈“杯口”征。儿童腹部NHL病理上以单一细胞堆积为主,形成软组织团块,出血、坏死、囊变少见,也是CT增强扫描轻中度均匀强化的病理基础。

腹部NHL是否行手术治疗仍有争议,目前以化疗为主,放射治疗为辅。有研究建议治疗策略为短疗程、高强度、多药联合和中枢神经系统预防[12]。但是对于腹部NHL继发肠套叠患儿,手术主要目的是解除急腹症和进行病理诊断。对于早期(Ⅰ期或Ⅱ期)单部位的肠道NHL,一般建议切除,该操作提供了明确的组织学诊断,同时消除了术后进行强化化疗的必要性。对于处于Ⅲ期以上的NHL,考虑到这些手术的高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最好避免完全切除。

以肠套叠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腹部淋巴瘤,需要与导致继发性肠套叠的幼年性肠息肉、MD、肠重复畸形等相鉴别。幼年性肠息肉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直肠、乙状结肠息肉最为常见,回肠息肉较为罕见[13]。MD是卵黄管的脐端纤维性闭塞而回肠端完全开放形成的,位于回肠末端,是具有肠壁结构的真性憩室。约75%MD位于距回盲瓣100 cm以内的肠系膜对侧缘[14],CT检查有以下主要影像特征:病灶主要位于右下腹,多为肠管形状,壁厚多大于3 mm,大多数无张力,内容物多无特殊,大多数能发现其与肠管相通及异常供血血管,病变肠壁增厚及动脉期明显强化是MD的重要CT特征。小儿肠重复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男女比例约为1.2∶1[15],根据囊肿形态分为囊肿型和管状型,CT常表现为位于肠管肠系膜侧的厚壁囊性肿物,囊内常无分隔,内容物可因出血而密度不均匀,增强囊壁强化而内容物无强化。

综上所述,对于较大儿童反复发作或空气灌肠失败肠套叠,应警惕淋巴瘤引起继发性肠套叠的可能,术前行CT检查对其诊断及分期有一定价值,并可早期指导外科手术探查,但最终确诊还依赖于手术和病理学检查。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壁继发性
CT小肠造影在鉴别克罗恩病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①
肠套叠如何辨别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继发性肠套叠诊疗体会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分析